害羞的孩子沒出息,這是真的嗎?

害羞的孩子沒出息,這是真的嗎?

來自專欄孕產育兒-娃咋養4 人贊了文章

為何孩子會害羞?

有些人認為害羞是天生氣質。

從一些研究可知,比較害羞的人其大腦的特定區域反應,確實與個性外向的人不太一樣。

但也有些人認為害羞可能與生理髮展有間接關聯,包含後天環境及個人成長經歷的塑造。

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或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與他人有許多成功互動的經驗,也可能改變原本習慣的互動模式。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必然會失去自信心。因此有關社交活動的參與,對他們而言,都是令人恐懼的事。更由於對社交活動的害怕,失去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形成惡性循環,使他們愈來愈缺乏別人的正向回饋,變得愈來愈害羞。

又或是父母的遺傳/社交限定。

如果父母本身就很害羞、沉默,則子女也會有害羞和沉默的傾向,尤其是在遺傳或體質方面已經有害羞傾向,而又生活在實際害羞環境中時,更容易使小孩變得很害羞。父母本身的社交方面接觸缺乏,在無形中又剝奪和限制小孩與別人接觸的機會。

害羞是一個缺點嗎?

每個人特質不同,發展出來的樣子也不同。害羞的孩子通常較為內向、敏感,同時具備較細膩的心思。對於情緒感知及行為意義的掌握度較高,這也是因為孩子大多時候都在觀察,很容易覺察他人的情緒及其意涵。

正因為孩子對於情緒的覺察力較高,也會對別人有更多的同理與包容。

因此,害羞不是缺點,而是一種特質及能力。

做為父母,應該是接受孩子的特質,在面對外界質疑時,情緒堅定地站在孩子立場,試著理解他的恐懼和困難。

此外,害羞也分為兩種:

一個擁有健康自我價值的害羞的孩子,會跟他人有目光交流,他(她)是禮貌的,這樣的孩子對自己似乎很滿意。

有些害羞的孩子是思想較深刻和謹慎的,他們在與陌生人接觸時比較「慢熱」,他們通常伴隨視覺型特質,隨時在觀察這個陌生人是否值得交往,花時間觀察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

父母該做害羞的保護傘嗎?

  • 然而現實是,害羞並不被讚美。
  • 害羞的人在社會中常常處於不利地位。

美國心理健康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資深研究員凱瑟琳·梅利康加斯(Kathleen

Merikangas)發表了一份涉及1萬名年齡在13-18歲青少年的研究報告。「我們發現,約半數美國孩子表示自己生性羞澀。」儘管這是如此普遍的一種性格,但我們的學校,以及更廣闊的文化,通常並不會讚美保守與羞怯。「那些性格害羞,上課不喜歡舉手、不喜歡說話的孩子,在社會中真的處於不利地位。」梅利康加斯博士說。

  • 在社會中,表現外向,有能力大膽說話和口頭表達思想往往被賦予很高的價值。

心理學家李秀赫(Soo Hyun Rhee)說。她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研究方向是兒童的氣質類型與未來他們的精神健康問題之間的聯繫。研究證實害羞的孩子的確可能會在學校和其他場合受到忽視。

  • 行為抑制(害羞/極端謹慎)與焦慮障礙
  • 行為抑制高=7倍社交障礙
  • 父母過度保護讓事情更糟

一些研究甚至已經將兒童的「行為抑制」(behavioral inhibition)-——害羞及對陌生情境的極端謹慎,與將來更高的焦慮障礙發病率聯繫在了一起。

有研究顯示:如果照料者過度保護害羞小孩的話,那些在3歲行為抑制水平高的小孩更有可能在6歲時維持這種高水平的行為抑制。

一篇於2012年發表在《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病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上的元分析發現,和行為抑制水平低的兒童相比,行為抑制水平最高的兒童以後患社交焦慮障礙的幾率高了超過7倍。

想要保護一個在陌生場合中遭遇挑戰的孩子是件自然的事,但研究者們反對過度的保護。

身為家長該怎麼做呢?

來自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桑迪·麥克洛里(Sandee McClowry)認為,關鍵是在不試圖改變孩子根本天性的前提下鼓勵他們走出自己舒適區。

  • 父母的目標應該是達成一種平衡。
  • 學會給孩子的經歷提供「支架」,可能是對孩子有裨益的一種教育方法。

俄國心理學家Vygotsky提出了一個「支架式教育」(scaffolding)的理論,被應用在教育學中,指的是在一開始提供更多的支持幫助,然後逐漸讓學生變得獨立起來的教育方法。「支架式」的策略能幫助害羞的孩子變得更友善。

1檢視自己的期待

孩子不一定需要成為一群人中的核心、或是最受歡迎的角色。

所以,如果孩子喜歡獨自一人安靜地玩,或是對其他社交沒興趣。告訴自己「這是沒問題的,只要他們感到開心、對自己感到良好就好」。

但如果你看到他因此受限,或是感到悲傷、或是對自己感到不很舒服,才應該重視這個問題。

2儘早介入

0-3歲,父母和孩子的互動模式往往奠定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探索的基礎,這其中包括認識自我,如何和他人相處。

這是比害羞不害羞更深層的問題。我們需要理解的是,「孩子如何與外界互動」,慢熱的也好,自來熟的也罷,都是他們與外界的人和事物互動的方式。

另外可以儘早給孩子做觸覺刺激,缺乏觸覺經驗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心理、情感上的異常,比如敏感、情緒波動、容易受傷等。

3慢慢來

循序漸進,並採取大量的獎勵措施。

如果孩子達到極限了,也要表現出能接受並支持的態度。

比如孩子想參加夏令營,但又害怕在外頭過夜,父母可以試著讓其他小孩來自己家裡睡一晚,然後把難度提升到讓孩子去奶奶家睡一晚。全程中注意孩子的舒適程度。

4建立安全信任的親子關係

一項發表於2014年的研究發現,只有在孩子未與照料者形成「安全型依戀關係」時,小時候的羞怯才會與將來患焦慮症的高風險有關聯。

在管教方面,肯定、鼓勵孩子的正向行為,會比責罵更為事半功倍,在內向的孩子身上更是明顯。

內向孩子的內心敏感、自尊心強,有時甚至承擔過多的自責和內疚,如果犯錯,他們的內心可能比誰都難過。

溫暖、且對孩子的需求敏感的育兒方式可以幫助打破羞怯和潛在心理健康問題的聯繫。

總體來說,雖然害羞不算是缺點,但害羞性格引發的後遺症是真實存在的,但同時也是可以避免的。

教育一個害羞的孩子,不是要求他像別的孩子一樣,能大方地打招呼或活躍的展現自己。相反的,要協助害羞的孩子以「他的」方式來面對人際關係,鼓勵孩子以微笑或招手來代替說話式的打招呼,鼓勵孩子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需求,一步一步慢慢來。這樣一來,孩子才能逐漸克服他的害羞,而非更加害怕面對別人。

父母在引導害羞的孩子面對這種人際問題時,首先應該先讓孩子知道,父母不以他們的害羞為恥。要做到這點,至少就得避免當著小孩的面批評他的害羞。

給孩子的性格「定性」也會影響到別人對你的孩子的態度。如果一定要描述你的孩子,使用「內向」或「含蓄」,這樣的詞語更友好和準確些。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能全然的被父母所接納時,也才有展翅高飛的勇氣和力量。


推薦閱讀:

他們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學前教育
美國公校教育何去何從
優秀的小孩,就連錄取通知書都和別人家的不一樣

TAG:害羞 | 教育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