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故事(2)
樊氏的結局如何呢,在《三國演義》中沒有一點交代。想來,在她的婚姻中真要再恪守那三個條件,除了趙雲之外,世上哪裡還有第二個?那麼,這位絕色佳人,看來也只能孤燈相伴餘生了—— 英雄常須美人配,趙雲卻是典型的大齡晚婚。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趙雲已經出道20年,還是孑然一身,也沒個紅顏伴侶。 這時,有一樁姻緣向他招手。《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講述了這一段故事。說的是赤壁之戰後,劉備起兵攻佔荊州南部的四郡,派趙雲帶兵三千,進取桂陽。桂陽太守趙范聞得趙雲威名,早有心投降,在部將的攛掇下勉強打了一仗,大敗,於是捧了印綬,出城投降。他和趙雲都是常山真定人,同姓同鄉又同年,趙范就提出和趙雲結拜兄弟,趙雲也同意了。 第二天,趙范請趙雲入城安民,在衙門裡設宴招待。酒至半酣,趙范又把趙雲請入後堂繼續喝。看趙雲有些醉了,趙范忽然請出一個婦人,給趙雲斟酒。趙雲看這婦人,「身穿縞素,有傾國傾城之色」,就問趙范:「這是誰呀?」 趙范回答:這是我嫂嫂樊氏。趙雲立刻「改容敬之」,並且辭謝,請樊氏還是回內室去。接著,又問趙范:「您嫂子一個寡婦,何必要麻煩她來舉杯呢?」這時,趙范笑嘻嘻地說出了他的用意。原來,趙范的哥哥已去世三年,樊氏也就守了三年的寡。趙范勸樊氏改嫁,樊氏說,要我改嫁,新丈夫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首先是要文武雙全,名聞天下;其次是要相貌堂堂,威儀出眾;其三還要姓趙。如今正巧,趙雲這三條都符合,趙范就想把寡嫂嫁給趙雲。 誰知趙雲聽了,勃然大怒,厲聲喝道:「我既然和你結為兄弟,你哥哥就是我哥哥,你嫂嫂就是我嫂嫂,怎麼能做這樣亂倫的事情!」原本其樂融融的酒席氣氛,頓時僵住了。趙范也很不爽:「我好心相待,你怎麼這樣無禮!」給左右的小弟使個眼色,打算動手了。趙雲眼疾手快,先下手為強,劈臉一拳把趙范打個仰八叉,然後快步出了衙門,上馬回營了。 這下臉皮徹底撕破,趙范惱羞成怒,重新舉兵反叛,準備用詐降計殺死趙雲。結果,趙雲將計就計,連夜佔領桂陽,生擒趙范,迎接劉備、諸葛亮大軍入城。 在慶功宴上,諸葛亮聽說了趙范許婚之事,就問趙云:「趙范要把樊氏嫁給你,這也是一樁美事啊,你為什麼要拒絕呢?」 趙雲回答:「第一,我和趙范結為兄弟,又娶他寡嫂,這是要被人唾罵的;第二,讓樊氏寡婦再嫁,是失節;第三,趙范新近投降,又不知道他的本意如何。我趙雲是什麼人啊,怎敢因為一個女人,就壞了主公的大事呢?」 劉備和諸葛亮都讚賞了一番趙雲的大局為重。然後,劉備問:「如今,桂陽的大事已經定了,我做主讓你娶樊氏,怎麼樣?」趙雲又說:「天下的女人不少啊,怕只怕名譽不立,大丈夫何愁沒有妻子呢?」就這麼又拒絕了。於是,劉備和諸葛亮又讚揚趙雲,實在是大丈夫啊!關於「傾國傾城」大美女樊氏的故事到此為止。她僅僅就在《三國演義》裡面露了這一面,引起了趙雲、諸葛亮、劉備和趙范之間的這一點討論。她日後的結局如何,沒有一點交代。想來,真要再恪守那三個條件,除了趙雲之外,世上哪裡還有第二個?那麼,這位絕色佳人,看來也只能孤燈相伴餘生了。真實關羽:因被曹操搶走小老婆而動殺機 在曹劉聯軍攻佔下邳後,關羽聽說敵軍守將秦宜祿的老婆長得非常漂亮,並且還在城中,便向曹操請求納為小老婆,誰知曹操比關羽更好色,不但沒有同意關羽的請求,還奪人所愛,直接將美女納為己有。關羽為此事深恨曹操,欲趁某次劉備與曹操一起打獵之機殺掉曹操,後被劉備制止—— 本性關羽與曹操爭妻 在電影《關雲長》中,導演給男主角甄子丹安插了一段兒女情長的故事,徹底顛覆關羽不近女色的形象。 事實上,對關公感情史的「探究」近些年來越發引人關注。2004年的一個關公國際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所所長、研究員尹韻公就曾指出「關羽不但喜歡美女,並且曾和曹操爭過美女」。 在《三國志》的《蜀書》和《魏書》中都記載了這樣一個史實:曹操與劉備帶領大軍在下邳圍攻呂布,呂布派出秦宜祿出城向河內太守張楊求救。關羽聽說秦宜祿長相非常出眾的妻子杜氏還留在下邳城內,便多次請求曹操:「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誰料曹孟德亦是好色之徒,他見關羽迫不及待的樣子,懷疑杜氏異常美貌,等到城池攻陷之後,曹操親自召見了杜氏,果然是國色天香,「乃自納之」。關羽為此事深恨曹操,欲趁某次劉備與曹操一起打獵之機殺掉曹操,後被劉備制止。由此,尹韻公得出一個結論:「曹操送關公美女之事,是假;曹操與關羽爭美女之事,倒是真的。」 真實關羽美男子一個 我們常講「紅臉的關公,白臉的曹操」,紅和白是戲曲里對忠與奸的一種具象表現,為什麼會將關羽描寫成紅臉呢?民俗專家分析,從遠古時代起,紅色便在巫術文化里有避邪的意思,紅色表達了對神靈的敬畏。而此後紅色更是忠心、忠誠的象徵,正所謂「赤膽忠心」。此外,《三國演義》中還描寫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在古代,卧蠶眉、丹鳳眼、長鬍須皆是美男子的重要標誌。關羽身穿的綠錦戰袍則是劉備贈與他的結拜信物,齊守成表示,綠袍應該也是後人們為配合他紅臉的一種後天加工。 資料顯示東漢三國時期的「一尺」約等於今天的24.2厘米。也就是說,關羽「身高九尺」折算後應在2.17米左右。我們熟知的籃球明星易建聯身高是2.13米,姚明是2.26米,大家可以憑此想像出關公的威武程度。 同理推算關羽的長髯應該有四十多厘米長,怪不得曹操曾以紗錦為囊送給關羽用做護髯。《三國志·呂布臧洪傳》中寫:「布有良馬曰赤兔。」後來,赤兔經《三國演義》的誇張,成了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的寶馬。關羽死後赤兔馬也在東吳「數日不食草料而死」,成為義駒,這也加強了人們對關羽的崇敬。在《三國演義》中,赤兔馬從公元189年董卓入朝一直勤勤懇懇工作到220年關羽死後,前後服役近30年。事實上馬的平均壽命一般為30~35歲。使役期一般為3-15年,最多可達20年。赤兔馬作為戰馬使用那麼久,實際上是有藝術誇張的。 神話關羽從戰將到武財神 古人有言:「山東文聖人,山西武聖人。」文聖人指孔子,武聖人指關公,兩者並駕齊驅,由此可見關公在我國民間信仰中的地位。 中國古代名將成千上萬,單論武功,傳說中呂布、馬超、典韋等人的戰力值都在關羽之上。但唯有關羽實現了從「武將」到「忠臣義士」到「財神」直至「關聖帝君」的一路升級,他靠的顯然不是「武功」,而是「德行」。關羽身上凝聚著勇、忠、仁、義、禮、智、信等中國人崇尚的倫理美德。 關羽死後被劉禪追謚為「壯繆侯」,這在民間的影響不太大。從唐代開始,民間開始出現有對關公的祭祀。到宋代中葉,道教將關公納入自己的神系,關公信仰得到了升級。「關帝廟」也是自宋代開始在民間日趨增多。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神宗朱翊鈞封關羽為帝,而且敕封其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尊為護國佑民之神;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關羽被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康熙皇帝西巡途經解州時拜謁關帝廟,親書「義炳乾坤」匾額;雍正皇帝追封關羽的祖父、父親為公爵;乾隆、嘉慶、道光對關羽的封號陸續增加,最後成為「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無論是統治階級表彰還是民間大眾的信奉,關羽精神的核心是「忠義」。他為人臣時的忠心耿耿,受到歷朝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並藉此宣揚忠君思想。而他放走曹操時講仁講義、有恩必報的態度,也使他「講義氣」的形象深入民心。因此民間流傳關公佑衛盡忠盡義之人,而這樣的信條在任何文化中都是人們必備的美德,所以儒釋道等宗教均將其作為神靈供奉,這使得關公的形象更加顯赫。 此外,還有傳說指將關公像朝向大門,既可招財進屋,又可鎮守門戶,阻擋外邪。日久經後人神化,「武財神」之名不脛而走。事實上,商人拜關羽像並不是像拜財神那樣求得「財源廣進」,而是被尊為商業的保護神,昭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生意要童叟無欺,遵義守信。 三國里最心狠手快的一個美女 英雄配美女。三國中諸多美女,大都是因其夫君或愛慕者而傳名,如二喬之於孫策、周瑜,貂蟬之於呂布,甄妃之於曹丕、曹植等。但還有一位美女,她的夫君,也是赫赫英雄。她的成名,也是和夫君有關。但她表現出來的智勇與氣節,卻遠在其夫君之上。 