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2月9日)

歷史上12月9日這一天發生了哪些大事?

歷史時段:1608~2008

更新時間:2014-12-09

國際反腐敗日

每年的12月9日是國際反腐敗日。2003年10月3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歷時兩年多起草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它是聯合國歷史上通過的第一個用於指導國際反腐敗鬥爭的法律文件。同年12月9日至11日,聯合國在墨西哥梅里達舉行國際反腐敗高級別會議,正式簽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此後,在國際反貪污組織「透明國際」的倡議下,聯合國決定將每年的12月9日確立為國際反腐敗日,以紀念公約的簽署和喚起國際社會對腐敗問題的重視與關注。2004年12月9日是第一個國際反腐敗日。

彌爾頓

1608年12月9日,約翰·彌爾頓出生於倫敦一個富裕的清教徒家庭。約翰·彌爾頓是英國詩人、政論家,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六大詩人之一。彌爾頓是清教徒文學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為資產階級民主運動而奮鬥,代表作《失樂園》與荷馬的《荷馬史詩》、阿利蓋利·但丁的《神曲》並稱為西方三大詩歌。

阿亞庫喬戰役

1824年12月9日,西屬美洲獨立戰爭的阿亞庫喬之戰爆發。12月10日,西班牙軍簽字投降,承認秘魯獨立,基本結束了西班牙對拉美大陸300餘年的殖民統治。

李善蘭

1882年12月9日,李善蘭逝世。李善蘭原名李心蘭,字竟芳,號秋紉,別號壬叔。出生於1811年 1月22日,浙江海寧人,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數學、天文學、力學和植物學家,創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冪級數展開式,研究各種三角函數,反三角函數和對數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式(現稱「自然數冪求和公式」),是19世紀中國數學界最重大的成就。

北平學生高呼「反對華北自治,爭取民族解放」口號向天橋集合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運動在北平爆發。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得到全國學生的響應,獲得全國人民的支持和聲援。「一二·九」運動標誌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中共為太平洋戰爭爆發所發宣言

194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太平洋戰爭的宣言》。鄭重宣布,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決心繼續忍受艱難困苦,堅持華北華中敵後抗戰,粉碎敵人的「掃蕩」,大量的牽制敵人,實行配合作戰。同日,中共中央發出反日統一戰線及華僑工作的指示,指出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對英美的統一戰線有著特別重大意義。

蔣介石終於正式對日宣戰了

1941年12月9日,國民政府發布文告,正式向日、德、意宣戰。

柯棣華

1942年12月9日,國際主義戰士、援華的印度醫生柯棣華在河北唐縣逝世。柯棣華1910年出生於印度孟買,1938年隨同印度援華醫療隊到中國協助抗日,先後在延安和華北抗日根據地服務,任八路軍醫院外科主治醫生、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任院長。柯棣華病逝後,毛澤東主席為悼念柯棣華,親筆書寫了一幀條幅:「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遠道來華,援助抗日,在延安華北工作五年之久,醫治傷員,積勞病逝,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

1948年12月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公約共19條,1951年1月12日生效。其目的在於防止和懲治戰時或平時所犯的滅絕種族罪行。

盧漢

1949年12月9日,國民黨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率部在昆明起義,雲南和平解放。

建成後的三門峽水利樞紐

1958年12月9日,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截流工程全部結束。該工程1957年4月13日開工興建,位於黃河中遊河南省陝縣和山西省平陸縣境內,是根治和開發黃河規劃中最大和最重要的一座防洪、發電、灌溉的綜合性工程。黃河截流後可造成一個3500平方公里的水庫,容水量647億立方米,灌溉農田4000萬畝。

肯尼迪

1963年12月9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在這天送給肯尼迪暗殺特別調查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得出結論:李·哈韋·奧斯瓦爾德上月在達拉斯暗殺肯尼迪總統無背景。(有關肯尼迪被暗殺的相關內容可參見11月22日附錄。)

世界上第一隻滑鼠

(1968年12月9日 美國斯坦福研究院的恩格雷貝特博士公開展示了世界上第一隻滑鼠,並提出了「圖形用戶界面」(GUI)的概念。)

1968年12月9日,全世界第一個滑鼠誕生於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它的發明者是恩格雷貝特博士。他製作的滑鼠是一隻小木頭盒子,工作原理是由它底部的小球帶動樞軸轉動,並帶動變阻器改變阻值來產生位移信號,信號經計算機處理,屏幕上的游標就可以移動,從而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簡便,自此,滑鼠和PC就結下了那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不解之緣。

該聯盟會長、日本自民黨眾議員藤山愛一郎在聯盟成立大會上講話

1970年12月9日,由日本各黨派和無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促進恢復日中邦交議員聯盟」在東京成立。成立大會一致通過的宣言說,他們將「為在法律上結束日中之間的戰爭狀態,並在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上恢復(日中)邦交而同心合力地前進」。

第八屆曼谷亞運會入場式

1978年12月9日,第八屆亞洲運動會在金燦燦的熱帶陽光照耀下,於當日下午在曼谷市的國家體育中心隆重開幕。

馬艷紅在比賽中

1979年12月9日,中國運動員馬艷紅在美國沃思堡市舉行的第二十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獲得女子高低杠世界冠軍。這是中國體操運動員第一次在世界錦標賽上奪得冠軍。

1989年12月9日,媒體報道,山西省兩位工程師繪製出我國第一張《穩定原子核圖》,已由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穩定原子核是物質世界比元素更深一層次的基本組成單位,共有287種。它在物理研究、核工程方面有著重要的用途。

1991年12月9日,在荷蘭舉行的歐共體第46屆首腦會議簽署《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該條約包括《經濟聯盟條約》和《政治聯盟條約》兩部分。它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它表明歐共體將朝著一個經濟、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種職能兼備的聯合體方向發展。

查爾斯和黛安娜

1992年12月9日,英國首相梅傑在議會宣讀了英國王室的一份聲明,宣布英國王儲查爾斯親王和黛安娜王妃在結婚11年之後,正式決定分居,但不辦理法律上的離婚手續。

1994年12月9日,廣州至深圳准高速鐵路常平至平湖自動閉塞於當日16時勝利開通。至此,由中國鐵路通信信號總公司設計、施工、提供器材的廣深准高速鐵路自動閉塞工程全部開通。自動閉塞是保證行車安全,提高區間通過能力的自動控制信號系統。

世貿組織

1996年12月9日,為期5天的世貿組織首屆部長會議在新加坡舉行。來自世貿組織128個成員的23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13日閉幕。會議通過了《新加坡部長宣言》。

2011年12月中美國防部官員舉行第12次磋商

1997年12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中將一行前往美國進行中美兩國國防部磋商。雙方將就國際和地區安全以及雙邊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這是江澤民主席訪美時,兩國國家元首確定兩國防務部門建立定期磋商機制後,中美兩國國防部之間的首次磋商。

巴以衝突

1997年12月9日,據以色列和平組織——被佔領土人權信息中心公布的一項報告,從1987年12月9日爆發反抗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起義至1997年11月30日,雙方共有1860人在衝突中喪生。

全球金融危機

2008年12月09日,《國際融資》發表趙勇的文章,分析全球金融危機如何影響中國實體經濟。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在本次危機中已經深受其害。(以新華網李曉建資料為基礎編輯)

附錄1:

國際反腐敗日

國際反腐敗日

12月9日是聯合國確定的國際反腐敗日。每年的這一天,聯合國都會呼籲世界各國舉行相關宣傳活動,倡導「幫助消除腐敗是每個人應盡職責」的理念。該節日的目的在於提高對腐敗的認識和對公約在打擊和預防腐敗方面的作用的認識和對公約在打擊和預防腐敗方面的作用的認識。

腐敗在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所有國家,不管大小和貧富,都存在著腐敗現象。腐敗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和社會問題。腐敗侵蝕法治,損害著政府的合法性,同時也削弱了政府遏制腐敗的能力。腐敗還會造成投資減少,並為有組織犯罪和恐怖主義提供了滋生的溫床。它嚴重威脅著一個國家的發展與穩定,是一種對社會產生廣泛腐蝕作用的「隱性惡疾」。腐敗行為不僅破壞法治,損害政府的合法性,同時也削弱了政府的執行力。

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中,每年支付的賄金超過1萬億美元。腐敗對發展中國家尤具破壞性,是阻礙脫貧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許多針對貧困國家和地區的援助和發展計劃都因當地猖獗的腐敗行為而收效甚微。因此,打擊和消除腐敗行為迫在眉睫。如今,一些以反腐敗為宗旨的國際組織紛紛湧現,其中以總部設在柏林的「透明國際」影響最為廣泛。它是一個全球反腐敗非政府組織,創建於1995年。

