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武功里的人生哲學

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不知不覺就會被其情節所吸引,翻開第一頁,就恍如推開一扇門走入另一個世界。這裡充滿著傳奇的故事,有時甚至會幻想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身負絕世武功行走江湖。而金庸小說的魅力之一正在於這些變幻萬千的武功,它們不是一個個單純的名字,在其背後,其實蘊含了很多人生的道理,就像《天龍八部》里那個高深莫測的掃地老僧所言,學武最終是為了參悟佛法。這裡就小說中的一些武功來談談我的感悟。

一、備

凡是學武必練內功,它是一切的基礎,內功不深的人,對武功招數再怎麼熟練也會缺少威力,甚至有可能成為繡花枕頭,空有其表。《飛狐外傳》里,胡家刀法再怎麼千古卓絕,胡斐再怎麼聰慧勤奮,如果少了那刀譜前兩頁的基礎,恐怕也難敵閆基。而反過來,像閆基這樣的人,僅僅只是學了前兩頁的幾招三腳貓的功夫,便能闖蕩江湖,圖謀奪鏢,也可見打下基礎的重要性了。

先把內功修鍊淳厚的人,哪怕什麼都不會,只是和別人對掌也有可能讓對方敗下陣來。張無忌最開始除了幾招劍法什麼也不會,但他有深厚的內功基礎之後,無論再學習多麼高深莫測的武功,都變得非常容易而且進步神速。所以在《神鵰俠侶》中,郭靖沒有直接去教楊過那些「實用」的招數,而是把他送到全真教,希望他能夠先把內功練好,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不要像自己一樣走了很多彎路。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任何事情都需要打好基礎。彈吉他要先會按和弦,學英語要先積累辭彙量,高樓大廈也得先有堅實的地基。想一蹴而就是很難的,每一個世界冠軍都是平平日里無數汗水換來的,這個道理想必也無需多言。

二、

中國的道家,講究的是不能太強,不能打得人家無法還手,降龍十八掌中的亢龍有悔,講究的就是出手留情,只用三分力,七分力留著給對方一個悔改的機會。這樣的設想倒是很符合郭靖天性宅厚的特點,所以一般他與對手過招時,開始都喜歡先使這招。留有餘地,其實是中國的哲學思想。《易經》講,做什麼事都不要做得過分,否則事物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否極泰來,什麼事發展到最壞的時候,就是該往好的方向走的時候了。相反,什麼事好到頭了,就該往壞的方向走了。《易經》還說,損一點沒有關係,滿招損、謙受益,什麼事不要做到過分、極端。

對別人留有餘地,對自己來說也應該學會知足,不可貪心。張無忌在密室里學習乾坤大挪移,學到最後一部分時卻合上了書頁,他不貪求學滿,夠用就行。他不知道那最後一段恰好是先輩為了求「圓滿」生捏硬造的,學了反而容易走火入魔。這種看似有失的行為卻因此而得。雖然是故意設計的情節,卻不難看出金庸本人所讚賞的一種「留」的人生態度。

其實這種態度,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體現。比如國畫喜歡留白,比之滿紙無一處空白的豐富色彩來說,不滿,反而會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空間。看齊白石的蝦,紙上無一處筆墨去渲染「水」,但那周邊的空白卻會讓人自然地感覺到水的存在,和那份自由的靈動。所以有時,「留」反而會更有更好的效果。

三、

前面提到內功是練武之人最重要的基礎,也是實力的保證。金庸小說中就有一類專門散去別人內力的武功,最開始的源頭是逍遙派無崖子的北冥神功,後來又衍生了丁春秋的化功大法以及任我行的吸星大法。這些武功看似效果相同,但其本質卻迥異。北冥神功的名字來源於莊子,含有江河匯入大海之意,其吸收的內力會和自身原有的相融為一體,增強實力。但後兩者卻只是在身體中容納了對方的內力而已,很容易使吸收者氣息衝突,走火入魔。

撇開正邪不論,北冥神功區別於後兩者的一個關鍵在於它強調的是「融會貫通」。這很像上課學習,老師在講台上傳道授業,學生在座位上吸收知識。倘若只是將老師所講的內容記下來,那隻能叫「儲備」,不是自己擁有的。只有知其所以然之後,將知識消化掉,才是轉換為自身的財富。這個過程,就如同內功的吸收一般。

而這種轉化的關鍵之處,就在於能否領會一個「意」字,金庸小說中,會發現真正的高手其實都沒有固定的套路,像程咬金那樣的三板斧,是不可能長久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高手無招,而是他們已經將武功的「意」學到了,就好像有了思想武器,武功招數的變化也就只是形式而已了。

《倚天屠龍記》里,張三丰教張無忌太極劍法,演練了三遍下來,張無忌起初記得多半,到後來只記得幾招,轉了兩圈之後高興地說自己全忘了。周圍人急得要命,想你張無忌可真是笨蛋啊,都忘了還這麼高興。張三丰卻很滿意,捋著鬍鬚說,不壞不壞,忘性真快。這裡金庸就是在強調一個「意」字,劍招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學會劍意。只記得劍招的,那是照貓畫虎,叫作模仿。但記得劍意的,是學到了最原本的思想,用這種理念去創造,那才是上乘的武學之道。

不拘於形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俠客行》里,那麼多的武學名家耗盡畢生精力去參研石壁上的武功,想要去深刻理解壁上的一字一句,他們反覆演練,相互討論,看得越久越覺得這武功高深莫測,於是連年累月地待在島上,但卻始終無解。反倒是石破天因為不識字,略去了那些繁冗的過程,只看圖繪,卻將謎團最終解開。其實石破天看的就是一種「意」,他沒有刻意去鑽研其中的「豐富內涵」,而是去領會其中的精神,雖然是誤打誤撞,但卻很好的做出了詮釋。

