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喪心病狂的心理實驗:人是怎麼一步步淪為惡魔的
盯著看這張圖看十秒,圖片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這幅圖片是在向左還是向右變化?
如果你眼中的圖片在運動,並且是很快速的運動,那「恭喜你」,你已經被生活壓迫得體無完膚了,最近可以開始著手給自己減壓了!
這樣的心理學實驗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雖然不具備很高的權威性,但可以對你近期的狀態進行一個簡單的測試。
一些心理測試無關痛癢,偶爾可以讓人休閑娛樂一下。
有的心理測試卻讓人毛骨悚然。
比如「世界十大恐怖實驗」之一的「斯坦福監獄實驗」。
1
難以想像
我會成為這樣的人
1971年夏天,在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和同事們在大學地下室搭建了一個模擬監獄,並徵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體健康的志願者。
在這個為期兩周的實驗中,每人每天可以得到15美元報酬。金錢的誘惑促使很多人來到這,因為完成一個實驗似乎並不是什麼太難的事。
一番面試之後,菲利普挑選出被認為非常健康、長出的24人,並利用拋硬幣的方式將這些志願者分成組,12人作為獄卒,另外12人作為囚犯。
真正實驗時,每組只有9人,另外3人後備。
實驗模擬真實監獄環境,囚犯分別被「警車」押送到監獄,然後被搜身,扒光衣服,清洗消毒,穿著像連衣裙一樣的罩衫囚服,腳戴腳鐐。
DAY 1
入獄第一天,所有的囚犯的原始名字都被數字編碼代替,獄卒們也都穿戴上了標配的制服和墨鏡,開始進入角色。
典獄長在第一天夜晚為犯人們準備了紙筆,讓他們給自己最想見到的人寫信,並告訴他們,兩天後的探監日最想見的人會來。
菲利普在看他們的信時,發現一位犯人在署名時寫的是「犯人:2093",也就是他的犯人編號,而不是自己最原本的名字。
於囚犯而言:進入實驗的第一步便是自我身份開始缺失。
此時,獄卒為了樹立自己的威嚴形象,開始討論對策辦法。
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力,半夜吹哨讓所有的犯人加練。
面對不聽話的囚犯8612,兩撥獄卒商量好輪流對8612號犯人進行懲罰,殺雞儆猴。
實驗的進展之快超過了菲利普教授的想像。
實驗開始之前,獄卒被要求不可以動手打犯人,但第一天晚上,他們就破戒了,面對8612號犯人,獄卒揮起了警棍。
對囚犯來說,這只是黑暗的開始,因為害怕獄卒,他們只能選擇順從。
但是對於獄卒來說,他們嘗試到了這種權力至上的感覺,並且享受這種暴力帶來的快感。
DAY 2
第二天,沒有受到約束的獄卒更加肆無忌憚。
一位犯人因近視行動不便,想向獄卒要回自己的眼鏡。沒想到,他非但沒有要回眼鏡,反遭到獄卒一頓毒打。
有壓迫就會有反抗,獄卒的變本加厲引起犯人的憤怒,他們把監獄小隔斷打通,用床堵住監獄門不讓看守進來。
換班的看守看到以後非常氣憤,他們不再畏懼那些條約規定,用滅火器噴射囚犯,扒掉囚犯衣服,揪出帶頭搗亂的囚犯關禁閉,並恐嚇暴打其他囚犯。
這場實驗的發起者——菲利普教授,也在這場實驗中迷失自我,開始自我代入典獄長的身份。
面對獄卒對犯人的暴打,他直言獄卒才是權威的代表;對於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囚犯,他熟視無睹,這讓獄卒變得更加猖狂。
為了打破囚犯間的團結,獄卒們找了反抗活動中3個罪過最輕的人,單獨把他們放到一個隔間里,給他們比其他囚犯更好的待遇,吃更好吃的飯菜。
半天后,獄卒們把他們放回到其他監獄中,再把帶頭搗亂的三個也放到優待的隔間里。
於是其他囚犯相信,這三個人是因為告密才得到好處,囚犯開始互相猜疑。
第一天鬧事的囚犯8612號帶著另一個犯人逃獄,未曾想到整棟樓的門全部被鎖。逃獄失敗,兩人遭到了更嚴重的懲罰:一個脫光衣服關禁閉,另一個被關在牢房直至房門鎖被修好。
8612號在精神與心靈的打擊下瀕臨崩潰,在他的眼中,這已經不是一個實驗,而是真實存在的。
菲利普教授此時也忘記了自己實驗的初衷,成為了監獄實驗的一員,他不願意釋放8612號,他認為這是8612假裝的。
最終,害怕因此犯罪的教授同伴,放走了8612囚犯。
DAY 3
菲利普教授告知囚犯們:8612因不守規矩被送到管教更嚴的監獄,聽到消息的囚犯們更加人心惶惶。
連著兩天遭到非人虐待的他們,等來了探監日。
這一天,犯人們可以看到自己最想見到的人。但面對自己最親近的人,他們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狀況,因為在此之前他們都受到了獄卒的威脅。
其中有一位犯人說到:在這裡,教官就是最大的規則。
其親人質疑:難道他們不需要尊重一些權利嗎?