為有效預防和打擊腐敗問題在世界各國的不斷蔓延,聯合國於2000年成立了特設委員會,負責制定《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同年12月9日至11日,聯合國在墨西哥梅里達舉行國際反腐敗高級別會議,正式簽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此後,聯合國決定將每年的12月9日確立為國際反腐敗日,以紀念公約的簽署和喚起國際社會對腐敗問題的重視與關注。

2005年12月14日,隨著第30個簽署國批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滿90天,這一公約正式生效,成為世界上第一項具有國際法律效力的反腐敗協議,公約對預防腐敗、界定腐敗犯罪、反腐敗國際合作、非法資產追繳等問題進行了法律上的規範,生效後將對各國加強國內的反腐行動、提高反腐成效、促進反腐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為世界性的反腐敗鬥爭以及國際反腐敗合作提供國際法依據與保證。目前《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有140個簽署國、168個締約方。

中國政府於2003年12月10日簽署了《聯合國反腐敗公約》。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審議並批准了該公約。自此,中國正式成為《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締約國。

在2013年國際反腐敗日致辭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敦促各國政府、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採取共同立場防治腐敗,樹立起一種廉正、透明、問責和善治的文化,實現一個人人共享的公正、包容和更加繁榮的未來。

國際反腐敗日曆年主題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預防與合作。」

2008年:「你的『反對』有效。」

2009年:「別讓腐敗扼殺發展。」

2010年:

2011年:「職務犯罪及其預防。」

2012年:「今天就開始反腐行動。」

2013年:「全球腐敗的嚴重性、原因和對策。」

2014年:「打破腐敗鏈。」

附錄2:

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

彌爾頓

約翰·彌爾頓(1608~1674)英國詩人、政論家。1608年12月9日出生於倫敦一個富裕的清教徒家庭。父親愛好文學,受其影響,彌爾頓從小喜愛讀書,尤其喜愛文學。

1625年16歲時入劍橋大學,並開始寫詩,1632年取得碩士學位。因目睹當時國教日趨反動,他放棄了當教會牧師的念頭,閉門攻讀文學6年,一心想寫出能傳世的偉大詩篇。

1638年彌爾頓為增長見聞到當時歐洲文化中心義大利旅行,拜會了當地的文人志士,其中有被天主教會囚禁的伽利略。彌爾頓深為伽利略在逆境中堅持真理的精神所感動。翌年聽說英國革命即將爆發,便中止旅行,倉促回國,投身革命運動。

1641年,彌爾頓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邊,開始參加宗教論戰,反對封建王朝的支柱國教。他在一年多的時間裡發表了5本有關宗教自由的小冊子,1644年又為爭取言論自由而寫了《論出版自由》。

1649年,革命陣營中的獨立派將國王推上斷頭台,成立共和國。彌爾頓為提高革命人民的信心和鞏固革命政權,發表《論國王與官吏的職權》等文,並參加了革命政府工作,擔任拉丁文秘書職務。1652年因勞累過度,雙目失明。

1660年,王朝復辟,彌爾頓被捕入獄,不久又被釋放。從此他專心寫詩,為實現偉大的文學抱負而艱苦努力,在親友的協助下,共寫出3首長詩:《失樂園》(1667),《復樂園》(1671)和《力士參孫》(1671)。1674年11月8日卒於倫敦。

附錄3:

阿亞庫喬之戰

阿亞庫喬之戰要圖

1824年12月9日,西屬美洲獨立戰爭的阿亞庫喬之戰爆發,19世紀20年代初,西屬美洲大部地區獲得解放,只有秘魯仍由西班牙控制。1823年,哥倫比亞共和國(今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應邀出兵秘魯,同秘魯愛國軍組成聯軍。1824年8月,聯軍在胡寧之戰中大敗西軍,迫其向庫斯特撤退。隨後,聯軍主力由蘇克雷指揮挺進秘魯南部,尋機殲敵。西班牙總督拉塞爾納率部從庫斯科北上,企圖同聯軍決戰,恢復西班牙對南美洲的殖民統治。12月8日,西軍搶先佔領阿亞庫喬東部高地,聯軍在西邊小高地布陣。12月9日,雙方開始大規模交戰。西軍從兩翼同時發起衝擊,左翼遭到哥倫比亞軍隊頑強抵抗,損失慘重;右翼在炮兵和騎兵支援下略有進展。西軍以為勝券在握。從正面發起衝擊。聯軍識破西軍意圖,左翼和正面的部隊堅守陣地,右翼部隊實施反擊。聯軍步、騎兵協同,一舉擊破西軍左翼,預備隊隨即投入戰鬥,將西軍擊敗。12月10日,西軍簽字投降,承認秘魯獨立,基本結束了西班牙對拉美大陸300餘年的殖民統治。

附錄4:

清代數學家李善蘭

李善蘭

原名心蘭,字竟芳,號秋紉,別號壬叔.浙江海寧人。清嘉慶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811年1月22日)生;光緒八年十月二十九日(1882年12月9日)卒於北京。自幼喜好數學,後以諸生應試杭州,得元代著名數學家李冶撰《測圓海鏡》,據以鑽研,造詣日深。道光間,陸續撰成《四元解》、《麟德術解》、《弧矢啟秘》、《萬圓闡幽》及《對數探源》等,聲名大起。咸豐初,旅居上海,1852~1859年在上海墨海書館與英國漢學家偉烈亞力合譯歐幾里得《幾何原本》後9卷,完成明末徐光啟、利瑪竇未竟之業。又與偉烈亞力、艾約瑟等合譯《代微積拾級》、《重學》、《談天》等多種西方數學及自然科學書籍。咸同之際,先後入江蘇巡撫徐有壬、兩江總督曾國藩幕,以精於數學,深得倚重。同治七年(1868),經巡撫郭嵩昭舉薦,入京任同文館算學總教習,歷授戶部郎中、總理衙門章京等職,加官三品銜。他以《測圓海鏡》為基本教材,培養人才甚多。他學通古今,融中西數學於一堂。1860年起參與洋務運動中的科技活動。1868年起任北京同文館天文算學總教習,直至逝世。主要著作都彙集在《則古昔齋算學》內,13種24卷,其中對尖錐求積術的探討,已初具積分思想,對三角函數與對數的冪級數展開式、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等題解的研究,皆達到中國傳統數學的很高水平。繼梅文鼎之後,成為清代數學史上的又一傑出代表。他一生翻譯西方科技書籍甚多,將近代科學最主要的幾門知識從天文學到植物細胞學的最新成果介紹傳入中國,對促進近代科學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

李善蘭的數學成就

李善蘭在數學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尖錐術、垛積術和素數論三項。尖錐術理論主要見於《方圓闡幽》、《弧矢啟秘》、《對數探源》三種著作,成書年代約為1845年,當時解析幾何與微積分學尚未傳入中國。李善蘭創立的「尖錐」概念,是一種處理代數問題的幾何模型,他對「尖錐曲線」的描述實質上相當於給出了直線、拋物線、立方拋物線等方程

他創造的「尖錐求積術」。相當於冪函數的定積分公式和逐項積分法則。他用「分離元數法」獨立地得出了二項平方根的冪級數展開式結合「尖錐求積術」,得到了π的無窮級數表達式。各種三角函數和反三角函數的展開式,以及對數函數的展開式。

在使用微積分方法處理數學問題方面取得了創造性的成就。垛積術理論主要見於《垛積比類》,寫於1859~1867年間,這是有關高階等差級數的著作。李善蘭從研究中國傳統的垛積問題入手,獲得了一些相當於現代組合數學中的成果。例如,「三角垛有積求高開方廉隅表」和「乘方垛各廉表」實質上就是組合數學中著名的第一種斯特林數和歐拉數。馳名中外的「李善蘭恆等式」。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受到國際數學界的普遍關注和讚賞。可以認為,《垛積比類》是早期組合論的傑作。素數論主要見於《考數根法》,發表於1872年,這是中國素數論方面最早的著作。在判別一個自然數是否為素數時,李善蘭證明了著名的費馬素數定理,並指出了它的逆定理不真。

附錄5:

「一二·九」運動

北平學生的遊行隊伍

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後,繼續向華北進犯,1935年6、7月間控制察哈爾省,指使漢奸殷汝耕在冀東建立傀儡政權(「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國民黨政府準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以適應日本侵略者提出的「華北政權特殊化」的要求。在民族危亡關頭,中國共產黨於8月1日發表宣言,號召全國軍民抗日救國。

12月9日,北平學生「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爆發。

此前,11月18日,北平各大中學校學生代表即召開聯席會議,秘密成立北平學聯。選舉郭明認為主席。12月6日,公開發表成立宣言,提出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吞併中國華北為核心的9項政治綱領,呼籲停止內戰,共赴國難,團結全國各界民眾,武裝反抗日本侵略者,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而鬥爭。

