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早期教育的培養
但作為一種啟蒙教育,學校、家庭首先應擔起孩子的品德教育的重任。「小樹不修,長大難成才」。如果不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養成孩子的一些壞習慣、壞思想就會嚴重危害孩子的健康發展。3-6歲對於人生來說,是個性傾向和道德觀念形成的萌芽時期,是培養良好品德行為的黃金時代。錯過這個時期,許多良好的品性難以形成。幼兒良好品德的培養,應該像智力啟蒙一樣從早期開始。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是說:一個人小時侯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生都會起作用的。知識需要道德的引導,幼兒良好品格的養成對孩子一生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作用。這也說明德育教育在幼兒階段極其重要,他影響著一個人的成長,最重要的是他對周圍人以及社會有著重要的關係。
一.從小重視孩子的良好品德行為的養成
從「小」這個詞中來看,有兩個意思:一是指「小時」,二是指「小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幼兒的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成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長。」心理學家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習慣、態度、傾嚮往往是在六歲前培養起來的。在六歲前培養上述品質,容易形成動力定型,達到「自然在習慣,少小若天淺」的地步。「三歲定六
二、重視培養幼兒的道德行為
(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中的點滴小事,對幼兒進行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
1.生活習慣的培養。應結合各個生活壞節對幼兒進行良好生活習慣教育。比如:吃點心、午餐時應教育幼兒吃完自己應有的一份食物、不挑食、不浪費、飯前便後要洗手。午休時鼓勵幼兒自己穿衣疊衣放衣。離園活動時,引導幼兒自己整理衣物,將物品物歸原位等。這些習慣看似平常,卻能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生活活動中品德教育側重於培養幼兒獨立自主性、自信心、勞動觀點及態度、勤儉節約、合作謙讓、輪流分享等品質。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有責任感的人。
2.文明行為的培養。早上來園與老師、同伴互相問好,與家長道別時說聲「再見」,最熟悉的「謝謝」「對不起」「沒關係」,這既是最常見最簡單的文明禮貌用語與行為,又是孩子的生活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教育內容。伴隨著孩子們對事物的認識,與外界的交往,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形成優良的文明行為,鼓勵幼兒爭做「文明小寶寶」。
3.行為習慣的培養。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因素,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開展隨機教育。當同伴遇到困難時,鼓勵幼兒主動伸出友誼之手;當幼兒之間產生矛盾時,引導幼兒換位思考,學會謙讓,共同解決問題。心情不愉快時,不亂髮脾氣,學會控制、調整情緒。這些點點滴滴的行為習慣,形成與幼兒的生活,為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總之,習慣培養貴在堅持,但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是孩子樂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開始做得挺好,時間一長孩子覺得不新鮮了,感到疲倦了,就不願堅持下去了。這時就要掌握幼兒的心理,用遊戲方式來吸引孩子,重新激發孩子的興趣,使幼兒在遊戲中體驗他人情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社會交往能力等,各
(二)品德教育在遊戲活動中的培養
遊戲活動是幼兒最為喜愛的一種形式,也是培養孩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重要形式。許多遊戲活動都是模擬社會環境、社會角色的活動。在遊戲中,幼兒懂得了什麼是道德的,什麼不是道德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不是應該做的。也在解決問題或糾紛的過程中,揭示正確道德要求和行為規範,提高道德認知水平。
1、角色遊戲對幼兒道德情感的培養
開展角色遊戲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交往力、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道德情感。學習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為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提供了有利的學習環境。角色遊戲是現實生活的再現,幼兒在遊戲中模仿他人並獲得愉快感。比如在「娃娃家」遊戲中,「媽媽」要細心照顧「孩子」,「孩子」要尊重長輩,「奶奶」累了,幫「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他去醫院,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遊戲讓幼兒懂得了尊老愛幼。「醫院」遊戲中,醫生要耐心、細心地為病人看病。「超市」里的「營業員」要為「顧客」提供方便,開展「送貨上門」服務。「顧客」也要尊重「營業員」的勞動,提倡文明購物。幼兒在遊戲中扮演著各種角色,逐步認識並理解角色的義務、職責,不斷學習著社會經驗和行為準則,進而使同情心、責任感得到發展,並逐步養成互相幫助的優良品質。
2、遊戲活動中對幼兒道德情感的培養
