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民族團結 釋放「草根智慧」
廣西蒙山縣夏宜人民法庭轄區的夏宜、長坪兩鄉是梧州市僅有的兩個瑤族鄉,瑤族人口在鄉總人口的90%左右,且村莊大多地處深山之中,群山相阻,交通不便,群眾上法庭費時費力又費錢,使得他們有了糾紛也不願意上法庭。2012年初成立的夏宜人民法庭,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確保早日搬入轄區辦案,讓群眾享受到便捷、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另一方面立足民族團結,抓准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搶佔新的維穩前沿,成立黨員先鋒隊開設流動法庭進行巡迴辦案,釋放「草根智慧」,運用「楓橋經驗」指導瑤鄉特色審判,就地解決矛盾糾紛,「草根法官」們的足跡遍及轄區方圓390多平方公里,與四萬多百姓結下不解之緣。 脈搏永遠為瑤胞跳動 「謝謝你們法官,要不是你們的傾力多次調解,我們的婚姻家庭就要破碎了。」元月9日早上,筆者在跟隨夏宜法庭的法官們來到唐某家中進行回訪時,唐某夫妻拉著法官的手感激地說。 2012年5月,夏宜法庭成功調解了這起離婚糾紛案件,作為原告的妻子黃某向法庭提交了書面撤訴申請,並和丈夫唐某一起高興地離開。 黃某與唐某經人介紹,於1984年登記結婚,生育了一子一女。後來黃某認為丈夫有賭博惡習,且性格暴躁,雙方產生了矛盾,而唐某也於2001年外出打工。2012年5月7日,黃某以夫妻分居已滿十年、夫妻感情破裂為由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主辦法官溫建松透過雙方的爭執,發現了雙方心裡都對對方有所牽掛,於是多次找到他們,勸說和好並對唐某加以教育。法官耐心的思想工作,喚起雙方對家庭、孩子的溫情,唐某誠心誠意表示的悔改,得到妻子的原諒,雙方達成和好協議,周某最終撤回了離婚起訴,分居十年的夫妻重新走到了一起,和好如初。這也是該法庭掛牌成立以來受理的第一個案件。 筆者了解到,瑤族「草根法官」在實踐中釋放的「草根智慧」概括為:運用群眾語言,拉近法官與群眾的距離;法官進鄉村,增進與百姓的感情;藉助社會力量,共同化解糾紛;把司法的剛性與柔性相結合;把握法的精神,突出司法對人的關懷;把執行法律與吸收公序良俗相結合等。去年,夏宜法庭共受理民商案件68件,調結案件48件,可調案件結案率為76%。 打鐵還需自身硬 「莫老師,今天你有空嗎,我們又到你家學瑤語來了……」去年12月13日早上,在徵求「瑤王」莫國章同意後,夏宜法庭全庭幹警再次到夏宜瑤族鄉蘆山村向當地人稱「瑤王」的莫國章老人學習瑤族語言。 「通過學習『瑤話』,便於接待瑤胞群眾,了解掌握當地民風民俗,進一步拉近和老百姓的距離,加深同基層群眾的感情,提高法官幹警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溫建松庭長介紹說,深入瑤鄉開展群眾工作,如果聽不懂當地瑤族群眾的語言,交流起來極不方便;另外,農村人缺乏法律意識,當地很多人常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釀成大糾紛。「越是貧窮落後的地方,越是需要法律,越需要公平正義。」一種深深的責任感在夏宜法庭的「草根法官」心底升起。 看見法官的來訪,莫老很高興,端上了石崖茶,捧上了土米酒,唱起了瑤山歌:「太陽出來照瑤山咧,青山綠水換新裝喲……」。 