12月9日上午10時30分,北平各大中學校的愛國學生6000餘人湧上街頭,奔向新華門,向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請願。憤怒的學生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五省自治!」「打倒漢奸賣國賊!」「立即停止內戰!」請願群眾代表向國民政府提出6項要求:(1)反對華北自治及其類似組織;(2)反對一切中日間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應付目前危機的外交政策;(3)保障人民言論、集會、出版自由;(4)停止內戰,立刻準備對外的自衛戰爭;(5)不得任意逮捕人民;(6)立即釋放被捕學生。

學生的遊行隊伍經西單和東長安街時遭到軍警木棍、鞭子、水龍、大刀的攻擊,百餘人受傷,30多人被捕。城外清華、燕京兩校學生,因城門關閉未能入城,在凜冽朔風中堅持終日,含淚向圍觀市民控訴日軍在東北的暴行,指責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

第二大,北平學聯決定各校學生舉行總罷課,積極醞釀和準備更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抗日救亡怒潮,席捲了整個北平城。

10日起,杭州、武漢、上海、廣州、南京、濟南、天津、青島、南寧、長沙、廈門等地學生、教職員等紛紛集會,發表宣言、通電,舉行罷課、遊行,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運動。各地愛國人士紛紛成立各界救國會,要求國民黨當局停止內戰,實現抗日。

北京大學學生黃敬在電車上演講

對於學生的請願遊行,北平軍警方面嚴加戒備,如臨大敵

南京學生在國民中央政府門前示威

全國掀起抵制日貨運動,圖為廣州民眾焚燒日貨

清華大學女學生陸璀(持話筒者)在北平西直門外進行抗日宣傳

杭州學生遊行

附錄6:

中共為太平洋戰爭爆發所發宣言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偷襲美國設於太平洋珍珠港的海軍所在地,同時轟炸英、美軍隊,發動了太平洋戰爭。美國和英國對日宣戰。

12月9日,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太平洋戰爭的宣言》。指出:太平洋戰爭,是日本法西斯為了侵略美國、英國及其他各國而發動的非正義的掠奪性戰爭,而在美國英國及其他各國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則為了保衛獨立自由與民主的正義的解放戰爭。並鄭重宣布,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決心繼續忍受艱難困苦,堅持華北華中敵後抗戰,粉碎敵人的「掃蕩」,大量的牽制敵人,實行配合作戰。同日,中共中央發出反日統一戰線及華僑工作的指示,指出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對英美的統一戰線有著特別重大意義。一方面,在與英美合作之下,消滅日寇是中國民族解放的重要條件;另一方面中國積極地牽制和打擊日寇,積極準備戰略反攻,又是英美戰勝日寇的必要前提。指出全國人民、全體海外僑胞及南洋各民族在抗日戰爭中的中心任務,就是建立與開展太平洋地區各民族反日反法西斯的廣泛統一戰線。這個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應當包括反對日本侵略的一切民族的政府、黨派及一切階層的人民,《指示》強調中國人民與中國共產黨對英美統一戰線的重大意義,集中力量消滅日本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解放的必要前提。《指示》指出:必須大大的開展南洋各地華僑中的工作,對南洋各地共產黨組織的工作,也必須予以各種具體的幫助。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組織海外工作委員會,並將僑務委員會及黨務研究室的海外研究組併入海外工作委員會,以朱德為主任。

附錄7:

中國政府對日本、德國、義大利宣戰

1941年12月9日,國民政府發布文告,正式向日、德、意宣戰。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展開了全國性抗戰,中日之間已完全處於戰爭狀態,但國民政府僅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未正式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對日宣戰,於是國民政府也正式發布《中國政府對日宣戰文告》,明確宣布:「正式對日宣戰,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

自德、意、日在1940年9月簽訂三國同盟條約後,國民政府雖也宣布與德、意兩國斷絕外交關係,但卻並未對德、意宣戰。當日,國民政府在正式對日宣戰的同時,也發表了對德、意宣戰的文告,明確宣布:「中國對德意志、義大利兩國處於戰爭狀態。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德或中、意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至此,中國與英、美、加、荷、澳、新(西蘭)、法等國的聯合陣線形成。

附錄8:

印度援華醫生柯棣華

成為中共黨員的柯棣華

1942年的冬天,12月9日,白求恩式的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大夫,在華北抗日根據地逝世了。他象一顆明亮的星,殞落在中國大地上。

偉大領袖毛主席當時對柯棣華的逝世寄託無限哀思,給柯棣華以高度評價。在延安各界舉行的追悼會上,毛主席送了親筆輓詞:「印度友人柯棣華大夫遠道來華,援助抗日,在延安華北工作五年之久,醫治傷員,積勞病逝,全軍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華大夫的國際主義精神,是我們永遠不應該忘記的。」

柯棣華大夫誕生在殖民統治下的印度。一九三八年,當中國人民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災難深重的時刻,年青的柯棣華從醫科大學畢業不久,就自願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前來中國援助抗戰。到了中國,他親眼看到國民黨政府反動腐化,消極抗戰,節節敗退,非常氣憤。這年十月,他和醫療隊其他四位大夫會見了當時正在武漢的周恩來同志和葉劍英同志。周恩來和葉劍英同志親切熱情地歡迎他們,向他們分析了抗戰形勢,闡明了毛主席關於抗日戰爭的戰略方針。他們深受感動,一致決定到陝北根據地,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民服務。為了表示對中國人民的熱愛,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自己名字後面加上一個「華」字。在向延安出發前夕,柯棣華突然接到父親因貧困折磨去世的噩耗。但是,他抑制著悲痛的心情,含著眼淚表示堅強的決心:「不到延安不罷休!」

一九三九年二月,他們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的重重阻難,到達延安。來到寶塔山下,延水河邊,看到一派朝氣蓬勃的革命氣象,柯棣華是何等興奮啊!偉大領袖毛主席對他們無比關懷,親自出席了歡迎他們的集會,還多次會見了他們。每次親切的會見,都使柯棣華感到無比溫暖和鼓舞。解放區火熱的戰鬥生活,同志們團結友愛的關係和艱苦奮鬥的作風,使他感到幸福地生活在燦爛的陽光里,充滿信心和希望。

這年初冬,當延安大批幹部奔赴敵後開展游擊戰爭時,柯棣華和巴蘇華、愛德華大夫也強烈要求到敵後去,為我們的傷病員服務。臨行前,毛主席親自出席了歡送會,對他們親切勉勵,囑咐他們先到晉東南見朱德總司令,然後到晉察冀找白求恩同志。

朱總司令在晉東南根據地親切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向他們介紹了敵後戰場的概況和八路軍游擊戰爭的主要經驗,還專門安排柯棣華、巴蘇華隨一二九師的一個團參加戰鬥,以便他們深入地觀察抗戰形勢。這段短短的戰鬥經歷,使柯棣華認識到我軍所以克敵制勝,在於黨的堅強領導和政治工作、優良的革命傳統作風和同群眾密切的魚水關係。他曾極其興奮地對翻譯同志這樣評價這段戰鬥生活:「我在八路軍里生活,也可以算是參加了一個新型的戰鬥大學啦!」

隨後,朱總司令派部隊護送他和巴蘇華去晉察冀。他們不避艱險,象雄鷹翱翔在暴風雨之中——跨越太行,穿過冀南,北向冀中和平西,東至運河,北抵長城,縱橫馳騁數千里,於一九四○年春來到了晉察冀根據地。在這裡,聶榮臻司令員象對待親人一樣,關心照顧來自毛主席身邊的國際友人。

當柯棣華到達晉察冀根據地時,白求恩同志已經逝世了。他決心留下來,繼承白求恩未竟的事業。就這樣,他被任命為「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院長。

在晉察冀兩年多時間裡,他始終以白求恩為榜樣,工作上極端負責,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熱忱。他不僅從事醫療工作,還從事教學訓練,編寫講義,擔負著行政和政治工作。在敵人向根據地殘酷「掃蕩」的情況下,他和同志們經常沿著山谷峻岭,一邊作戰,一邊轉移,一邊護理傷病員。他以驚人的毅力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克服了一切艱險。行軍途中,他指揮醫院轉移,形影不離地跟隨著擔架,親自照顧傷病員。他經常說:「傷病員比我重要。」每遇敵機襲擊,他往往不等飛機飛走,就一躍而起,奮不顧身地搶救傷員。他經常為傷病員喂飯,親自給他們做厚褥子,經常把自己的被子給傷員蓋上。嚴寒的夜晚,只要聽說傷病員需要治療,他總是立刻起床,不等衣服穿好就走。轉移中,不管風裡雨里,他經常把自己的衣服、草帽給傷病員用。每當傷病員感激他時,他總是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多消滅日本法西斯,這是我們的共同目的。

他同群眾血肉相連,把為群眾服務看作自己的幸福。在敵人一次掃蕩中,他路過一個被日寇摧殘的村莊,聽到斷續的呻吟聲,就順聲查找,在一間殘破的房子里,見到一個由於難產而生命垂危的婦女。他連忙找來游擊隊和擔架,把產婦送到一個臨時救護所,連夜為她做手術,挽救了母子的生命。正因為這樣,傷病員和群眾都敬愛他,親熱地稱他為「老柯」、「貼心大夫」和「黑媽媽」。