她就是孫翊的妻子徐氏。 說起孫翊,可不是等閑之輩。他是孫堅的第三個兒子,孫策、孫權的弟弟。孫翊年紀輕輕,便磨鍊得武藝高強,驍勇善戰,而且待人處事上果斷剛毅,頗有他大哥孫策的風範。據說,當年「小霸王」孫策臨終前,張昭等大臣原本想立孫翊為繼承人,後來是孫策自己選擇了孫權。從中,也可看出孫翊在江東的重要地位。 而徐氏,據史書記載,不僅美貌聰慧,而且善於卜卦,從中判斷吉凶。這兩口子,堪稱是郎才女貌,雙全的一對兒。 孫翊,字叔明(184-203)徐夫人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年僅二十歲的孫翊被任命為偏將軍丹陽太守,那是鎮守一方的大員。孫翊少年得志,意氣風發。然而他秉承大哥孫策勇武的同時,也沾染了大哥急躁的作風,更常得罪小人。徐氏曾數次相勸,孫翊總是當面答應,背過就忘。 某日,孫翊要舉行酒宴,款待各地來的官員。前一天,徐氏卜卦,認為此去凶多吉少,勸孫翊改日再設宴。但孫翊嫌麻煩,依然前往。 酒宴中氣氛很好,賓主融洽。散席後,孫翊出門送客。武藝高強的他,這次空著手,沒有帶刀劍防身。 就在送完客人,準備返回時,身後一個叫做邊洪(有的史書記載為邊鴻)的隨從,忽然拔出刀來,猛砍孫翊!這時候,孫翊已經喝醉了,加上手無寸鐵,沒法抵抗,竟被邊洪當場殺死! 二十歲的「小小霸王」,從此英魂散去,空留下馳騁天下的夢想 二. 孫翊被殺,邊洪逃走。整個丹陽一片混亂,孫翊的部將和官吏面面相覷,都不知道怎樣才好。 這時,一個美貌女子,不慌不忙站了出來。 她就是徐氏。只有她還在悲痛中保持鎮靜。 徐氏對眾人道:「邊洪膽大妄為,竟然刺殺太守。諸位趕緊發告示緝拿兇手,我這裡有重金酬賞!」 眾人這才醒悟,當即派人往各處搜捕。第二天,便把邊洪逮住了。 徐氏正待審問,卻看孫翊手下的大將媯覽和郡丞戴員,帶著一隊士兵殺氣騰騰衝過來,宣布:邊洪刺殺太守,罪該萬死! 不容分說,把邊洪拉出去一刀砍了,腦袋掛城門口示眾。 接著,媯覽和戴員兩人,便借著整頓局面,把丹陽郡府的兵權、財權全部抓到自己手裡。他們還帶兵進了孫翊的府邸,劫掠財產。見到長得漂亮的丫鬟和侍妾,也一個個拉走。 徐氏躲在後堂,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她心中全明白了。 媯覽和戴員,才是殺害孫翊的幕後元兇,是他們收買邊洪行刺的!隨後處斬邊洪,也不過是殺人滅口的把戲! 不容多想,媯覽已經在砸卧室的門了:「夫人,開門!開門!我是媯覽,有要事商議!」 徐氏開了門。媯覽提刀進屋,望著美貌驚人的徐氏,兩眼放光,滿臉帶笑地說:「太守被人殺死,夫人你年紀輕輕,如何立身?我已經殺了邊洪,為太守報仇雪恨,夫人不如跟了我吧。嗯?」 徐氏瞥了媯覽一眼。這個滿臉橫肉的將領,緊張地握住刀柄,笑臉上透出一絲威脅的神情。 徐氏略一沉思,用無奈的口吻對媯覽說:「事到如今,我只是一個弱女子,還能怎麼辦呢?不過,先夫屍骨未寒,我不忍心立刻辦喜事。至少,讓我先戴孝,為他守靈幾天。等到這月月底,正式祭祀過先夫之後,再除去孝服,與將軍成親,好不好?」 花容月貌的徐氏柔聲懇求,媯覽骨頭早酥了半邊,連連答應:「好好好,就依夫人,先給太守守靈,月底再除孝成親!不過,到時候夫人可不能辜負我哦!」胖臉上賊眼珠子一轉,興奮地出門去了。 三. 媯覽前腳出門,徐氏後腳便派出幾個心腹家人,打聽城中的情況。 這會城中已經亂作一團。孫翊部下的文武,大多數也都懷疑媯覽和戴員是元兇。但兩人手握重兵,眾人群龍無首,都束手無策。更有傳言說,媯覽已經派人聯絡曹操那邊,準備把整個丹陽郡拿去投降給曹操。 徐氏聽完,沉思一陣,叫家人秘密請來孫翊部下的將領傅嬰和孫高。她知道,這兩人,算是孫翊部下最為忠誠的了。 傅嬰、孫高進到府中後,徐氏含淚向他們下拜,說:「我丈夫在的時候,便經常說起二位將軍的忠勇。如今,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必須要請求二位將軍的幫助。媯覽、戴員這兩個狗賊,指使人暗殺了我丈夫,又要霸佔我的身體。我為了拖延時間,已經假裝答應了他。如今,我想要殺死二賊,為丈夫報仇,但我只是一個弱女子,還請二位將軍看在我丈夫面上幫我!」 傅嬰、孫高非常感激,同聲大叫:「我們過去曾受過太守的恩遇,如今正應該豁出去性命報答!請夫人儘管安排計策,就算碎屍萬段,我們也要為太守報仇!」 徐氏說:「那麼,兩位將軍請去召集志同道合的勇士,在婚禮當天,埋伏在後堂。等待媯覽前來,聽我號令,就立刻手持刀劍衝出來,殺死賊子。但是,這條計策也可能失敗。為了預防萬一,還請二位將軍選擇可靠的人,立刻去報告主公,請他派大軍火速前來。」 傅嬰、孫高滿口答應。他們秘密離開太守府後,一邊派人給孫權送信,報告丹陽的變亂;一邊聯絡了平時受到孫翊恩惠的勇士二十多人,大家一起盟誓為孫翊報仇。徐氏把這些勇士分批接進府來,暗藏兵器,混跡在僕人中間。 到了月底,徐氏在府中祭奠丈夫孫翊,放聲痛哭,直哭得聲嘶力竭。哭完後,她擦凈眼淚,沐浴,更衣,熏香,然後塗脂抹粉,穿金戴銀地出到外屋,完全變成了一個喜氣洋洋的美人。就連和身邊的丫鬟說話,都是面帶笑容,沒有一絲悲傷的神情。 府中的僕人,很多還在為孫翊哀傷,看夫人竟然變成這個樣子,都很詫異。徐氏毫不在意,一邊安排酒宴,一邊命人去請媯覽,就說已經為孫太守祭奠盡哀完畢,請媯將軍來成親。 這邊媯覽得到徐氏的邀請,一面託辭問候,一面先派人去孫翊府中打聽動靜。等派去的人回來,告訴他徐氏最近的舉動,他才放下心。於是換上漂亮衣服,叫上親密戰友戴員,喜滋滋往太守府成親去了。 一路上,媯覽心裡做著美夢:先把徐氏便成自家的人,然後拿整個丹陽郡獻給曹操,有這大功勞,後半輩子懷抱佳人,榮華富貴享也享受不盡了,哈哈! 四. 後面的故事,再也沒有一點懸念:色迷心竅的媯覽方進內室,便被早已埋伏的孫高、傅嬰帶著一群勇士砍成了肉泥。接著勇士們衝出堂來,把外間等著喝喜酒的戴員也給宰了。隨後徐氏發號施令,指揮城中的兵馬,四處剿滅媯覽、戴員的餘黨。不到半天工夫,整個丹陽郡基本恢復了秩序。徐夫人這才又脫去濃妝艷抹,換回孝服,拿了媯覽、戴員的人頭,去孫翊的墳前,祭祀亡夫靈魂。 直到這一刻,英年早逝的孫翊,在泉下才算真正瞑目了吧。 等到孫權帶領大軍趕到丹陽郡,只能做一些掃尾工作了:比如說,把叛賊媯覽、戴員一黨全家殺絕;對平定叛亂有功的人員,給予經濟上的獎賞和職務上的提拔等。 面對著美麗、睿智、聰明而又心狠手快的弟媳婦徐氏,不知道一代梟雄孫權會作何感嘆。 所有三國美女中,徐氏當是最為智勇節烈的一位。在夫君被害,媯覽逼親的當頭,她既不是含辱屈從,又不是如普通烈女一樣以死相抗。相反,她以巧言敷衍對方,爭取時間,同時安排計策,既保全了自己的貞潔和生命,更手刃叛將,為夫君報仇。這等大智大勇,實在是世間少有! 或許,只有貂嬋捨身入虎口,挑撥董卓和呂布自相殘殺的行徑,可與之媲美。然而貂嬋終究是在執行王允的連環計,她不過是連環計中的一個棋子兒,雖然是一顆美麗,機智而可敬的棋子兒。唯有徐氏,在大禍臨頭的局面下,挺身而出,全憑一己心智,生生布下了報仇雪恨的棋局。此處的運籌帷幄,又勝過貂嬋許多!難怪在《三國演義》中,也有詩讚她說: 才節雙全世所無,奸回一旦受摧鋤。庸臣從賊忠臣死,不及東吳女丈夫。 讚譽歸讚譽,但徐氏的悲哀在於,她的這一切英明神武的評價,都是以丈夫遇害,自己變成寡婦,作為第一步代價的。 後世百般的讚譽,終久不能抵償這數十年孤獨一人的凄苦。 改變了中國歷史的十個三國女人 往事導語:女人,是一萬年前就要開始關注的動物,傳說創造中國人的就是一個名叫女媧的半人半蛇的女人。當然,即使再過一萬年,到了一萬年後,我們依舊要關注女人。三國時代的女人是各具特色的,有的沉魚落雁,如貂蟬、甄宓、大喬、小喬;有的才藝雙絕,如諸葛亮的老婆黃氏;有的武藝高強,如孫權的妹妹孫尚香(一作孫仁)。但是還有一些品貌一般的女子,他們卻成就了一般人所不能完成的事迹,這些女人或者有一位強大的丈夫,或者改變了歷史潮流,亦或者憑藉母憑子貴光榮的載入史冊。那麼,究竟是哪些女人引我們競相側目呢? 之一、諸葛亮之妻黃氏,沔陽名士黃承彥之女,民間傳說一名「黃月英」或「黃婉貞」。容貌奇醜,黃頭黑面。不過身有奇才,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蜀漢滅亡,她的一子一女悉數為國捐軀,可見黃氏教導子孫之功。而更有民間傳聞,諸葛亮所造之木牛流馬也是受黃氏啟發。由此可見,這位「阿承醜女」該有如何厲害,讓人欽佩。 之二、孫權之妹孫氏,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這人好習武藝,身邊經常帶著一些手持利刃的侍婢。劉備每次到孫氏房間,心中覺得非常驚恐,諸葛亮更是危言聳聽的說:「主公在公安時,北方畏懼曹操的強大,東方忌憚孫權的逼迫,而床第之間更是害怕孫夫人腋下生變。所以,主公應早日遠離她。」不多久,劉備便順水推舟,入益州幫助劉璋攻打張魯。而孫夫人沒了丈夫,煩躁不安,想將劉禪帶回東吳。幸虧遇上趙雲截江救阿斗,這才保阿斗平安,放孫夫人東去。自此,這位孫夫人在沒有任何消息。而他險些讓劉備受制於人的做法,也差點改變歷史前進的腳步。 之三、董卓的婢女,有人認為應作貂蟬。