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十誡——越女劍人物簡評
阿青 八名吳士大獲全勝,喝了酒,在越國長街上橫衝直撞, 旁若無人,放喉高歌,「我劍利兮敵喪膽,我劍捷兮敵無首!」 忽聽得咩咩羊叫,一個身穿淺綠衫子的少女趕著十幾頭山羊,從長街東端走來。阿青便這樣走進了范蠡和讀者的視線。 不過十六七歲年紀,瓜子臉,睫長眼大,皮膚白晰,容貌甚是秀麗,身材苗條,弱質纖纖。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她劍術之精齊。 [ 卻見那少女在劍網之中飄忽來去, 淺綠色布衫的衣袖和帶子飛揚開來,好看已極,但聽得「啊喲」、嗆啷之聲不斷,吳國眾劍士長劍一柄柄落地,一個個退開,有的舉手按眼,有的蹲在地下,每一人都被刺瞎了一隻眼睛,或傷左目,或損右目。] 她以一根竹棒隨手揮刺,對方長劍落地,刺瞎一目,勇猛無敵的吳國劍士在她手下如若無物。 阿青和白猿斗劍,手中所持雖然均是竹棒,但招法之精奇,吳越劍士相形之下,直如兒戲。八十名越國劍士和阿青過招僅僅三天,雖沒學到阿青的一招劍法,但他們已親眼見到了神劍的影子。他們一絲一忽勉強捉摸到的劍法影子傳授給了旁人,單是這一絲一忽的神劍影子,越士的劍法便已無敵於天下。 三年之後,勾踐興兵伐吳,兩軍交鋒,越兵長劍閃爍,吳兵當者披靡,吳師大敗。阿青的功勞不能說不大。 阿青天真善良,毫不矯情作偽。 范蠡問她「尊姓?」她聽不懂這樣文縐縐的話,范蠡只好又問「姑娘姓甚麼?」她自然的反問,「我叫阿青,你叫甚麼?」 范蠡要賠她一百隻羊,她微微一笑,說:「你這人很好,我也不要一百隻羊,只要一隻就夠了。」 范蠡請她到吃飯,她不去,說要趕羊去吃草。范蠡便說:「我家裡有大好的草地,你趕羊去吃,我再賠你十頭肥羊。」 阿青拍手笑道:「你家裡有大草地嗎?那好極了。不過我不要你賠羊,我這羊兒又不是你殺的。」她為她的羊老白慘死難過,她直呼范蠡的名字, 當街抱范蠡,她數次說他「是個好人」 ,白公公一連三次要撲過來刺死范蠡(這讓我想到猩球崛起,想來白猿也對阿青有了感情,不願她和范蠡親近),阿青斷了它兩條手臂。 她是什麼時候喜歡上范蠡的呢?也許是一開始范蠡叫她過來維護她的時候,也許是范蠡說要賠她的羊,也許是范蠡陪她在山野間牧羊唱歌,是因為范蠡讓人把老白的兩片身子縫起來,埋在她屋子的旁邊,是因為范蠡叫人送米送布不許人吃她的羊……然而范蠡對她從始自終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只是想請她的「師父」或者她將那出神入化的劍法教練越士,破吳之後和西施重逢。當他得知阿青的劍術來自「白公公」的時候,他是何等驚喜?看到和阿青相鬥的竟是一頭白猿,又是多麼震驚失望。 而阿青呢,當她再見到范蠡,見到范蠡的西施,她的美麗,他的深情,無不讓她心碎神傷,痛苦不堪。[她凝視著西施的容光,阿青臉上的殺氣漸漸消失,變成了失望和沮喪,再變成了驚奇、羨慕,變成了崇敬,喃喃的說:「天……天下竟有著……這樣的美女!范蠡,她……她比你說的還……還要美!」纖腰扭處,一聲清嘯,已然破窗而出。 清嘯迅捷之極的遠去,漸遠漸輕,餘音裊裊,良久不絕。]