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三十六計(部分)

教學三十六計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是我們每個老師應當遵循的原則。又說「有教無類」。所以,怎麼樣把握好教育、教學關係,是我們每一個老師所面臨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

通讀三十六計之後,給我的反思相當的大。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是不是也可以延用它當中的計謀,讓我們的學生順著我們的思路一步步的走進學習的濃厚氛圍當中去,是我們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的關鍵所在。

下面,我就結合我平時教育、教學的實例,來具體談談怎麼樣在教育、教學當中靈活的運用三十六計。所以,如果有不成熟的見解,還望各位專家多多的批評、指正。

第一計、瞞天過海

「由於對某些事情的習見不疑而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疏漏和鬆懈,故能乘虛而示假隱真,掩蓋某種軍事行動,把握時機,出奇制勝。」

見多而不疑。這是『瞞天過海』之際的精髓所在。那麼,在我們實際的教學當中,我們應當怎麼樣對學生『瞞天過海』呢?

我想有很多的老師都會有這麼一種困惑:學生們對待我們,總是想方設法的欺騙我們。比如,有些學生看起來學習非常的認真,可是,他們的成績卻非常的不好,為什麼呢?我們總是敞開心扉的對待自己的學生,可是,他們從來都不跟我們說實話,讓我們很難準確的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凡是聽過我的課的老師們都知道,我的課總是比較活躍而又不倫不類的。為什麼呢?因為我每次接手一個新的班級之後,總會對學生說:「只要你們在我講課的時候好好的聽課,課下好好的複習,按時完成作業,那麼只要我們講完課以後,同學們可以隨便的活動。如果在學習、生活當中遇到什麼困難,可以直接跟我說,也可以寫紙條告訴我。請你們絕對放心,你們所提到的問題,是只屬於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秘密。絕對不會被第三個人知道。」

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所以,每當我講完課,還不到下課時間的時候,我總是和學生一起唱唱歌、談談天,討論一下最近非常受關注的電視連續劇等等……如果學生們遇到困難告訴我的時候,我也像備課一樣,認真、仔細的用『信』的方式回復他們。

一段時間之後,課下我成了學生們心目中最知心的好朋友。他們對我無話不談。課上,學生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非常的高,並且非常的認真。他們總是在課餘時間拚命的找機會和時間學習英語,控制都控制不了,惹得其他老師非常的嫉妒。

通過這種方法,讓我能夠及時、準確的洞悉學生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和動態,在教學中,使我變得非常的得心應手。

連載中,敬請繼續關注下一話題――教育、教學三十六計之圍魏救趙

教育教學與三十六計之第二計: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共敵不如分敵: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打集中的敵人,不如設法分散它而後再打。

敵陽不如敵陰: 敵,動詞,攻打。句意為 先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後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

古人按語說: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 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築堰。故當齊救趙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

對敵作戰,好比治水:敵人勢頭強大,就要躲過衝擊,如用疏導之法分流。對弱小的敵人,就抓住時機消滅它,就象築堤圍堰,不讓水流走。孫子的比喻十分生動形象,想理順亂絲和結繩,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開,不能握緊拳頭去捶打;排解搏鬥糾紛,只能動口勸說,不能動手參加。對敵人,應避實就虛,攻其要害,使敵方受到挫折,受到牽制,圍困可以自解。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在解決師生矛盾激化時可以採用此方法。例如,在班級管理時有時候老師處理的方法不得當,就會產生矛盾激化,在一次管理中班級中有個孩子因為我處理的不夠的當,而與我爭執起來,情緒極度激化。在他情緒處於極度激化狀態時。我沒有迎著上,我知道對於處在青春期的孩子,頭腦很容易發熱,越迎著上就會得到是繼續與你爭執。(我在很早以前在我辦公室的對面的一個放廢物屋子建立一個發泄室,裡面放一個沙袋子和一副拳擊手套。)我把他帶到那兒對他說,我什麼也不說,你先進去等你覺得解氣後,我才跟你說。於是學生就衝進裡面,戴上拳擊手套一頓猛打。等其頭腦降溫後,到沒人的地方。我就便問「出氣了」,他不吱聲。我說:「首先老師先向你道歉,老師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的確欠佳。」他驚奇得看看我。「等一會到班級,我當著全班的同學向你承認錯誤」 我繼續說。他說:「不用」。我又說:「話說回來你覺得有用嗎?你和我頂撞對於你的發展和你的學業有用嗎,對得起天天為供你上學而去撿廢品的媽媽嗎?如果有用你可以隨便這樣做我還支持你。(孩子的媽媽為了不讓孩子的同學知道,每次撿廢品都帶著口罩和眼鏡,即使在夏天,這個孩子對此總耿耿於懷,在一次作文上他曾寫道:這一輩子欠他媽媽的永遠也還不清了。)就這一句話,他立刻流出了眼淚。於是我乘勝追擊1,2,3點我一一羅列從生活到學習他的做法對他將來的影響。令他越發覺得自己的錯誤,最後向我妥協。並說老師您說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從那以後這個孩子還有幾次下滑但是小幅度的。我只是輕輕一點他就用起功來。

