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衛:低年級課堂發展閱讀策略的實踐
小學語文名師
於茫茫書海中,為你尋找更適合自己成長的有效資源和那些鍥入心靈的文字。與高人交心,輕鬆學習,把時間留給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精彩就點擊右上角分享出去,贈人玫瑰手染余香。
曹
愛
衛
曹愛衛長壽橋小學副校長、國內繪本創意讀寫教學第一人、語文名師。
曹愛衛:低年級課堂發展閱讀策略的實踐
編者按:在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有的教師仍然將閱讀目標指向「課文內容梳理」,而忽略了閱讀策略的發展。這樣的閱讀教學,離學生真實的閱讀有很大的距離,長此以往,學生對閱讀必將不再期待和嚮往。那我們可以如何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中發展學生的閱讀策略呢?謹以此文與各位探討。本文已刊發於《小學教學研究》(2017.2)。
在當今資訊快速流通的社會,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來適應飛速變化的生活環境。閱讀能力強的人,在舊知的儲備,新知的攝取,以及新舊知識的有效連結為我所用等方面都佔有先機。可以這麼說,閱讀能力的強弱已成為影響個人發展的關鍵因素。在閱讀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起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已成為語文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01
閱讀策略在低年級閱讀課堂的迷失
在某區五年教齡青年教師閱讀教學比賽中,一連了六節二年級下冊的《找春天》,六個老師的設計大同小異,大致是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引入課文。角度稍有不同,有的從看題質疑入手,有的從觀察春天的圖片入手,有的從春天的歌曲欣賞入手。
第二環節:自學課文。此環節的自學要求是高度一致,均用PPT打出以下兩方面內容:(1)大聲朗讀課文,讀准字音,記憶字形;(2)把課文讀流利,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完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第三環節:檢查自學情況。或整版或分組出示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讓學生認讀,然後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
第四環節:理解課文「找春天」部分。先自由讀一讀課文「找春天」部分,再圈一圈從哪裡找到春天,春天是怎麼樣的,最後練習感情朗讀。
第五環節:課堂練習。學寫生字或仿說句子。
這,基本是我們現今低年級閱讀課堂的縮影:教學過程程式化,教學內容碎片化,最為關鍵的是,閱讀目標模糊化——仍然指向「課文內容梳理」,忽略閱讀策略的發展。這樣的閱讀教學,離學生真實的閱讀有很大的距離,長此以往,學生對閱讀必將不再期待和嚮往。正如易中天老師所質疑:「語文課堂里,孩子面臨的是文字死屍,他們還會愛語文嗎?」
在真實的閱讀環境里,即便是低年級的學生,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三個階段,往往會用到以下一些閱讀策略:
閱讀前:了解文本的主題是什麼,對這個主題,已有哪些認知;瀏覽文本,提出問題;對文本內容做出預測。
閱讀中:根據文字描述,在腦海中浮現畫面;不明白的詞句,利用上下文線索推想意思;遇到難理解的地方,再讀一遍;自我提問題,繼續往下讀,找答案;預測、修正和確認。