獄卒此刻在一旁回復道:在這個監獄裡面,犯人是沒有權利的。
另一位囚犯母親質疑孩子的精神狀態,孩子回道:可能在洞(禁閉室)里時間太長。
母親接著問:什麼洞?
獄卒便立即低頭說到:你不應該說「洞」的。
探監開始之前,菲利普教授從竊聽器中聽到其他犯人說,8612號會回來解救他們,於是探監結束後,他決定這一晚需要自己親自看守。
等了一夜,8612號也沒返回。
實驗進行到第三天,囚犯已經完全進入自己的囚犯角色,他們對獄卒提出的所有要求都順從,恐懼感時刻伴隨著這群人,而獄卒們的暴力傾向也在逐漸增強。
DAY 4
距離8612出獄已經過了兩天,他還是沒有回來解救他們。其他犯人開始憂心忡忡,他們開始懷疑這個實驗是否是真實的,整個監獄陷入一種緊張之中。
強壓之下,819號精神崩潰了,他哭喊著要見到教授。見到菲利普教授時,他痛哭流涕,說他不能再堅持下去。
見到這種狀況,菲利普教授雖然不太情願,但由於害怕事態更加嚴重決定放走他,並讓他在旁邊房間休息,幫他取個人物品。
然而對於819來說,折磨仍未結束。
獄卒把所有囚犯叫到走廊排隊開始重複大喊:「819是個壞囚犯,因為他死了。」
教授回來時看到819正在低頭哭泣,讓他離開卻被他拒絕,理由是他要向別人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壞囚犯。
這時的監獄對於所有囚犯來講,已經不再是一個實驗,而是真切發生的事實。
他們心中充滿了畏懼,放棄了抵抗,所有人都彷彿行屍走肉一般。
DAY 5
這個暴亂下的監獄,因為菲利普教授女朋友的到來接近尾聲。
教授組織囚犯來到他們臨時組織的假釋委員會,告訴囚犯他們犯了很多罪,他們是否會請律師,而此時的囚犯反問:還可以請律師嗎?
一味的順從已經讓他們丟失了自我。
菲利普的女友詢問1037號犯人,如果有個機會可以要求保釋,但之前的報酬都拿不到,是否會選擇保釋,他同意保釋。
無一例外,這裡所有犯人都選擇願意放棄報酬離開這裡。
但最終獲得假釋的只有1037號囚犯。
菲利普的女友無意中看到這些囚犯們頭上戴著頭套,遭受教官們的打罵時,她指責教授:你在折磨這些男孩。
但此刻教授已完全沉浸在典獄長的角色中了。在內心深處,他和被實驗者一樣,把它當成了真實存在的事物,他自己成了實驗中向人施暴的獄卒,只是他帶給囚犯的是更深層次精神上的打擊。
雖然他嘴上說:這只是一個實驗。
搭檔傑西和其他人也意識到了這個嚴重的問題,他們發現自己成為了自己最討厭的人。因為不願再繼續沉浸在實驗中,他們離開了這裡。
這時菲利普教授才開始反思自己,他看著監控里那些孩子被獄卒瘋狂的折磨,他們在獄卒的威脅下,互相擁抱並說著:我愛你;讓他們互相配對模仿性事,旁邊還有一位唱歌助興。
第六天,菲利普教授最終決定放棄實驗。
其實在獄卒開始動手打人的那一刻,這個實驗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它已經證明了環境對人行為的影響。
野心促使菲利普教授一再往錯的方面走,囚犯由反抗到再也不反抗,獄卒由打人心驚膽戰到得心應手,人性的惡在他們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實驗結束後,有三分之一的獄卒被判定有「真實的」暴虐傾向,而許多囚犯因此受到心理創傷,精神受到打擊。
菲利普教授在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時,放棄了這樣的恐怖研究,選擇研究心理教育。
或許,這類實驗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於人類心理的研究更加深入了。但是,從其影響和根源上來看,方式不恰當的實驗研究對實驗發起者和被實驗者,都會造成心理陰影。
斯坦福監獄實驗讓人們吃驚,因為沒有人願意相信自己的人性如此之惡。僅僅五天時間,身體健康、心智成熟、遵紀守法、擁有大學文化水平的年輕人就變成了有暴力傾向的惡魔。