在遊戲活動中,有一位小朋友遊戲時表現的非常棒,老師獎勵他一個小禮物,過了一會,這個小朋友由於開始頑皮,老師把小禮物收了回來,孩子受不了此打擊,覺得很委屈邊哭邊打 老師。這個例子中,孩子自尊心太強而內心脆弱、任性、固執表現得尤為突出。還有別人得到獎品了,別人當班長了,我得不到就哭鬧,今天你有一盒好看的彩筆或新買的書、玩具,明天我也讓媽媽買,老師讓他分東西時,先選一個最好、最大的留給自己小的分給別人等等,有很多例子。造成孩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不具備分享行為,沒有建立分享規則所至,另一方面孩子的道德意識方面的殘缺。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家庭和社會中的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當前家庭中的幼兒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長輩們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自家的獨苗身上,很少需要孩子為自己做什麼,久而久之這種過度的照顧、過分的關心和保護,養成了孩子只知享受,不知分享和付出,唯我獨尊的心理。其次,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如:「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幼兒在耳聞目睹、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變得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具體表現在:小朋友摔倒了,沒有人去扶他,玩具扔了一地,沒有人主動揀起來等等行為。良好行為習慣、品格的形成應從小培養和糾正,使幼兒從小積累經驗,形成一種正確的道德規範和行為。一位家長曾這樣對我說:「我們小的時候條件不好,現在條件好了,孩子需要什麼我們都滿足他。」這樣會導致孩子自尊心太強而內心太脆弱,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缺乏有艱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愛惜勞動成果、任性、自私、爭強好勝等不良品格,阻礙了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3、體育遊戲對幼兒道德情感的培養
幼兒不但通過進行體育活動全面鍛煉身體,增強體質;而且培養了他們機智勇敢、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嚴格尊守遊戲規則,不僅是順利進行遊戲,提高質量的保證,同時也是在遊戲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各類競賽性體育遊戲中,教育幼兒團結一致,激發上進心和勝不驕、敗不餒的品德;在以玩皮球、滑滑梯等為主的小型遊戲中,教育幼兒互相謙讓,在「攀岩」遊戲中培養幼兒遵守紀律,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頑強、不怕困難的優良品質。在遊戲中幼兒不慎突然摔到時;當活動場地受到干擾時;幼兒注意力不易集中時;當幼兒要鑽過障礙物,走過獨木橋,個別幼兒產生畏懼情緒時,老師都及時而恰如其分地進行品德教育,寓德育於體育活動中。
(三)良好的家庭環境促使幼兒品德教育的培養
父母,特別是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 老師,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是孩子的表率。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幼兒好模仿的特點,使得家長的言行對幼兒起著言傳身教和人格示範的作用,父母的言行、思想、作風、性格等對孩子的影響極大,常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是一種直觀的教育。
因此,從幼兒時期起,父母就應該給孩子做誠懇、坦率、溫和、文明、勤奮、有感情、講道德、守信用、實事求是的榜樣。孩子有了過失,家長不過問,放之任之,對孩子是有害的,發現錯誤,必須加以責備,才能使孩子健康的成長。父母要處處體貼關心孩子。孩子只有尊重、相信父母,才能隨時把自己的感情、思想、缺點等告訴父母,與父母說知心話,這樣父母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幫助。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要求父母耐心、細心。不要怕失敗,不要怕反覆。對孩子堅持正面教育,以表揚為主,就是在批評孩子過錯的時候,也要肯定孩子的點滴進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績,看到自己的前途,樹立信心,糾正不良的行為。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生之計,莫如樹人。」這充分說明了育人工程的長期性與艱巨性。而育人又以育德為先,品德教育作為育人工程的核心和內核,應當從小抓起。3—6歲幼兒是進行良好品德行為習慣訓練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和鞏固良好品德行為的重要啟蒙時期。所以應當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及時向幼兒進行道德啟蒙教育,為個體發展奠定堅實的良好個性和品德素質基礎。 1987年1月,2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你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你認為最主要的東西?」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出人意料地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呢?」學者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要注意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答話,代表了到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這則材料給我們深刻的啟示,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品德。好習慣終生受益。它還特別提醒我們,培養好習慣一定要早,從幼兒園開始,也可更早一點,從孩子懂事的時候開始。
推薦閱讀:
※幼兒園為什麼就是要玩玩玩?看完就明白了
※嬰幼兒早期教育以哪些為主
※選購嬰幼兒米粉6注意-搜狐母嬰
※幼兒「跳級」進學前班或對成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