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認知療法-中國心理諮詢網

什麼是認知療法2007-6-1 20:18:43 互聯網-未知 我要評論(0) 字體:小|大   認知療法是最近20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心理系統療法。它與人本主義心理學在理論上有密切的關係。認知療法沒有統一的定義,它的理論也沒有統一的綱領,認知療法的治療家持有不同的理論,應有不同的技術方法,但他們的共同點都強調認知過程是作為心理行為決定因素這一根本觀點,認為情緒和行為的產生依賴於個體對環境情況所做的評價,而此種評價又受個人的信念,假設觀念等認知因素的作用和影響。 認知療法就是通過改變人的認知過程和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觀念來糾正本人的適應不良的情緒或行為。從而矯正並適應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治療的目的不僅僅是針對行為,情緒的外在表現,而且分析病人的現實思維活動,找出錯誤的認知,加以糾正。 它的主要著眼點,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認知問題上,試圖通過改變患者對已、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並改變所呈現的心理問題。 認知療法的基本原則 首先先了解認知的基本模式。個人的認知狀態對他的情感和行為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如一個人處於應激狀態時,他自己的認知結構決定了他的情緒是焦慮或是憤怒,是抑鬱或愉快,他的行為採取的是逃走或攻擊,由於個人原有的認知基礎不同,對應激的行為和情緒反應也各易。 每個人的人格特點決定了他或她認知的特點和最易受損的敏感點,在某種特殊的應激條件下,這就構成了本人心理上易受傷害的弱點,即為某人心理上易受傷害的觸發點。應激可導致認知結構正常活動的功能損害。當應激使個體處於利攸關時,其原始的自我中心的認知系統可能被激活,是個體做出極端的,絕對的,單向的判斷,是整個的思維失去意志的控制,減弱了對過強的偏激思維的控制能力,而出現了病理心理過程的表現。 應激,環境,與其他人不良影響的共同作用下可增強不良的認知反應,這些錯誤的認知組成的生物反饋鏈,使某些心理病理現象-如抑鬱,焦慮等得以維持下去。 基於以上認識,思維被視為認知治療的關鍵,改變不良的思維,則能改變情緒和行為。但認知治療並不忽視情緒和行為,並強調治療者應善於引導患者的情感,同時注意患者的行為模式及行為改變的方式。 認知療法的總體策略是交談程序和行為矯正的混合物。在治療中既強調解決當前的主要問題,也注意造成問題的原因。在治療的過程中,應幫助患者解除他們歪曲的認知,與患者共同努力發展用正確的方法去評估他們的經歷。 認知療法企圖從三個不同的水平糾正患者的認知。自動思維為最易於接近的表面思維,這種思維往往是某種特殊情境下立即出現的思維。設想則是較深一層的思維,他是基於原有的條件,及相關的情況所形成的信念。策略或複雜的思維模式為最深層基本信念,可能是一種固定的先入為主的信念。這三種思維層次是相互關聯的。 認知療法的目的就是企圖糾正所有三級水平的錯誤認識。一般來說,自動思維是最不牢固和易於測知的。故在治療早期時針對這一水平為主。當患者已能較容易的識別和測定他的自動思維後,治療者應幫助患者進一步識別他的潛在的設想,這種設想可採用書面表達的形式,更好的方式是採用行為嘗試的方法來表達。最後應是測定,干預改變策略。由於文化、知識水平及周圍環境背景的差異,人們對問題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認知。 「認知」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或某對象的認知和看法,對自己的看法,對人的想法,對環境的認積和對事的見解等等。例如:同樣的一所醫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認識和經驗,把它看成是一個「可怕的場所」,不小心就會被打針;一般人會看成是「救死扶傷」之地、可幫其「減輕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則可能把醫院看成是「進入墳墓之門」。所以,關鍵不在「醫院」客觀上是什麼,而是被不同的人認知或看成是什麼。不同的認知就會滋生不同的情緒,從而影響人的行為反應。 因此,「認知療法」強調,一個人的非適應性或非功能性心理與行為,常常是受不正確的認知而不是適應不良的行為。正如認知療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貝克所說:「適應不良的行為與情緒,都源於適應不良的認知,因此,行為矯正療法不如認知矯正療法。」例如,一個人一直「認為」自己表現得不夠好,連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歡他,因此,做什麼事都沒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常不好。 認知療法的策略,便在於幫助他重新構建認知結構,重新評價自己,重建對自己的信心,更改認為自己「不好」的認知。 認知療法常採用認知重建、心理應付、問題解決等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其中認知重建最為關鍵。