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匯率體系的演變
08-06
三大匯率體系的演變 |
作者:網路轉載 |
國際貨幣體系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國際經濟學家羅伯特·所羅門曾說過:國際貨幣體系"就像城裡的紅綠燈一樣","一個功能完善的貨幣體系能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提供方便,能自然地適應各種變化;一個功能差的貨幣體系不但妨礙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而且在對各種變化作調整時,甚至會起阻止和推遲作用,引起阻礙經濟發展的動蕩"。 世界貨幣體系可以用不同匯率體系作為標誌劃分為三大類:金本位制、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浮動匯率又可分為自由浮動匯率和管理浮動匯率(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這些匯率體系基本上是按歷史的程序發展過來的。下面我們將分別論述這三大匯率體系的發展和演變。 1.古典的金本位制及其向紙幣制的過渡歷史上最重要的匯率體系之一是金本位。在這一體系中,參與國之間有一個固定的匯率,在1880~1913年間金本位以其最純粹的形式占著統治地位。在這一體系之下,大多數國家的貨幣都與黃金掛鉤,從而國與國之間在金本位的基礎上建立了匯率體系。 為什麼各國貨幣都與黃金掛鉤呢?這是因為金是最合適的世界貨幣。人類最早的貨幣有牛羊、獸皮、貝殼、布帛和金屬等各種物品。由於金的自然屬性,它逐漸取代了其他各種實物貨幣而成為真正的貨幣。金天然很純,雖說金無足赤,但相對於其他金屬可以說是近乎足赤了。金的質地均勻,且易於切割。更何況金的數量不多,難以開採,因而它含有的價值較高。隨著世界範圍商品交換的發展,金也就成了最理想的世界貨幣了。 金成了世界貨幣之後,各國的貨幣都與黃金掛鉤,確立了金本位。英國是在1816年實行金本位的,法國雖說是1928年正式實行金本位制,但在1873年限制銀幣自由鑄造時在事實上已是金本位制了。美國在1900年正式實行金本位制,但實際上在1873年也停鑄銀元。德國在1871年,日本是1897年相繼都實行了金本位制。不發達國家實行金本位制稍晚於發達國家。埃及是不發達國家中最早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之一,那是在南非發現大金礦後的第二年,即1885年。墨西哥是1904年實行金本位制的,印度到1927年才實行金本位制。 在這裡我們想插一段中國的銀本位制的廢除。中國長期實行的是銀本位制。1935年廢除銀本位制。美國在1929年經濟危機的衝擊以後,實施"白銀政策",提高銀價,以圖操縱世界銀市,迫使中國加入"美元集團",從而取得在對華貿易和投資的有利地位。結果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在中國國內造成嚴重銀荒,一時物價暴跌,企業紛紛倒閉。1935年11月在英國的操縱之下,國民黨政府宣布廢除銀本位。由於當時金本位的地位已在動搖,中國也就沒實行金本位,而是通行法幣,即紙幣制度。法幣和英鎊掛鉤,1法幣=英幣1先令2.5便士,這樣中國就加入了英鎊集團。但美國在同年12月變更購銀辦法,抑低銀價,使中國在國外市場出售白銀處於不利地位。國民黨政府被迫作出讓步,補充宣布對美元的比價:法幣1元=0.2975美元,這樣又使法幣同時依附於美元。有趣的是,最近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寫了《貨幣的危害》一書,其中一章專門論述美國當時對中國的白銀政策。他提到有一種觀點是,美國的白銀政策使中國在很長一段時期通貨膨脹嚴重,促使了中國經濟的破產。 現在我們再回到金本位去。金本位的功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假如人們到處支付的只是黃金,於是要購買別國的商品只要支付相當於商品價格的黃金就可以了。這裡沒有外匯匯率的問題,因為金是世界共同的貨幣。當然每個國家都發行自己的金幣,選擇不同的金幣單位。維多利亞女皇選的是1/4盎司的金量(英鎊),麥肯利總統選的是1/20盎司的金量(美元)。在這種情況下,英鎊的重量是美元的5倍,這就有個自然的匯率:5美元=1英鎊。這是1914年以前金本位的基本情況。各國都傾向於用它們自己的金幣,但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熔化金幣,然後按當時的金價出售。除了有些熔化、海上運輸和重新鑄幣的損耗,所有國家都按金本位的固定匯率交換,這匯率是由各國貨幣單位的含金量決定。