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08-06
http://www.bysj.com/Article/jiaoyu/jyll/200510/3165.html進入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21世紀,人們對教育需求日益增加。在這樣的形勢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專業知識更新要「快」、教學手段要「新」、實踐經驗的積累要「厚」、教材製作技術要「高」。也就是說,教師要成為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協作者、學習進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和開發者。一、意義建構的促進者和協作者在網路技術支持下的現代遠程教育學習過程中,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對於學習內容的理解(即對知識意義的建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學習者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通過計算機網路,使身處各地的學習者可以互相聽得清、看得見,實行異地同步輔導、討論和交流,學習之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營造創新思維的形成條件,培養協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學習群體,在這樣的群體中進行協商和辯論。通過這樣的協作學習,學習者群體(包括教師和每位學生)的思維與智慧就可以被整個群體的共享,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幾位學生完成意義建構。因此,學習者用自己的活動對人類已有的知識建起自己的正確理解,而不是去仔細地吸取課本上的或老師講述的現成結論,所以這種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學生親自參與的充滿豐富生活的概念或思維活動的組織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習的知識的意義,並且在儘可能的條件下組織協作學習(開展討論與交流),並對協作學習過程進行引導,使之朝著有利於意義建構的方向發展。二、學習進程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現代遠程教育中,要使學習者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教師必須為學習者的自主化學習、個性化學習、多元化學習、「會話」學習提供多媒體形成的信息資源。特別是網上資源,要讓網上學習者都能部分或全部地享受這些資源,充分發揮網路中資源的效用。同時教師還應結合學習內容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過程,組織討論與交流,並對協作學習過程進行引導,使之朝著有利於學生的主動探索和主動發現,更多更好地獲取關於客觀事物規律與內在聯繫的知識,發展聯想思維和建立新舊概念之間的聯繫意義的建構的方向發展。在遠距離協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是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因此,教師要提出適當的問題以引導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在討論中設法使學生感到課堂教學輕鬆,從而主動觀察、主動思考、積极參与、發表意見、交流信息、相互啟發,暢所欲言,學習者群體的思維與智慧就可以被整個群體所共享,整個學習群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建立師生平等交流的氛圍,要求教師要愛護學生的創新意識,積極鼓勵,引導學生髮言和爭論。教師要收集學生學習的反饋信息,認真分析學生思維的差異、特點、方法和過程,以實現有效的教學指導。通過在設定的友好的人——機界面上,師生雙方共同傳播、接受信息,使學習者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習者的自主能力就會不斷提高。三、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和開發者在一個基於多媒體計算機、Internet網路和通訊技術的遠程教育中,教師首先要樹立一種創新的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思想,其次要求教師自身不僅要掌握多媒體技術以及與此相關的網路通訊技術,學會在網上查找信息,能夠設計開發先進的教學資源和資源集成。因此,教師需要以豐富的工具來支持各類媒體對象的創作和合成,並將它們融於教學活動中,為學習者創設必要的,最佳的學習環境。在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習者認知能力的差別提供各種信息資源,即進行信息資源的設計、確定學習某主題所需信息資源的種類和每種資源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滿足每一位學習者的要求,幫助學習者學會如何獲取信息資源,從哪裡獲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完成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意義建構,從而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通過教師利用信息化的工具,按學習者的知識點開發教學資源,以使每一位學習者都成為學習的成功者。總之在現代遠程教育中,要求教師在現代教學理論指導下,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思想。為了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為了輔導完成以學生為主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學習,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並注重提高自身素質。教師不僅要精通教學內容,更要熟悉學生、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人類學習資源,設計開發有效的教育資源,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客觀的引導與具體的幫助,充分發揮組織者、指導者、協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公開課 | 心理特級教師戴耀紅:孩子早戀了,家長要「裝傻」
※教師30年性侵16名女生
※如何做一名幸福的幼兒教師
※別叫我教師,也別在我面前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