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不絕的何止餘音,還有她心裡的傷痛和愛恨。 我常想,如果阿青沒有遇見范蠡該有多好,她仍是那個天真爛漫的牧羊少女。 范蠡 范蠡本是楚國宛人,為了以美色迷惑吳王,范蠡親去訪尋來一位天下無雙美女夷光,親身將她送入了吳宮。但他卻愛上了她,親手將心愛的人送入別人的懷抱是什麼感覺?只有范蠡清楚。 在旁人看來,范蠡對阿青不可謂不好,連掾吏都以為范大夫迷上了那個會使竹棒的鄉下姑娘。當范蠡挽著她的手,在十幾頭山羊的咩咩聲中,和她並肩緩步,同回府中的一幕是多麼溫馨和安詳。 范蠡要阿青將羊群趕入花園之中,命婢僕取出糕餅點心,在花園的涼亭中殷勤款待。眾僕役見羊群將花園中的牡丹、芍藥、玫瑰種種名花異卉大口咬嚼無不駭異,而范蠡卻笑吟吟的瞧著。 只有范蠡最清楚自己愛的是誰。他形容西施的那段話飽含深情,他深深想念她, 他永遠不洗那件沾了她和他眼淚的衣衫,他願放棄一切陪她在江里湖裡漂流一輩子。破吳之日,他直衝到館娃宮,那是西施所住的地方,二人含淚執手傾訴別來得相思。 阿青有多喜歡范蠡,就有多恨范蠡和他的西施。她說, 「我一定要殺你的西施。」范蠡渾身冰冷, 又是驚恐,又是迷惑,這時才明白阿青一直喜歡他。 [他心中已轉過了無數念頭:「令一個宮女假裝夷光,讓阿青殺了她?我和夷光化裝成為越國甲士,逃出吳宮,從此隱姓埋名?阿青來時,我在她面前自殺,求她饒了夷光?調二千名弓箭手守住宮門,阿青若是硬闖,那便萬劍齊發,射死了她?」但每一個計策都有破綻。阿青于越國有大功,也不忍將她殺死,他怔怔的瞧著西施,心頭忽然感到一陣溫暖:「我二人就這樣一起死了,那也好得很。我二人在臨死之前,終於是聚在一起了。」 時光緩緩流過。西施覺到范蠡的手掌溫暖了。他不再害怕,臉上露出了笑容。] 只要能和愛的人死在一起,他便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要了。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生死相許。 吳越劍士 先不論武功,單說勇膽智謀吳國劍士在越國劍士之上。且看吳越第一場比試: [青衣劍士回劍側身,右腿微蹲,錦衫劍士看出破綻,挺劍向他左肩疾刺。不料青衣劍士這一蹲乃是誘招,長劍突然圈轉,直取敵人咽喉……這是無可奈何同歸於盡的打法,敵人若是繼續進擊,心窩必定中劍。當此情形,對方自須收劍擋格,自己便可擺脫這無可挽救的絕境。 不料青衣劍士竟不擋架閃避……原來他衣內胸口藏著一面護心鐵鏡,劍尖雖是刺中,卻是絲毫無傷。]青衣劍士也就是吳國劍士最聰明的不在誘敵,逼得對方使出同歸於盡的打法,殺死對方,而是早有準備,護心鏡正是他「有恃無恐」敢於冒險的關鍵。 第二次比試 吳國劍士武功不及,勝在劍利。[兩人一搭上手,頃刻間拆了三十來 招,青衣劍士被他沉重的劍力壓得不住倒退……青衣劍士避無可避,提長劍奮力擋格。當的一聲響,雙劍相交,半截大劍飛了出去,原來青衣劍士手中長劍鋒利無比,竟將大劍斬為兩截,那利劍跟著直劃而下,將錦衫劍士自咽喉而至小腹,划了一道兩尺來長的口子。錦衫劍士連聲狂吼,撲倒在地。] 