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和解的重任為何落在媒體身上?
《領導者》雜誌總第64期(2015年6月)發表馬立誠先生的長篇文章:《中日和解是對二戰結束70周年最好的紀念》,文章針對中國媒體出現的「日本軍國主義復活」聲音,認為不符合日本社會實際。所謂軍國主義是把窮兵黷武和侵略擴張作為立國之本,軍事機構是全社會核心,而現在的日本社會並不是這個狀態。文章說,戰後,在美國幫助下,日本進行了民主化改造。日本政府和日本主流社會對戰爭責任逐漸深化認識,選擇了和平發展道路。從1972年到2008年,日本政府與中國政府簽署四個重要政治文件,表達了對戰爭責任的反省。比如兩國政府1998年簽署的《聯合宣言》說:「日方表示,遵守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和1995年8月15日內閣總理大臣的談話,痛感由於過去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和損害的責任,對此表示深刻反省。」這裡所說的1995年8月15日內閣總理大臣的談話,是指當時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紀念二戰結束50周年時的講話。他說:「我國在不久的過去一段時期,國策有錯誤,走了戰爭的道路,使國民陷入了存亡的危機,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為了避免未來重犯錯誤,我虛心地對待毫無疑問的這一歷史事實,謹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同時謹向在這段歷史中受到災難的所有國內外人士表示深刻的哀悼。」村山談話確立了日本政府對戰爭的歷史認識,受到各國好評,為後來歷屆日本首相確認和繼承。根據中國媒體公開報道初步統計,自1972年邦交正常化到2008年,日本政府就戰爭問題作了25次道歉,表示深刻反省。今年9月3日中國將舉行抗戰70周年的閱兵式,日本將有終戰70周年的「安倍談話」;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中日和解化解仇恨毫無疑問是對二戰結束70周年最好的紀念,也是亞洲之福乃至世界之福。馬立誠先生指出:這兩年,中日兩國媒體在報道和評論對方時,對符合自己願望的蛛絲馬跡極力渲染,對不符合自己願望的事實視而不見,對兩國矛盾火上澆油,對兩國關係惡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就中國媒體而言,咒罵日本成了家常便飯。特別是網路論壇,話語暴力呈現失控狀態。2014年8月5日,中國一些大網站首頁發表了《中國核武器能夠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這樣一篇恐怖文章,令周邊國家感到憂慮。還有不少媒體在回憶甲午戰爭時煽動延續仇恨,說「當前最需要的就是喚起強烈的恥辱意識」。近幾年,中國電視台在晚上黃金時間播出抗日電視劇,僅2012年就生產200部。不少電視劇胡編亂造,十分無聊,既不能準確反映歷史,也沒有教育意義,因而受到廣泛批評。有的編劇站出來為自己辯護說,這是「上邊」讓寫的,不寫不行,寫別的就通不過。如此高密度、長時間播出這些電視劇,一方面是播種仇恨,另一方面反而淡化了嚴肅思考。對內對外強硬偏執的《環球時報》向來主張對日開戰,曾撰文指出:「我們很久沒同日美這樣的對手做一次『狹路相逢』的局部衝突了。就讓我們在釣魚島真正做一次。我們會看到,天塌不下來。我們有可能為此遭遇更大麻煩,蒙受一些損失。但我們對手的損失至少會同我們一樣多。或許只有有了這些承受,我們今後發出的警告才會被敬畏,各路對手也才會在向我們做新的挑釁前三思而行。」《環球時報》的胡錫進最先提出把安倍列入黑名單,胡錫進做客《人民網》訪談時,重申要把打擊的對象對準安倍和安倍政府,集中打擊安倍本人和安倍政府,以打擊安倍和安倍政府為核心,保持打擊的精準。胡錫進甚至倡議:比如日本旅遊就可以少去或不去,這是中國老百姓民間表達的一種態度一種方式,也比較簡單,每個老百姓都可以做。胡錫進特別支持羅援將軍的建議,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搞個跪像,外交部宣布安倍不受歡迎是官方行動,民間不妨考慮做一個跪像。2014年11月27日,《環球時報》發表李敦球的文章,提出中日矛盾不可調和論。「中日矛盾涉及領土領海、歷史認知和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等問題,屬於戰略層次,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這等於說,日本已經成為中國的主要敵人。這種錯誤而危險的認知,在一部分中國人中瀰漫,完全違背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對日外交思想,也不符合中日兩國關係的實際。