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一、有效培養歷史思維能力(2010-03-20 10:00:36)

轉載

標籤: 雜談

(一)讓史料告訴我們真相

史料是歷史學科的基石,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重要載體。抽掉史料,歷史學科這座大廈就會倒塌,歷史思維能力也就要面臨「皮之不存毛之焉附」的困境。在以往的歷史教學中,史料似乎只能掌控在教師手中,學生只是根據教師提供的史料進行所謂的「材料解析」,而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史料,則僅僅停留在事實層面,因為缺乏有效的指導很難真正轉化為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案例指引一:洋務運動在山東

生1:我們山東化工廠院子里有一排老房子,好像當過澡堂,還當過倉庫。一查史料,原來大有來歷:清光緒元年(1875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在濼口以東購置民地300餘畝,政府撥銀226800兩,正式創辦山東機械局。至次年十月,火藥廠、機器廠、熟鐵廠、物料庫及工匠住房等一應設置相繼建成,機器局產品以火藥、鉛丸、子彈、炮彈、銅配件為主,同時也仿製少量槍炮。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期間,山東地方當局向機械局增撥經費,擴大軍火生產規模。我天天經過這所老房子就是當時山東機械局工務堂,這裡記錄著山東洋務運動型半軍事工業的足跡。

師:這位同學找到的史料幾乎就是洋務運動創辦軍工企業的縮影,那麼,就請大家找出洋務運動的軍工企業在資金來源、產品流向、管理方式上有什麼特點,並由此判斷,洋務運動的軍工企業應該屬於什麼性質?

生1:從山東機械局看,他們的資金主要是政府撥款,企業應該屬於國家所有;產品主要是軍火,用來供應軍隊而不是為了供應市場謀取利潤;主要有封建官員進行管理,應該屬於封建主義的性質。

生2:我是一個集郵愛好者,中國郵票始祖「大龍票」的首發地就在山東煙台。洋務派大將盛宣懷在煙台任「道台」時,親自經營輪船運輸,並於1885年在煙台設立了電報局,線路可通登州、萊州、青州、濟南和濟寧,並於天津至上海電報幹線相接。

煙台是中國郵政事業的發祥地也是不爭的事實、1978年,煙台海關書信館發售的中國第一套「大龍票」成為中國郵政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一件事情。在1886年,煙台海關既設郵務辦事處,兼辦郵遞外史信件,可以視為近代郵政的先聲。

師:看來當年我們山東的民用企業不僅有課本中提到的輪船運輸,還有更具近代意義的郵政、電報。山東的洋務運動也是「求富」與「自強」同在啊。

生3:趵突泉是濟南著名的遊覽景點,沒想到這裡面也隱藏著洋務運動的足跡。大家是不是記得從趵突泉南門向右拐,過小橋後有一個小院,小院的名字叫尚志書院,這是1869年由山東巡撫丁寶楨創辦的尚志堂。在這裡,學生除了學習儒學外,還學習天文、地輿、算數,由此可見尚志書院帶有濃厚的新式學堂的氣息。尚志書院曾培養了無數人才,魯、川許多才子從他倡導的書院中走出,邁向了全國。

師:和這位同學搜集到的史料相似,我也找到一份威海水師學堂課程表(如下)

內堂科目:國文、英國語言文字、國家課本(各國地理、中國歷史、中國地理)、數學(代數、幾何、立體幾何、平弧幾何)、物理、化學、天文學、航海學、電學實驗、磁學實驗、海上測畫、大量學、魚雷學、靜力學。

外場科目:單人教練、步兵操法、艦炮操法、柔軟體操、器械體操、劈劍刺槍、信號學、船藝、成對教練、成營教練、野外演習、彈道學、射擊實施、槍炮法理、火器學、舢板操練、升桅操練

這張課程表可以說是近代學堂興起的縮影,也可以說是中國近代海軍人才成長的縮影。大家思考一下,這些新式學堂在教學內容和人才的培養方向上與過去相比有什麼不同?