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發展,國際結算增多,各國越來越意識到金作為支付手段,攜帶實在不方便,各國政府都逐漸過渡為使用信用貨幣,不過當時的信用貨幣仍是以金幣為本位貨幣。銀行券等各種信用貨幣可以自由兌換金幣或黃金。但由於大多數國家黃金儲備日益減少,這種制度無法再維持下去,到20年代,金本位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的階段。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都是由金本位制衍生出來的,是金本位制的兩個分支。 在金塊本位制之下,國內不流通金幣,銀行券在一定數額以上才能按含金量兌換金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曾相繼採用這種制度。如英國在1925年規定,銀行券兌現只能兌換凈重400盎司的金塊。這是一種殘缺不全的金本位,很不穩定,實行不過幾年,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後,都先後崩潰了。 金匯兌本位制又稱"虛金本位制"。在這種制度下,國內不流通金幣,只流通銀行券,對外則無限制供應外匯。銀行券可以兌換外匯,但這種外匯只能到國外才能兌換黃金。這種制度,是把本國貨幣同另一金本位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比價,並在該國存放大量黃金或外匯基金,以備隨時出售外匯。一次大戰的戰敗國德、意、奧等曾以國外借款作為外匯基金實行金匯兌本位制。除這些經濟實力薄弱的資本主義國家外,實行金匯兌本位制的主要是國外殖民地。爪哇、印度、暹羅、菲律賓分別於1877年、1893年、1902年和1903年實行這種制度。清朝末年荷蘭中央銀行總裁衛士林曾主張中國實行這種制度。 採用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在對外貿易和財政金融上受到與其相聯繫的金本位或金塊本位制的國家的控制,在本質上是一種附庸的貨幣制度。實行金塊本位制或金本位制的發達國家可以視其需要將貨幣貶值,也就是降低其流通的銀行券的含金量,降低價格標準,這樣,實行金匯兌本位制的落後國家由於要在發達國家存放大量外匯準備金,就會白白喪失部分價值。那些發達國家在30年代經濟危機中,經常貶值貨幣以增加其輸出。此外,因為實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其銀行券只能購買外匯,再用外匯到國外才能兌換黃金,外匯行市下跌又會使金匯兌本位制國家受到損失。金匯兌本位制與金塊本位制一樣也很不穩定,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以後,許多國家都實行紙幣制度了。 1923~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以後,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和僅存在於美國的金本位制都無法繼續維持下去了。許多國家改為實行不能兌換黃金的紙幣本位制。美國則稍有不同,雖也改為紙幣本位制,但在1971年以前,對外國銀行持有的美元還始終允許以官價35美元換1盎司黃金的比率兌換黃金。在紙幣制的基礎上,主要發達國家又把一些在貿易、金融上與其有密切聯繫的國家以及國外殖民地聯在一起,組成貨幣集團,建立其內部的依附性的匯率制度。主要的貨幣集團有英鎊集團、美元集團和法郎集團,後來這些集團又先後發展為英鎊區、美元區和法郎區。 英鎊區:英國控制下的排他性國際貨幣集團,成立於1939年,前身是1931年組成的英鎊集團。它是英國為其經濟擴張,同美國等國家相對抗,以爭奪國際市場的工具。英鎊區的範圍主要有除了加拿大以外的英聯邦各國和地區,以及愛爾蘭、冰島、馬爾地夫、科威特、約旦、阿曼、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獅子山等國家。在英鎊區內,各國貨幣對英鎊保持固定比價,隨英鎊的變動而改變匯率。區內各國貨幣可以自由兌換,貿易、信貸都用英鎊結算。資金移動在區內不受限制,對區外國家則須經外匯管理機關批准。區內各國和各地區收入的黃金和美元須按一定的比例售給英國財政部,集中存入"美元總庫",作為英鎊區的共同儲備。1971年世界貨幣危機深化後,不少成員國的貨幣與英鎊脫離聯繫。1972年6月英國政府宣布英鎊實行浮動匯率,對區內資金移動加以管制,英鎊區的範圍縮小到了只包括英國本土和愛爾蘭,英鎊區基本上瓦解了。 法郎區:法國控制下的排他性國際貨幣集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形成。