此計用於你對學生的弱點非常了解,在其氣勢弱時攻其弱點一擊必中,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要想如此,老師必須進行家訪和平時對學生要多觀察。

教學三十六計之三

借刀殺人

原文: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

原意:自己不出力,而設法誘導另外的力量去作戰,損下益上。在軍事上,當敵我雙方勢均力敵時,必須設法利用第三種力量,這必將是一個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

教學應用:教師教學是很辛苦的,很多所謂優秀的教師積勞成疾。但我不認為這是可取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應是四兩撥千斤,以柔克敵,而不是硬拼,拼壞了身體、拼光了知識、也拼光了智慧。應該學會巧借力,謂「借刀殺人」之計也。

案例:張曉明不願意學習,誰說也不聽,在班級產生很壞的影響,幾任老師拿他都沒有辦法。光明老師接這個初一班後,迅速把全班分成了十三個小組。分組那天很有意思,經過大家提名,教室里選出了十三名組長,組長們按照抓鬮的順序,在教室前面站成了一排,而全班同學則起立,等待著雙向的挑選,全班只聽到喊名字聲音和「願意」、「不願意」的回答。張曉明心裡直打鼓,像他這樣的學生,又有哪個小組會要他呢?但老師規定必須把全班人都選完才能結束。張曉明暗想,「如果哪個組長點到我,就是看得起我,沒有讓我孤獨地、久久地站在全班面前,那我一定好好乾,報答這個小組對我的信任」。站著的學生越來越少,大家心裡都很著急,誰不想早一點被點到坐下呀。「張曉明!」一聲清脆的叫聲,使張曉明心裡為之一振。「願意」,他還沒等看清是哪個組在點他,就立即大聲地做出了回答。定睛一看原來是崔萍,這是一個潑辣爽快的女生,男生們都很忌妒她。

在以後的日子裡,全班的小組競賽搞得如火如荼,大家都十分關注自己小組的成績。若成為優勝的小組,假期時,光明老師將領著大家去筆架山,那是一個多麼神奇的地方啊。結果是不僅崔萍不放過他,連小組的其他同學也都向他投來期望與關注的目光。他深知,成績已經不再是自己的了,它是全組的,關係著全組的心情和命運。他無論如何也不敢想像,如果由於自己的拖拉,使全組的成績受到影響,他將面對什麼樣的目光和態度。他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這正是光明老師應用「團體壓力效應」所施的「借刀殺人」之計。

課堂講過的,崔萍立即在幫教的第一時間趕到他的書桌旁,給他詳細地講解;放學後,組員們圍著他,關切地問他今天聽懂沒、作業能否完成。每次考試前夕,組長崔萍在放學路上與他一邊往家走,一邊問他是否需要輔導,他得不停地表示「放心吧、放心吧」,崔萍才安心地離開。

八年過去了,在大學裡的他,常常想起這些可愛的同學,往事好像發生在昨天。他記得,光明老師領他們到了筆架山,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場,那是多麼愉快的回憶啊。

教學三十六計之四

以逸待勞

原文: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

原意:圍困敵人的進攻態勢,不用實戰攻擊,待敵筋疲力盡,相機而動、一舉取勝。

教學應用:對一些較難的綜合題如何獲得解題經驗,一直缺乏很有效的方法。一般的做法是,學生做不出,老師講解;下一道學生做不出,老師再講解。但這樣得到的經驗,由於不是自己獨立獲得的,所以只有欣賞價值,而沒有使用價值。學生沒能建立起自己的解題經驗體系,所以再遇到問題,還會束手無策。「以逸待勞」則是指學生不必疲於奔命、盲目跟進,而是有效地利用有限時間,來建構自己的解題經驗體系。

案例:小群的母親是一名數學教師,但是小群的數學成績卻不是很好,尤其在做綜合題時往往不知從何入手,只能半懂不懂被動地聽老師講解,但是收穫不大,家長也十分著急。

這一天,小群和母親找到了光明老師尋求方法。光明老師指出的方法是:

