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馬云:如果你相信未來,就應該相信年輕人
來自讀者
00:00 10:48點擊上方綠標,可收聽主播 蘇洋 的朗讀音頻
文 | 馬雲
阿里巴巴在15年以前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企業,我們從來沒有想過今天可以和這麼多大企業家進行交流。能夠走到今天,是時代給了我們機會,國家給了我們機會,社會給了我們機會,同事給了我們機會。
2010年6月,我來台灣參加創新論壇。當時主持人跟我說,你看我們台灣多了不起,年紀這麼大的企業家還在談創新。這讓我很焦慮。我認為,創新是年輕人的事情,儘管有幾位老企業家幹得不錯,但總體來說,應該是年輕人幹得更好。
我跟金庸先生討論過,我說在他的小說里,年紀越大的人武功越高,這是違背規律的。我們應該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如果你相信未來,就應該相信年輕人。你只有相信年輕人,才能真正地說:未來是美好的。
誰的青春不迷茫
過去15年里,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在經濟領域,出現了很多15年以前沒見過的人、沒聽說過的企業。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年輕人創辦的年輕企業,尤其是在互聯網領域更多。但很遺憾,這15年來,台灣的新企業和新企業家不多。
大家說我是年輕人,但我已經不年輕了,今年已經50歲了。到了我這個年齡,擔心的事情變多了。以前我從來不擔心講錯話,但現在我擔心自己講話的內容有錯,這就證明自己年紀大了。
今天很多年輕人很彷徨,總覺得機會不夠多。其實我也迷惘過,我也彷徨過。很多人在網路上看過我當年去應聘的故事。我確實應聘過30多份工作,沒有一份被錄取的。其中有一份是一家快餐企業,25個人去應聘,24個人被錄取了,只有我一個人沒被錄取。
是什麼讓我走到了今天?成功人士多是在思考自己的問題,而失敗者則是一直在評價別人。台灣、大陸的年輕人,現在受到的教育遠遠優於20年前。我跟我的同事講,如果像我這樣的人現在去阿里巴巴應聘,基本上會被拒絕,因為我的文憑不夠。只有經過生活的磨鍊、生活的挫折,學校教育教給你的東西才能真正變成你自己的知識。我受的教育並不好,但我認為杭州師範大學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如果我沒有那三十幾次的挫折、那麼多年的彷徨,就不可能有今天。年輕人彷徨很正常,重要的是要思考自己應該做什麼。
有人說我長得很奇怪,很像外星人E.T.。其實,我這個人除了長得像E.T.以外,其他地方和普通人都一樣。15年前,我在自己的公寓里和17個年輕人一起創業,那時候我們的想法很樸素,就是想要試試看。如果我們這些人都能成功,那麼中國80%的人都能成功。我們沒有有錢的爹、有錢的舅舅,到今天為止,我們沒有向政府要一分錢,就靠自己一點一滴地走,不斷地闖,走到了今天。
但是今天,年輕人說,馬雲,你走得太遠了,我們追不上。事實上,15年前,我跟所有年輕人一樣。現在我們阿里巴巴的市值很高,但以前很多人認為我們公司很不靠譜,認為我們公司不賺錢,想法很怪異。那時候,很多人說我們公司很爛,但我知道我們其實沒有那麼爛;今天,人家說我們多麼強,其實我們也沒有那麼強。當別人認為你無所不能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離危險很近了。
如果說我跟別人哪裡不一樣的話,就是我觀察問題的角度和別人不一樣,看問題的深度和別人不一樣。每個人、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機會,就看你是否能夠把握住。有人把機會看成了災難,也有人把災難看成了機會。遺憾的是,世界上多的是把機會看成災難的人。
如果一個人經常有好運氣的話,那他背後一定有很多東西是你沒發現的。一個人老是走背運的話,也一定有他的可惡之處。台灣「晶元大王」張忠謀先生有他的機會,我們這代人有互聯網賦予的機會,每個人都有他的機會,關鍵在於你怎麼去把握。