閱讀後:寫下自己的反應,並和別人分享,或者和他人討論;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心理學研究表明, 9歲之前是閱讀發展的關鍵期,在此之前是「學習閱讀」,9歲之後則是「通過閱讀來學習」。如果在9歲之前還沒有培養出閱讀興趣,學習和運用相應的閱讀策略,今後將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也必將影響到其他學科能力的發展。
對照當下低年級的閱讀課堂,再對照學生真實的閱讀需求,我們不難發現,低年級閱讀課堂還有太多的閱讀任務沒有完成。
02
在低年級課堂中發展閱讀策略
在低年級課堂中,關照閱讀進程前、中、後三個時段,分別側重發展不同的閱讀策略。
01閱讀前——讓閱讀蘇醒過來
一個有經驗的閱讀者,在進行正式閱讀前,往往會進行一些前置性活動,以幫助接下來的閱讀能順利進行。
1.啟動先備知識
通過各種形式,啟動先備知識,讓新知識可以順利聯結已有的知識背景,促進文本的理解。比如啟動與文章內容有關的知識,與文章組織結構有關的知識,與人認知世界有關的知識等。
啟動低年級學生的先備知識,忌用文字敘述或理性論述,宜通過遊戲、活動等,讓學生在感知和體驗中,自然而然地喚醒舊有知識。
在學習二年級下冊選學課文《駱駝和羊》一課時,就可設計「想一想,連一連」的遊戲:
中間方格里有六件事情,做哪些事情的時候,高比矮好,做哪些事情的時候,矮比高好。請學生開動腦筋,想一想,連一連。這樣的活動設計,有效地喚醒了學生的先備知識,可以幫助學生閱讀時更加清楚地認識文本里「駱駝」和「羊」的優點,以及他們的局限。初步感悟到,看問題要辯證,不能以一個的標準去衡量,也不能以自己的標準去看待別人。
2.預測
閱讀前的「預測」,說直白點,就是讓學生「猜一猜」。面向教材中單個文本的教學,怎麼猜才能有效地提升閱讀能力,這是關鍵。
一般來說,預測點可以是文本的題目、課文中的插圖、或者某一個能引發不同思考路線的段落等。讓學生從這些點入手,預測文本的大致內容,發展有意義的推論,幫助學生對要閱讀的文本內容有初步的了解。
像《我要的是葫蘆》等課文,插圖對比明顯,就可採用利用圖像預測法。學生通過觀察,產生疑問:為什麼原先綠油油的葫蘆葉都黃了,原先可愛的小葫蘆都掉了呢?進而預測,「你覺得這篇課文大概會講一個什麼故事?」學生的預測,有著自己的思維線索:(1)葫蘆生病了,可是種葫蘆的偷懶,沒有好好施肥、捉蟲;(2)這個人不會種葫蘆,他不知道怎麼照顧小葫蘆;(3)他是個書獃子,只會讀書,不會種葫蘆……帶著這樣的思考進入課堂,學生就會對學習充滿期待。
當然,前置性活動還可以採用「提問題」、「連結生活」等閱讀策略。只要能有效地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並為文本的學習做適宜的鋪墊,都是可行的。
02閱讀中——讓閱讀活躍起來
低年級的教材文本,雖然比較淺顯、短小,但文本內容里具有深入閱讀的各種線索,為學生提供理解整體意義的可能性。學生不但可以認識文本中特定的文字、詞語、句型,也可以在情節中找到深入探究的線索,利用多種閱讀策略,理清邏輯脈絡,發現隱藏在字裡行間的「真相」。
1.提取信息
引導學生從文本中提取信息,引發深入思考,是理解文本的關鍵。低年級閱讀教學,根據學生思維的特點,提取的信息,主要有這四類:
(1)文本中的重點或關鍵
低年級的學生,提取信息,首先要找出一些影響情節發展的重要線索,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大要素。再者,找出說明文本內容中心的關鍵句,可以是中心句、邏輯字之後的句子、轉折詞銜接的句子等。如《葡萄溝》一課,就可以直接提取中心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葡萄溝好在哪裡?深入細讀,尋找支持的理由。
這類信息的提取,有助於學生理解文本主要是講什麼的,在閱讀時,形成整體印象。
(2)感受深切,能引發共鳴的詞句