柯棣華以八路軍一個普通戰士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革命,從不要求半點特殊。組織上分配給他的馬,行軍途中,他不是讓身體不好的同志騎,就是馱東西;分配給他稍大一點的房子,他總是騰出來收傷病員,自己往小屋裡搬。他經常穿帶補釘的衣服,而把發下的新衣新鞋省下來,給同志們穿。他把克服困難當作鍛煉自己、改造思想的好機會。他常說:「我來是為了革命,不是為了享受。」在艱苦中,他總是樂觀、愉快地說:「我在此間雖然過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生活,但我覺得我充滿了活力和愉快。我熱愛著中國,熱愛著正以無窮的威力摧毀法西斯暴行的英勇抗戰的軍民!」

在極其艱苦、緊張的戰爭條件下,柯棣華大夫不放過可以利用的每一刻鐘,勤奮學習,追求革命真理。他經常請老同志給他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紅軍的光榮傳統。經過巨大努力,他已能閱讀中文《論持久戰》、《整風文獻》等著作,並聯繫思想,用中文記下學習心得。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一九四一年是我一生中極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我在個人的思想方法和世界觀上有了巨大的變化」。

一九四二年七月,由於他的積極要求,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宣誓後,他一再向組織表示:「我決心把我的一切交給中國共產黨」;「我將永遠和解放區軍民一起戰鬥,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

可以,正當他全心全意、鬥志旺盛地繼續奮戰的時候,可惡的癲癱病卻不斷地襲擊、折磨著他。黨組織一再動員他到後方治療休養,他堅決不去,表示「一分鐘也不願離開戰鬥的崗位」。重病中,他多次懇切地對中國同志說:「毛主席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戰爭真偉大,我愛上了你們的事業……我要和你們一起,同生死、共患難地進行戰鬥」;「我想,只要反法西斯鬥爭取得勝利,中國人民得到解放,就是我死了,印度人民也是高興的,因為我已經把我的一生獻給了東方反法西斯鬥爭最壯麗的事業!」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九日,柯棣華同志懷著對中國人民的無限熱愛,不幸與世長辭了!那時,他寶貴的生命,才度過了三十二個極不平凡的春秋!

根據地的廣大軍民為柯棣華的逝世無限悲慟。朱德同志為柯棣華的陵墓題詞:「生長在恆河之濱,鬥爭在晉察冀,國際主義醫士之光,輝耀著中印兩大民族。」各根據地的廣大醫務工作者,掀起了一個「學習柯棣華作風」的運動……

附錄9:

《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

《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Genocide),是聯合國主持下制定的第一個關於人權問題的國際公約,於1948年12月9日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大會第3屆會議第260A(III)號決議通過,1951年1月12日生效,有效期10年。嗣後公約對未聲明退約的締約國繼續有效,以5年為一期。截至1997年1月1日,締約國為122個。

禁止並懲治滅絕種族罪行是聯合國大會最先處理的問題之一。1946年12月11日,聯合國大會即在其第一次會議上通過第96(I)號決議,確認滅絕種族是文明世界所譴責的違反國際法的一種罪行,並指出,無論何人以何種理由犯有滅絕種族罪,一律在懲治之列。為此,聯合國大會呼籲國際合作,並請求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擬定《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草案。1948年12月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這個公約,目的在於防止和懲治戰時或平時所犯的滅種罪行。

公約共19條。它確認,滅絕種族行為不論發生在平時或戰時,都是國際法上的一種罪行,應對其加以防止並懲治(第1條)。公約將「滅絕種族罪」定義為:蓄意全部或局部消滅一民族、人種、種族或宗教團體,包括殺害該團體的成員;致使該團體的成員在身體上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故意使該團體處於某種生活狀況下,以毀滅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強制施行辦法,意圖防止該團體內的生育;強迫轉移該團體的兒童至另一團體之一種行為者即為滅絕種族罪(第2條)。公約規定,對滅絕種族、預謀滅絕種族、直接公然煽動滅絕種族、意圖滅絕種族及共謀滅絕種族行為均應予以懲治(第3條);並且,對犯滅絕種族罪,或有上述第3條所列行為之一者,不論其為依憲法負責的統治者、公務員或私人,均應予以懲治(第4條)。公約要求締約國依照其本國憲法制定必要的法律,以實施公約的各項規定,尤其應規定對滅絕種族罪或第3條所列行為予以有效懲治(第5條)。公約還明確規定,凡被訴犯滅絕種族罪或有第3條所列其他行為之一者,應交由行為發生地國家的主管法院,或締約國接受其管轄權的國際刑事法庭審理;不得將上述罪行視為政治罪行,以便引渡;任何締約國得提請聯合國的主管機關遵照《聯合國憲章》,採取其認為適當的行為,以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的行為或第3條所列的任何其他行為;締約國間關於某一國家對於上述行為的責任的爭端,經爭端一方的請求,應提交國際法院(第6~9條)。

中國一貫支持國際社會反對滅絕種族罪行的鬥爭,支持聯合國為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行而開展的活動。中國是《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的參加國。1983年4月18日,中國政府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了加入該公約的加入書;同年7月17日,公約對中國開始生效。中國在加入時,對公約第9條關於本公約的解釋、適用或實施的爭端應提交國際法院解決的規定(規定締約國間關於公約的解釋、適用或實施的爭端,經爭端一方請求,應提交國際法院),提出了保留。

附錄10:

盧漢

盧漢

盧漢(1895(乙未年)—1974.05.13),原名邦漢,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原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義,和平解放雲南,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歷任雲南軍政委員會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二、三屆常委、全國政協二、三四屆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盧漢出生於,昭通市炎山鄉中寨的一個彝族奴隸主等級的吉狄家族。祖籍四川省布拖九都人。其父盧元達彝族名叫吉狄源達(1874—1926)曾捐過一個游擊的官銜。其母劉氏(1874—1946)是家庭婦女。根據墓志銘記載,盧元達共有6個兒子,即永恆(永衡、邦漢),邦彥,邦佐,邦治,邦基,邦定。據墓志銘可見,盧漢在6兄弟中,排行居長。

盧漢雖然出生於奴隸主家族,但幼年時期也參加過田間勞動。後來又與龍雲一道,被送進昭通城內讀書。但二人對「三、百、千」不感興趣,於是流浪於雲南昭通與四川涼山布拖的金沙江兩岸地區。拜江湖術士馬得勝為師,學得一手好拳法,頗有俠義心腸,與龍雲、鄒若衡並稱為「昭通三劍客」。

1911年春,盧漢、龍雲、鄒若衡出外收購木材,後因木筏被撞壞貨物沉沒,淹死二十餘人,無顏回鄉,只好去四川另謀出路。6月,四川各地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反抗清廷出賣築路主權,史稱「保路運動」。雲南永善人魏煥章也在川南組織了一支隊伍,自任統領,參與了保路運動,要攻打清朝四川總督趙爾豐。盧漢遂跟隨龍雲、鄒若衡投入魏煥章部。同年冬,辛亥起義後,雲南都督蔡鍔決定派兵支援尚未起義的四川,滇軍援川軍第一梯團長(相當於旅長)謝汝翼,奉命率部經昭通入川至敘府(今宜賓市)。龍雲、盧漢得知滇軍來到,遂一同投奔謝汝翼梯團。謝汝翼得知他們是雲南人,也歡迎他們參加滇軍,暫時給予「候善員」名義,等待安排。龍雲、盧漢就在辛亥時期正式投入了滇軍,並從此與滇軍結下了不解之緣。

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5月盧漢和龍雲隨滇軍開回雲南,以准尉級軍銜被保送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四期步兵科學習,龍雲去了騎兵科。

1914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步兵科畢業後,回家探親,與龍澤清結婚。(盧漢夫人龍澤清,我國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企業家。)

畢業後盧漢分配到滇軍任少尉見習排長。從這時起,盧漢開始了自己一生正規的軍事生涯。

1915年底,從雲南開始的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護國戰爭爆發,盧漢隨護國軍進入四川戰鬥。護國戰爭結束後,盧漢在駐川滇軍成都兵工廠保廠營任排長,後升任連長、副營長等職。

1920年,四川軍人掀起「川人治川」運動,驅逐駐川滇軍,滇軍戰敗退回雲南。盧漢回到昆明後,在唐繼堯督軍公署當少校副官。

1921年初,駐川滇軍第1軍軍長顧品珍,不滿唐繼堯強驅滇軍入川內戰,率部回昆明驅逐唐繼堯。唐繼堯在內部分裂,軍心動搖,眾叛親離的情況下,不得已通電辭職。2月8日凌晨率親信乘滇越鐵路火車向南出走,流落香港。次日,顧品珍進入昆明,以滇軍總司令名義控制雲南。唐繼堯逃離昆明前,委龍云為近衛第11團團長,盧漢任該團第3營營長,駐雲南蒙自地區,以待時機。

