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教你32個攝影基本功 | 陸-表達篇

很多讀者朋友反映希望拍 能多介紹些基礎攝影技巧。為了回報讀者朋友,特意將拍 君初學攝影時的訓練教材經自身經驗逐字逐句修改,再與大師們的經典作品相結合。在欣賞大師經典作品的同時又能在攝影基本功上有所收穫。

大師教你32個攝影基本功 | 壹 - 基礎篇

大師教你32個攝影基本功 | 貳 - 構圖篇

大師教你32個攝影基本功 | 叄 - 自然光

大師教你32個攝影基本功 | 肆 - 人造光

大師教你32個攝影基本功 | 伍 - 色彩篇

其實《大師教你32個攝影基本功》前五篇按基礎篇、構圖篇、自然光、人造光、色彩篇已經將攝影基本技巧介紹完畢,接下來三篇表達篇、編輯篇、鑒賞篇是屬於攝影理念基本功提升。

攝影基本功訓練-陸-表達篇

開始此篇之前,需達成一種共識:

攝影構圖,對於攝影師是什麼?構圖是攝影師在拍照時對於客觀世界的取捨,那麼決定構圖的是攝影師的觀察與審美,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共識:攝影構圖,對攝影師來說是主觀判斷下的觀看方式和審美取捨。這是一種停留在作品表面的攝影師主觀判斷,可以作為「表達」輔助支撐,但並非是表達的核心。

斯特拉文斯基 by 阿諾德·紐曼 Arnold Newman

阿諾德·紐曼的這張經典作品,從攝影構圖角度講這是成功的,但從人物肖像角度看這張照片這張作品是失敗的,攝影師對於構圖的賣弄(後期構圖)已經弱化其表現人物的核心目標,所以構圖在攝影中的輔助作用一定是服務於攝影的「表現」或「表達」。而什麼才是基於表現的傑出人物肖像,請見下文...

(剪切前的原作)

斯特拉文斯基 by 阿諾德·紐曼 Arnold Newman

攝影表現和表達,對於攝影師是什麼?攝影表現和表達的區別在哪裡?

無論表現還是表達,都是攝影師的主觀意識的結果,如果主體(攝影師)拍攝目的是展示客體(被攝物或被攝者),那麼這種情況下應該被稱作攝影表現,而非攝影表達。

by 馬克·呂布 Marc Riboud

以上圖為例,馬克·呂布這張名作的核心目的是,「表現」美國60年代反戰運動中的一個事件,「表現」或者說呈現這個歷史事件的真實性是其核心目的,但是這張作品也明顯透露出馬克·呂布個人的政治傾向,即便再強烈的主觀政治傾向,也不能輕易結論這是馬克呂布的「表達」,只能說是帶有攝影師主觀色彩的「表現」。(世界上哪裡來的純客觀呢?)

《入侵布拉格68》by 約瑟夫·寇德卡 Josef Koudelka

《入侵布拉格68》by 約瑟夫·寇德卡 Josef Koudelka

《入侵布拉格68》by 約瑟夫·寇德卡 Josef Koudelka

1968年8月21日,當蘇聯侵入布達拉,作為被侵略國的攝影師寇德卡,拿起相機的第一個訴求必定是要記錄事件事實,在這一刻攝影師已經無需注重細節,構圖、用光的技巧在記錄事件面前都顯得不名一文,這就是攝影「表現」。而《表》則是純粹的攝影「表達」。寇德卡在抬起左手握緊拳頭展示手錶的時間,此刻攝影師已經挺身鏡頭之前,照片中是攝影師強烈的主觀表達和無聲吶喊:世界,看看布達拉吧,這一刻,蘇聯侵略了我的祖國。

《入侵布拉格68-表》by 約瑟夫·寇德卡 Josef Koudelka

由此,我們可以將攝影的表現與表達之間劃一道清晰的紅線:區別客觀表現和主觀表達之間簡單方法是看作品中是否清晰呈現照片的主題和結果。一處風景,很美或很靜謐;一個人物,很親切或很可憐,一種民族風俗,很原始或很有趣;一個歷史事件,很殘酷或很感人......一個清晰的結果通過攝影得以展示,即便有再強的攝影師主觀色彩這種展示也算攝影師的表現。一張攝影作品並沒有直接揭示主題和結果,攝影師的主觀呈現需要觀看者思考才可能得以解讀,甚至觀者產生歧義或者無法解讀作品,這就是表達。

《流放》之一 by 約瑟夫·寇德卡 Josef Koudelka

《流放》之一 by 約瑟夫·寇德卡 Josef Koudelka

寇德卡在拍攝完《入侵布拉格68》之後被迫開始流亡生活,從而又誕生了影集《流放》,在這些作品中沒有呈現任何主題和結果,甚至不了解這段歷史,不了解寇德卡個人經歷的觀眾是完全不能理解這些作品的,這就是攝影師表達的另一個特點,主觀表達,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也不需要所有了解,只要觸發觀眾的思考,這種表達就具備了意義。

其實,在用照片的主題和結果來區分攝影的表現和表達的同時,還可以直接區分攝影的類別:商業攝影、風光攝影、新聞攝影、紀實攝影、都需要呈現主題和結果,屬於攝影表現範疇;而藝術攝影,無清晰的主題和結果,才是表達範疇。這裡出現了一個模糊地帶,就是觀念攝影,觀念攝影剛好位於紀錄紀實攝影與藝術攝影之間,再次姑且不多贅述。

由淺入深,讓我們從表現訓練開始......