總是依形式而為,就會很容易限制一個人的能力,彷彿給自己畫好了格子,再也沒有走出界限的勇氣。若是開始就能夠順其意而行,一個人的潛力就很可能得到釋放,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和

我們的文化里很強調「和」的概念,比方說太極圖裡的陰陽調和,生活中我們也經常開玩笑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金庸的小說里,有很多劍術都是在男女合作時發揮出無窮的威力。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全真、玉女兩劍法之合壁。全真劍法古樸拙重,玉女劍法清麗飄逸,這其實體現了一種互補的思想。

「和」也可以解釋成為「整體大於部分和」,全真七子如果各自使劍,就算是再多幾倍的人也不一定會有太大的實力,而當他們形成一個陣,作為一個整體,這種力量就不容小覷了。這倒是很有些「合作」的意味在裡面。現代社會來看,幾個人分別再怎麼能幹,也不及作為一個整體有實力。因為每一個個體都是有缺陷的,是自身不可彌補性的,但如果有多個人在一起,組成的這一個「人」就會趨向於完美。這就是現代所提倡的合作,也是傳統文化里「和」的一種演變。

五、變

武功本來就沒有什麼好與壞之分,就像一把劍,你用它來殺人,那就是兇器,你用它來救人,那就是寶具。武功亦是如此,金庸在小說中也多次涉及過這個問題,要不要學武功?不想學武功的人最開始都是抱著不想殺人的念頭,但後來會漸漸發現,武功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關鍵就看你怎麼用它。

以九陰真經為例,梅超風或是周芷若整日以骷髏練功,九陰白骨爪殺人的手段陰險毒辣,顯然是一門邪派武功。但到後來看到黃衣女子同樣用九陰白骨爪,「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少了邪惡,多了善意。可見不是武功本身的邪惡,而是修鍊者心中是否剛正。

中國人傳統思想里的確存在一些「絕對」的觀念,在很多早些時候的文學作品裡會發現,一個人不是完全好,就是完全壞,中間沒有過渡。這在現實之中是不可能的,一個人永遠都是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從金庸的小說主人公的發展也能看到金庸自己在這方面思想的變化,比如最開始的陳家洛,一個典型「高富帥」的完美形象,由於太完美了,結果是讓這樣的一個人物失真,有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後來逐漸發展,到郭靖、楊過,再到後來的張無忌、令狐沖,就顯然平實了很多。因為他們身上也有了缺點,有了不完美,他們的理想也從大國家、大民族的拯救,到了對個人自由幸福的追求。這樣的轉變,讓人覺得他們好像就在身邊真實可觸,絕對性的色彩就淡化了很多。

這種由絕對的觀念發展演變的過程,也是一個人思想上成熟的過程。小孩子看電視劇會問,「他是好人嗎?」,但一個人長大了,他就不會再問這種問題,而是會客觀的評價。《連城訣》里的花鐵干,在屈服之前是我們觀念里的「好人」,但後來發生的行為,又讓我們該如何去評價?金庸在這裡大概也是想和讀者一起去探討這樣的一個問題。

六、空

《倚天屠龍記》里,有一種武功叫「七傷拳」,雖然它有很大的殺傷力,但修鍊要以自傷己身為前提,類似的功夫還有《笑傲江湖》里的葵花寶典。

古語常說,損人不利己,七傷拳就是很好的詮釋。謝遜帶著滿腔的仇恨去找成昆報仇,但最終換來的是更多的傷害,不僅對自己也對很多無辜的人。空見大師之所以甘願犧牲,也許是他早已看到這樣的仇恨延續將會是無休無止。以怨報怨最後換來的多是兩敗俱傷,內心充滿著復仇想法的人,最終反而會先傷了自己。所以,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那些恨,不要讓它荼毒了內心。

獨孤九劍有四種境界,最開始是年少氣盛,橫掃江湖。後來逐漸由利劍換成無鋒重劍,最終只剩一把木劍。木劍是個象徵,表示無劍勝有劍。一方面可以表現劍術的高超已無人能及,飛花摘葉,即可傷人;但另一方面,其實也是一種空的境界。這種空就如杜甫所說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心中已經不再對江湖的愛恨情仇念念不忘,真正達到一種超脫的層次了。這種境界自然不是誰都可以達到的,但至少是一種理想的狀態,是應該朝這樣一個方向去走的。

有人說想了解佛家思想,不妨先從金庸小說入手,因為其中有很多地方都是一種佛家思想的體現。無論是《天龍八部》里的蕭遠山和慕容博,還是《倚天屠龍記》里的謝遜,到最後都是將一切慾望化去,遁入空門,這大概就是一種超脫的境界了。

金庸的武俠小說背後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這也正是他的小說能夠廣受歡迎的一個原因。這裡,只是從武功這樣一個角度,去談談閱讀後的一些關於人生哲理的想法。我相信,隨著學識的積累,很多年後再回頭看金庸的小說時,一定會有更多更深的感悟。


推薦閱讀:

哲學是冷艷美女還是娼妓
一個人可以讀完全部歷史、全部哲學而依然缺乏能力
世界哲學極簡史
10分鐘看完《蘇菲的世界》(上),從希臘哲學到文藝復興
幾何與哲學的三大危機

TAG:小說 | 人生 | 哲學 | 金庸 | 金庸小說 | 武功 | 人生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