法郎區的成員主要是法國和當時的法國殖民地、託管地。區內各成員國貨幣都與法郎保持固定比價,區內貿易用法郎結算,資金流動不受限制,黃金外匯儲備集中在法國保管。法國殖民地和託管地紛紛獨立後,有些國家退出了法郎區。其成員國主要有法國、塞內加爾、馬里、象牙海岸、上沃爾特、貝南、尼日、多哥、喀麥隆、查德、中非、加彭和剛果等。 美元區:美國控制下的排他性國際貨幣集團,成立於1939年,前身是1934年美國廢除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後所建立的美元集團。美元區不像英鎊區、法郎區那樣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區內各國貨幣對美元保持固定比價,對外貿易不實行外匯管制,並把大部分黃金和外匯儲備存於美國,貿易結算通過美元進行。這樣美國通過這個以美元為主的區內附屬性匯率制度,增強其對世界市場和原料產地的控制。美元區主要包括美國及其屬地、玻利維亞、加拿大、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多米尼加、巴拿馬、菲律賓、委內瑞拉等。 由於英鎊區、法郎區和美元區的存在,世界上出現了以英鎊、法郎和美元為中心的三個依附性匯率體系。這樣世界外匯活動就主要集中在英鎊、法郎和美元之間,世界各國五花八門的外匯交易就簡化為以幾個大國貨幣為主的體系。而這些大國則利用各自的貨幣集團控制成員國,對抗其他貨幣集團,使外匯交易向有利於這些大國的方向發展。 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結束了20年代西方國家相對穩定時期。相對穩定的貨幣制度--金本位制也隨之瓦解了,各種對立的、排他性的貨幣集團及其依附性的匯率制隨之出現,以帝國特惠製為代表的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一時。這一切使得國際貿易和金融關係受到嚴重影響而處於混亂和動蕩之中。不難看出,這種國際金融的混亂和動蕩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所起的催化作用。2.布雷頓森林體系及其固定匯率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古典的金本位制退出了歷史舞台,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為代表的固定匯率製取而代之,成為佔世界統治地位的匯率體系。這一體系一直延續到70年代初。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建立一個世界統一的貨幣匯率體系迫在眉睫。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取代了英國在全球長期的首富地位,成為世界的政治、經濟霸主。西歐國家曾經是國際政治經濟中的主宰力量,現在已淪為二三等國家。在歐洲和日本忙於清理戰爭的廢墟瓦礫的時候,美國的經濟影響則在進一步擴大。它一方面擔負起了援建盟國的任務,另一方面又乘機擴展它的世界霸權。這些任務當然牽涉到巨額資金在國際範圍的流動。 於是,美國作為西方世界的霸主,迫切需要建立一個世界統一的貨幣匯率體系以便於外匯的流通和結算。 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既嚴重地破壞了社會生產力,又對戰後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戰爭破壞帶來了固定資本的大規模更新和擴大。戰時發展起來的軍事工業也大批轉入民用工業,為整個工業帶來了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許多新興工業部門應運而生。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一個比歷史上工業革命更為廣泛深刻的科技革命。 在這一背景之下,世界各國經濟聯繫更為緊密了,國際資本的流動也迅速增加。這是迫切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貨幣匯率體系的原因之二。 第三,30年代經濟與社會的動蕩,以及兩次世界大戰的教訓,給40年代的經濟學家和政治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他們總結經驗,決心要建立一個新的貨幣匯率體系,以避免經濟混亂和減少大蕭條的影響。 