第三場比試是二對二,同夥劍士可以互相照應配合。[數合之後,嗤的一聲,一名錦衫劍士手中長劍竟被敵手削斷。這人極是悍勇,提著半截斷劍,飛身向敵人撲去。那青衣劍士長劍閃 處,嗤的一聲響,將他右臂齊肩削落,跟著補上一劍,刺中他的心窩。 另外二人兀自纏鬥不休,得勝的青衣劍士窺伺在旁,突然間長劍遞出,嗤的一聲,又就錦衫劍士手中長劍削斷。另一人長劍中宮直進,自敵手胸膛貫入,背心穿出。]不以人道主義論,吳國劍士勝得實在乾脆利落。 第四場比試是四對四, 吳越各出四人,[只見兩名青衣劍士分從左右夾擊一名錦衫劍士。餘下三名錦衫劍士上前邀戰,卻給兩名青衣劍士擋住,這兩名青衣劍士取的純是守勢,招數嚴密,竟一招也不還擊,卻令三名錦衫劍士無法過去相援同伴,餘下兩名青衣劍士以二對一,十餘招間便將對手殺死,跟著便攻向另一名錦衫劍士。先前兩名青衣劍士仍使舊法,只守不攻,擋住兩名錦衫劍士,讓同伴以二對一,殺死敵手。]其實四名青衣劍士的劍法截然不同,二人的守招嚴密無比,另二人的攻招卻是凌厲狠辣,分頭合擊,守者纏住敵手,只剩下一人,讓攻者以眾凌寡,逐一蠶食殺戮。這是各個擊破的打法,如范蠡所說,吳國武士劍術,未必盡如這八人之精,吳國武士所用兵刃,未必盡如此劍之利,吳國武士群戰之術,妙用孫武子兵法,當今之世,實乃無敵於天下。 越王勾踐 其一,勾踐堅忍陰狠,喜怒不行於色。原文中描寫勾踐形貌,[身披錦袍,形貌拙異,頭頸甚長,嘴尖如鳥],單看外貌就是那種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的狠角色。吳越劍士四場皆敗,八名越國好手盡數被殲,勾踐又驚又怒,臉上卻不動聲色,顯得對吳國劍士的劍法歡喜讚歎,衷心欽服,心裡怕是早把吳國劍士千刀萬剮。 [終有一日,我要擒住夫差,便用此劍將他腦袋砍了下來!] 勾踐昔日為夫差所敗,卧薪嘗膽,欲報此仇,面子上對吳王十分恭順,暗中卻日夜不停的訓練士卒,俟機攻吳。他是一個真正的小人,所謂卧薪嘗膽雖令人肅然起敬,卻也令人不寒而慄,他發兵攻吳,與其說是兩國爭霸,更多的是為報私仇不擇手段。所以說,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再者,越王勾踐並不是賢德君王。原文中寫到[兩人都覺中原諸國暮氣沉沉,楚國邦大而亂,眼前霸兆是在東南。於是文種辭去官位,與范蠡同往吳國。其時吳王正重用伍子胥的種種興革措施確是才識卓越。自己未必勝得他過。兩人一商量,以越國和吳國鄰近,風俗相似,雖然地域較小,卻也大可一顯身手,於是來到越國。]請注意,這段話中無一字提到越王勾踐,文種和范蠡之所以為越王計,是因為楚國邦大而亂, 吳王正重用伍子胥, 越國和吳國鄰近,風俗相似,可以一顯身手,並不是因為勾踐禮賢下士,擅於納諫。相反勾踐在會稽山被圍,幾乎亡國殞身 正是因為他不聽文種、范蠡勸諫,興兵和吳國交戰,以石買為將,在錢塘江邊一戰大敗。後來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吞吳,只不過出於一心復仇。 這番心理在他和薛燭的對話中可見一斑, 薛燭說起師兄風鬍子為伍子胥巧言所騙,勾踐言語之中透露的是對已經計謀除去伍子胥的無比得意,對報仇的急不可耐。