不過她沒有那麼大能耐,只是因為與呂布私通,最終讓呂布對董卓暗起殺心,成為了除暴安良的女義士。 之四、樊氏,據傳有國色,不過是一個克夫的寡婦。趙雲取代趙范擔任桂陽太守時,趙范準備將這位美艷的寡嫂許配給趙雲,以拉攏與趙雲的關係。可惜,趙雲因懼怕趙范降而復叛,果斷的拒絕這位國色天香的寡居少婦。當然,也許樊氏只是一個政治犧牲品。不過因為「國色」二字,使她終於在青史上留了一撇名字。 之五、我們都知道張飛的老婆是搶來的。建安五年,夏侯氏年十三四歲,在出行樵採的時候,被張飛虜回家做壓寨夫人。後來,這位夏侯氏果然爭氣,為張飛生養了兩男兩女,這兩個男孩就是大名鼎鼎的張苞和張紹,而她所生的兩個女兒,先後嫁給後主劉禪,就是敬哀皇后和張皇后。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位夏侯氏果然是女中豪傑,生出的子女都不是一般人物,想必也算是女人的極品。 之六、甄宓,本來是袁紹的兒媳婦。曹操攻破袁紹後,先是看上甄氏的美色,結果因他兒子曹丕同時看上甄宓,便忍痛將她轉贈給曹丕。可是,誰知曹植也對甄宓動心,於是便就有了著名的《感甄賦》。 之七、鄒氏本來不應該出現在史書之中,但僅僅因為與曹操扯上關係,便顯得十分重要。曹操南征時,張綉投降曹操。可是曹操不知使了什麼手段於張繡的嬸嬸鄒氏勾搭在一起。而這件事就是張綉降而復叛的導火索。就在曹操想法設法拉攏張綉侍衛胡車兒之時,張綉反戈。最終曹操慘敗,典韋、曹昂、曹安民戰死。而鄒氏則再無下落。 之八、杜氏是魏國驍騎將軍秦朗的母親,秦宜祿的老婆。相傳秦宜祿原是呂布的手下將領,後來呂布派遣他同袁術聯絡,並將漢宗室的女兒嫁給他,而他的原配妻子杜氏則留在下邳。杜氏是絕色美女,但此時卻成了守活寡的女人。建安三年,曹操圍攻下邳,關羽好幾次向曹操表示,希望城破之後能娶杜氏為妻,曹操一開始同意了。但是後來見杜氏是個美人,便將杜氏納入自己的後宮之中,而關羽也因為曹操的食言從此開始怨恨曹操。 之九、蔡琰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很高,是著名文學家蔡邕的女兒。雖然她在政治、軍事等方面沒起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她對文學界的影響則是舉足輕重。同樣,她和曹操也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蔡琰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蕩,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卻生兒育女。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後,嫁給了董祀,並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而《悲憤詩》也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之十、劉琰的嬌妻胡氏是不得不提的一位重要配角,她不光是後主劉禪的緋聞情人。更是因傳聞與後主有染,遭丈夫劉琰暴打,最終逐出家門。可是飽含冤屈的胡氏不甘受辱,反而前往衙門反訴了劉琰一狀。而衙門因感到茲事體大,最終以「家庭暴力罪」將劉琰處以極刑。這大概也算是中國歷史上惟一一個因為家庭暴力被判死刑的案例。 三國時代的這些女人,他們或因各種原因被迫改變歷史的進程,或因充滿內心使得歷史走出了曲折的一步。不過她們大多是國色天香,或者才華橫溢,亦或者是「道德模範」。而僅僅因為她們的這些過人之處,使得她們成為三國時代改變歷史的女性人物。 三國時那些功高震主者的不同結局 任何人處任何事中,都要明白自己處的地位。是主,還是賓(次)?比如在老闆面前,職員永遠是賓的地位,千萬不要在老闆面前顯示你的才能,尤其是在有他人存在時。三國時的楊修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他見老闆曹操吃雞肋嚼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樣子,就猜出老闆要撤軍了。為了顯示自己的聰明,還向人宣揚,他不被曹操殺才是怪事! 也許楊修不懂喧賓奪主的利害,或許是這個成語要在一千多年後的清朝才發明吧。但在他以前,司馬遷老先生就有一個類似的成語,叫「功高震主」。即功勞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動而心有疑慮。出處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歷史上,因功高震主而被殺害的功臣實在太多,在太史公發明這個成語後,最能活學活用的要算孫權了。 陸遜的功勞對於東吳來講,不亞於周瑜。陸遜在彝陵之戰後,就一直坐陣荊州。陸遜雖然說擔任的武職,但他自己還是以書生自居,因此陸遜對荊州的治理是完全的「文官化」,將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陸遜在練兵上也顯示出越卓軍事家的才能,荊州之兵無有不精者。但是,就是因為陸遜在荊州表現得太出色了,使得荊州就有了「只知陸伯言,不知孫仲謀」的情況。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陸遜的妻子是孫策之女,而孫權對孫策的後人一向都有戒心。而陸遜又長年統兵在外,萬一他一造起反來……此時的孫權疑心很重,於是一幕「三氣陸遜」的表演開始了。最終陸遜被活活氣死在一個所謂的「二十條罪狀」上,雖然說後來陸抗完全反駁了這「二十條罪狀」,使得孫權不得不為陸遜守靈。但是一切都遲了,病逝於荊州的陸遜成了三國時期最悲慘的功高震主者。 可見,喧賓奪主也好,功高震主也好,都是不能正確對待自己,愛顯示自己的才能,或因功高而不可一世,都不會有好果子吃的。要時時刻刻明白:在領導面前,你是馴服的下屬;在導師面前,你是一無所知的學生;在老闆面前,你是完全按老闆指示辦事的職員! 這裡我們就要說到周瑜,周瑜應該說是三國時期的第一位功高震主者(曹操為君主,不在討論之列),同時也是最幸運的一位功高震主者。他的「功」究竟有多高?要知道吳國的版圖是怎麼來的,在孫策平定江東的過程中,周瑜可以說是首席功臣。孫策死後,周瑜成為託孤重臣之一。其後,周瑜又勸主送質,從而在以後曹操南下時沒有後顧之憂。而在曹操真正南下時,周瑜又成功的打贏了流傳千古的赤壁之戰。然後,周瑜又拚死取下了南郡。這些功勞,也就是孫權後來說的「非周公瑾,孤不帝也」的原因。為什麼說周瑜是幸運的功高震主者呢?這是因為他只有36歲就死了。雖然說周瑜的死使吳國失去了奪取西川的機會,但是對於周瑜個人來講,這可能真是幸運的。姑且不論周瑜是否真能取下西川,就算是取下了,真正實現了「二分天下」,那麼周瑜的結局會是什麼呢?一旦周瑜坐陣成都,我們可以想像得到,「三氣周瑜」的情況可能真就要實現了,可能還遠不止三氣,只不過這個「氣」的主語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如果周瑜也能像陸遜那樣活上六七十歲,可能真的就會被活活氣死。但「幸運」的是,周瑜在取蜀的路上死去了。「天妒英才」的周瑜,雖然留下了遺憾,但卻使他的人生變得完美起來。 除了東吳的陸遜和周瑜,三國時最著名的功高震主者應該是諸葛亮,在三國中,劉禪「手下」的諸葛亮和劉協「手下」的曹操多少有相同之處。不過要論起「震主」來,恐怕連曹操都要望塵不及。據說漢獻帝有一次對曹操說過一句話,說「我要是阻礙了您的事業,那您就直接把我殺掉得了」,曹操聽後立即是汗流浹背,從此後再不入朝見君。而諸葛亮則不然,他往朝堂上一站,劉禪在後面就不知道是怎麼坐住的。諸葛亮有一次在朝堂上大罵宦官,嚇得劉禪也只能跟著點頭。《出師表》就是諸葛亮震主的「罪證」。在這篇流傳千古的文章中,諸葛亮完全是以一種老子教訓兒子的口吻出現的,他還真把自己當成周公了。當然諸葛亮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他以「鞠躬盡瘁」代替了「功高震主」。(其實《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更像是出自諸葛恪之手,因此這個「鞠躬盡瘁」一詞也是來自諸葛恪,因此諸葛亮還真得感謝自己的這個侄兒)其實諸葛亮的「功」還得不到完全「震主」的時候,他的北伐並沒有成功。不過我們也要設想一下,如果諸葛亮真的取下了長安,說不定一個「太祖高皇帝」就此就會誕生。 不過諸葛亮再聰明最後還是沒有幫蜀漢取得天下,同樣做為功高震主者,司馬氏肯定是最成功的。因為最終一統三國的就是司馬氏。這裡要說說司馬氏能夠成功的關鍵。有人說是諸葛亮的北伐加強了司馬氏的兵權,這話當然對,但是要明白,兵權的加強離代魏稱帝還差得很遠。諸葛亮死時,司馬懿手裡確實握有重兵,但此時的魏國的兵馬並非是全部在此。在吳蜀同盟以後,魏國就要在東西兩線同時作戰。