為構劃一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1944年7月,美、英、蘇、法等44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舉行"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又稱"布雷頓森林會議"。在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和美國外交家懷特的影響下,這一划時代的會議通過了《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最後決議書》及由美國提出的設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兩個協議,從而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與會者當時都清晰地記得早些時候金本位的失敗,他們吸取了歷史的教訓,設計了固定匯率的框架,同時這種固定匯率在必要時又可作適當的調整。這一框架力求降低黃金在外匯交易中的地位。這與凱恩斯對金本位的批判是分不開的。凱恩斯曾寫道:"如果……能最終廢除黃金那種至高無上的控制我們的地位,把它降到立憲君主的位置,歷史的一個新的篇章就會開始。人類就會向自我統治邁出新的一步。"會議降低了黃金的地位,但是美元的地位卻被抬高了。美國在世界大戰期間已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和黃金,成了世界金融霸主。這種霸主的地位在國際貨幣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那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美元為中心的。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之下,金與美元一起成了二元君主制。黃金不再是唯一的國際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確立比價為35美元1盎司黃金。其他貨幣都與美元和黃金定出比價。例如,12.5英鎊等於1盎司黃金。在既定的黃金與美元比價之下,這就意味著美元和英鎊的官定比價為35美元=12.5英鎊,或者說2.80美元=1英鎊。這樣,一系列的貨幣就由這一國際協議固定下來了。 實際上布雷頓匯率體系是以美元為基準通貨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其他國家的政府和中央銀行只要取得已成為世界貨幣的美元,就能按35美元1盎司黃金的比率取得黃金。美元就同黃金一樣成為許多國家的儲備。 與古典的金本位制不同的是,布雷頓森林體系採用的是固定匯率體系,而這種固定匯率又是可作適當調整的。 固定匯率體系的主要依據是,第一,國際流通貨幣的真正價值是可以預測的;第二,利息率從長遠來講在不同的國家會趨於相等,至少在理論上是如此。這第二條依據也可以通過前面論述的供求理論予以解釋。 假如有甲、乙兩個國家,甲國收支平衡有逆差,籠罩在通貨迅速膨脹和高利息率的陰影之下。乙國則相反,收支平衡上有順差,因而有低通貨膨脹和低利息率。假定在固定匯率之下對資本流通沒有任何限制,那末,乙國的資金就會流入甲國,以從高利息率中獲利。然而甲國由於資金供給的增加,國內可獲得的信貸也會增加,通過供給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利息率會降低。同時在乙國,資金供給的減少,可獲得的信貸也會減少,導致高利息率。甲國由於利息率低,其經濟會逐漸擴展,通貨膨脹會降低,最終會結束收支平衡上的逆差。資金在甲國和乙國之間會持續流通下去,直到兩國利息率相等,這樣也就達到了平衡點。 事實當然要比這裡論述的複雜得多。上面理論上假定國與國之間資金的流通不受限制,低利息率會自動地促使經濟擴展,以及兩國政府無所事事地坐在那裡。在實際上,乙國政府很可能會放慢或阻止資金外流到甲國,或者阻止甲國相對便宜的貨幣流入乙國。有一個辦法可以緩和兩國之間的資金流通,那就是通過改變貨幣的價值,但這是背離固定匯率的原則的,而布雷頓森林體系恰恰就在固定匯率制上引進了這一條。 布雷頓森林體系在1945~1971年間成功地保持著固定匯率,同時,在一國貨幣離開它應有的或基本的價值線太遠的時候,比價可以得到調整。德國馬克曾好幾次向上調整,而英鎊在1967年從2.80美元1英鎊貶到2.40美元1英鎊。 這種調整是通過政府的干預予以實施的。 當匯率從基準平衡點移開時有能力予以調整,從而使之成為具有一定靈活性的固定匯率體系,這是布雷頓森林體系與金本位的關鍵區別。