對於如何重建人的認知結構,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認知療法的大師們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艾利斯認為,經歷某一事件的個體對此事件的解釋與評價、認知與信念,是其產生情緒和行為的根源。因此,不合理的認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只有通過疏導、來改變和重建不合理的認知與信念,才能達到治療目的。梅欽伯姆認為,人的行為和情緒由自我指令性語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語言在兒童時代就已經內化,雖在成人時意識不到,但仍在控制人類的行為和情緒。如果自我指令性語言在形成過程中有誤,則會產生情緒障礙和適應不良行為。因此,治療包括學習新的自我指令、使用想像技術來解決問題等。貝克也指出,心理困難和障礙的根源來自於異常或歪曲的思維方式,通過發現、挖掘這些思維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現實的思維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的適應環境。 從另一角度言,認知療法乃是針對心理分析療法的缺陷而發展起來的。因為在心理分析治療時,常著重於心理與行為的潛意識和情感癥結,而這種潛意識的慾望或情感,往往只是施治者的分析預測,不容易向患者解釋,也不容易被患者接受,更不易作為治療的著眼點來操作。但認知治療把著眼點放在認知上,它不必管看不到、也抓不到的潛意識,只要更正這些可用語言描述的觀念、想法、信念,處理好非功能的「認知」即可。既明顯,又具體,易取得患者的理解與協作。 認知療法強調,常見的心理障礙的中心問題是某些歪曲的思維。認知治療在於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以克服盲目、錯誤的認知。從廣義的角度看,認知療法包括所有能改變錯誤認知的方法,如說明、教育、批評、促膝談心等。但作為一種特殊的治療手段,相應地有其特殊的方法、技術和程序。首先,施治者要向求治者說明一個人的看法與態度是如何影響其心情及行為的;其次,幫助求治者去檢討他所持有的對已、對人以及對四周環境的看法,從中發覺跟患者主訴的問題有密切關係的一些「看法」或「態度」,並協助患者去檢討這些看法或態度與一般現實的差距,指出其錯誤認知的非功能性與病態性。最後,督促患者去練習更換這些看法或態度,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與態度,以便藉此新的看法或態度來產生健康的心理與適應性的行為。 認知療法常用的治療技術如下: 1.改變求治者的現實評價。大家知道,人在藥物作用、疲勞、意識清晰度下降或過份警覺的狀態下可以出現感知歪曲,從而影響現實評價,如「白訟E蒼柏」、「草木皆兵」。在異常認知方式的影響下,同樣可以出現現實檢驗的錯誤。如偏執病人,把別人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顰都認為與自己有關;抑鬱病人總覺得事事不如人,猶如行屍走肉;疑病症病人把軀體的任何不適都認為是嚴重疾病的象徵等。正常人能夠區分主觀與客觀、假設與現實;在接受假設以前,知道先對假設進行檢驗。但病人常把二者混為一談,如焦慮病人把任何風吹草動都視為危險信號。還有的病人雖然進行了檢驗,但只接受與自己觀點一致的證據,拒絕與之相反的證據,以致患者的認知評價不能正確反映現實。要幫助患者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讓病人充分認識到自己認知的局限性,施治者可直接或間接地向患者運用認識論的原理,來解釋以下問題:①對現實的感知,不同於現實本身,最多也只能接近現實,因為感覺器官的功能有限,不可能完全反映現實,在病態的情況下尤其如此;②對感知的解釋依賴於認知過程,如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以及概念、判斷、推理等。此過程容易出錯,任何生理、心理問題都可影響認知過程。 2.改變信條的技術。人們主要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念來調節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解釋、評論外界事物,解釋、評價自我與他人。Beck(貝克)其價值觀念為信條(rule),他認為,如果信條定得太絕對,或使用不當,就會產生適應不良,結果導致焦慮、抑鬱、恐怖、強迫等現象。常見的信條有下列幾種。 (1)危險——安全信條:人們常常用自己的信條來仨計環境的危險性,和自己應付危險度,會產生不必要的焦慮,使生活受限(如恐怖症、強迫症);如果過低估計危險度,則易發生意外。在臨床治療中,所見到的問題主要是過高估計危險度,主要表現為害怕某種環境、人際敏感等。 (2)快樂——痛苦信條:它所引起的適應不良的主要問題,在於病人把快樂與痛苦絕對化,非比即彼,達到目標則快樂,達不到則痛苦。對於學生,「我不名列前茅就沒有快樂」;對於運動員,「只有金牌才是快樂的唯一源泉」;對於政治家,「沒有名望,我就不會幸福……」。下面是這些人典型的信條: ①要幸福,必須每件事都成功。 ②要幸福,人們都應該知道我的價值。 ③不在最前面,就是失敗。 ④如果我有錯誤,就意味著我不行。 ⑤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⑥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是不喜歡我。 ⑦如果現在把握不住機會,以後會後悔的。 持有這些態度的人,多被別人或自己認為是很有才幹的人,自尊心強、害怕失敗、不滿足自己,無休止地驅使自己去「奮鬥」,所以神經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當然不會有「幸福」可言。如果因某一事件的影響,或某次失敗,求治者就把此當作災難,「我沒有達到目標……,我是失敗者」。求治者的自尊頃刻瓦解,而自卑、沮喪、焦慮、抑鬱情緒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強烈。認知治療方法包括使求治者明確自己的認和,幫助他們判斷是這些認識使自己受痛苦。要求治者充分認識到人的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成功;要正確認識失敗,失敗並不意味著以後永遠不會成功;要自己留下「後路」,不能事事都「背水一戰」;同地要降低自己的目標,降低自己的期望,增加對失敗的耐受性。 (3)該與不該信條:求治者在自己內心中,有一套固定的信條,自己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如: ①我應該最寬宏大量,體諒別人。 ②我應該做個好愛人、好朋友、好父母、好老師、好學生。 ③我應該沉著應付各種挑戰。 ④我應該永遠快樂,不傷害別人的感情。 ⑤我應該知曉、理解和預示未來。 ⑥我應該知難而進,永遠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⑦我應該自信,能解決每一個問題。 ⑧我應該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⑨我應該永不疲倦,保持旺盛的精力。 「應該」像無形的鞭子,使「應該者」努力加碼,給自己精神上造成壓力,給生活增添無數困難,整日為「應該」奔波,當然毫無樂趣可言。 信奉這些信條的人對自己有很多「不應該」和「應該」,他們同樣以這些信條要求他人。別人當然不會根據病人的信條行事,因而造成了很多人際關係緊張,同時加重了病人的負擔。 施治者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工作: ①分析「應該」信條的非現實性,且給自己所造成的壓力,它會妨礙重大目標的實現。 ②了解人的局限性,不可能所做的一切都成功。 ③各人有各自不同的價值系統,沒有統一的「應該」模式。你認為應該的,別人不一定認為應該,不能把自我同他人的看法等同起來。 ④改變「應該」信條,使之更現實、更富有彈性。 一般說來,求治者的主要問題若跟非功能性的認知有關,則是根據異常的認知而形成的,如對人的偏見、對自己的自卑、對事情抱有錯誤或消極的態度等等,均適合運用認知陪法來進行治療。在臨床上,認知療法適應於各種神經症,但主要是用來治療抑鬱症,尤其是內因性抑鬱症。 貝克認為,抑鬱症的基本特徵是「喪失感」。貝克等設計了治療抑鬱症的認知治療技術,現簡述如下: (1)每日活動計劃表。由於病人無望、無助、缺乏動機,整日卧於床上痛苦地回憶過去,思索著今後的前途、命運,這隻會使抑鬱更加嚴重。重要的是使病人活動起來,看到自己的潛力,因此制訂每日活動計劃表,循序漸進,從易到難,逐漸增加病人的活動量和活動的複雜性。 (2)M和P治療。M意為掌握、控制(mastery),即感到做某件事的難易程度;P意為愉快(pleasure),即在做某件事時的愉快程度。 經驗證明,如果病人按照計划行事,動機就會增加,成功的自信心、愉快的感覺也隨之增加。 (3)認知重評。本方法主要用於發展適應不良的認知和態度,然後由醫患共同評價,檢驗其真實性。由以下步驟構成:A找出認知與沮喪的關聯; B找出認知與自暴自棄的關聯; C找出這些認知的歪曲性; D檢查、評價、矯正這些認知。 (4)轉換治療(alterativetherapy)。包含兩種方法: A 讓病人考慮,換一種方式來解釋自己的體驗和外部環境。這是因為病人往往存在系統偏差,如果能改變病人的解釋方式,使病人認識到自己的偏差,就能改變情緒。 B 換一種方式來應付心理和環境問題。通過討論和練習,病人會驚奇地發現能夠解決自己原來認為不能解決的問題。 (5)角色扮演。醫患間互換角色或扮演其它角色,目的是發現病人的認知歪曲和找出解決的辦法。如一病人有明顯的自殺意圖,原因是認為自己一無是處,「白吃飯」,活著沒意思,雖然病人也明白自己做了不少的成績,取得了領導的信任,但病人認為:「那不算回事」,「那是我的職責,任何人都應該完成本職工作,所以根本就不算是成績」。 適應症 1,情緒障礙 特別是抑鬱症(包括抑鬱性神經症,內生性抑鬱)療效佳。也可用於治療各種焦慮症,恐怖症,強迫症。 2,行為障礙 對多動性行為障礙,衝動性行為等行為問題,也有較好療效。 3,心身疾病 可用於治療多種不同的心身疾病,如偏頭痛,慢性疼痛。 4,還可與鋰鹽合用於治療燥狂症,與抗精神病葯合用與治療精神分裂症妄想,酒精中毒,亦可用於糾正人格障礙。 網址:http://world.xlzx.com/5040.htm
推薦閱讀:

如何根治社交恐懼症?——心理學家系列(二)
曾經我也想一了百了
【考試複習】2017年5月心理諮詢師三級理論真題-單項選擇
兒童性心理發展的5個階段,你知道了嗎?

TAG:心理諮詢 | 中國 | 心理 | 認知 | 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