西面先有曹真,後有司馬懿;東線則是由滿寵、文聘等人把守。由於演義中以蜀魏為主,所以東線這一邊就沒有什麼描寫,這也使得滿寵、文聘等將領不被後人重視,其實這些人都是一代名將,完全能坐鎮一方。司馬氏在當時還根本不具備代魏的程度。但是事情總是有發展的,魏明帝曹叡死後,隨著曹爽的出現,事情就完全改變了。正是因為曹爽的惡行,使得曹氏大失人心;而司馬氏在這一時期則正在悄然倔起,曹氏此時攏絡的都是像何晏這種公子哥型的人物,而司馬氏集團中則是人才濟濟。正因為這樣,司馬懿才能夠在高平陵事變中一舉成功。加之司馬懿誅殺王凌、令孤愚,司馬師誅殺文欽、毋丘儉,司馬昭誅殺諸葛誕,司馬氏的江山就算是坐定了。因此,司馬氏的成功,諸葛亮固然有因素,但真正成功的原因則是曹氏的沒落。沒有曹爽,就沒有司馬懿。在曹爽暴政的時候,司馬懿正在廣收人心,司馬氏一旦與曹氏開戰,人心所向,又怎能不勝? 三國猛將排行榜:關羽為何僅排第九位 不知道誰搞出一個《三國》猛將排名,叫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細考察之,實屬胡排。羅貫中先生筆下的呂布是第一功夫高手,單打獨鬥,沒有人能和他過上幾招。雖然張翼德攆著呂布要鬥上300合,但從羅貫中先生的描述上看,張翼德雖然嗓門大、酒量大、眼珠子大,但在功夫上和呂布還差得很遠,恐怕真打起來,呂布在100合之內就能幹掉他。所以,呂布排在第一位應該是不錯的。 那麼,誰能在《三國演義》里排在功夫第二,依我看來,應該是顏良。我的這個排名可能會有看官不服氣,那顏良和關羽尚未過招就被斬於馬下,把他排在第二位是不是有點太誇張了?但是,看官是否注意到了「措手不及」?《三國》裡面有幾位戰將頗為窩囊,其中就包括顏良,還有文丑、華雄、夏侯淵,他們都死在「措手不及」上,如果沒有「措手不及」,恐怕被斬於馬下的會是對方。 把顏良排在第二位,我有充分的證據,這個證據在打敗關羽的曹軍大將徐晃身上,那徐晃出場亮相頗為漂亮,「當下列開陣勢。汜將崔勇出馬,大罵楊奉『反賊』。奉大怒,回顧陣中曰:『公明何在?』一將手執大斧,飛驟驊騮,直取崔勇。兩馬相交,只一合,斬崔勇於馬下。帝曰:『時斬賊將者何人?』奉乃引此將拜於車下曰:『此河東楊郡人,姓徐,名晃,字公明。』帝慰勞之。」羅貫中先生筆下,隆重出場者必有不俗表現,緊接著,徐晃與曹操第一猛將許褚交鋒,50餘合不分勝敗,曹操贊曰:「徐晃真良將也!」解襄陽之圍,徐晃與關羽大戰了80餘合,關平怕父親有失,鳴金收兵,羅貫中先生替關羽開脫曰:「公雖武藝絕倫,終是右臂少力。」如此猛將,與顏良過招僅20回合就敗回陣中,這是徐晃在書中的唯一一次敗陣。可見顏良之勇,武藝之高。 第三位的應該是馬超,排列理由在曹軍大將張郃身上。那張郃與張飛大戰瓦口隘,30餘合不分勝敗,如果不是魏延在身後放了一把火,還不知道要戰多久。可是此公與馬超交手,20回合就敗回陣中,可見馬超之勇。按理說,張郃與徐晃的武藝應該在伯仲之間,但在羅貫中先生筆下,徐晃似乎比張郃高出一籌。所以,只能讓馬超屈尊第三。 把趙雲排在第四位,似乎有點勉強,理由是,在書中找不出敗在趙雲手下的名將。但是,趙子龍大戰長坂坡,名氣實在是太大啦,而且,他也是羅貫中先生刻畫得最完美的人物,為了不讓他老人家生氣,我把趙雲排在第四位。 不過,最能表現趙雲神勇的大戰長坂坡含金量卻不太高,書中說,他先後殺死曹軍「名將」五十多員,其實都是無名小輩。唯一遇到的真正名將就是張郃,可是,交手只有十餘合,書中寫道:「雲不敢戀戰,奪路而走。」如果不「奪路而走」就麻煩大啦,一旦許褚、徐晃、曹仁、文聘等將上來,任趙雲有三頭六臂也不能脫身。不過,令人懷疑的是,此時,這些名將都上哪裡去了?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一個上來纏住趙雲,書就寫不下去啦!哈哈! 排在第五位的是誰?應該是典韋,這裡面的理由有二,首先,《三國》中曹操的實力最雄厚,地盤最大,這地盤可是打下來的,誰去打呢?當然是手下一流的戰將。曹操手下猛將如雲,最能打的就是典韋,可惜,此公死得太早還有點窩囊,否則,遇到劉備的五虎上將,肯定會有好戲看。沒辦法,這個臉讓許褚給露了,許褚與馬超大戰了200餘合不分勝敗,這是書中猛將相遇斗的合數最多的,但許褚與徐晃大戰了50餘合沒分勝敗,而且在張飛面前掉了鏈子,所以,這個排行只能給典韋了;其二,以曹操的實力,他的第一猛將功夫排名應該名列三甲才是,但是,羅貫中先生「抑曹擁劉」,所以,典韋只能屈尊了。 排到這裡,還不見關、張出現,列位看官肯定有些著急了,可是,第六名還不是他們,是誰呢?應該是小霸王孫策。小說里,那江東81州可是他出馬一條槍打下來的,雖然他和太史慈戰了個平手,但是,他和劉繇大戰時,夾死一將嚇死一將,這等功夫只有張飛才有,但是,張飛沒有夾死一將的紀錄,這個座次只有給孫策了。 第七位才應該是張飛。緣何張飛排在關羽之前,理由在袁術大將紀靈身上,那紀靈雖然被呂布像老鷹抓小雞一樣抓了過來,然而,他的武藝非比尋常。關羽與之戰了30餘合不分勝敗,但和張飛只戰了10合,便被丈八蛇矛捅了個窟窿,可見張飛武功在關羽之上。 那麼,第八位應該是誰呢?應該是龐德。這是小說中運氣最差的猛將之一,那時,呂布、顏良已死,馬超坐上了武功第一把交椅,而龐德恰恰在馬超手下,很難露臉。不過,他的兩次露臉足以坐上這個位子,第一次露臉,是西涼軍偷襲曹營,不料,中了埋伏,龐德的馬掉入陷阱,但是,他持刀步戰,斬了曹軍一將奪得馬匹,還殺入重圍救了韓遂,小說中,步戰斬將的只有龐德一位;第二次露臉,是襄陽大戰關羽,第一次交手,大戰百餘合,龐德「精神倍長」,第二次交手,戰了50餘合,龐德射傷關羽,不是于禁怕龐德搶了頭功鳴鑼收兵,恐怕關某30年的英名真的被龐德打下來了。所以,龐德的武功應在關羽之上。 第九位再不給關羽,就太不給羅貫中先生面子了,各位看官也會等不及了。那關羽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風頭出盡,不過,他的武功雖高,但是,他總是占對方「措手不及」的便宜,尤其是顏良、文丑,武功本在關某之上,只是運氣太差,即使是華雄,和關羽也是百合之上的猛將,只是羅貫中先生太愛他塑造的這個角色了,所以,不給關羽和第一流戰將狠斗的機會。 九是我國最圓滿的數字,我就不往下排名了。當然,好些猛將沒有排名實在不該,如果誰有興趣可以接著排下去,像《水滸》一樣,排出一百單八將來。如下猛將值得一排,先說曹軍:許褚、張遼、夏侯惇、曹仁、夏侯淵、王雙、鄧中;東吳:太史慈、程普、黃蓋、甘寧、周泰、凌統;西蜀:黃中、魏延、姜維、張苞、關平、關興,這些都是未嘗敗績的。三國中最幸福的一個女人 三國,本來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卻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數三國最幸福的女人,周瑜的妻子小喬無疑是當時最幸福的女人,即便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仍然是。 小喬的出塵美麗,嫻靜輕柔,冠絕三國。只因江山太美,前方戰事太亂,註定了他們的聚少離多。忙碌的周瑜,總會偷閑的陪在小喬的身邊,看她刺繡、聽她彈箏、與她對弈、教她識字,擁她入懷。 周瑜,吳國第一帥才。面容清朗,言行溫雅,淺淺的微笑中,隱隱流露著威儀。小喬怔怔的看著周瑜,無措的低下頭,觸目手中的長線,想起樹上的紙鷂,驚覺的又抬起頭,風很大,不知何時吹走了紙鷂。 很多年以後,周瑜才明白,那一陣風裡,小喬丟失了的紙鷂,在對他的驚鴻一瞥中,遺落了他一生的痴情。 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二八那年,家裡來了許多人,個個華衣錦袍;小喬,他們眼中紛紛閃過驚艷般的悟然。母親含淚收下了那些辨識不出的珍寶,親自送上了那頂織錦繡轎。鳳冠霞帔的小喬,雖從此永離故鄉。但她卻收穫了三國中最最真實的一段愛情,成為了一個最幸福的女人! 有些人不信,會舉出幾個有代表性的女子,來於小喬做一番比較。 第一個出場的要是貂蟬,她是三國演義濃墨重彩的人物,不過除了作為一個扳倒董卓的棋子,貂蟬其實是很可憐的。呂布那裡她也沒有獲得真正的愛情,畢竟以貂蟬的舉世功勛她應該得到人們的尊敬,可是卻一直顛沛流離,更有甚者說她後來被關羽一刀斬了。 貂蟬如此,蔡文姬何嘗不是這樣。作為三國時期卓有成就的女詩人,她的少女時代是充滿夢幻的,她的父親是當世大儒蔡邕,可惜明珠暗投於董卓。董卓死後,蔡邕因為感受董卓的知遇之恩,被當時執政的王允所殺,而蔡文姬也一直被人當成玩物一樣,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最後流落匈奴。與左匈奴王結婚生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又被魏王曹操贖買回來,嫁給了董祀。一生似乎是被羞辱的過日子。 第三個女人要數性格剛強的孫尚香,乃孫權的妹妹,父親是江東猛虎,大兄長貴為小霸王,二兄長執掌六郡八十一州,可是孫權為了委曲求全,竟也把她當成一盤菜送給了年過五旬的老劉備。