1922年春,唐繼堯僥倖地實現了「二次回滇」,重新統治了雲南,論功行賞,龍雲出任軍長,盧漢被任命為近衛第3團團長。

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幫助下改組了國民黨,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準備繼續完成北伐事業,民主革命形勢蓬勃發展。唐繼堯對這個形勢看不慣,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與粵系陳炯明,桂系劉震寰相勾結,試圖推翻以孫中山為首的廣州革命政府,組織以唐繼堯為首的南方政府。1925年春,唐繼堯派出號稱十萬大軍的部隊,分兩路入侵廣西。北路以唐繼虞為總指揮,率領號稱5萬人(實則僅為2.5萬人),從北路進攻;南路以龍云為總指揮,率領號稱5萬人(實則僅有3萬人),從南路進攻。盧漢被唐繼堯任命為第7旅旅長,歸龍雲指揮,進入廣西。由於滇軍指揮混亂,士氣低落,經過幾個月的戰鬥,遭到大敗,於同年8月退回雲南。不過在這次戰爭中,龍雲及其盧漢所部,損失不大,保留比較完整,這就使龍雲、盧漢在後來滇軍內部角逐中,處於優勢地位。

1927年2月6日,盧漢跟隨昆明、蒙自、昭通、大理四鎮守使龍雲、胡若愚、張汝驥、李選廷,發動推翻唐繼堯的「二·六政變」。唐繼堯被迫交出政權,成立了雲南省務委員會,由四鎮守使掌權。5月23日,唐繼堯病死,四鎮守使政權失去了平衡,特別是胡若愚、龍雲爭奪領導權的矛盾迅速加劇。6月14日,胡若愚聯合張汝驥突然向龍雲所部發起進攻,派兵包圍了昆明北校場(龍雲部隊在昆明的駐防地),同時包圍了龍雲及其手下主要將領盧漢、孟坤、高蔭槐等人的住宅。這就是雲南歷史上的「六·一四政變」。

事件發生時,盧漢在家裡聽到槍聲,才發現自己住宅已被包圍,乃從石牆爬出,藏在朋友家中。兩天後化裝潛往滇西祿豐,找到突圍而出的自己的部隊。恰巧也在6月14日這一天,蔣介石控制的南京政府發布命令,任命龍云為「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胡若愚為39軍軍長、張汝驥為獨立第8師師長。因此,胡若愚等人雖然抓住了受傷的龍雲,卻不敢貿然殺害。

盧漢遂與高蔭槐、孟坤、朱旭等人,把部隊集中到滇西鳳儀、下關一帶,並請滇軍元老、憲兵司令胡瑛到滇西統一指揮部隊,代理第38軍軍長,下編為3個師,以盧漢為前敵總指揮兼第2師師長。

部隊重組後,盧漢率第2師東下,與胡若愚部的歐陽永昌所率5個團相遇於祥雲縣清華洞附近,孟坤、朱旭兩師隨後趕到,雙方從上午8時到下午3時,連續激戰7小時之久,胡部潰至祿豐縣城困守。張汝驥率李和生旅趕到祿豐增援,雙方即在祿豐城郊高地激戰,李和生被俘,殘部退入祿豐縣城。盧漢深知圍城不是迅速解決戰鬥的好辦法,便揮軍直搗昆明,迫使胡若愚退出昆明,釋放了龍雲。

8月13日,龍雲回到昆明,正式接任了第38軍軍長兼代雲南省政府主席,重新改組了雲南省政府。從此開始了龍雲統治雲南18年的歷程。在隨後的兩年中,盧漢支持龍雲,打敗了胡若愚、張汝驥等部,統一了雲南。盧漢為龍雲立了大功,龍雲在雲南統治地位確立後,盧漢成了龍雲的可靠助手和事實上的雲南第二把手。

1928年龍雲主滇後,任省政府財政廳長,這時,雲南財政極端拮据,滇幣幣值低落,稅收征不上來,軍費沒有著落,直接威脅著龍雲的統治。盧漢就任後,堅持革新,憑藉軍威,整理財政,為龍雲統治雲南解決了財政危機。

盧漢首先從革新財政廳內部機構入手,把財政廳原有的秘書、科長、主任大部分更換,成立「設計委員會」以供諮詢決策,並調整內部機構,將收(收入)、支(支出)、存(庫藏)、稽(稽核)截然劃分權責,標榜為四權分立。然後,他針對雲南徵收權為軍人把持的狀況,決定收回徵收權,把煙、酒、厘金等稅一律招商投標承辦,即所謂「財政商業化」。

1930年初,他任命其副師長袁昌榮兼任煙酒事務局長,並隨即通電全省徵收機關,煙、酒、厘金等稅收改為招商投標包辦,應一律交給中標人承辦,如敢故違,即以軍法從事!命令一出,許多軍人懾於盧漢的威勢,敢怒而不敢言,沒有人敢於公開違抗。

所謂招商投標,即把全省徵收機關,委給商人辦理,由商人投標,標額最高的即為中標。盧漢執行這一辦法比較嚴厲,他的妻弟龍天如中了一個標,遲遲不繳款,盧漢親筆下了條子,立即取消其承辦資格,其他的人就更不在話下了。因此,數月之內稅款大增,不獨清發積欠,收入還有剩餘,財政漸趨穩定,為龍雲的統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此,盧漢提出為公務員加薪一倍半的提案,實行「高薪養廉」,省務會議很快正式通過,並從1930年7月起正式實行。各級公務人員皆大歡喜,盧漢的聲望也提高了。同年四五月間,盧漢因帶兵進入廣西作戰,才辭去財政廳長的兼職,但由於以槍杆子為後盾整理了財政,也為後任的財政廳長打好了工作基礎。

1931年2月龍雲提出「廢師改旅」的整頓軍隊辦法,對編余軍官不做安置,在用人上不尊重各師長意見,受到屬下師長盧漢、朱旭、張沖、張鳳春的反對。3月,四師長在宜良開會,決定發動「倒龍」政變。3月11日,盧漢和3位師長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兵變,龍雲措手不及,12日以回昭通掃墓為名離開昆明,四位師長在龍雲走後反而沒有了主意,慌了手腳,無法善後,17日又請回龍雲當省主席。4月7日龍雲實行廢師改旅,以「以下犯上」罪名扣押四師長,消氣後不久就釋放了盧漢、朱旭、張沖,開始把精力放在內部建設上。盧漢被委以全省團務督辦,保留省政府委員;朱旭為省民政廳長;張沖為第七旅長,又兼全省鹽務督辦。惟張鳳春仍然反對改編,繼續關押,到抗日戰爭之初才釋放,未幾即病逝。此後一個時期,盧漢雖未控制實際兵權,但龍雲對雲南軍政大事還是常徵詢表弟的意見;而且省內的財政整頓,向法國、比利時等國購買武器等,亦由盧漢主其事。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開始了聞名於世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紅軍的兩大主力——中央紅軍和紅二、六軍團,先後兩次路過雲南。蔣介石命令龍雲「追剿」紅軍。然而,在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感召下,龍雲聽而不聞,要求滇軍對紅軍儘可能多追少堵,儘可能讓紅軍走出雲南,這就在事實上幫了北上紅軍的忙。盧漢亦曾率兵「追擊」紅軍,然而在龍雲的影響下,也只是演戲而已。

後來新中國成立後,賀龍被任命為國家體委主任,盧漢為副主任,兩人見面時,曾有以下一段回憶和對話。當年紅二、六軍團路過雲南時,盧漢率部在賀龍部隊的後面,表面上是「追擊」、「截堵」,實際是「送行」、「殿後」的一場把戲。盧漢對賀龍說:「我還在當年追擊過你呢。」賀龍笑答道:「我知道,我曉得,你追也追不上,擊也擊不倒嘛!」盧漢說:「這不過是『送你一程』的意思。」大家都默契而笑。

抗日戰爭期間,任第六十軍軍長,率部參加台兒庄戰役(見徐州會戰),頗著戰功。所部擴編為第三十軍團,任軍團長。後任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第一方面軍司令官等職。

1945年日本投降後,奉命率部去越南受降。蔣介石乘盧漢不在,昆明兵力空虛之際,部署第五軍邱清泉發動兵變,10月2日將昆明城內滇軍繳械,發動「驅龍事件」,3日下令免去龍雲本兼各職,調任「軍事參議院院長」(空銜),同年12月,盧漢接替龍雲任省政府主席。

1948年12月8日,被蔣介石軟禁了3年的龍雲終於在陳納德的幫助下逃離了蔣介石的控制,於1949年8月13日與國民黨44位同仁宣布起義,擁護共產黨的領導,8月17日龍雲又致書盧漢及雲南參議會,勸其舉義反正,參加解放運動。

1949年12月9日,盧漢率部起義,雲南解放。

歷任雲南省軍政委員會主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並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民革中央常務委員等職。