實驗結束,這些參與者再次坐在一起的時候,其中一個獄卒說:「我真得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做出這種事,我真為自己感到很難過。」
2
服從
殺人也許只要一個小時
像這些志願者一樣,多數人都不相信自己會殺人。
然而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用另一個實驗證明,從正常人變成殺人犯或許只要一個小時。
他找了一群學生來扮演老師的角色,並且告訴他們還有一群扮演學生的人在他們對面的房間,雙方只能通過聲音交流。
一條電線是他們之間唯一的聯繫,這條電線的一端連接著「學生」的身體,老師可以問學生問題,如果答錯,「老師」就按下按鈕來電擊「學生」。
一開始時「學生」只是叫一下「哎呀,好癢」,然後繼續問答。
隨著答錯次數的增加,電流不斷加強,裡面的逐漸人受不了,開始喊叫「我受不了了,趕快結束放我出去」。
慘叫聲越來越大,這些參與者開始表示停下要求檢查學生的情況,甚至開始質疑實驗的目的。
弱參與者要求停止實驗,實驗發起者會依次告知他:
1、請繼續
2、這個實驗需要你繼續進行,請繼續。
3、你繼續進行是必要的。
4、你沒有選擇,你必須繼續。
參與者若在聽到四個回復後還是要求停止,那實驗便會暫停。
遺憾的是,不少人選擇了服從。
一個小時之內,有2/3的「老師」將電壓調到了足已致命的450伏。
普通人變殺人犯,也就這短短60分鐘。
實驗中,學生扮演者是米爾格拉姆教授找的演員,電擊的慘叫聲也是事先錄好的聲音。而即使電線那頭真的有人,實驗也已證實,這些「老師」不會放過他們。
實驗結果再次印證了,每個人的內心都隱藏著一個暴君,在主動或被動壓力下,顯現出來。
這個理論後被用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四分之一的飛行事故是由於副機長過於服從機長;
護士過度服從醫生的安排,哪怕明知醫生開出的劑量對病人不當。
「我們都是自身經歷的囚徒。」
環境和情景不同,人都很難預測自己到底會做出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來,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很多命案中犯罪嫌疑人殺人都是臨時起意。
但更該被意識到的是,環境對人行為的塑造力。
3
人不斷地成長
就是為了超越環境的限制
回到斯坦福監獄實驗,心理學家邁克爾·舍默時隔多年後採訪菲利普,問他如何看待這項實驗。
菲利普回:這個實驗傳遞出的信息,是環境對人的影響力,比大多數人想的要大得多。
「惡不僅是個別人的特質,怪罪個人之前,也許應該找出是什麼樣的環境激發了惡性。與其說壞蘋果裝進好木桶,不如假設是好蘋果裝進了壞木桶。」
這種極端行為也許源於極端制度。與其說邪惡是個人變態的產物,不如說團體過程。
如何自救,也許經濟學的「乘數效應」會對你有所幫助。
當一件事情發生,而觸發事情的原因擴大時,所得結果也會因而以更大的幅度擴大。
我們必須認識到環境對人的影響,進而選擇/創造合適的環境。當個人角色的積極作用被發揮出來,對周邊及社會都會產生巨大影響,這也是菲利普教授說的:釋放英雄。
「成為英雄帶頭人,讓更多人成為和你一樣的人,一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事物總會向著正向發展。」
我們或許沒有辦法完全消除人性的陰暗面,但至少可以承認這個事實,不斷磨練自己的內心,讓自己逐漸強大。
被不同環境鍛造,人與人之間會有天然之別。
如何看透對方,不陷入交際困境,這門「斯坦福大學選修課」或許可以幫到你。國際九型人格認證導師帶你一起了解性格心理學,看透面具下的別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