後來僅僅結婚一年,竟和劉備徹底拜拜。 這三個女人無疑都是當時最為著名的女性,且又與當時的名流有所交往。可是她們的命運是如此的坎坷,和他們相比,小喬無疑是幸福的。 其一,出生幸福。小喬的家鄉在安徽省潛山縣北,當時屬於皖城,那裡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名山秀水滋潤著小喬,以致小喬的早年生活很愜意,她的父親是喬公,應該說在當地也比較有名望。 其二,長相俊美。小喬很漂亮,她的國色天香是一流的,即便是史書對她也讚譽有加: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這樣的美女省了多少事情,不用反反覆復的整容,而且生活得相當陽光自信。 其三,嫁給了英雄,丈夫是天下屈指可數的英雄豪傑。小喬的丈夫是周瑜,周瑜被人稱為周郎,郎是古代對年輕漂亮男子的稱呼。周瑜不僅年輕漂亮風度儒雅,而且在政治軍事上頗有建樹,是孫策、孫權兄弟依仗的國士。孫策呼之為弟,孫權敬之為兄。 其四,小喬很受寵,周瑜是當時萬里挑一的好男人,古代男子都好色,曹操不消說了,長得那麼丑,還處處留情,可是三國志似乎找不出周瑜在外面有女人的記錄,當然小喬有可能是周瑜的小妾,但小妾有何妨,在那個年代本來也很正常,而且周瑜對小喬非常好,不僅如此,周瑜自己也有詩情畫意,不只是在戰場上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就是私下生活也很注重情趣,人們常說曲有誤周郎顧嗎。 其五,和周瑜在一起的日子很長。時下有一種說法,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秦觀也說過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小喬是幸福的,找到一個很好的老公,當然最初可能是被逼的,史書記載:策自納大橋,瑜納小喬,用了一個「納」字,而不是迎娶。當結婚後一年,大喬的夫君孫策就死了,小喬除了對自己的姐姐惋惜之外,自然會更加珍惜同周瑜的愛情生活。 其六,周瑜的地點很狹窄,往往局限在江南,這和曹操劉備不一樣,這些人的足跡遊歷了大半個中國,當然常年征戰,家眷是不一定會帶在身邊的,而周瑜他的戰鬥生涯,尤其是和小喬結婚以後,大部分都在江南,無疑會經常回家看看,或者一直在身邊談風弄月。 其七,子女受寵,周瑜的長子早夭,很有周瑜之風,曾經娶了孫權的女兒,不幸死得較早;次子周胤娶得是孫權宗室的女兒,女兒嫁給了太子孫登。 其八,在江東受人尊敬,孫權對周瑜很尊敬,周瑜死後,自然對他的遺孀也很客氣。 其九,生前死後遭到無數粉絲的熱捧。小喬的美貌、多才多藝不僅得到周郎的寵愛,也得到當時很多人的羨慕,當然羨慕最大的就是那個地位很高的曹操,每次望江南,曹操對小喬總是有些神往,三國演義上說:吾今年五十又四,如得江南,當娶二喬,置之於銅雀台上,已娛暮年。看來曹操也是小喬的粉絲,後來的文人雅士比如杜牧、蘇軾等都曾在詩歌里反覆提到過小喬。 總之江湖以為和其他女人相比,小喬是幸福的。她的美貌是一流的,又嫁給了一個稱心如意的丈夫。有人說可惜周瑜死得太早,不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對於小喬來說,這足夠了,畢竟人世間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真愛。 被隱藏的歷史真相:劉備曾投靠過7個主子 劉備:當人們說呂布是三姓家奴的時候,常常把劉備給忘了。劉備起先跟著劉焉,再追隨公孫瓚,陶謙給了他一些軍隊他就投了陶謙,沒多久陶謙不明不白死了,兩個兒子也死於非命。劉備在徐州混不多久地盤讓呂布奪去,他就厚著臉皮在託庇在呂布門下,但呂布終究不信任他,他就隨曹操滅了呂布,可一到京城,他又企圖對曹操下毒手,最後在徐州反曹,失敗後投袁紹,看袁紹不行又投劉表,劉表死後,一個兒子投降了曹操,另一個兒子在劉備手裡,年輕輕地據說酒色過度死了。周瑜打敗曹仁得到荊州,劉備卻厚著臉皮借了荊州一直不肯還,直到最後決裂。劉備最後一次背叛是老上司劉焉的兒子劉璋,《三國演義》里說他不肯奪同宗的地盤,那是胡說八道,他可熱心著呢。諸葛亮: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排擠原來益州的大臣李嚴等人,執掌大權,還用老子教訓兒子的口氣對劉禪說話,開一堆名單要劉禪信任,還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意思是全得聽他諸葛亮的。可惜諸葛亮死得早,他死的時候兒子也還小,所以沒來得及篡位,但是南諸葛,北司馬,他們的招數是相似的。李世民:這個一代明君,有過屠城的記錄,也有過殺害兄弟,劫持父親,篡奪皇位的歷史,而且把弟媳婦也收羅進宮來做自己的妃子,完全是個殘忍、好殺、好色的傢伙,不過唐太宗很會做秀,他殺死兄弟後見高祖,吮著高祖的乳頭大哭那一段實在有點噁心人。他不僅改寫了歷史,還故意在史書里留一段故事,表示他自己是無權過問史書記錄的。唐太宗曾嘲笑秦皇漢武迷信不老金丹,最後自己因為吃了金丹中毒而死。朱熹:朱熹是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在道德上要求非常苛刻,他還用程伊川「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論勸友人的妹妹守節,但他自己卻有過逼嫁守寡的弟媳婦以侵奪亡弟產業的隱事。另外,朱熹為了打擊報復不贊成自己觀點的唐仲友,將一名叫嚴蕊的妓女嚴刑拷打,企圖逼她承認與唐有男女關係,結果被嚴蕊拒絕,從這件事看,這個道德家的思想境界不如一個妓女。海瑞:海瑞有個女兒,才七歲,因為偷吃了別人一個餅,海瑞逼她活活餓死,其實這麼小的孩子還不可能自殺,實在是被餓死的。管仲說:易牙為了討齊恆公的歡心,把自己兒子煮了給他吃,這種人殘忍到極點,為了榮華富貴什麼事也做得出來,千萬不能信任。相比之下,海瑞為了維護自己清官的聲譽,能把自己七歲的女兒餓死,其實他的本質和易牙是一丘之貉。洪秀全:一個落第書生,搖身一變成了邪教總頭目,還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割據政權,把基督教的教義改得滑稽可笑的鬧劇。本來他身死國滅,已經證明了他人間天堂神話的破產,但後來又被不同的人所利用,把他打扮成民族英雄,所以這個人還是要拎出來揭露一下。康梁變法勾結日本人,把維新變成了政變.康梁有損中國國家利益,讓光緒丟了皇位,讓譚嗣同等被殺.康梁實質是國賊和漢奸.當然,你可以說清朝是少數民族執政.但是,後來袁大頭上台,康梁為什麼還繼續勾結日本人反對和破壞? 呂布死得窩囊只為一個女人 按理像呂布這樣出生入死的應視死如歸,可最後有點英雄氣短,實則是因為貂蟬。為了貂蟬他不聽陳宮之計而貽誤戰機,為了貂蟬他臨死之前少了點英雄氣。呂布走不出溫柔鄉,死得窩囊也就不足為奇了。 生與死是自然法則,人不能選擇生,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選擇死。生都一樣,死可各異。死有多種,有平靜的、痛苦的、悲壯的、英勇的死,還有無奈窩囊的死。近期看《三國》,看到呂布的死法,我覺得太窩囊——被「縊死,然後梟首」。 按理在群雄爭鋒時,被殺死理屬正常,但呂布像娘們一樣被繩子縊殺而死。這種死法放在呂布這個大英雄身上,讓人不禁扼腕長嘆。 呂布何許人也?世人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他相貌英俊,驍勇善戰,膂力過人,加上方天畫戟竟無人能敵。據史書記載,呂布一人能抵十萬大軍。征伐若有難,呂布定乾坤。丁原有了他,可以稱霸一方;董卓有了他,可以傲視群雄;王允有了他,可以力挽狂瀾。 像劉、關、張這樣的英雄,戰呂布時,先搞車輪戰,後搞聯手戰,即便如此,也是打得難分難解,平手結束。可見在當時兵對兵,將對將的情況下,呂布願意以一當三,與劉、關、張惡鬥,沒有超人的膽氣和武功是斷然不行的。 想那關羽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是何等的威風,張飛當陽長坂坡喝斷橋頭水倒流,曹軍聞風喪膽,那是何等勇猛,但與呂布相比有雲泥之別。呂布無疑是卓爾不群,無人與之伯仲。就是立場鮮明的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也不得不發出讚歎:溫侯呂布世無比,雄才四海誇英偉。 可這樣一位超級大英雄,誰敢駕馭呢?這就註定了呂布死得難堪。 呂布雖說棄丁原,是因為沒有遇到明主。試想一個想建功立業的英雄少年,在昏主的庸政下難有作為。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亂世中的他投奔董卓何以指責。董卓獨霸朝綱,倒行逆施,君臣敢怒不敢言,呂布迷途知返,大義滅親又有何錯。可這些居然也成了呂布「背主弒父」的罪名。 呂布本可以戰死沙場,但命運沒有成全他。他在睡夢中被身邊的人五花大綁地出賣給了曹操。