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英語教師版

「最大的願望就是少一點浮躁」—— 訪清華大學崔剛教授

「最大的願望就是少一點浮躁」—— 訪清華大學崔剛教授

採訪:曾文雄(本刊特約編輯) 廣東商學院

崔剛,山東萊蕪市人。1966年10月出生。1998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並獲得博士學位。長期從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講句法學、心理語言學、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等課程。作為主編或副主編參與編寫教材6套,共計23冊,主編或主譯辭書3部,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現代外語》、《光明日報》等重要報刊與刊物發表論文近30篇,出版《失語症患者的口語表達障礙研究》、《失語症的語言學研究》和《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等專著3本。現擔任清華大學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助理、清華國際英語訓練中心主任,兼任《外語與外語教學》、《大學英語》編委等職。

探英語教學法,尋中國特色路

1.請談談當代英語教學法流派的新思潮。

我個人感覺目前英語教學法流派的新思潮並不太明顯,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外語教學,當然也包括英語教學,近年來呈現出兩個主要特點: 第一,人們對於外語教學理論的認識更加理性化和綜合化,目前並沒有一種明顯地佔據主導地位的教學法流派。其實,現在大多數的外語教師,包括我們國家的英語教學,他們的教學實踐中往往包 含各種教學法流派的成分,他們一般都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習階段、不同的課型以及不同的教學目的,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現在的外語教學呈現出了明顯的靈活性和多樣化的特點。 第二,更加關注學習者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從整體來看,英語教學包括主體和客體兩個部分。所謂主體就是指學習者本人,而客體則包括學習的條件與環境,包括教師、教法、教材等等。一個基本的原則是學習成敗的關鍵在於主體,是內因,而客體是外因,外因必需要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在以往的教學研究中,人們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教學法的研究上,認為只要找到了好的教學方法,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它忽視了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也就是學習者本人。最近十幾年的時間裡,外語教學與研究越來越多地關注學習者的因素,研究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包括性別、智力、語言學能、人格特徵、學習風格、學習策略等對於英語學習的影響。另外,隨著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的不斷發展與深入,關於語言學的理論不斷出現,例如語言輸入學習理論、語言學習的認知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任務型學習理論、互動學習理論等,這些理論都為英語教學關注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及其學習的過程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您認為當前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目前我國英語教學應該說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較突出的包括有這麼幾個方面。第一,對於英語教學的研究不夠深入,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英語教學理論體系。我國的英語教學具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具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英語學習者以及最為龐大的英語教學與研究隊伍,但是我們至今也沒有探索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也就是說專門針對中國的英語學習者的英語教學理論體系,目前我們基本上還是照搬國外的教學理論。但是國外的理論並不見得完全適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因為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在學習的目的、心理特點、教育傳統、學習習慣、學習環境等各個方面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教學理論的缺失導致了許多問題的產生。例如,英語教學缺少必要的連續性,一種教學方法出現問題,往往就推倒重來,對於過去教學中的問題看得較重,而對原來教學中的經驗總結不足,不論是教材還是教學方法變化頻繁,致使許多一線的教師無所適從。第二,英語師資的水平有待提高,這一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在過去幾年,我國小學從三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程,實際上許多地方從一年級,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了。但是從目前師資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小學英語教師都是轉崗而來的,他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英語基本功不足。沒有高水平的師資,英語教學的質量就很難得到保障。小學英語教學處於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一旦在這一階段學習失敗,以後再想學好,難度會更大。小學英語師資現狀應該說是目前我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這一問題的後果在五、六年後就會凸現出來。中學英語師資的狀況雖然比小學英語要好一些,但是也不容樂觀。這些教師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英語基本功退化。目前的中學英語教師大多是英語專業大專以上畢業,但是長期的一線教學,如果教師不注意自身語言能力的提高,最後很可能會導致所教的教材是什麼水平,教師也就什麼水平了。二是教學理論缺乏。更為嚴重的是,許多教師對教學理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教學理論只是供學者研究的,和自己沒有關係。其實道理很簡單,也很明顯,我們都能講漢語,但是不見得就是好的漢語教師。第三,應試教育仍然佔據一個主導的地位。各級各類學校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應付各個級別的考試,結果導致高分低能的現象。關於這一點許多專家在幾年前就指出了這一問題,現在看來,這一問題的解決沒有多少進展。第四,英語教學中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重視不足,或者說是嚴重忽視。對於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英語學習的目的首先是滿足交際的需要,但是交際都是雙向的,一方面要通過交際了解與吸收外國的先進文化、技術和知識,另一方面要通過交際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的文化和思想,但是目前我們的英語教學只是側重第一個方面,而忽視了第二個方面,英語教材基本上都是外國的東西,和中國的有關的內容微乎其微。這樣學生學了多年的英語,通過四級、六級,還是不知道「孔子」「孟子」在英語中應該怎麼說,該如何使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具有中國特色的內容。另外,在目前全社會重視英語的環境之下,英語學習對於漢語的衝擊也是我們值得注意的問題。