這些詞句往往可以觸發學生的感受,產生新的想法,成為深入心智對談的重要媒介。如《動手做做看》一課中,伊琳娜通過親自動手操作,發現結論和科學家郎志萬說得不一樣時,非常生氣,第二天一早,就去問郎志萬,作為一個科學家,怎麼可以提那樣的問題,來哄騙小朋友。這種被大人哄騙的經歷,很多孩子都有過,只是懼於權威,未敢表現。但,伊琳娜的這一聲責問,定然能喚起他們的共鳴。教學中,提取這樣的信息,引發學生深入思考:一個科學家,到底能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哄騙」小朋友。學生的思維角度、思考的深度都會和傳統的內容分析為主的課堂截然不同。再如《三個兒子》一文中,為什麼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3)生句、生詞或不了解的詞句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由於先備知識不足,無法理解文本中出現較為艱深的句段、生澀的詞語,無法串聯上下文流暢思考的段落等,都是正常的。但,這類詞句往往會成為阻礙學生理解文本的絆腳石。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這樣的信息,及時提取,釐清疑惑。如此,學生的閱讀,才有融會貫通的可能。
如《揠苗助長》中的「揠」,就屬於低年級學生難以理解的詞語。「揠」和「拔」是有區別,「揠苗」是把禾苗往高里拔,還會留少量的根須在泥土裡,「揠苗」的結果,是讓禾苗看上去「長高了一截」。而「拔苗」,則是把禾苗連根拔起。學生生活中的「拔草」、「拔青菜」也是如此。種田人再傻,也不會做「拔苗」的事。這兩字,在字義上是有區別的,加以分辨,學生才會明白後面的「長高了一大截」以及「禾苗都枯死了」,才會真正理解寓言的寓意所在。
(4)不認同的部分
文本中出現的,與自己先前預測有出入的部分,對文本的表述有疑惑的,或是對作者的觀點有不認同的。這樣的信息,低年級的學生不一定能主動提取出來,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提取。長期堅持,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創新精神,才會在語文課堂里生根發芽。
在《坐井觀天》一文中,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先提取「青蛙天天坐在井裡」,對天的認知是「天不過井口那麼大」。可是,當小鳥說它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時,青蛙對天的認知瞬間產生改變,有了「一百多里」的概念,和「那麼遠」的感知。在矛盾衝突中,讓學生去發現文本表述上不嚴謹,初步建立「書是人編的,書里也會出現錯誤」的觀念,不迷信書本,不迷信老師。
2.推論
帶領學生根據第一階段提出的信息進行推論,也就是將信息轉化為討論議題,引導學生從提問中啟動思考與想像,並聯結生活經驗與知識背景,對文本作出合理的推測與聯想。這樣,就能由外而內,從情節進入思維探究與感受共鳴,實現閱讀從走馬觀花發展為心智活動。
(1)設計從信息進行推論的問題
面對提取的信息,我們可以有多種處理的方式。有的只是就表論表,把信息梳理一遍,學生仍然遊走在文字的表面,對閱讀力的提升意義不大。有的,則透過推論的提問設計,讓學生從表象瀏覽往前再進一層,從情節記憶走向文本主旨的理解。
正如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所言:「老師在教導學生學習時,最重要的是具備提問的能力,因為老師問怎樣的問題就決定學生怎樣的思考。」也就是說,教師提問要打破獲取表象信息的局限,引領學生往發展推論的進程思考。
現以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父親和鳥》一課的問題設計,來具體說明獲取信息的提問和從信息推論的提問,兩者之間的不同。
可見,都是「提問題」閱讀策略,但指向不同的閱讀能力,問題的設計是不一樣的。
(2)教給推論的方法
即便提出了從信息開始推論的問題,低年級的學生還是不知道怎麼去做推論,教師需要交給學生推論的方法,讓他們在課堂中學習運用。在練習的過程中,掌握推論閱讀策略。
低年級的推論,大致有四大步驟,結合《駱駝和羊》的教學,作具體說明。
①重新閱讀
指導學生根據問題重新閱讀文本,一邊讀,一邊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在收集的過程可以用給相關語句畫底線,給詞語畫圈,或者用熒光筆標註等方式,幫助信息歸類。
本課推論的主問題是:駱駝認為長得高好,羊認為長得矮好,你的觀點是什麼?
