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50億隻美國「國鳥」,在100年間被吃得一隻不剩

文/快哉風

這幾天有條很熱的新聞《中國人只用13年,就把這種鳥吃到了滅絕邊緣》,說的是禾花雀由於在遷徙途中被國人大量捕殺當成下酒菜,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

美味是罪。

風哥忍不住想起史上更大的悲劇:一種地球上最偉大的鳥類,在短短100年間被美國人吃得一乾二淨。

圖:美國人對旅鴿的捕殺

北美旅鴿。

一、

北美旅鴿(學名:Ectopistes migratorius,英文名:Passenger pigeon),還有一個略帶悲情的別名:漂泊鴿。

圖:1731年最早出版的旅鴿圖繪

它是一種體形細長的中型鴿類,體型有點類似斑鳩,食物為漿果、橡子和小昆蟲。它們是群居鳥類,生活在落基山脈東部的森林地帶,冬天飛到南方的溫暖地帶過冬。

圖:美麗的旅鴿

北美旅鴿的數量有多少?

美國最早的拓荒者,曾在荒野里趕著馬車行走時遇到了旅鴿群,被遮住了太陽達幾個小時!鳥類學家推斷,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之前,曾有多達50億隻的旅鴿生活在今天的美國境內,它們結群飛行時最大的鳥群覆蓋面積寬達1.6公里,長達500公里,需要花上數天的時間才能穿過一個地區。

圖:遷徙的候鳥

50億隻是什麼概念?是當時地球上人類總和的五倍多!

北美大地地廣人稀,原住民印第安人會偶爾捕食旅鴿為食,對多達50億的偉大種群根本構不成致命威脅。

但是,一種更兇殘的物種來了——帶著火槍和貪婪而來的歐洲人。

二、

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後,接踵而至的開拓者們立刻看中了肉味鮮美的旅鴿,大量「傻乎乎」的旅鴿成為他們的囊中食物,旅鴿的噩夢開始了。

圖:1880年的美國人捕殺旅鴿圖畫

到了18世紀之後,隨著北美歐洲人口的增加,對肉食的需求與日劇增,旅鴿成為最佳的大規模商業捕殺目標。在19世紀初的紐約集市上,整車皮的旅鴿肉從美國西部運來,一對旅鴿只賣兩美分,物美價廉,幾乎是窮人的唯一肉食。

美國人是怎樣捕殺旅鴿的呢?

第一,槍殺。

圖:1867年愛荷華州的一次捕殺

旅鴿的集群習性讓它們成為大規模獵殺的絕佳目標,鳥類畫家奧杜邦描述過一個旅鴿棲息地的捕殺:「很多人騎著馬,趕著大車,帶著槍支彈藥,在周圍安營紮寨。兩個從羅斯威爾走了幾百英里趕來的農夫,驅趕他們的幾百頭豬來吃這些被獵殺的旅鴿。四處都是給死旅鴿拔毛的人,拔完毛就把旅鴿肉用鹽腌起來。」

第二,張網。

圖:1829年捕獵者在加拿大森林布下天羅地網

北美森林裡,捕獵者豎起一張張細密的捕獵網,旅鴿一旦撞到網便不可能逃脫,用這種守株待兔的方法一次就可以捕捉大量旅鴿,直到這片森林裡再也沒有旅鴿後,獵人們再開始轉移下一個目的地。

第三,誘捕。

圖:1870年一個誘捕高手庫伯展示他的媒鳥和工具

旅鴿遷徙時飛在空中,捕獵者就用一隻旅鴿當媒鳥,將它眼皮縫上,再把雙腳栓在一根長桿上,然後落下杆子,看不見東西的旅鴿就會本能地扑打翅膀。這個動作非常吸引其他旅鴿,認為地上有什麼食物,於是紛紛落下,自投羅網。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人到後來並不缺肉食了,仍然把捕殺綠鴿當做一種消遣。到了1896年,一群25萬隻的旅鴿被獵殺,這是人類捕殺的最後一個大旅鴿群。

三、

19世紀末,野外的旅鴿已經幾乎看不到了。這時候,美國人才開始重視這個問題,有人呼籲立法保護旅鴿,但為時已晚。

圖:人工飼養的旅鴿「瑪莎」在公園的生活照

1900年3月22日,俄亥俄州派克縣一位14歲的少年用氣槍打下了一隻野生旅鴿,這是至今為止最後一例野生旅鴿的記錄。

1914年9月1日,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旅鴿「瑪莎」在辛辛那提公園去世。至此,昔日偉大種群的最後一員也離開了這個殘忍的世界。

圖:瑪莎的遺體照

1947年,美國在威斯康星州立懷厄盧辛公園為旅鴿立碑,紀念碑上寫著:「旅鴿,因為人類的貪婪和自私而滅絕。」

美國人算是有自知之明。

北美有三大本土物種:印第安人、美洲野牛和北美旅鴿。

圖:美國人屠殺印第安人

北美印第安人鼎盛時的總數超過一千萬,到了19世紀末期只剩下20多萬——被美國人為主的歐洲人屠殺殆盡;

圖:19世紀歐洲移民在野牛皮前合影

美洲野牛一度有6500萬頭的龐大種群,但到了1903年,北美大草原上只剩下21隻野生野牛,幸虧及時立法保護到今天才恢復了種群。2016年,美國總統奧巴馬簽字確立美洲野牛為美國「國獸」;

美麗的北美旅鴿,本該是美國名符其實的「國鳥」,卻被美國人滅絕得一隻不剩。

圖:北美旅鴿的墓志銘

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對不起,說給旅鴿的墓碑去聽吧。


推薦閱讀:

信力建 : 俄羅斯沒有實力對抗美國
只因說了一句話,姚明險些被永遠驅逐出美國
敲詐不成,改勒索?!剛剛,美國出手!
美國人民過緊日子中國工廠日子緊了

TAG: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