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

1974年5月13日,盧漢因患肺癌,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九歲。

附錄11:

美聯邦調查局公布肯尼迪謀殺案調查報告

1963年12月9日,美國聯邦調查局已得出結論:李·哈韋·奧斯瓦爾德上月在達拉斯暗殺肯尼迪總統無背景。

在這天送給肯尼迪暗殺特別調查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聯邦調查局也得出結論,奧斯瓦爾德與馬傑克·魯比之間無聯繫。魯比是夜總會老闆,在肯尼迪遭暗殺兩天後,在達拉斯警察局車庫將奧斯瓦爾德開槍打死。在聯邦調查局認定奧斯厄爾德哈殺無背景的材料中,在用來暗殺總統的步槍中發現幾條布塊,還有包步槍的紙上的指紋;這支槍藏在達拉斯學校一倉庫中,11月21日,致命的子彈就從這兒射出的。這支槍已驗明就是奧斯瓦爾德以化名訂購的那支槍。

附錄12:

世界上第一隻滑鼠面世

後來,人們把1968年12月9日定為滑鼠的生日

1968年12月9日,全世界第一個滑鼠誕生於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它的發明者是Douglas Englebart博士。Englebart博士設計滑鼠的初衷就是為了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簡便,來代替鍵盤那繁瑣的指令。他製作的滑鼠是一隻小木頭盒子,工作原理是由它底部的小球帶動樞軸轉動,並帶動變阻器改變阻值來產生位移信號,信號經計算機處理,屏幕上的游標就可以移動。自此,滑鼠和PC就結下了那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不解之緣。

自從有了計算機,鍵盤就一直陪伴著它,也一直扮演著主要輸入設備的角色。用鍵盤打字確實不錯,但用來移動游標時,就顯示出其局限性了。於是,就職於美國航空航天局整天與計算機打交道的恩格爾伯特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是否可以用「點控」的方法代替敲擊鍵盤呢?

經過多年努力,在1982年,恩格爾伯特的想法總算變為現實:一種名為「顯示系統游標位置縱橫移動指示器」的產品問世了。它的作用有二,一是控制屏幕上游標的移動,二是代替回車鍵。不過,它的名字太長,實在不便稱呼。

一天,在恩格爾伯特工作的實驗室中,一個「顯示系統游標位置縱橫移動指示器」從電腦桌上掉下來,由於有連線與主機相連,它就懸在半空,從側面看恰似一隻拖著長尾巴的老鼠,此景觸發了恩格爾伯特的靈感,於是,「顯示系統游標位置縱橫移動指示器」便有了「Mouse」(老鼠)這個名稱。當「Mouse」這種計算機輸入設備在我國使用後,人們將它譯為「滑鼠」,恰如其分地反映出這種設備的外觀和功用。

滑鼠是1964年由Douglas Engelbart發明的,當時Douglas Engelbart在斯坦福研究所(SRI)工作,該研究所是斯坦福大學贊助的一個機構,Douglas Engelbart很早就在考慮如何使電腦的操作更加簡便,用什麼手段來取代由鍵盤輸入的繁瑣指令。

60年代初,他在參加一個會議時隨手掏出了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不是筆記本電腦),畫出了一種在底部使用兩個互相垂直的輪子來跟蹤動作的裝置草圖,這就是滑鼠的雛型。到了1964年,Douglas Engelbart再次對這種裝置的構思進行完善,動手製作出了第一個成品。因此Douglas Engelbart也被稱為「滑鼠之父」。

當時還沒有「滑鼠」的名稱,這個新型裝置是一個小木頭盒子,裡面有兩個滾輪,但只有一個按鈕。它的工作原理是由滾輪帶動軸旋轉,並使變阻器改變阻值,阻值的變化就產生了位移訊號,經電腦處理後屏幕上指示位置的游標就可以移動了。由於該裝置像老鼠一樣拖著一條長長的連線(象老鼠的尾巴),因此,Douglas Engelbart和他的同事在實驗室里把它戲稱為「Mouse」,他當時也曾想到將來滑鼠有可能會被廣泛應用,所以在申請專利時起名叫「顯示系統X-Y位置指示器」,只是人們覺得「Mouse」這個名字更加讓人感到親切,於是就有了「滑鼠」的稱呼。

附錄13:

日本「促進恢復日中邦交議員聯盟」成立

1970年12月9日,由日本各黨派和無黨派國會議員組成的「促進恢復日中邦交議員聯盟」在東京成立。成立大會一致通過的宣言說,他們將「為在法律上結束日中之間的戰爭狀態,並在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上恢復(日中)邦交而同心合力地前進」。

日本眾參兩院議員300多人報名參加了這個聯盟。

日本自由民主黨眾議員藤山愛一郎當選為聯盟的會長,自由民主党參議員河野謙三、社會黨眾議員勝間田清一、公明黨眾議員渡部一郎、民主社會黨眾議員春日一幸當選為副會長。

松村謙三、片山哲、中村高一、平冢常次郎和石橋湛山等日本知名人士擔任聯盟的顧問。

在第一次理事會上,還推舉宇都宮德馬、田川誠一(以上為自由民主黨)、松平忠久、小林進(以上為社會黨)等8人為聯盟的常任理事。

附錄14:

第八屆曼谷亞運會開幕

第八屆曼谷亞運會會徽

1978年12月9日下午,第八屆亞洲運動會在金燦燦的熱帶陽光照耀下,在曼谷市的國家體育中心隆重開幕。

座落在曼谷市中心、能容納五萬人的主體運動場充滿歡樂氣氛。場外鮮花盛開,場內飄揚著亞運會聯合會成員國家和地區的旗幟。儘管室外溫度高達攝氏三十多度,但人們還是興高采烈地提前從四面八方匯攏到運動場來。

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和王儲哇集拉隆功在泰國總理、第八屆亞運會組織委員會主席江薩-差瑪南和亞運會聯合會主席他威-尊拉塞的陪同下登上主席台。二十一名泰國男女跳傘員從高空降落到運動場的草坪上。他們的表演揭開了盛大開幕儀式的帷幕。按照泰文字母的順序,各國和地區的運動員和教練員依次入場,受到全場觀眾的鼓掌和歡呼。

中國隊來了。排球運動員周仲瑜高擎五星紅旗進入場地。走在旗前的是:女排隊員張潔雲和田徑選手鄒振先。身穿鮮艷的新隊服的中國男女選手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微笑著向觀眾揮手致意。泰國觀眾向來自友鄰之邦的中國運動員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走在最後的是本屆運動會的東道國的體育隊伍——泰國體育代表團。他們邁著雄健的步伐經過主席台和觀眾席時,受到了十分熱烈的歡迎和歡呼。

在鼓樂聲中,上屆亞運會東道國伊朗的代表將亞運會的會旗和火炬轉交給亞運會聯合會主席他威將軍。

十七時十五分,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莊嚴宣布第八屆亞運會開幕。會場上升起了巨幅的亞運會聯合會會旗,鳴禮炮三響。一千九百七十八隻鴿子、無數的五彩繽紛的氣球先後飛上了曼谷的藍天。

泰國的一對青年男女運動員並肩舉著火把在歡呼聲中登上了主席台對面的高台,點燃火炬。當巨大的火苗歡騰跳躍起來的時候,在二百人組成的軍樂隊伴奏下,兩千人的合唱團唱起了第八屆亞運會之歌,歌聲在空中回蕩。

運動員退場之後,一千零八名女學生和八百名男女青年分別表演了優美的泰國民間舞蹈和團體操。開幕式隨即結束。

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長徐寅生和其他各體育代表團團長、柬埔寨參加第八屆亞運會代表、國際和亞洲體育組織的代表以及各國駐泰國使節也出席了開幕式。

附錄15:

我國首次參加世界體操錦標賽

馬燕紅

 1979年12月2~9日,我國體操運動員在中斷了17年之後重新參加了在美國沃思堡市中心體育館舉行的第二十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在為時8天的比賽中,我國選手馬艷紅以19.825分的成績獲得女子高低杠世界冠軍,為中國體操隊贏得了一面金牌。

中國男、女隊在這次錦標賽中分別獲得了第五和第四名,因而取得了參加1980年奧運會比賽資格。

在9日進行的男子6個項目、女子4個項目的單項決賽。在女子高低杠比賽中羅馬尼亞選手埃貝爾列獲第三名。中國的另一名選手朱政名列第八。

獲得女子單項決賽另外三個項目冠軍的是:自由體操:埃貝爾列(羅馬尼亞)。平衡木:采爾娜(捷斯洛伐克)。跳馬:杜爾奈爾(羅馬尼亞)。中國選手鄭斯華獲得單項決賽自由體操第七名。