1、每天只做一道綜合題,不要貪多。

2、限時演算。一道題限時20分鐘,自己獨立思考,就像在考場,中途不得吃水果、上廁所、游遊逛逛。20分鐘後,首先核對做上來的部分,其次對不會做的題目再自己研究答案。

3、反思。為什麼自己沒想到,為什麼思路受阻。對做上來的題目,自己當時是怎麼想的,有什麼經驗可總結。總之,要反覆思考,理出頭緒。

4、根據艾賓浩斯曲線,三天後,學生已經似忘非忘了。這時,讓學生再獨立地做一遍,如此訓練,能使學生有較大收穫。

小群的母親很贊成這種方法。如果頻頻出戰、大肆做陌生題,結果是既無興趣又無效果;不如「以逸待勞」,堅壁清野、循序漸進的效果好。如果自己獨立解出題來,可以相信,在以後的解題中他會舉一反三的。

不久,小群的母親說孩子對做綜合題有興趣了,不懼怕了,有思路了,甚至對陌生題也能迎難而上,努力尋找解題思路了。

(作者系市教師進修學院研訓處處長)

課堂教學「三十六計」之「美」人計呵呵,想這麼個題兒,可不是要學某冠希走什麼「緋聞路線」。鄙人長相寒酸,毫無看第二眼的價值,但這卻毫不影響我在課堂教學中大使「美」人計——別想歪了,此「美人計」之「美」字加個引號,其意實為「讚美、表揚、激勵」之意。某雖不才,但善使此計,幸蒙學生喜愛。哈哈,想必各位同行也一定用過此計吧。讀過卡爾維特寫的《小卡爾維特的教育》和亞美契斯的《愛的教育》,我不禁掩卷長思:卡爾維特算是平民教育家,他主張對孩子進行苦難教育,頗似梁啟超之主張,「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而亞美契斯則主張像愛花兒一樣愛孩子,提倡給予孩子溫情脈脈的教育。表面上看,二者在教育理念上似乎是相對立的,但細細品讀就會發現,兩人都同樣注重教育中讚美、表揚和激勵的育人價值。或許是受「嚴師出高徒」的傳統教育價值觀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往往嚴肅多於寬和,責問多於讚賞。使得課堂缺乏激情,師生之間缺乏親和力。初為人師的我,曾為了樹立所謂的師道尊嚴,獨斷專行、暴風驟雨,但從學生或沉默或反抗中,我品味到了教育失敗的無奈與心酸。我曾在課堂上嚴厲訓斥一名學生,在我義憤填膺之際,該學生緊握的拳頭,讓我開始反省自己的粗暴。慢慢的我學會了用美好的心情去對待學生,用動聽的語言去讚美學生,用動人的方式去感化學生。為人師者最大的失敗,莫過於學生對教師的厭倦。「讓學生開心快樂的學習」,始終是我堅守的原則和追求的境界。一句幽默的調侃,一個鼓勵的眼神,一絲會意的微笑、一點溫馨的提示……,都會如春風化雨,浸潤學生的心田,激起學生的好感。我始終認為,只有學生從內心深處接納了你,他才會樂於聽你所言,遵你所教,信你所行。嚴如和風細雨,寬似風和日麗。輕鬆課堂,學亦樂,教亦樂,樂在其中。我不否認適時的嚴辭厲行,對於教育學生所起得積極作用。育人猶如醫病,嚴厲的教育方式,如一劑猛葯,只可在遇「重病」之時才能施用,且「猛葯」之後,還得輔之以「溫補之葯」慢慢調理,方可標本兼治。我的經驗是:在課堂上要習慣經常使用敬語、激勵語,心態平和、莫生氣。善於從正面去評價學生,愛護學生的人格尊嚴。對於問題學生的教育更要講策略,忠言未必需要逆耳,良藥也可不必苦口。「有氣不在面惡,有理不在聲高」,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尊重、真誠與期待。即便是批評,也要盡量磨平其稜角,避免給學生心靈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所謂「吹面不寒楊柳風」便是這種育人境界吧。學生一旦進入此「溫柔陷阱」,則「美」人計成矣!


推薦閱讀:

餘映潮語文閱讀教學藝術50講—— 課型設計的藝術3
特級教師王麗八點三十二字概括作文教學現狀
教學常規十五點
C4D高級教學

TAG:教學 | 三十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