2014年12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公祭儀式上講話說:「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與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代友好下去,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共同為人類和平做出貢獻。」這正是對記住兩個歷史的詮釋。2015年4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雅加達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中日關係指出,處理中日關係的大原則,就是要嚴格遵循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精神,確保兩國關係沿著正確方向發展。中日雙方要彼此奉行積極政策,我們願意同日方加強對話溝通,增信釋疑,努力將中日第四個政治文件中關於「中日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共識轉化為廣泛的社會共識。雙方要繼續開展各領域交流,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認知。2015年5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歡迎日本3000人訪華團的中日友好交流大會上講話說,中日雙方應該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共促和平發展,共謀世代友好,共創兩國發展的美好未來,為亞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貢獻。習近平特彆強調了兩國民間交流,希望兩國各界人士投身中日友好事業,發展友誼。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長期受到西方的封鎖和外交孤立,日本頻頻向中國示好,較早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89年中國再次陷入西方的制裁與孤立,日本又是第一個向中國伸出橄欖枝的發達國家,且突破性促成了日本天皇訪問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中日友好關係一直如火如荼,日本是工業大國中對中國援助最多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日本對中國的經濟援助總額達2500億人民幣,這些價值不菲援助資金,主要用於中國環保、人才培養以及早期的鐵路、城市基礎設施等公共建設領域,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日本也不象西方發達國家,常常利用中國的人權、民主以及政治制度大做文章,日本政客走的是一條典型的務實外交路線。近年來中日關係變得緊張,在許多日本人看來,是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製造正追趕日本甚至可以與日本正面競爭,中國不再需要日本。而許多中國人認為,日本與中國有世代之仇,中國強大之日,就是報仇之時,因而反日情緒很容易被輿論挑動起來。實際上,中日邦交正常化40多年來的事實證明,中日友好關係絕對有利於兩國人民交往,有利於兩國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也有利於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當年日本不少政治家和民間人士,想方設法排除右翼勢力干擾,冒著極大危險發展中日關係,至今回看這段歷史,仍然有許多感人至深的軼事趣聞值得回味。每當中日官方關係趨冷的時候,中日民間關係就相對活躍,從中起到了抑制兩國關係進一步緊張的作用。中日關係「經熱政冷」問題,在上世紀60年代也曾長期存在。當時圍繞著承認中國問題,中日交鋒的焦點就是「政經分離」和「政經不可分」。而中日加強民間交往,抑制了日本國內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勢力,使中日關係不僅在經濟上「熱」起來了,而且為政治上的「冷」解了套。早在1952年,二戰結束不久,日本國會議員高良富等三人就應周恩來邀請,冒著違反日本出境法的風險,從蘇聯繞道來華,與中方簽署《第一次中日民間貿易協定》。1955年10月,毛澤東會見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時說,中日關係很長,吵過架,打過仗,這一套可以忘記。中日應該互相幫助,互通有無,和平友好,文化交流,建立正常關係。1956年10月6日,日本商品展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開幕。這天上午,毛澤東來到展覽館,在日本貿促會主席兼展覽會總裁村田陪同下參觀。看了一樓展品之後,毛澤東在休息室對兩國人士說:「這個展覽辦得很好。