在男子六個單項決賽中,一九七九年世界盃體操錦標賽鞍馬比賽的第三名、美國選手托馬斯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選手布魯克納並列男子自由體操冠軍。中國運動員李月久名列第六。獲得鞍馬冠軍的是匈牙利選手馬格亞爾。蘇聯的季佳京贏得了吊環冠軍。中國選手黃玉斌獲得第六名。跳馬冠軍也為季佳京獲得。雙杠和單杠冠軍分別由美國選手康納和托馬斯獲得。中國選手童非取得單杠第五名。

這些對於首次參加世界體操錦標賽的我國運動員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我國首位體操世界冠軍馬燕紅

馬燕紅,中國女子體操運動員,回族。1963年7月5日生於北京一個工人家庭。身高1.51米,體重40公斤。自由喜愛唱歌跳舞,中國女子體操運動員,回族。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女子體操隊第一個少數民族運動員。她8歲在北京什剎海業餘體校學體操,1975年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育學院學習,1978年入國家隊,以獨創高低杠綳杠後空翻轉體360度下等高難動作而著稱。1979年12月9日第2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馬燕紅獲高低杠冠軍,成為中國在世界體操比賽中首次獲世界冠軍的運動員,被外電譽為「中國體操走向世界高峰的報春花」。

馬燕紅訓練刻苦,動作優美精確,1978年在上海國際體操邀請賽上,以9.95分的成績獲高低杠冠軍。同年又在第8屆亞洲運動會上再次戰勝不少強手,獲高低杠冠軍。1979年12月,在美國沃斯堡舉行的第2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馬燕紅不畏名手,以19.825分的優異成績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運動員M.格瑙克並列女子高低杠冠軍。成為中國在世界體操比賽中首次獲得冠軍的運動員,15歲的她從而成為中國體壇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1980年在美國哈特福德國際體操邀請賽中,獲平衡木冠軍。1981年在第21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又獲得高低杠第2名和全能第4名(這是當時中國女子體操運動員在全能比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自由體操第五名,並是獲得女子團體亞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1982年在第六屆世界盃體操賽中,再次獲得全能第四名,四個單項均取得名次。1984年在洛杉磯第二十三屆奧運會體操比賽中,年已20歲的她以其「綳杠後空翻轉體360°下」(這一動作被稱為「馬燕紅下」)的獨創動作和高質量的成套表演,奪得高低杠金牌,實現了她成為奧運會冠軍這一最大願望,她還獲得平衡木第五名、全能和自由體操兩項第六名,並是女子團體銅牌獲得者中國隊的成員。

馬燕紅技術比較全面,特別是高低杠上的10個難度動作水平很高,高杠上一個分腿迴環成手倒立,落下到低杠撒手「反綳」,兩杠間穿插巧妙。她的騰身迴環倒立轉體360度,在2.03米的高杠上邊迴環,邊轉體,乾淨利落。最後的綳杠轉體180度接前空翻下,十分出色。

洛杉磯奧運會後,馬燕紅正式退役。

馬燕紅在中國體操史上寫下的五個「第一個」

第一個獲得世界冠軍,

第一個獲得奧運會女子冠軍,

第一個女子團體世界亞軍主力,

第一個進入世界大賽個人全能前4名,

第一個由國際體聯以她的名字命名一個高難動作——「馬艷紅下」。

「馬燕紅下」

「馬艷紅下」是高低杠中的一種下法,正規的名稱叫「腹迴環綳杠團身後空翻轉體360度下」,1979年12月美國沃斯堡第2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馬燕紅以此動作獲得冠軍。70年代,一位前蘇聯選手Muchina把這個腹回綳杠的下法發展成帶空翻的,這個動作就以她名字命名,到現在還是D組的難度。後來馬艷紅最早的下法是Muchina轉體180,這是一個E組的高難下法。她憑著這個下法,以及她首創的「馬艷紅轉體」,在1979年世錦賽上奪取了中國體操史上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到了1981年,馬艷紅將Muchina 180發展成了轉體360,就在那年的世錦賽上她獲得了命名.自從1984年奧運會之後,「馬艷紅下」就從江湖絕跡了。根本原因是高低杠器械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馬艷紅下」是支撐擺時代的產物,那個時代高低杠間距低,運動員不可能象現在那樣用兩個大迴環來完成高難空翻下法,只能採用蹬杠、腹回等「弧形」類動作來做下法,「馬艷紅下」就是這類下法登峰造極的巔峰之作。進入大擺時代,這類動作自然會慢慢退出歷史舞台。

馬燕紅的體操生涯是從北京市和平街第二小學開始的。7歲那年她被選進了北京市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馬燕紅的身體條件並不出色,尤其是腿太細,力量很弱。1974年底,馬燕紅加入八一體操隊。針對馬燕紅的身體特點,教練周濟川讓她主攻對腿部力量要求較低的高低杠。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周濟川帶著馬燕紅在室外繼續訓練,馬燕紅的絕招——綳杠轉體180度和360度,就是當時在室外的大樹上綁上滑車,在樹底下練出來的。

附錄16:

我國首張《穩定原子核圖》出版

1989年12月9日,媒體報道,山西省兩位工程師繪製出我國第一張《穩定原子核圖》,已由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

穩定原子核是物質世界比元素更深一層次的基本組成單位,共有287種。它在物理研究、核工程方面有著重要的用途。

《穩定原子核圖》的繪製者王昱應和任永亨,分別是潞安礦務局和山西電機廠的工程師。新型的《穩定原子核圖》不僅使用方便,而且在圖中還詳盡地列舉了核素的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丰度、核自旋等數據。

附錄17:

《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1991年12月9日—10日,歐共體第46屆首腦會議在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舉行。12個成員國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草簽了包括《經濟聯盟條約》和《政治聯盟條約》兩部分的《歐洲聯盟條約》。因該條約是在馬斯特里赫特簽署的,故而又稱作《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

《政治聯盟條約》確定了政治聯盟的基本目標。為便於推行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條約在決策方式上規定對某些決定可採取特定多數制,這是對至今實行的每項決定必須一致通過這一規定的重要補充。條約還準備把西歐聯盟變為一個地區性防禦機構,作為政治聯盟的組成部分,實施與防務有關的決定。在防務問題上,由於英國反對建立歐洲獨立財務體系,主張西歐聯盟只作為北約的補充,而法德則主張把西歐聯盟作為歐共體的防務機構,結果條約規定,把西歐聯盟建設成歐共體的防務機構,負責制訂歐洲的防務政策,同時與北約保持一定聯繫。條約還規定用5年時間讓西歐聯盟與北約把包括後勤在內的各項工作統一起來。

《經濟聯盟條約》確定了經濟和貨幣的最終目標,規定至遲於1998年7月1日成立歐洲中央銀行,並於1999年1月1日實行單一貨幣。按原先計劃,如到1996年,有7個國家符合規定的經濟標準(通膨率在5%以下,財政赤字不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3%,公共債務不超過國民生產總值60%),便於1997年實行單一貨幣,但需由12國多數表決通過。條約規定,如屆時達到上述標準的不到7國或多數表決未能通過,那麼達到標準的國家至遲於1999年1月1日放棄本國貨幣而實行單一貨幣,其他國家待達到標準後參加。

實行經貿聯盟的目標意味著成員國把貨幣決策管理的自主權轉讓給歐洲中央銀行,這個超國家機構將承擔起行使成員國貨幣主權的職能,以確保價格穩定及實現統一大市場在經濟增長和就業方面的整體利益。

《馬約》是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取得的一次突破性的進展,它表明歐共體將朝著一個經濟、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種職能兼備的聯合體方向發展。因此,《馬約》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附錄18:

查爾斯黛安娜正式分居

1992年12月9日,英國首相梅傑在議會宣讀了英國王室的一份聲明,宣布英國王儲查爾斯親王和黛安娜王妃在結婚11年之後,正式決定分居,但不辦理法律上的離婚手續。這一消息給女王「災難性的一年」又添上濃重的一筆。

世界上也許沒有比他們更引人注目的夫妻了。正當人們對英王室的婚變新聞迭出的興趣尚未稍減之時,查爾斯王子的決定成了新聞界和尋常百姓的最新熱門話題。8日,英國王室和梅傑首相同時在不同場合宣布了這一決定。梅傑首相在議院發布這一決定時,整個議會「一片沉寂」。據稱,這項決定不影響查爾斯繼承王位和黛安娜王妃成為王后的「憲法地位」。

據報道,此決定是在「和諧」的氣氛中達成的。白金漢宮的發言人說,查爾斯王子夫婦目前沒有離婚的計劃。女王及其丈夫對此深感遺憾,但對查爾斯夫婦的困境表示理解。

此間各大報均以顯著地位刊登了查爾斯夫婦曾享有美好時光的照片和近年來失和後的特寫,既有惋惜,也有傷感。

附錄19:

世貿組織首屆部長會議

世界貿易組織組織機構圖

1996年12月9-13日,為期5天的世貿組織首屆部長會議在新加坡舉行。來自世貿組織128個成員的23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通過了《新加坡部長宣言》。