3.您認為中國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是什麼,出路在哪?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但是很難回答。我個人認為目前中國英語教學的出路在於加強研究,努力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理論體系。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做好幾個方面的融合。首先要做到過去與現在的融合。我說的過去包括兩個含義,一是指過去中國的英語教學,二是指中國的教育傳統。在過去一百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們培養了一大批學貫中西的語言人才,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教學傳統。這是我國英語教學界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去認真挖掘和總結。但是,這些優秀的傳統大都散見於各種文章之中,並未得到理論上的闡述和系統的總結。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種傾向是對過去的問題批評比較多,而對過去的經驗總結重視不夠。所謂現在就是指目前英語教學的現狀,包括當今社會對於人才英語能力的需求、社會環境對於英語教學的影響、現代科技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在現代社會環境下英語學習者所具有的心理狀況等各種和英語教學相關的因素。過去與現在的融合,就是一個繼承與發展的問題。繼承是發展的基礎,是發展的原動力,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才能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其次是要做到中外的融合。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理論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充分吸收國外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思想。國外在英語教學的研究方面已經走在了我們的前面,出現了許多教學法流派和語言學習的理論,這些理論對於我國的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是,當我們在借鑒這些理論與方法的時候要考慮這種理論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的,是針對第二語言習得而言的呢,還是針對外語學習的。如果是針對外語學習的,那麼它們的例證主要來自於哪些國家,有沒有來自中國以及其它亞洲國家的例證。因為語言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組成部 分。語言教學和學習往往與學習者所處的文化背景具有很大的關係,在一種文化背景下所建立起來的語言教學與學習理論到了另一種文化中並不一定完全適合。因此,國外的理論與方法必須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我國目前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探索方面存在著兩個極端的現象,一是盲目引進國外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不注意與中國具體情況的結合。另一種是閉門造車,根本不注意借鑒國外的英語教學理論與方法。中外融合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問題,世界各國的語言教學具有許多共同的普遍規律,這是我們借鑒國外理論與方法的依據之所在,而各個國家的語言教學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各個國家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對於英語教學具有不同的需求。例如,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的英語教學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翻譯閱讀英語文獻的需要。而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外交往日趨頻繁,社會對於人才的英語水平要求不斷提高,我們的英語教學就要全面培養學習者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英語學習者的狀況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以往的英語學習者主要是在校的學生和在職的科技人員,而現在的英語學習者則覆蓋各個行業和各個年齡階段。另外,中國英語學習的環境、英語師資以及教育傳統與現狀都具有自己的特點。當我們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之路時,就要把英語教學的普遍規律與中國特殊情況相結合。 第三就是要做好學科的融合。