生1:教學內容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更注重了現代自然科學知識,培養方向上更為注重為國家培養實際可用的人才。據我了解,鄧世昌等人就是由這樣的學校培養出來的。

生4:我找到的史料大家一定想不到:洋務運動與我們山東省實驗中學。。。。

(全班同學驚呼,不可能!有位同學站起來說;校史上寫得清清楚楚,實驗中學成立於1948年,虧你也能和洋務運動扯到一起)

我們山東省實驗中學雖然成立於1948年,是上世紀60年代才遷到現在的校址的。但我偏路北要說的是,我們學校現在的這個校址太不簡單了。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山東巡撫袁世凱創立了官立山東大學堂,有中、外籍教師70餘人,新校舍配有電燈和供水系統,可供400多學生食宿。此為山東官辦「新教育」之始,也是全國興辦最早的省立大學堂。大家請注意,山東大學學堂所在地:濟南市桿石橋西偏路北。這不正是我們學校的所在地嗎?這裡歷經山東大學堂、山東政法學堂,一直到後來我們省實驗中學搬到此地,歷經百年風雨,一直是山東教育的一塊「風水寶地」呢。在我們排球廠南面的這排平房,就是清末遺留下來的老教室。

師:這位同學能從「桿石橋西偏路北」的線索挖掘出學校校址的淵源,確實令人佩服。不過從你提供的材料看,山東大學堂成立於1901年,而史學界一般認為洋務運動在19世紀90年代就隨著甲午中日戰爭的失利而告結束了。我們學校校址的這段遠遠看來應該是屬於清末新政期間的事情。清末新政也是地主階級的一場自救運動,它以鼓勵實業、派遣留學生、興辦近代學堂、編練新軍為主要內容。不過,主要是和洋務運動放在一起,那就有些張冠李戴。

生4:謝謝老師的指正。不過我還是不捨得放棄我找到的這段史料,近代化的腳步就在我們實驗中學的校園裡啊,多珍貴、多振奮啊。大家看我這樣改改行不行:雖然洋務運動在19世紀90年代就宣告失敗了,但它所開創的興辦大機器生產、興辦近代教育的做法卻蔚然成風。幾年後,當有一場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清末新政興起的時候,山東終於出現了第一所省立大學,它就在我們山東實驗中學今天的校址,感謝洋務運動開近代教育風氣之先,才使我們的學校有了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蘊。

教學的延伸

本案例是《洋務運動》一課的片段,原計劃15分鐘左右的講課內容,結果在學生搜集與分享的熱情中整整用去了一節課。照這種進度,教學計劃一定是無法完成了。那麼,究竟找到一條什麼樣的途徑,就可以讓大家把搜集資料、研究歷史的熱情充分釋放出來呢?授課教師思前想後,一下子想到了網路——讓網路成為進行歷史探究學習的舞台。

當學生習慣於利用網路中搜集資料來擴大自己的視野、分享學習的樂趣時,教師又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怎樣用自己的知識回饋網路、回饋社會呢?大家建議,建立一個以研究濟南地方歷史為主題、以網路宣傳為活動方式的學生社團,將自己在歷史學習方面的搜集和研究心得,通過網路平台回饋社會。他們的這個學生社團名叫「舜泉歷史研究學社」,由歷史組的一位張老師擔任專職指導教師。

沒想到,學生們的活動一開始就遇到了不少苦難:他們在網上一設立主題就被人罵,情緒很受打擊;還有,設立主題後跟帖不活躍,場面很冷清。經過討論,大家做出了以下調整:提高發帖質量,增加主題吸引力;力求做到圖文結合,較少閱讀疲憊感;選擇一個風氣較正的網站做根據地;為價值取向相似的網友跟帖,廣交朋友,聚斂人氣。

在不斷的總結改進中,「舜泉歷史研究學社」逐漸成熟和發展。這種做法將學生歷史學習的空間由書本引入了生活、由課上引向了課外、由教室引入社會,為學生歷史思辨能力的提升搭建了更廣闊的平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利用網路發布研究性學習的成果,學生興趣濃厚、投入成本低、社會反映好,而且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大家還獲得了課堂中無法得到的體會,例如怎樣遵守網路道德、怎樣與人交往等。並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有知識的接收者轉變為知識的傳播者,其成就感是一般方式難以體會的。目前,「舜泉歷史研究學社」已通過網路發表歷史研究性論文20多篇,網上點擊率已達到30000多人次。應該說,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找到了一個更大的學習課堂,一個社會交融的課堂。


推薦閱讀:

二灘水電的歷史
略談秦律是否嚴苛
歷史上的龐青雲是什麼樣的人?《投名狀》
【辯證法不能辯證出歷史】
羅慰年:中國終結歷史還是被歷史終結

TAG:歷史 | 思維 | 思維能力 | 能力 | 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