27 現場表現訓練

被攝體:事件、儀式、聚會、災難及自然氣候等現場等

要求:強烈的帶入感,使觀眾身臨其境。即使是較平凡的被攝體,也要利用技術與器材製造出臨場感。

建議:盡量接近被攝體使用接近人眼視角的35mm-50mm鏡頭,光圈使用F11、F16、F22求大景深。表現自然氣象狀況時使用三腳架,快門1/8、1/4、1/2秒優先,但不宜時間過長,並可以嘗試使用包圍式拍攝法。

1965 北京 by 馬克·呂布 Marc Riboud

1965 北京 by 馬克·呂布 Marc Riboud

1965 北京 by 馬克·呂布 Marc Riboud

很顯然作為報道攝影師的馬克·呂布更注意的事件事實的呈現,而艾略特·厄威特的所有作品我們都可以歸結為:生活多麼美好

by 艾略特·厄威特 Elliott Erwitt

by 艾略特·厄威特 Elliott Erwitt

by 艾略特·厄威特 Elliott Erwitt

by 艾略特·厄威特 Elliott Erwitt28 人物表現訓練

被攝體:人物

要求:了解被攝對象,思考最佳的表現其內在攝影方式,而後完成攝影

建議:人物表現過程中和被拍攝的溝通非常重要,先判定被拍者的身份,性格和要表現的內容,按動快門只是最後的工作。

by 優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請看上圖,我們暫時忘卻已經掌握社會歷史常識,假設自己是一名兒童,一名沒有任何歷史嘗試的兒童,你從上面這張作品能得到什麼信息?這是一個人,強勢的人,可能是個黑幫老大,可能是個銀行家、資本家......歸根結底,這是一個堅毅的領導者,這就是人像攝影大師優素福·卡什的最準確的「表現」,不需要知道被攝者的身份、名字、以及社會背景,觀眾很輕易能得到明確的信息表現。

by 優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同理,我們能很清晰把上圖歸納於:這是一個有著厚重人生的音樂家

斯特拉文斯基 by 阿諾德·紐曼 Arnold Newman假設我們不知道斯特拉文斯基斯基是誰,假如我們從未見過三角鋼琴,我們可能以為上圖這個人是個教幾何的數學老師,這就是攝影師阿諾德·紐曼構圖賣弄使然,所以他不論他拍多少名人也達不到優素福·卡什的水準

by 阿諾德·紐曼 Arnold Newman

誠然,在阿諾德·紐曼賣弄構圖的人像作品中還是有幾張可圈可點的,並且與我國的兩位專拍名人的攝影師比,明顯技藝高超很多。請各位回想一下,常被我們冠以「拍出人物靈魂」的那些攝影師究竟拍的是什麼,假如我們不知道三毛或楊麗萍是誰,那她光腳坐在地上或她披沙站在長城上還有意義嗎?

在人像攝影中是清晰表現人物性格形象更重要還是賣弄攝影師技巧或是賣弄攝影師人脈更重要?

(關於人像攝影更詳細的內容請期待日後推文)

by 阿諾德·紐曼 Arnold Newman29 表達訓練

被攝體:任何景物

要求:以內在真情實感出發,觸發創作

建議:重新審視自身,別被而是對於古詩中心思想的總結所奴化,「通過對於祖國大好河山的表述,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仔細想清楚什麼是「表現」,何為「表達」?

注意:你不需要所有觀眾都認可你的表達

《鴉》by 深瀨昌久

《鴉》by 深瀨昌久

《鴉》by 深瀨昌久

《鴉》by 深瀨昌久

深瀨昌久在與愛妻離婚後以酒度日,用他的話說「是該逃離的時候」在往返北方的7年里他拍攝了後來被評為世界最佳影集金獎的《鴉》。和寇德卡的《流放》一樣,《鴉》也是攝影師純粹內心流浪的寫照,而且深瀨昌久也沒忘記把自己拍進作品。

《鴉》by 深瀨昌久

《鴉》by 深瀨昌久

《鴉》by 深瀨昌久

下圖是今年平遙攝影節大畫幅展上的一副作品《六月紅》

我們藉此說明攝影作品的表達,無需所有觀眾都有共鳴

看完,您明白作者的表達了嗎?

提示1:哪個標誌性建築的牆是紅色的?

提示2:哪一年的六月與眾不同?

看後,我被帶回了1989

表達,並非要有明確指向,觸發思考也就足夠

敬請期待續篇:

大師教你32個攝影基本功 | 柒-編輯篇

推薦閱讀:

父愛如山,看萌娃如何用這些遊戲表達對爸爸的愛
表達心累的句子
想知道標點符號怎麼用英文來表達嗎?就在這裡,趕快收藏吧!!
「不善表達」的甲狀腺(健康之道·話說甲狀腺②)
日本前官房長官批評日釣魚島主張 吁對華表達誠意

TAG:攝影 | 表達 | 大師 | 基本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