會議主席、新加坡貿工部長姚照東說,會議期間,與會部長分析了世貿組織成立兩年來國際貿易的發展情況,承諾繼續推行貿易自由化,以促進所有成員的發展與就業,穩定和繁榮。

《新加坡部長宣言》指出,貿易自由化帶來的全球貿易增長為眾多成員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包括服務貿易和直接投資在內的國際經濟變化以及經濟的日益一體化為經濟增長、創造就業機會和發展提供了空前的機遇。

在爭議最大的勞工標準問題上,《宣言》承認國際勞工組織是制定和處理勞工標準的有效機構,強調不允許用勞工標準問題設置新的貿易保護措施,同意不對各成員特別是低收入發展中成員的相對競爭優勢提出質疑,規定世貿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之間的合作必須完全尊重各自不同的範圍。

關於投資政策和競爭政策問題,部長們在《宣言》中同意組成兩個工作小組分別研究這兩個問題和貿易之間的關係。

世界貿易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於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是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總部設在日內瓦,有125個成員。它取代關貿總協定,負責管理烏拉圭回合一攬子協議的實施,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1944年7月舉行的布雷頓森林會議曾設想在成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同時,成立一個國際性貿易組織,從而使它們成為二次大戰後左右世界經濟的「貨幣—金融—貿易」三位一體的機構。1947年聯合國貿易及就業會議簽署的《哈瓦那憲章》同意成立世貿組織,後來由於美國的反對,世貿組織胎死腹中。同年,美國發起擬訂了關貿總協定,作為推行貿易自由化的臨時契約。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啟動後,歐共體和加拿大於1990年分別正式提出成立世貿組織的議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才正式決定成立世貿組織。

世貿組織的宗旨和基本原則與關貿總協定基本相同,旨在通過市場開放、非歧視性和公平貿易等原則,來達到推動實現世界貿易自由化的目標,但它與關貿總協定又有所不同,它比關貿總協定有更寬的管轄範圍,除管理傳統的和烏拉圭回合新確定的貨物貿易外,還包括長期遊離於關貿總協定外的知識產權、投資措施和服務貿易等領域。世貿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國際組織,它在調解成員爭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世貿組織的最高決策權力機構是部長大會,至少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下設總理事會和秘書處,負責世貿組織日常會議和工作。總理事會設有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三個理事會和貿易與發展、國際收支、行政預算3個委員會。秘書處設總幹事1人。世貿組織於1995年11月29日還成立了7人仲裁機構上訴法庭,該機構負責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發生的分歧進行仲裁。

世貿組織有創始成員和新成員之分,創始成員必須是關貿總協定的締約方,新成員必須由其決策機構——部長會議以2/3多數票通過方可加入。1995年7月11日,世貿組織總理事會會議決定接納中國為該組織的觀察員。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加入世貿組織進行了長達10年的努力。但是,由於個別國家的阻撓,把進出口貿易額在世界貿易排名中居第11位的中國一直拒於世貿組織之外。

附錄20:

中美國防部官員舉行首次正式磋商

1997年12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中將一行前往美國進行中美兩國國防部磋商。雙方將就國際和地區安全以及雙邊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這是江澤民主席訪美時,兩國國家元首確定兩國防務部門建立定期磋商機制後,中美兩國國防部之間的首次磋商。

12月11~12日,中美兩國國防部官員在華盛頓舉行了首次正式磋商。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中將和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斯洛科姆主持了這次磋商。磋商中,雙方就國際和地區安全問題、兩國防務關係和1998年兩軍交往安排深入地交換了意見。

熊光楷與斯洛科姆還草簽了江主席訪美期間雙方達成的關於建立兩國國防部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的協定。雙方還介紹了各自軍隊參加人道主義救援和減災活動的情況,雙方同意將在這個領域進一步交流經驗。

在會見中,雙方高度評價了江主席訪美時兩國國家元首就發展兩軍關係達成的共識,認為兩國國防部定期磋商機制的建立是中美兩國努力建設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的一個實際步驟。雙方表示將認真落實兩國國家元首達成的共識,進一步促進兩軍的相互了解和友好關係的發展。熊光楷還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斯坦伯格、美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斯就國際和雙邊有關問題交換了意見。

附錄21:

巴以衝突十年傷亡慘重

1997年12月9日,據以色列和平組織——被佔領土人權信息中心公布的一項報告,從1987年12月9日爆發反抗以色列佔領的巴勒斯坦起義至1997年11月30日,雙方共有1860人在衝突中喪生。

該組織是為紀念巴勒斯坦人舉行反抗以色列起義10周年而發布這份報告的。

報告指出,10年來,共有1477名巴勒斯坦人被殺害,其中1346人是被以色列軍人打死的,另外131人被以色列平民打死。與此同時,共有383名以色列人被巴勒斯坦人打死,其中包括256名平民和127名軍人。

報告說,按階段劃分,在1993年9月巴以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之前、巴勒斯坦起義處於高潮時,共有1162名巴勒斯坦人和160名以色列人喪生。此後4年,又有315名巴勒斯坦人和223名以色列人死亡。

統計數字表明,巴以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後,雖然巴以雙方因衝突致死人數下降,但由於巴勒斯坦極端分子的暴力事件增多,以色列方面死亡人數反而超過了前期。以色列右翼組織也以此為由反對繼續巴以和平進程。

附錄22:

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實體經濟

2008年12月09日《國際融資》發表趙勇的文章,分析全球金融危機如何影響中國實體經濟。

美國次貸危機正逐步演化成「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機。這場金融危機對中國有何影響呢?有種僥倖的觀點認為,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僅僅是外匯儲備的縮水和金融機構投資美國次級債的損失,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很小或基本上沒什麼影響。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使中國經濟在本次危機中深受其害

趙勇

隨著美國華爾街投行巨頭雷曼兄弟的倒閉,美國次貸危機正逐步演化成「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將產生「顯著且深遠」的影響。這場金融危機對中國有何影響呢?有種僥倖的觀點認為,中國在這次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僅僅是外匯儲備的縮水和金融機構投資美國次級債的損失,對中國實體經濟影響很小或基本上沒什麼影響。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使中國經濟在本次危機中深受其害。

進出口行業:風口浪尖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中國進出口行業受到的衝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削弱了美國消費,直接影響中國對美出口。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

房地產行業:遭遇寒冬

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使中國房地產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寒冬」。未來房產業的成交量持續下滑、購房者信心減弱和持幣觀望、空房率持續增加與毛利率下降,將導致開發商遭遇現金流的困擾,銀行業中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大大提高。

鋼鐵、有色金屬行業:陰雲籠罩

作為全球第一大鋼材生產國和鋼材出口國,2006年中國的鋼材出口量達到了4300萬噸,2007年達到了6264萬噸,而2008年1~8月份,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鋼材出口4184萬噸,同比減少325萬噸,下降7.2%。鋼材出口的減少,加上房地產、造船、汽車三大行業的不景氣使市場上對鋼材的需求量銳減,同時,國內鋼材庫存卻在上升。除了中小鋼廠以外,寶鋼、武鋼、唐鋼、鞍鋼、沙鋼等大型鋼廠也開始以生產線輪流排產檢修的名義限產。

除了鋼鐵行業,銅、鋁等有色金屬行業也深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有色金屬市場現貨與期貨並存,銅等主要有色金屬期貨衍生金融商品的屬性突出,價格走勢與金融形勢密切相關,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聯緊密的商品。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加劇,使投資者對幾乎所有金融商品失去信心,撤離期貨市場,直接導致包括有色金屬期貨在內的衍生金融商品價格出現下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生產和消費國,有色金屬價格的暴跌,不僅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的生產經營造成重要影響,也將影響到相關產業,進而對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產生影響。

其他行業:難以倖免

其他行業會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嗎?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全球性金融危機會通過以下3個渠道波及到其他行業。第一,居民的消費需求大大降低。一方面,金融危機帶來的股市暴跌,使投資者資產縮水,減弱了部分居民的實際購買力,股市調整的財富「負效應」將前所未有地顯現。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存在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和潛在風險,使人們對風險的恐懼程度普遍上漲,對未來的就業狀況和收入預期不甚樂觀,當收入預期不佳時,居民會壓縮一些非必需性的消費。第二,受整體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投資普遍缺乏信心,會出現「慎貸」的現象,從而使投資需求下降。第三,目前全球金融體系處於動蕩之中,銀行不良資產大幅上升,為避免風險,他們會提高信貸標準,使企業貸款和個人消費信貸難度加大。這些都會使社會總需求減少,使宏觀經濟環境惡化,從而對各個行業產生影響。


推薦閱讀:

歷史上真正的八賢王究竟是誰?
台灣咖啡消費文化的歷史分析
俄近百年歷史圖書館遭遇火災 大量古籍被毀(圖)
歷史的舵手
專輯:【優酷*歷史】大全集【視頻系列】1

TAG:歷史 | 歷史上的今天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