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要有魂

通識教育要有魂(熱點辨析)

  近年來,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視,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時至今日,大學通識教育並未取得預期效果。這有大學體制的原因,但關鍵是通識教育理念出現了偏差。許多大學沒有認識到通識教育的使命是價值觀教育,使之淪為沒有任何規劃、沒有任何精心設計的「自助甜品」。有些高校為迎合所謂國際化潮流,以系列講座、暑期研修、研討班等形式將通識教育課堂拱手交給西方「大牌」教授,甚至淪為西方社會思潮的「跑馬場」。這一點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高校通識教育要有靈魂,要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課堂。

  通識教育源自西方大學「專業之外、普遍相通」的教育傳統。在美國,這種教育有若干名稱,有些學校保持中世紀以來的傳統,稱之為「博雅教育」;有些學校為了凸顯其是全校各科系皆應修習的基礎,稱之為「大學教育」;有些學校著眼其重要地位,稱之為「核心教育」;使用最普遍的名稱,是我們所熟知的「通識教育」。名稱和理念雖有所不同,但價值觀教育在美國大學通識教育中始終佔據重要位置。一般來說,美國大學主流價值觀教育包括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文化價值觀教育三個部分,其中以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個人主義為核心的資本主義政治價值觀是重要內容。鑒於此,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也應是價值觀教育,目的是培養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奮鬥的人,不能將這一任務一股腦兒推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或馬克思主義學院。

  現在,我國絕大多數高校的通識教育還沒有跳出人文素質教育的範疇,有的高校乾脆端出一大堆「經典導讀」「藝術鑒賞」「文化興趣」類課程,被學生戲稱為「通識教育大雜燴」。通識教育應解決兩個層面的問題:其一,通識教育不能停留於灌輸具體內容,而應重在訓練學生如何思想;不僅在於讀經典、讀名著,更在於怎麼讀,師生之間如何互動。這一層面解決的是通識教育的方法問題。其二,通識教育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主要取決於誰來引導學生思想、引導到何處去。這一層面解決的是價值觀問題。目前,我國一些主要高校紛紛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馬克思主義學科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僅僅靠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想政治理論課來承擔通識教育顯然是不夠的,而應該讓其他哲學社會科學學科一起共同擔負起塑造價值觀、增進政治認同的任務,使大學通識教育真正姓「馬」。

  使通識教育姓「馬」,需要從體制機制、課程設置、教師選聘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修正通識教育體系。首先,在國家層面,對大學通識教育進行頂層設計。我國高校通識教育的定位和課程體系與價值觀教育存在較大距離,需要從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其次,在學校層面,解決課程內容、教學要求和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與通識教育目標不協調不適應問題。比如,通識課通常是面向全校的選修課,重要性還比不上專業選修課,因此教師開設通識課的熱情不高。第三,全面改革教學模式。大學必須通過學術研究、理性反思和批判的方式奠定理論基礎,需要通過經典著作閱讀、研究來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認同感的提升需要深入人的靈魂深處,使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賦予受教育者向真、向善、向美的價值追求以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的精神動力。唯有如此,大學通識教育才能肩負起其歷史使命。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談 毅)《 人民日報 》( 2015年03月04日 07 版)

推薦閱讀:

通識教育的3大誤區
文學教育如何介入通識教育:講故事往往更能講清道理

TAG:教育 | 通識教育 | 通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