醒似猛虎無人可敵,睡如沉獅遭人暗算。這窩囊自不必說,可更為窩囊的是這位大英雄,竟仗依「轅門射戟」之恩,白門樓下求劉備說情。大丈夫站立是一座塔,倒下是一座山,按理像呂布這樣出生入死的應視死如歸,可最後有點英雄氣短,實則是因為貂蟬。為了貂蟬他不聽陳宮之計而貽誤戰機,為了貂蟬他臨死之前少了點英雄氣。呂布走不出溫柔鄉,死得窩囊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國時代最見不得人的五件事 民間有「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和「劉備的江山——哭來的」兩句歇後語,但可能劉備沒有把握好摔的力度,把阿斗摔出了後遺症,成了「扶不起來的阿斗」—— 1.劉備摔子 目的:拉攏部下為自己賣命 有一點幾乎是三國迷所公認的,阿斗的弱智低能與童年的遭遇有著很大的聯繫。大家試想一下,不到一歲的小孩,被虎將裹在懷裡,左衝右突,估計早已被震暈過去了。如趙雲所說,「適才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好不容易逃脫曹軍的魔爪,回到父親的懷抱,卻又被「擲之於地」。 太殘忍!太殘忍!莫說是一個睡夢中的嬰兒,就是一個大人被抬起來毫無防備地摔一下,估計也得腦震蕩。後人更是加油添醋地寫道,「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 真想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劉備是怎麼摔自己兒子的。是不是像北京大興摔童案一樣,舉頭頂,不過「擲馬前」的可能性不大。劉備為了表示對趙雲的愛惜,多半是半彎著腰從趙雲手中接過阿斗,然後「擲之於地」,而不會是騎在馬上接過阿斗「擲馬前」,那樣不死也殘了! 我小時候就好奇,中國歷史上的奸雄這麼多,為什麼偏偏只有劉備摔過兒子?按理講,這一招滿靈的。劉備一句話「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換來趙雲的「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在政治人物看來,或許還是挺划算的。前提是兒子「毫髮無傷」(是否摔笨了在古代是很難看得出來的)。 後來,候寶林一語道破了天機,「你想想劉備長的什麼樣?」想摔孩子?可以!只要你「雙手過膝」,大膽地摔吧! 2.族獵戶劉安殺妻 目的:追星 此君為了討好素昧平生的空名在外的流浪諸侯,當然還是劉備,把他的妻子殺了給劉備吃。中國史書上殺妻的有不少,最有名的當屬「吳起殺妻求將」。吳起殺妻已經相當黑了,但出發點是為了避嫌,而劉安殺妻的動機實在值得懷疑。 要說真的崇拜劉備吧,象介子推一樣割自己身上的肉給劉備吃嘛!當時虎背熊腰的關羽、張飛也不在場,劉備和書生孫乾兩人的飯量會有多大?割個大腿夠吃了吧(當然也是不對的),犯得著殺人嗎?如書中所寫,「一婦人殺於廚下,臂上肉已都割去」,可見劉備吃了只胳膊,剩下的估計是劉安自己享用的。 最有趣的是,劉備後來碰到了曹操,說起此事,「操乃令孫乾以金百兩往賜之」。 真是「英雄惜英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3.孫權嫁妹 目的:策反劉備 在中國的歷史上,政治婚姻多如牛毛,按理說孫權嫁妹本是算不了什麼的。然而如果與王允的「連環計」放在一起比較,孫權的行為就很黑了。 「美人計」成功的關鍵是「美人」的配合。司徒王允畢竟經驗豐富,為了計策的實施,他「納貂嬋於地,叩頭便拜」,然後又是「淚如泉湧」,又是大戴高帽,最後令貂嬋說出「妾若不報大義,死於萬刃之下」的豪言壯語。 按理說,貂嬋不過王允的養女,而孫令香是孫權的親妹妹(雖則同父異母,但母親是親姐妹)。如果孫權象王允一樣說出「百姓有倒懸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等熱血沸騰的話,以孫令香小姐「女中丈夫」的性格,十之八九能配合孫權的行動。 但是孫權沒有充分利用骨肉親情,反而是劉備抓住孫小姐「深明大義」這一點,連哭帶騙,令孫小姐說出「妾已事君、任君所之、妾當相隨」等等肉麻的話語,最後逃之夭夭。孫權在隱瞞、利用、欺騙各種手段付諸東流後,開始惡狠狠地追殺,下得命令連忠心耿耿的部下也不敢執行。孫權「衝天之怒」,「將這口劍去取吾妹並劉備頭來!違令者斬!」心腸之狠,鮮有人及。 即使這樣,當孫權再一次欺騙妹妹,謊稱吳國太病危,孫令香立刻不計前嫌地回到娘家。這一次她徹底失望了,終於在彝陵之戰後為劉備殉情而死。 4.劉備拋妻 目的:還是拉攏部下 劉備這主或許是三國里的「老黑」,最黑的五件事有四件是與他有關的。 劉備對部下不錯,史書上說他先後與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食則同桌,寢則同床」,簡直有同性戀的傾向。帶兵打仗的時候,卻經常把老婆丟下不管,與呂布有天壤之別。 劉備有一名言,「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劉備說這話時第一次丟了老婆。當時劉備把老婆託付給張飛,結果張飛喝醉了,就被呂布搶了城池。想來當時貂嬋年方23,呂布的眼中或許還看不上甘、糜二夫人,所以呂布把二夫人據說是毫髮無傷地還給了劉備。 第二次大家很熟悉了,就是劉備與曹操打仗,打輸自個跑了。結果關羽及甘、糜二夫人都到了曹操的手下。據說關羽特正直,「朋友妻、不可欺」,曹操再怎麼「成全」也沒有對二嫂產生邪念。野史說關羽此時正在和貂嬋火熱。當時貂嬋依然美貌,既然關羽繼承了呂布的赤兔馬,以他這樣的旺盛精力和堂堂儀錶估計是不會放過貂嬋的。後來也許貂嬋香銷玉隕了,關羽耐不住寂寞,擔心與二嫂日久生亂,所以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把二嫂毫髮無傷地還給了劉備 第三次也很有名,就是長坂坡一戰,劉備摔阿斗的那一次。趙雲七進七出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卻沒能救出阿斗的母親糜夫人。劉備對自己的兒子摔了也不大心疼,對自己的老婆死了也不大在乎,一心只討好部下,真可謂亂世之「英雄」。 5.曹操借頭 目的:寧我負人不人負我 既然論「英雄」,當然不能沒有曹操了? 曹操的故事很多。如果要列「三國里最黑的二十件事」,曹操或許能包攬一半。裝頭風騙叔父,夢中殺侍衛,借刀殺彌衡,斷髮取民心,望梅止渴等等,都是其詭計多端的代表。其中以「曹操借頭」最為經典。 那是在攻打袁術的時候,部隊缺糧,糧官來請示曹操。曹操說,可以先用小碗分發,以應一時之急。糧官說,如果士兵抱怨的話,怎麼辦?曹操回答,我自有辦法。果然晚上軍營里怨聲四起,「皆言丞相欺眾」。 曹操於是偷偷地把糧官叫來,說要向他借件東西,穩定軍心,希望糧官不要吝嗇。糧官於是問,「丞相欲用何物?」曹操說要借他的頭示眾。糧官爭辯,「我實無罪!」曹操說,我也知道你沒有過錯,但不殺你,部隊就會造反;你死後,我會善帶你的家屬,你就放心地去吧。然後立刻斬首示眾,貼出布告:糧官故意用小碗,盜竊軍糧,已正軍法。終於把軍心穩了下來。 這就是所謂「英雄」?! 揭秘三國時最著名的一起桃色緋聞 為了儘快建立孫劉聯盟,以實施破曹大計,諸葛亮便製造了這起震驚東吳上下的桃色誹謗案。「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這是曹操之子曹植曾奉父命所作《銅雀台賦》中的一句辭賦,然而令曹操父子始料不及的是,這樣一句浪漫之作竟成為三國最大的桃色誹謗案的最有力的證詞,而這起桃色誹謗案的製造者就是未出隆中而知三分天下的諸葛亮。二喬者,乃當時江東名門望族喬公膝下的一對姐妹花,姐姐大喬,妹妹小喬。當時盛傳「江東有二喬,河北甄芙巧」,也就是說三國時期最著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喬、小喬和甄洛。二喬到底有多美呢?史書對二喬美貌的描寫著墨極為吝嗇,只有《三國志》中說「皆國色也」,《江表傳》中也只有三個字:「貌流離」,就是光彩照人的意思。總之是國色天香的二位美女。三國時期是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男人時代,原本處於弱勢的女人,在這樣一個時代就更加邊緣化和泡沫化了。所以三國時期關於女人的歷史記載實在是少得可憐。如果不是後人像羅貫中這樣的文學大家縱橫揮筆潑墨,那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二喬的父親喬公,本在東漢獻帝朝中的官員。當時的漢朝早已名存實亡。喪妻後的喬公辭官歸鄉,帶著二喬姐妹倆隱居於安徽皖城。東漢建安四年,東吳的少年英雄孫策和周瑜帶著軍隊攻下皖城。當時江東二喬的美名早已是家喻戶曉,孫策和周瑜二人在打了勝仗之後,雙雙抱得美人歸。孫策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對周瑜的描寫。