日本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日本人民是勇敢的、勤勞的、智慧的人民,我們希望同日本建立友好關係。」毛澤東又對村田說:「請向天皇陛下問候。」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戰後第一次向日本天皇致意,感到意外的村田鄭重表示感謝。參觀完畢,毛澤東在題詞簿上寫道:「看了日本展覽會,覺得很好,祝日本人民成功。」(引自中國《黨史博覽》雜誌2009年11月號何立波文章。)毛澤東的談話,確立了中國對日外交的方向。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突破國內外各種阻力和歷史恩怨,在北京與毛澤東、周恩來握手言和,拉開了中日友好關係的帷幕。周恩來為中日和解傾注的心血,已成為兩國關係的寶貴遺產。1955年1月,周恩來對來華訪問的日本貿促會會長村田省藏說:「中日兩國人民是願意友好的,能夠友好的。」(王俊彥著《大外交家周恩來》755頁,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原中聯部部長朱良回憶說,從1959年9月起,日本政治家石橋湛山、松村謙三等人相繼訪華,日理萬機的周恩來抽出時間,常常同每個日本友人長談四五小時,而且多次長談,包括陪同松村謙三參觀密雲水庫,在火車上同松村謙三促膝談心。周恩來還提出「以民促官」的方針,推動兩國關係發展。1962年10月,周恩來會見高崎達之助率領的日本貿易代表團時說:「甲午戰爭以來,日本侵略了我國。特別是東北事變以後,長期佔領了我國大片土地,給我國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我們對此是銘記在心的。但是,這60年的積怨和兩千年來中日友好的歷史相比還是短暫的。我們今天正在努力忘掉它,忘掉積怨,今後加強同日本的友好。我們能否共同努力來提高亞洲的文化經濟水平?」(《大外交家周恩來》768頁)朱良回憶說,1973年4月,廖承志率團訪問日本。出發前,周恩來與廖承志等人談話,「周恩來特彆強調要高舉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的旗幟,廣交新朋友,團結老朋友」。(朱良著《對外工作的回憶與思考》113頁,當代世界出版社2012年)鄧小平致力於推動兩國和解,更是人所共知。1988年8月26日,鄧小平對來訪的日本首相竹下登說:「我是熱心於中日友好合作的一個人。」(裴華著《中日外交風雲中的鄧小平》378頁,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關於戰爭問題,鄧小平表達了向前看的態度。1978年10月23日,鄧小平訪日期間會見日本天皇時說:「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我們今後要積極向前看。」裕仁天皇聽了不禁脫離講稿說:「今後兩國要永遠和平友好下去。」(《中日外交風雲中的鄧小平》137頁)1984年3月25日,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時說:「把中日關係放到長遠的角度來考慮,來發展。第一步放到二十一世紀,還要發展到二十二世紀、二十三世紀,要永遠友好下去。這件事超過了我們之間一切問題的重要性。」(《鄧小平文選》第三卷53頁)就中國如何處理與日本的關係問題,鄧小平多次提出,國與國的關係不搞意識形態爭論。國與國的關係主要應該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不去計較歷史恩怨,不去計較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別。40多年來,無論中日政局如何動蕩,中日友好關係的大格局並沒有完全發生改變,民間社會的反日情緒也是輿論在特定時期渲染的一種結果。中日關係實際上是政治家手裡的一張牌,什麼時候打這張牌,中日政治家一直拿捏得恰到好處,並沒有完全失控。日本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近7000座島嶼,人口1.3億。日本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正在走向老齡化,但日本絕不是一個沒有創造力,正在衰竭沒落或一無所有的國家。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經歷過日本佔領新加坡、日本在二戰中的毀滅以及不屈不撓重新取得的輝煌的時期。李光耀生前認為,不把日本當回事是「愚蠢的」。20世紀80年代,日本作為經濟增長引擎引領全世界,但在之後的20年,債台高築的日本徹底「迷失了」,但日本並沒有陷入真正意義上的衰落。
推薦閱讀:
※農婦17載追兇4人落網 | 媒體追問:警察都去哪了?
※媒體札記:你爸爸是誰?
※媒體稱奧巴馬連任總統因有多個「貴人」相助
※加強市縣三館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安在線-全媒體
※馬航事件中該滅燈的不是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