請學生重新閱讀文本,畫出兩者在「吃高處樹葉」「鑽低矮的門洞」兩事中的不同表現,並圈出讓駱駝認為長得高好、羊認為長得矮好的關鍵詞語。
②整理信息
經過重讀文本,相關信息從文本中檢索出來了,但還是呈散落形態,不利於學生全面運用信息進行思考,此時,對信息進行整理就很有必要了。
學生從駱駝和羊兩個維度,畫出了不同表現的句子,圈出了詞語,並結合圖像化、動作演示等,對駱駝和羊做這兩件事時的難易有了體驗和感悟。此時,出示句式,幫助學生整理信息。
③出聲思維
面對整理歸類好的信息,學生要有自己的判斷。低年級的學生,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思考,是很有效的一種方式。剛開始,學生不知道怎麼說,教師可以示範。通過示範,明確如何利用信息幫助思考,得出結論。
學生體驗和感悟到駱駝和羊做不同的事情,是不同的狀態和心理。做這件事,因長得高(矮)而獲益,可能做那件事,會因長得高(矮)而受損。那長得高和長得矮到底孰優孰劣呢?在整理訊息後,讓學生走進「現場」,用「如果當時你在邊上看到了這個情景,你會對小羊說什麼?」和「如果這時候你也在身邊,看到這個情景,你又會怎麼對駱駝說?」兩個問題,以勸說的方式引導學生把思維過程表述出來。
④修正結論
這裡的修正結論,是指學生在出聲思考後,對原來預測的結論和問題原始思考的結論景象修正,讓問題答案的答案更完善、更全面,更有理可依。
本課初始,學生對長得高好,還是長得矮好,往往不能辯證看待,經過自己走進文本,提取信息,提出問題,進行推論後,他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看法,得出高有高的好處,矮有矮的好處,就看他們去做什麼事情了。
三、閱讀後——讓閱讀沉澱下來
文本內容讀懂了,內涵也初步理解了。是否,意味著閱讀活動的終結呢?如果停止於此,文本仍然是一個獨立於學生生命的外在的事物,只有引導學生把文本主旨和學生生活、學生內心相聯結,文本才能真正留在他們的心裡。對於真正的閱讀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回應文本,提升自我認識,讓閱讀沉澱下來。
在低年級課堂,此環節教學,重在引導學生把文本主旨與自己的知識背景進行聯結,或者與生活實際和自我內心進行聯結,形成一個較為清楚的屬於自己的觀點,而不必討論過深。
提供一些教學中可用的引導方向:
?這個文本讓學生想到了什麼;
?原有學過的和這個文本有關聯的內容比較;
?引導學生在主旨領悟上產生新的突破;
?引導學生把這個文本學習後,產生的新想法發表出來等等。
仍以《駱駝和羊》為例,說明文本閱讀後,如何再引導學生聯結生活和自我。
通過學習,學生明白了高、矮各有其優勢和不足。那,為什麼駱駝認為高比矮好,羊認為矮比高好,他們這麼想的原因是什麼?學生會說,駱駝和羊都只看到了自己的長處,並都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價別人了。
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像駱駝和羊這樣,只看自己的優點,並用自己的優點去衡量別人的人或者事呢?把學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實際。當學生把具體的事例說出來後,引導他們思考面對這樣的人和事,現在又會怎麼想,怎麼做。把文本的旨意內化成自我的觀點。
03
結語
因此,通過培養低年級學生基本的閱讀策略,以增進他們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就可以提升閱讀能力,享受閱讀的樂趣。閱讀將不再是一項呆板的技能,而是一項充滿挑戰和趣味的智力活動,並將對學生今後的閱讀貢獻不可估量的力量。
編輯:泡泡糖
本號為學術研究和傳播,不涉及商業。
文本來自:艾草的磨課吧 如有侵權請告知
推薦閱讀:
※(1)黑馬王子141204收評:百點長陽之後的操作策略
※校長在聽評課活動中的佔位與策略
※頑固性仔豬腹瀉的病因分析與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