有了這一既固定又可適當調整的匯率體系,世界外匯市場得到了雙重的優越性:一是它一方面仍基於穩定的金本位,匯率可以逐月預測,因而鼓勵了世界貿易和資本的流通;二是這一體系採用具有一定靈活性的固定匯率,相對持久的價格可以通過匯率變化得到一定的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金本位之下那種痛苦的通貨緊縮和大量的失業。 在二次大戰後到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這個世界一直是事實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貨幣,大多數國際貿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結算和支付,匯率的標定也是以美元為基準。在這一階段世界經濟繁榮,工業國開始減少貿易壁壘,使它們的貨幣可以自由轉換。歐洲和亞洲的經濟從廢墟中恢復,並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著。然而,這種經濟的發展的背後卻包含著自我毀壞的種子。這種自我毀壞的種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美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和嚴重的通貨膨脹。德國、日本等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很快就出現了貿易順差,而美元則在國外堆積起來。美國又由於國外軍事項目的支出(包括越戰)和美國公司國外投資的增長,國際收支形勢江河日下,到60年代美國倒出現了國際收支逆差,國外擁有的美元在1945年還幾乎沒有,但到70年代初已逾500億美元了。大量的逆差又加劇了美元的通貨膨脹。其結果是美元的實際含金量已經降低。可是通貨膨脹又大量轉嫁到國外,持有美元的國家都因此受到損失。可是這個轉嫁出去的通貨膨脹總有一天又會回到美國去的。第二,國際流通資金龐大,美元在巨資面前無能為力。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經濟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工業國減少貿易壁壘,使得國際經濟、金融活動十分活躍,這樣國際範圍資金的流通規模巨大,已使美國政府難以維持官定匯價。人們開始對"全能的美元"喪失信心。 美國經濟地位的相對下降,國際收支逆差的增大,嚴重的通貨膨脹,都使美國難以維持原定的匯率巨大的國際資金流通又把轉嫁出去的通貨膨脹送回到了美國。布雷頓森林體系終於到了遜位的時候。1971年8月,尼克松總統正式切斷了美元與黃金的聯繫,布雷頓森林體系到此結束。這時美元不僅貶值,而且不再自動地轉換為資產,不再允許外國政府與中央銀行將美元換成黃金,不再正式規定美元與其他貨幣的比價。 這一變化,對世界各國影響極大。因為這在一方面是凍結了國外部分欠帳,甚至把部分欠帳一筆勾銷;另一方面又是將以黃金計價的債款打了折扣。據統計,1971年底美元第一次貶值7.89%,也就是從35美元1盎司黃金貶為38美元1盎司,僅發展中國家的外匯儲備損失就達13.56億美元。其後美元又第二次貶值,乃至最終同黃金脫鉤,美元購買力不斷降低,世界各國為此受的損失就更大了。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結束,世界進入了現在這個浮動匯率的時代。 3.當代外匯市場及其浮動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世界金融進入了浮動匯率體系。當一個舊的體系破裂時,並不意味著一個完善的新體系就在眼前。在70年代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主要成員國舉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會議,試圖建立一個新的體系來替代布雷頓森林體系。但是未能達成協議。在沒有人能設計出一個新體系的情況下,金融世界自然而然地走進了浮動匯率體系的階段。 浮動匯率體系是指一國的貨幣匯價不規定上下波動的幅度,外匯匯率主要由供給和需求的市場力量決定。在浮動匯率體系中,貨幣的相對價格由人們、公司和政府之間的買賣來決定,任其自由漲跌,中央銀行沒有義務予以維持。理論上儘管如此,但在實際上,中央銀行或多或少還是有所干預的。因而浮動匯率可以分為兩類:自由浮動匯率和管理浮動匯率。這是根據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預予以區分的。政府干預指通過政府買賣貨幣或外匯以影響匯率。例如日本政府可能在某一天購買10億美元價值的日元,去與美元交換。這會導致日元價格的升值或貶值。政府在認為其匯率過高或過低時,往往會有較大的干預。自由浮動匯率純粹由供給和需求決定,沒有任何政府干預。