有一處寫到勾踐[突然間哈哈大笑,說道:「幸好夫差中我之計,已逼得此人自殺,哈哈,哈哈!」 勾踐長笑之時,誰都不敢作聲。] 吳王夫差 相比勾踐,我更喜歡夫差,雖然單從最後的結果來看,他是一個失敗者。他身邊有伯邳這樣的奸臣,不聽伍子胥的忠告,答允與越國講和,將勾踐帶到吳國,後來又放他歸國。這才有後來勾踐卧薪嘗膽的故事。 我們先來看看越國的滅吳九術。第一是尊天地,事鬼神,令越王有必勝之心。第二是贈送吳王大量財幣,既是他習於奢侈,又去其防越之意。第三是先向吳國借糧,再以蒸過的大谷歸還,吳王見谷大,發給農民當谷種,結果稻不生長,吳國大飢。第四是贈送美女西施和鄭旦,使吳王迷戀美色,不理政事。第五是贈送巧匠,引誘吳王大起宮室高台,耗其財力民力。第六是賄賂吳王左右的奸臣,使之敗壞朝政,第七是離間吳王的忠臣,終於迫得伍子胥自殺。第八是積蓄糧草,充實國家財力。第九是鑄造武器,訓練士卒,待機攻吳。 帝王以天命自居,第一術鬼神之說屢見不鮮。第三術未免太卑鄙, 稻不生長吳國大飢,不知要餓死多少吳人?這個法子應該只能用一次,吳國上了一次當,難道年年上當?第二、四、五術都是給吳王送糖衣炮彈,使其沉迷美色,廣築宮室。六、七術是賄賂奸臣,離間忠臣。八、九術是越國囤糧練兵。 在對待女人和敵人上,他很像項羽,最終兵敗自殺,所作所為皆帶著英雄的霸氣,君子的坦蕩。他為西施建了一道長廊,長廊下面是空的,西施腳步輕 盈,每一步都像是彈琴鼓瑟那樣,有美妙的音樂節拍。夫差建了這道長廊,好聽她奏著音樂般的腳步聲。 文種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文種就是伯樂,具識人之明。 范蠡為人倜儻,不拘小節,所作所為往往出人意表,當地人士都叫他「范瘋子」。獨文種認為一個人有與眾不同的行為,凡人必笑他胡鬧,他有高明獨特的見解,庸人自必罵他糊塗。兩人相見之後,長談王霸之道,投機之極,當真是相見恨晚。 薛燭&風鬍子 二人都是歐冶子的徒弟,風鬍子是師兄。風鬍子為吳國鑄劍,自己勞瘁過度,精力不支,來召薛燭前往吳國相助。薛燭認為吳越世仇,吳國鑄了利劍,固能殺齊人晉人,也能殺我越人,不願相助。薛燭見識不凡,但為人樸實,不願國人受害。風鬍子趁夜竟割了薛燭四根手指令他不能鑄劍,成為廢人。風鬍子要麼如眾人所言是被伍子胥騙了,要麼就是報伍子胥贈劍禮遇之恩,我認為後者可能性更大。 西施 文中西施正面出場僅一次,卻能見西施之美,西施之柔。 浣紗溪畔的西施,是天下無雙美女夷光。她的眼睛比這溪水還要明亮,還要清澈……她的皮膚比天上的白雲還要柔和,還要溫軟……她的嘴唇比這朵小紅花的花瓣還要嬌嫩,還要鮮艷,她的嘴唇濕濕的,比這花瓣上的露水還要晶瑩。她站在水邊,倒影映在清澈的湘江里,江邊的鮮花羞慚的都枯萎了,魚兒不敢在江里游,生怕弄亂了她美麗的倒影。她白雪一般的手伸到湘江里,柔和得好像要溶在水裡一樣…… 西施是政治和戰爭的犧牲品,但金庸讓她在《越女劍》中得到了愛情,她和范蠡終究在一起,雙雙歸隱。而兩千年來「西子捧心」的傳說,是因為阿青那一棒雖然沒戳中她,但棒端發出的勁氣已刺傷了她心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