如果你的眼睛老是盯著李嘉誠、比爾·蓋茨,每天微信里看的都是馬雲的語錄,那你是不會有機會的。我以前也是,看見張忠謀、郭台銘,火氣就大,因為他們把我的機會都拿走了。我曾經問自己,我什麼時候才能超越李嘉誠?這些大人物讓我們看見的東西,是他們要讓我們看見的東西,但我們要去看他們背後的辛酸、背後的努力、背後的代價!後來,我放下了這些東西,看看身邊的老王、小李,他們也在一點一點地追逐他們的夢想,這才有了我的今天。
人生有三層機會
我剛過50歲,有人說我講話越來越有哲理。講話有哲理的人,一般是吃苦吃得比較多的人。
人生有三層機會。第一層機會是年輕人覺得自己什麼機會都沒有,其實這時候處處是機會,因為你的雙手是空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第二層機會是在你剛剛取得一點成功的時候,你覺得到處都是機會。在一個互聯網大會上,有人跟我說,馬雲啊,現在到處都是機會,睜開眼睛就是機會。是的,沒錢的時候是你騙別人,有錢的時候是別人騙你。你自己覺得都是機會的時候,是你還沒有想清楚,當你真正了解自己要什麼、應該放棄什麼的時候,真正的機會並不多。
第三層機會是給別人機會,這才是真正的機會。30歲的時候要跟別人做,40歲的時候要自己做,50歲的時候一定要給別人做,給年輕人機會。
大家都在擔心的時候,機會來了;大家都在欣喜若狂的時候,危險來了。這時候,如果你能夠化解危險,這就是屬於你的機會。這麼多年來,我都是倒過來看問題的,我喜歡聽別人的抱怨,然後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四周都是憤怒、都是抱怨、都是不滿的時候,其實機會就在這裡了。
我對MBA有不同的看法。MBA是教大家怎麼成功,但我覺得應該多學一點別人怎麼失敗、為何失敗、如何克服失敗。多想想,自然就會減少失敗,走向成功。但最關鍵的是,我們不要「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很多年輕人,晚上想要做這做那,早上起來就騎車上班去了。我覺得,改變要從現在開始,行動是一切改變的源泉。
有人說我不懂技術,我對技術確實很頭疼。說實在的,我沒學過計算機,沒學過軟體,我現在能做的,也只是上網看看新聞,或者和年輕人交流交流。但我們這些人要去思考:我們擁有的這些技術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社會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20年來,互聯網給社會的經濟、政治等各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這只是剛剛開始。DT時代的鴻溝,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思想觀念。今天講轉型升級,我個人認為,只有每個人的腦袋升級了,經濟才能轉型。只有把我們的希望交給年輕人,年輕人才能帶給大家一個豐富的、轉型的未來世界。
我們看到,社會正在從IT時代向DT時代轉變。大家要知道,IT時代和DT時代的差異,不僅僅是技術的差異,更是思想觀念的差異。這個差異在於:IT是使自己變得強大,而DT是讓別人變得強大。
你今天創業,要思考10年後會發生什麼事,要問自己為10年後的社會解決什麼問題。如果你想今天創業明天就成功,那這個機會一定不會屬於你。憑什麼你今天做明天就成功?如果你想今天做,10年後成功,那你就要多把握、多思考這樣的機會。
我的合伙人蔡崇信,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樣,15年前放棄上百萬元的高薪,跑到杭州我家裡,接受500元一個月的工資,跟我一起做?這就是勇氣,這就是行動,這就是夢想。
大家去創業是容易的,但堅持創業理想、不斷完善自己是很難的。我正計劃成立一個基金,來幫助年輕人學習、創業。這些錢反正也不是我自己的,也是要捐出去的,為什麼不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呢?
來源:《馬云:未來已來》
推薦閱讀:
※中國年輕人正趕超全球「脫髮快車」
※兩岸關係惡化,是年輕人放棄民進黨的主因之一嗎?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窮?
※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