當政府干預交易市場從而影響匯率時,這一體系就是管理浮動體系。 自由浮動體系完全可以用本章開始時描述的供求關係來解釋,外匯的價格完全由供給和需求的力量來決定。如果匯率是5元人民幣換1美元,中國進口許多美國商品,而美國進口較少的中國商品,這就意味著中國需大量美元去購買美國商品,而美國則向中國提供較少的美元。可是,對美元的過高的需求會抬高美元價格,或者說,會降低人民幣的價格。 從理論上講,匯率就會停在外匯市場的平衡點上。當美元變得更貴的時候,要進口美國商品、服務和投資時,中國就得支付更多的人民幣,於是對進口的需求就會下降。現在人民幣便宜了,外國人購買我們的商品會付少些,他們就想買更多的中國商品。自由浮動匯率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地運轉著。美國在70年代中期和里根政府早期,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在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以後的幾年中,都試行過自由浮動匯率體系。 這也許是對布雷頓森林體系固定匯率制的一種反動。當時各國都避免對外匯市場作任何實質性的干預,而是允許市場去決定其貨幣的價值。 在自由浮動匯率中,政府是完全被動的。但在實際上,那些實行純粹自由浮動制的國家先後都暴露出各種弊病來。為時不久,各國政府就開始插手外匯交易了,它們用買賣貨幣的方式去阻止匯率的急劇勞盪,以保持官方宣布的與別國貨幣之間的平價。於是我們就有了浮動匯率的另一種形式,即管理浮動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以後直到今天,大多數國家都採用這一體系,包括美國、日本和英國等。在這一體系之下,國家除了買進和賣出貨幣以減少外匯每天的波動外,有時也會作些體制上的干預。1973年以後,英國、加拿大、日本和美國都經常採用這一手段。 目前,我們看到許多不同匯率體系同時並存。西歐國家自成一個貨幣體系。 自1973年以來,三個主要貨幣區--美元、日元和歐洲貨幣--或多或少都反對對方的自由浮動。許多國家、特別是小國,都把它們的匯率與大國貨幣掛鉤。這些貨幣集團、包括歐洲貨幣體系,都允許它們的貨幣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作靈活調整,以穩定其匯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貨幣作為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別國貨幣的手段,是貨幣職能在當代的一種延伸。外匯市場的匯率往往是由貨幣的供求關係決定的。金本位制在三四十年代由於世界經濟的衝擊退出了歷史舞台。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取而代之。這是一個固定匯率但又可作適當調整的體系。這一體系對穩定世界金融、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70年代初隨著國際外匯流通量的激增,隨著美國經濟地位的相對下降,嚴重的通貨膨脹帶來了美元貶值,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矛盾激化,布雷頓森林體系壽終正寢。隨後世界市場進入了浮動匯率、特別是管理浮動匯率的時代。浮動匯率制一度促進世界貿易和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但外匯市場畢竟受到經濟發展的制約,時興時衰,不時地在那兒捉弄著弄潮兒。人們設想過世界貨幣,但特別提款權顯然成不了氣候。人們還在爭論,還在探索,到底怎樣的外匯體系是最理想的?崇拜黃金的人還想回到金本位去;看到70年代浮動匯率好處的人則針砭任何政府干預,鼓吹徹底的自由浮動匯率。最近又有人著書立說提倡取消各國貨幣,建立大一統的世界貨幣,這樣外匯市場的一切辛酸苦辣,一切投機鑽營,都會隨之煙消雲散。但是,這種想法也許太遙遠了吧,眼下就連歐洲共同體內部還統一不起來,今秋的貨幣危機竟然使英國、義大利不得不退出歐洲貨幣體系。 看來我們現在只能說:良方難覓,沉痾尤在。然而,不管怎樣,外匯市場還是真正地建立起來了,而且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 |
推薦閱讀:
※匯率大幅波動外儲消耗加劇 「增收」路在何方
※港府買入6億美元 維持港元匯率穩定
※保匯率還是保外儲?
※黃金日評: 美元94.30再折戟 黃金吹響1300反攻號角
※香港匯率保衛戰警示亞洲金融風暴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