教育學理論與英語教學具有密切的關係,英語教學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教育環境中進行的,因此,教育學理論具有普遍的意義,應該被廣泛地應用到英語教學之中。另外,英語教學與其它學科的學習也具有密切的聯繫。我們在很長的時間內只強調了英語教學的特殊性,而忽視了教育學的普遍規律對於英語教學的指導意義。語言學是指對語言的科學研究,內容包括語言的本質、構成、意義以及如何使用。分支主要包括語音學和音系學、辭彙學、句 法學和語義學。語言學理論還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正確、科學、全面地認識語言,從而獲得正確的語言觀。社會語言學研究語言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它從不同的社會科學的角度去考察語言,進而研究在不同社會條件下產生的語言變異。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對於英語教學具有很大的影響,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大綱的制定以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都需要借鑒社會語言學研究的成果。心理語言學研究人們學習和使用語言的心理過程。這些學科的研究成果都可以被直接應用於英語教學理論和方法的研究之中。人的語言活動是大腦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腦與語言具有密切的關係。大腦一直被人們視為神秘的「黑箱裝置」,而腦科學的研究對於我們認識這一神秘裝置提供了可能。21世紀被科學家稱為「生物科學、腦科學的百年」。在上個世紀末歐美和日本的「腦十年」研究計劃推動下,對人腦認知功能及其神經機制進行多學科、多層次的綜合研究已成為當代科學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這些研究的成果將會在教育的各個領域,包括英語教學在內,產生巨大的影響。在我們探索英語教學理論與方法的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腦科學的研究進展,並努力探索這些成果對於英語教學的啟發。其實,英語教學所涉及的學科還遠不止這些,還包括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教學技術等許多相關的學科。正如桂詩春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只要是和外語教學有關的學問它都應用,也不限於語言學科。……而且應用的可以是理論和思想(如Austin的哲學),可以是研究的成果,也可以是具體的研究方法。」要想探索一種適合我國國情的、完整的英語教學理論體系,就需要我們對相關的學科進行充分的研究,並融合於英語教學之中。這實際上也對我們的英語教學科研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後,要做好資源的融合。所謂資源的融合主要指人才資源的融合,這裡包括兩個含義:一是英語教學及其科研人員與其它相關領域的教學及其研究人員的融合,二是英語教學界從事不同階段英語教學的人員之間的融合。前面我們談到探索英語教學理論與方法需要多學科的融合,而這種融合的完成單靠從事英語教學與科研的人員是難以實現的。這就要求他們能夠與從事相關學科的科研人員進行協作配合。一方面我們可以把研究成果與從事相關學科的科研人員交流,並請他們從自己學科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見,另一方面來自於不同學科的人員 可以相互合作共同開展研究的課題。英語學習從初級、中級到高級是一個完整的過程,但是由於教育體制的原因,我們人為地把英語學習分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等不同的階段。目前的現狀是各個階段各自為戰,從而造成各個階段互不銜接、分工不明, 職責不清。清華大學外語系「一條龍」課題小組(1999)以及其它的單位曾經對此現狀進行過比較全面的研究,並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並於2001年頒布了貫穿小學、初中和高中的《英語課程標準》,但是各個階段各自為戰的情況並未得到根本的改變。要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英語教學之路,需要我們把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的英語教學與科研人員團結起來,使他們能夠經常溝通,互相了解,並能夠互相合作。另外,人才資源的融合還涉及到一個教學人員和科研人員融合的問題。我國目前從事英語教學與科研人員的基本現狀是,大量的一線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但是在理論和科研能力方面還比較欠缺。而從事科研的人員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科研能力,但是又往往缺乏必要的教學經驗或者對具體教學情況的全面了解。因此,我們需要把教學與科研融合起來,一方面努力改進一線教師的理論素質,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使他們成為英語教學的實踐者和英語教學與學習規律的研究者,另一方面教學與科研人員需要互相合作,取長補短,共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理論與方法。