距縣城31公里,地處瑤鄉深處的蘆山村有13個村民小組,人口1000多人,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這裡與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忠良鄉六卜村一衣帶水,其中東屯、田勞、萬義、藍屋、莫屋等村民小組的瑤胞平時相互之間來往都是用瑤話交流。」莫老介紹道。在蘆山,如果不熟悉瑤族語言、不理解當地各民族風俗習慣,法官的工作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你好』瑤話叫『梅隆』、女孩叫『面希』、喝酒叫『合丟』,一到十是伊、義、蒲、背、把、古、時兒、逸、圖兒、折…….」莫老教起瑤話來,可是有板有眼。 幹警們也學習得很認真,一字一句的把莫老的話記錄在筆記本里,有些還用手機把莫老教的輔導錄了下來,方便回到單位進行複習。 溫建松說,萬事開頭難,現在雖是一些簡單的交流辭彙,等幹警們有了基礎,就可以利用當地瑤族群眾生產、生活語言,緊密結合審判實踐中的法律術語、文明用語,瑤漢對照,做到民族語言和漢語言有機銜接,方便在工作中應用。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做工作才會有靈氣、有底氣。 節日為媒「播撒」平安種子 「『盤王節』是瑤族祭祀祖先盤瓠的重大節日,也是瑤族同胞的歌圩。每年的『盤王節』,周邊鄉鎮的瑤胞們都會穿上盛裝,趕赴夏宜歌圩,歡度自己的民族節日。」2013年9月8日上午,夏宜法庭全體幹警來到了「盤王節」的圩集開展普法活動,出生在夏宜鄉六洛村的溫建松庭長,對於瑤鄉的風俗民情如數家珍。 當天10點半,夏宜瑤族鄉的街頭已經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攤攤相連,貨物雲集。夏宜以及周邊村寨的瑤族群眾上千人來到這裡,有的「鬧歌圩」,有的舞龍舞獅的,還有的搭台唱彩調,到處熱鬧非凡,把瑤族人民勤勞樸實、熱情好客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幹警們一下車便熟練地擺放普法宣傳展板和普法資料,瑤胞一會兒功夫就把普法現場圍了個水泄不通。幹警們耐心地向瑤胞分發著資料宣傳法律法規、接受諮詢,忙得不可開交。100多份訴訟流程圖、訴訟風險提示以及發生在瑤胞身邊的以案說法案例,不到半個小時就被瑤胞索要一空。 「我不認識字,但是我要把這些資料拿回家給我的兒女看,讓他把這些資料念給我聽。我還要和村寨上的人一起學習,把法律知識傳播到每家每戶!」夏宜鄉蘆山村60多歲的瑤族群眾龐秀芳拿著普法資料高興地說。 來自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中良鄉的周大媽,一大早就扛著一大袋親手綉制的瑤族衣帽服飾到圩集上叫賣,夏宜法庭的書記員小唐在發放宣傳資料的時候跟她攀談起來:「大媽,如果有人打電話叫你領法院傳票,千萬要多長個心眼,騙子專門騙你們老人家的!」「謝謝啦,閨女!你和我家親閨女一樣愛嘮叨我!」 「夏宜法庭之所以在瑤胞心中有位置,是因為他們心中始終裝有群眾,脈搏永遠為瑤胞跳動。」蒙山法院院長張勇如此評價這群帶著泥土芳香的「草根法官」。他說,夏宜法庭審判法庭的建成投入使用,結束了成立之初沒有固定辦案場所的歷史,法庭的法官立足民族地區的和諧穩定,免費為群眾提供一個更加便捷的通道,切實開展巡迴辦案,將「草根智慧」和「楓橋經驗」融入司法活動,減輕群眾的訴訟負擔,為群眾排憂解難,成為在社會管理創新工作中一種新的化解社會矛盾的方式,有效地把矛盾糾紛消化在了立案信訪「第一站」。
(編輯:張雪娥)推薦閱讀:
※台將詐騙犯弄回全部釋放讓人憤怒
※釋放你的雙腳
※回家立馬「葛優癱」?小心壓力沒釋放,卻變成致命的負擔...
※醫治釋放禱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