當年,雄姿英發的周瑜和孫策都是二十五歲,而大喬十八,小喬十六,都是青春年少。這兩段婚姻看起來都無限光彩,美人配英雄,花好月圓。孫策曾說:「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孫策和周瑜婚後不久,孫策便不幸身亡,其弟孫權掌握了東吳的軍政大權,而周瑜也坐上大都督的寶座,統領起東吳九郡八十一州的兵馬。而此時志在鯨吞江南的曹操在北滅袁紹、南奪荊州之後,率領八十三萬大軍飲馬長江,虎視江東。偏安江夏一隅的劉備和諸葛亮深感唇亡齒寒的危機,便再商量之後由諸葛亮出使東吳,申述了孫劉聯合、共同破曹的構想。但東吳君臣大都談虎色變,對諸葛亮的構想深表懷疑,因而猶豫不決。為了儘快建立孫劉聯盟,以實施破曹大計,諸葛亮便製造了這起震驚東吳上下的桃色誹謗案。在一次商談孫劉聯盟可行性的討論會上,諸葛亮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告訴周瑜說:「亮居隆中時,即聞操於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恐怕周瑜不信,諸葛亮又添油加醋說:「曹操的兒子曹植曾奉曹操的命令作《銅雀台賦》,文中寫道『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諸葛亮此言一出,便引起周瑜的勃然大怒。他大罵曹操欺人太甚,當下決定孫劉聯手,攻破曹操。於是,便有了以後群英會、草船借箭、苦肉計、借東風等一系列軍事上的操作,結果大破曹操於赤壁。這一戰不僅曹軍八十三萬人馬損失殆盡,就連曹操自己也是丟盔卸甲,落荒而逃,若不是關羽放其一條生路,曹操必成為諸葛亮的刀下之鬼。然而,曹操並不知道,自己兵敗赤壁、折戟沉沙是因一起桃色誹謗案而導致的結果,而自己恰是這起桃色誹謗案的男主角。其實,《銅雀台賦》中的所謂「二喬」指的就是銅雀台內的兩座廊橋,諸葛亮製造了這起桃色誹謗案,硬是生生地把曹操和江東二喬扯宰了一起。當然,周瑜之所以相信諸葛亮的誹謗,也決非是一時衝動,腦子進水。曹操的好色,乃世人皆知。他不僅妻妾如雲,並且經常尋花問柳,而銅雀台正是他的美女集中營。建安十五年,曹操修建銅雀台,並在台內的每個房間里都配有一名絕色美女,以供自己享樂。即便在臨死時,曹操還遺令這些美女每逢初一、十五要在銅雀台上對著他的陵墓大唱頌歌。而以二喬在當時的美名,他豈有不日夜思慕的慾望?再說,曹操在滅了袁紹之後,就曾傳出他與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爭奪袁紹的兒媳婦、河北美女甄洛的緋聞。若是曹操攻佔了東吳,那一定是「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而諸葛亮刻意製造的這樁桃色誹謗案便要變成現實了。「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借古興嘆、想像奇絕的《赤壁》詩,為諸葛亮製造的這樁桃色誹謗案又塗上了一抹玫瑰的色彩。雖然二喬與曹操素未謀面,也沒有任何實際的瓜葛,純屬莫須有的關係,但它不僅使銅雀台更加聲名遠播,而且也使火燒赤壁的故事更加生動。 三國史上最危險的一場性交易 女性以性為交易,以扼殺情感為代價,換來的政治成果再偉大,我們也不該引以自豪。千百年來,再漂亮的容顏,再神聖的使命,她們最終扮演的角色,也只是政治博弈的利器和籌碼。 這位美人,從頭至尾都是一個悲劇,她的美貌能令月亮害羞,會讓權貴驚訝,但她卻無法得到一份真愛,甚至連個確定的歸宿都沒有。她的時代,並不稀缺英雄,但缺少對美人的憐慕和惜愛,她就是美女貂蟬。那個時代,只講成敗。因此,再美的容貌,也只是陰謀交易的漂亮工具或是政治博弈的美麗籌碼罷了。 這位美人不但長得是風華絕代、國色天香,而且聰慧伶俐、深明大義。當王允在牡丹亭里叩頭拜請貂蟬替他演一出「連環美人計」除掉賊臣董卓時,這位只有16歲的小美女不急不慌、不愣不躁,坦然地接受了任務。這位小美女大概天生就是做間諜的料,面對「事若泄漏,將遭滅門」的巨大壓力,不但有「萬死不辭」的莫大勇氣,而且有「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的冷靜和智慧。 在後來這出著名的連環計中,王允先將貂蟬許給董卓義子呂布,未及迎娶又獻於太師董卓,挑起董、呂兩人的矛盾。貂蟬對此心領神會,表現也是無可挑剔,完美至極。她先是和呂布眉來眼去,秋波傳情,把大將軍的魂勾得是顛三倒四;然後又在笙簧繚繞中,大秀妖艷舞技和美妙歌喉,繼而又是推杯換盞,將董卓迷得一塌糊塗。平心而論,這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一是因為董卓老鬼當時權傾一時,去王允府上赴宴都要帶上「持戟甲士百餘」,氣焰可謂囂張;二來這老鬼太過肥胖,何況又老又丑,小貂蟬若要圓滿完成任務,不但要有極好的心理素質,而且要有一流的演技。 實事求是地講,周旋在兩個男人之間,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何況是梟雄對峙、父子之間。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失誤,甚至一個驚慌的眼神,都可能導致殺身之禍。但貂蟬表演得太完美了。她一會兒在呂布面前扮成早已以心相許卻被董卓霸佔的痴情人,一會兒又在董卓面前裝作受呂布調戲的無辜者,從而使得董、呂二人彼此恨之入骨,終於反目成仇。且看她在兩個男人面前如何上演「尋死」的精彩片段。 先說在鳳儀亭邊和呂布相會。貂蟬對心上人一番哭訴之後,以「此身已污,不得復事英雄」刺激呂布「嘗不到葡萄,抱不得美人」的心理痛癢,然後「手攀曲欄,望荷花池便跳來」,以死明志。自然,呂布捨不得,慌忙抱住。接著,貂蟬看他似乎仍心存芥蒂,害怕董卓老賊見疑,又以激將法刺激他,然後加上大把大把的眼淚,搞得呂布是「羞慚滿面,重複倚戟,回身摟抱貂蟬,用好言安慰」。最後終於等到董卓「醋意大發,擲戟刺布」的預料局面。至此,貂蟬圓滿地完成了她第一階段的任務。 再看她在董卓面前的表演。當董卓假意要將她賜予呂布時,貂蟬佯裝大驚,哭鬧,「寧死不辱」,為表示對董卓的忠貞,還「掣壁間寶劍,欲自刎」。這一哭一鬧,不但徹底抹去了董卓的疑心,而且激起男人的虛榮心。於是,董卓棄謀士於不顧,陷入貂蟬精心設計的「紅裙圈套」,最終使得呂布不顧倫理親情,毅然選擇背叛,「一戟直透咽喉」,親手斷了老子的性命。對於貂蟬傳奇般的「卧底」事迹,有詩讚曰: 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揭秘《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十句話 《三國演義》作為古典小說的代表,經典之處非常多,特別是其人物眾多,個性張揚,性情迥異,吸引眾多當代的三國迷,但最讓人稱道的還是那些流傳至今,甚至已融入現代人生活中的口頭語—— 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有人說《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先不論是誰寫的,這裡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諸葛亮真實的寫照,也是最能表現諸葛亮後期六出祁山無力回天時的心情,也成為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 二、「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義》里,周瑜是心胸狹窄,永不服輸的代名詞,也只有當他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時,才會由口及心地發出這樣的感慨。只不過這句話過於自卑,長了諸葛志氣,滅了自己威風。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主中格式化了。 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這一句話,不僅給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國安邦之臣,在亂世則是獨霸一方的軍事首領。而曹操聽到這話面露喜色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沒有說他能成為皇帝,而他也不願登基稱帝,在史書上成為王莽、董卓一類的人。 四、「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一共八個字卻稱讚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而且朗朗上口,婦孺皆宜。