破解習得認知,排除學習障礙

1.要探索語言教學的有效途徑,我們必須了解語言習得的認知。那麼,心理語言學對英語學習有何指導意義?

心理語言學研究人們學習和使用語言的心理過程,與英語教學有著更為密切的關係。其主要內容包括語言習得(人們如何學會自己的母語或第二語言)、言語的產生(人在說話或者寫作時發生了什麼樣的心理過程)、和言語的理解(人在聽別人講話或者閱讀時發生了什麼樣的心理過程)。從心理語言學研究的內容上我們不難看出它對於英語學習的指導意義。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使用的心理過程,我們就 會清楚學生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有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而我們的英語教學就會更有針對性,教學的效果也就會更好。同樣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了解有關的知識,可以對自己的學習產生更加清楚的認識,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更加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在心理語言學的研究成果,關於第二語言習得的理論與英語學習具有更加直接的關係。第二語言(其中也包括外語)習得或者學習理論研究語言習得或者學習的過程,這些理論可以為學習者提供有效的指導,尤其是在強調學習者自主性的大背景之下,這一點顯得更為重要。前面我們曾經談到,要想真正的取得英語學習的成功,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學習者本身,學習者需要養成一種自我監督、自我激勵的學習習慣,而要做到這一點,還是需要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的。

2.您認為兒童/中小學學生英語學習的障礙成因與消除策略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目前中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障礙就是語感的建立,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語言的輸入量不足。語言學習包括輸入和輸出兩個組成部分。所謂輸入是指學生通過聽和讀接觸英語語言材料,所謂輸出是指學生通過說和寫來進行表達。心理語言學研究表明,輸出建立在輸入的基礎之上,在此意義上,輸入是第一性的,輸出是第二性的。首先,在人們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理解的總是比能表達的要多。換而言之,人們所能聽懂的,永遠比能說的要多;而所能讀懂的,又比所能寫的多。我們能欣賞小說、散文和詩歌等優秀的文學作品,但我們自己並不一定能寫得出來。另一方面,語言輸入的量越大,語言輸出的能力就越強。也就是說,我們聽的東西越多,我們讀的東西越多,我們的表達能力也會越強。中國古人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正是這個道理。一個中國的兒童到英語國家很快就學會了英語,其主要原因也就在於他們有大量接觸語言的機會。因此,在基礎英語教學中首先要強調輸入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接受、理解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鍛煉英語的思維、聯想、想像、判斷和推測能力,增強語言的分析和加工能力,進而豐富英語詞語的存儲,強化語言知識,形成很強的英語語感,促進語言的表達能力。

