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自媒體運營經驗分享

  這是理財巴士(賬號:LicaiBus)的原創文章,我們是創新理財思維傳播者。

  我跟很多自媒體人不同的是,一開始我就是全職做自媒體,並且沒有任何的媒體背景,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人幫我推廣,最多只能分享到朋友圈或是在論壇發帖,一點一點的積累用戶。

  不得不說,我做自媒體是有點用力過猛的,2013年9月11日創辦理財巴士欄目,一開始就完全照搬羅胖的模式,每周一段視頻,每天一條語音、一篇文章,一個人生扛一個團隊的工作:製作視頻、錄製語音、寫文章、回復網友提問等等。很多用戶都不相信我是一個人在支撐,有人說我做的這些工作,沒有5個人的團隊是幹不了的,我只能笑笑不解釋。

  我是一個極其追求效率的人,在以前打工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干三個人的活,然後拿兩個人的工資,這也是我加工資的秘訣;現在干5個人的活,相信應該是我的極限了吧。

  在創辦理財巴士100多天以後,欄目成功實現盈利,招募了191名會員(截止2014年3月底一共招募了471名會員,現在會員招募暫停了)。既然是全職做自媒體,沒有經濟來源是無法長遠發展的,其實,做理財投資類的自媒體賺錢是很容易的,但我選擇了最笨的方式:招募會員。

  2014年2月24日,我加入了WeMedia自媒體聯盟,總算是找到組織、有依靠了。4月13日,我又參加了聯盟的內部分享會,與一些自媒體的大咔進行了深度的溝通,收穫不小。

  接下來,我要獻上做自媒體的一些經驗和感悟,其中摻雜了各方的觀點,我做了一些總結,再加上自己的體會,說的不一定正確,但自媒體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沒有誰能夠準確的說出自媒體未來怎樣發展會更好,所以我就大膽分享了。

  1.想做持續發展、並且有穩定盈利模式的自媒體人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帶有強烈的個人魅力,象羅胖和三表就是代表,這種方式不是什麼人都能夠隨便複製的。另一種方式是,做垂直自媒體,越垂直越好,單一行業,甚至是某一行業的細分領域。比方說,關於養狗的自媒體可以推薦狗糧;關於釣魚的自媒體可以銷售漁具等等,這些都是有項目可以落地的,只要用心經營,根本不愁盈利模式。

  2.做自媒體最重要的是堅持!有個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者,因為本身工作很忙,所以很少有原創文章,他只是通過分享一些優秀的文章再加上一點自己的觀點,堅持做了一年,目前也有10萬以上的關注用戶。

  3.做自媒體不要局限在單一平台,要考慮多平台同步發展,微信公眾平台雖好,但競爭很大,理財巴士在5大視頻網站都上傳了視頻,在多家網路電台上傳語音,甚至在喜馬拉雅網還上過首頁,這些對用戶的增漲都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理財巴士欄目能夠在222天實現5萬關注用戶的積累。

  4.未來自媒體將是視頻和語音的天下,現代人已經沒有太多耐性看完大段的文字了,視頻和語音的方式就更輕鬆、更容易讓人接受。習慣碼字的自媒體人未來一定要與其他團隊合作,就象是好的編劇要找導演和演員合作一樣。

  5.內容的推送要控制好量,文章盡量控制在2000字以內,每段內容控制在100字左右,段與段之間要空格,這樣的排版,閱讀起來就不會太累,一大段的文字,讓人有窒息的感覺。語音和視頻內容也盡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用戶不容易疲勞,也便於傳播。當然,也不能太短,象8秒鐘的微視頻很難說清楚具體內容,所以只適合一些娛樂、搞笑內容,對於垂直領域作用就不大了。

  6.文章內盡量少用圖片,或是將圖片盡量的壓縮,對於手機用戶來說,高清圖片意義不大,但打開速度就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在網速不佳的情況下,用戶很可能放棄打開。

  7.自媒體的名稱對於搶佔入口很重要,拿微信公眾平台舉例,通過微信查找公眾號的功能,搜索「理財」2字,理財巴士排行第6,這也能為理財巴士帶來相當多的關注用戶。如果我改名叫「大巴觀察」,幾乎就不能通過搜索導入關注流量了。

  8.與用戶的互動很重要,讓用戶有更多的參與感。微社區、Q群都是很好的互動平台,要好好利用。

  如果你有更好的自媒體運營經驗,歡迎直接在平台留言,與我分享。

推薦閱讀:

男人的自信需要靠房產來支撐嗎?| 大巴的理財心得 055
尋找港味,大巴士上的香港
3月1日起長途大巴不能「隨便」坐了 你得帶上它……
伊斯坦布爾大巴扎
翻大巴山 穿大秦嶺 行走小康高速

TAG:經驗 | 運營 | 經驗分享 | 媒體 | 分享 | 自媒體 | 大巴 | 自媒體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