後來關羽雖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沒聽別人這麼說過,估計作者肯定是呂溫侯的FANS,否則也不會這麼肉麻。 五、「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後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因此當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六、「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是趙雲迷們最津津樂道的評語,原因是在《演義》里趙雲並不是作者重點描寫的對象,但由於他每回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能得到主子這麼一句肯定,當然是高興得找不到北了。不過也可以看出劉備沒有知人之能:趙雲跟了自己這麼多年,到這時才知道他的膽識,平時只給他一些壓糧運草,打掃戰場,保護家屬的雜活,真是埋沒英雄。 七、「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馬徽一向看好諸葛亮和龐統,曾經把諸葛亮比成姜尚,張良,所以這話從他嘴裡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經天緯地的本事,因此這麼說也不過份。奇怪的是劉備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八、「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策當政時常常霸氣有餘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還有些識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眾人,臨死時還給孫權留下了這樣的忠告,深刻看出了兩人的處事風格。事實也驗證了他的準確性,張昭主外事時主張投降曹操;周瑜主內事時把孫權的妹子糊裡糊塗地嫁給了劉備。而二人各行其事時卻做得近乎完美。 九、「生子當如孫仲謀」 小時候看三國,很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倒底是在誇孫權還是在罵孫權。稍大了一點後才知道,曹操其實和孫權他爹孫堅是一輩的,這麼說沒什麼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誇孫權能守住父兄基業,跟袁紹和劉表的那幾個敗家子不同。怪不得辛棄疾很是欣賞孫權,並在自己的詞里引用了這句話。十、「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不少人認為,在曹操說過的所有的話裡面,這句話是最精闢的。難怪劉備會嚇掉勺子,連蒼天也打了個冷戰,以為泄露了天機。其實曹操也就是這麼一說,試探一下而已,後來又被劉備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來說過的最正確的一句話。 朱元璋為何痛恨羅貫中 近年來,圍繞水滸故事主要發生地山東省陽谷、東平、梁山和鄆城等地的新聞不斷見諸報端,引起了人們對這裡的濃厚興趣。而不朽巨著《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故里也自然成為人們探尋的焦點,記者近日走訪東平,對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一一進行了探尋。 羅貫中到底是哪裡人? 對於羅貫中籍貫問題,學術界原來有幾種說法,如東原說、太原說、杭州說等,這種爭論由來已久,其中,東原說、太原說爭論最為激烈。目前,經過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多年研究,羅貫中籍貫東平的結論已成學術界共識。 1999年,由北京大學教授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文學史〉(第四卷)》已明確注釋:「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祖籍東原(今山東東平),流寓杭州」。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杜貴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可以認為把羅貫中視為東平人已經是學界主流。他說,早年也不認可羅貫中為東平人的著名學者胡適先生在「小心求證」後也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認為羅貫中就是東原人。杜貴晨認為,胡適先生研究《水滸傳》將羅貫中籍貫為「東原」即「鄆州」亦即「東平」聯繫起來。這就在把《水滸傳》的著作權整個地判給了羅貫中的同時,也為《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為「東原」即山東東平人做了結論。因為當時鄆州州治正在東平。 是什麼滋生了「東原作家群」? 當年轄地甚廣的東原,物質繁榮,文化興盛,產生了文學史上蜚聲文壇的「東原作家群」。「東平府學」發達時期的元末明初,全國的著名作家有20多位在東平度過了青少年時期,後來出仕江浙一帶,羅貫中即是「東原作家群」的一員。 大運河的南北貫通,以元大都為中心的雜劇藝術順流南下,在東平這塊交通便利、商業發達的肥沃土壤上生根結果,東平作為水滸戲重要發源地,濃厚的水滸文化是羅貫中自幼成長的一份精神食糧,他對樂府、隱語(謎語)相當熟悉。明洪武十四年即1381年,羅貫中寫出了《三遂平妖傳》。他還寫過《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此後,更是創作出了《水滸傳》、《三國演義》兩部鴻篇巨著。 此外,據《東平州志》和其它史籍記載,在羅貫中的原籍東平及周圍地區,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農民起義,如漢末青州黃巾起義、隋末瓦崗寨起義、唐末黃巢起義、北宋末年宋江在梁山泊起義等,上述歷史上和當時現實生活中的農民起義,也都對羅貫中的世界觀和藝術觀的形成起到重要影響。 羅貫中故里羅庄為何無羅姓? 在山東東平縣城西南隅、古宿國故城東南約一公里處,有一個2000多人的行政村羅庄村。這裡就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羅貫中故里。現今羅庄的5個自然村姓氏有姜、王、劉、張、李、侯、瞿、毛、卜、管等,唯獨沒有當年的大姓——羅姓。 據該村各族族譜記載,羅庄村最初只有羅姓一家,其他姓氏皆在明洪武年間(1368--1398)陸續由山西洪洞縣遷來。由於羅貫中的資料史載很少,其祖上的情況更是幾乎沒有,因此只有民間的傳聞說起過羅家是當年東平的望族。 東平縣霍家莊一位名叫霍樹元的老人(已故),1981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我們家族在元代興盛,出了位狀元叫霍希賢,他有位好友叫羅本,就是寫《水滸傳》的羅貫中。羅在宿城羅庄住,也是個大家庭。我祖上為了與他相處,即把自家的府第(狀元府)建在了宿城,兩家府府相鄰。」 霍樹元表示,「自羅《水滸傳》問世,引起朱元璋不滿,滿門追殺,羅家府第的羅姓均走往他鄉。後來,羅家府第被侯、姜、李、劉等姓占,就引出了現在幾個姓的羅庄而沒有姓羅的了。」 至於朱元璋為何痛恨羅貫中,有人認為《水滸傳》中的征方臘之役,實際上描寫的是歷史上朱元璋征討張士誠戰爭。傳說朱元璋斥責《水滸傳》作者羅貫中大逆不道,險遭滿門抄斬的羅氏家族不得不遠走他鄉,而且三代人從此裝聾作啞。 民間傳說無從考證,但今人為傳承和弘揚東平文化,卻在積極奔走忙碌。有水滸四縣之一美稱的山東東平縣,早在於2006年就舉辦了羅貫中與《水滸傳》、《三國演義》國際學術研討會。記者獲悉,東平縣眼下正在在羅庄村興建羅貫中紀念館。「羅貫中紀念館」館名由國學大師馮其庸題寫,碑坊楹聯「高文典冊何如小說通俗,人傑地靈長為鄉幫增光」由已故著名學者何滿子和山東大學終身教授袁世碩撰寫。當地官員表示,建成後,該館將成為一處集藏品展覽、資料查詢、學術研究、碑林觀賞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文化旅遊精品。 === 完 ===
推薦閱讀:
※為三國演義正名,為四大名著正名
※三國演義里到底誰才是真正的三姓家奴? 呂布被冤枉了幾千年
※劉再復批判《三國演義》與《水滸傳》之原因
※瓦爾代論壇:俄中美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