崇德講學,篤行創新

1.請簡要地談談您個人的成長的歷程以及其中的人生感悟。

我於1966年出生在山東省萊蕪市的一個農民家裡,少年喪父,作為家中的長子,過早地品嘗了人生的艱辛。現在說起來很可笑,我小時候的理想就是高中畢業後回到村裡做一名民辦教師。當然,這在當時要實現這一理想也是不容易的。我從來沒有想到這一生會和英語有什麼關係,因為我們在初中沒有接觸過英語,到了高中二年級,因為學校里知道在高考中英語要百分之百地計入總分,所以才開始學英語。那個時候,也從來不敢奢望能考上本科生,因為我所在那所高中在我們之前從來沒有人考上過,能夠考上中專,得到個城市戶口就已經算是一步登天了。可能是因為自己比較幸運,在1984年,我竟意外地考上了本科。不過,由於我當時學的是理科,所以,我一開始考上的是山東農業大學的獸醫專業,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又在一年後轉學到曲阜師範大學外文系英語專業學習。到曲師後的第一次課使我終身難忘。那是一節精讀課,聽了半天一句話、一個單詞都沒有聽懂,當時的感覺近乎於絕望。沒有辦法,只好每次上課都把老師的講課錄下來,課後反反覆復地聽,聽不懂就問別人,直到聽懂為止。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也就逐漸趕上來了。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山東農業大學從事大學英語的教學工作,後來有幸考上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碩士生和博士生,有幸從師於恩師劉潤清教授,使我逐漸地開始一些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的研究工作。 這麼多年下來,一直是忙忙碌碌,很少有時間考慮什麼感悟之類的東西,既然你問到這個問題,我想還是談一些自己不太成熟的看法。首先,第一點感覺就是,人生的苦難與挫折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善加利用可以使自己受益終生。由於自己特殊的家庭環境,與同齡人相比,我可能經受了更多的磨難,其中包括生活的艱辛和人世的冷暖。正是這些艱辛養成了自己不怕吃苦、勤奮肯乾的性格,恰恰是因為這一點自己才能取得今天這一點點的成績。我從來沒有為這些磨難而感到命運的不公平,相反,我一直認為很幸運。當時剛剛考上大學的時候,心想我 是我們村考上的第一個本科生,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要浪費了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後來又上碩士、讀博士,直到後來成為清華大學的教授,我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心態。那就是珍惜每一次機會,儘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儘管有時做事情並不是那麼好,但是從心裡來說,一直是這麼想的。我的第二點感覺是,學科之間是相通的,一個人不應該給自己劃定一個範圍,說這是我的專業領域,那個不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的不斷發展,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越來越多,新興的邊緣學科不斷出現。英語教學也是如此。在前面我們也曾經談到這個問題。英語教學直接的理論基礎是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研究成果。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現象,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本質性特徵之一。對於語言的研究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探索人的本質,人類認識自我的過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往往被歸入社會科學的範疇,實際上這一領域的研究正在越來越多地受到自然科學研究的影響。因此,從事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研究以及英語教學的人應該儘可能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範圍。我剛上大學時學的是獸醫專業,在第一年學了有關的基礎課程,包括高等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理學、解剖學等課程。從獸醫專業轉到英語專業時,當時就錯誤地認為自己一年多的功夫白下了。但是隨著自己研究工作的不斷發展,當時所學的東西基本上都用上了。我一直進行失語症的語言學研究工作,這與當時自己學的那點知識具有很大的關係。

2.在您接觸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可以說每天都在和學生打交道。使我感觸最深的是學生對於英語學習的熱情和掌握英語的渴望。現在的學生可以說是越來越聰明,而且見識也越來越廣,但是許多學生在英語學 習上都存在著兩個普遍的問題。一是急於求成,二是忙於應試。語言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惟一的途徑就是通過多讀、多聽、多說、多寫來獲得語言能力。現在社會上各種所謂的速成方法正是迎合了學習者的這種急於求成的心理,最終的結果是學生花了不少的冤枉錢,學習的效果並不明顯。忙於應試也是目前學習者中存在的一個大的問題,許多人手上都持有幾個英語證書,但是真到用起來可就原形畢露了。英語水平和考試成績之間的關係是這樣的,英語水平高就能確保好的考試成績,但是好的考試成績並不一定意味著高的英語水平。學習者要把精力集中在英語水平的提高上,而不是忙於提高所謂的應試技巧。考試只是一種測量的手段,正如北外的一位教授所打的比方那樣,溫度計只能用來測量體溫,但是不論怎麼測量,它都不會起到降溫的作用。

3.對中國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您自己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對於我國的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我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少一點浮躁。當今的中國處於一個急速變化的過程當中,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之下,人們很容易產生浮躁的心理。這種浮躁的心理反映在英語教學中,表現是多方面的。學生急於求成,教材以及教學方法不斷地翻新,教師無所適從。這種現象對於中國英語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希望中國的英語教學與研究人員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地研究中國英語教學的問題,就像我們在前面談到的那樣,努力地探索出一套適合中國英語學習者的實際情況的教學體系。我也希望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也要避免浮躁的心理,減少一些政績工程,在做決策時多聽聽專家和教學一線教師的意見。

推薦閱讀:

欲其滅亡 令其瘋狂 | 藝術家的「瘋癲」簡史
瘋狂至死的特朗普,其實手中有一套精打細算的經濟貿易戰略
瘋狂搶購食鹽實屬愚昧之舉
中國女人見到老外就瘋狂

TAG:教師 | 英語 | 瘋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