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恥辱一朝得雪——香港回歸背後的較量

帶你讀完52本好書

香港回歸背後的較量 來自有聽讀書 15:53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主播| 讀書君 · 編輯| 木頭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相當長的一個時間段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對於處理香港問題的態度,始終保持低調,十分冷靜、十分慎重,堅持「暫時維持現狀不變」。只要對新中國還「有用、有利」,只要「時機不成熟、條件不具備」,「這一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我們就「暫時不去觸及它」。

1954年,周恩來在一次為接待英國工黨訪華代表團而進行的幹部準備會上明確指示:「不成熟的問題,也不要去談,例如香港問題……至於我們是否要收復香港,如何收復,政府還沒有考慮過,我們就不要談。」

在「長期打算、充分利用」政策指導下,新中國故意長期不對香港的前途問題進行表態,也不要求英國承認新中國對香港的主權,使得英方一時間也摸不準中國的意圖。此後,香港成為新中國連接外部世界的一個重要通道,最大限度地實現中國的國家利益和戰略目標。

1

中英關係正常化

1972年中英關係實現正常化。1974年5月25日,毛澤東會見了英國前首相希思以及隨行人員。在會談過程中,毛澤東談到了香港問題。毛澤東說:「你們剩下一個香港問題。我們現在也不談。香港是割讓的,九龍是租借的,還有24年。到時候怎麼辦,我們再商量吧。是年輕一代人的事情了。」

毛澤東的談話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很隨便,其實則蘊含深意。

第一,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主動提出香港問題,說明對於香港問題的解決已經到了提上日程的時候了。

第二,提出的香港問題中的兩個不同情況:割讓和租借,是由中英之間三個不平等條約所規定的(分別是《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及《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而新中國政府又不承認這三個條約,這就為將來中英之間的談判奠定了基本的調子和基礎:香港是我的,你搶走和強借的事兒我都記著呢,但是接下來我會怎麼辦,現在不告訴你。

毛主席的話很靈活,英人摸不著頭腦可心裡打鼓,但又不明確中國到底主動提及香港的意圖何在。畢竟香港離英國本土十萬八千里,解放軍萬一哪天決定突然解放一下香港,英國人除了罵娘也來不及干別的。

長期以來,英國人其實也不太願意主動談及香港。在英國人看來,雖然他們堅持「三個條約有效論」,但這畢竟是武力迫使清政府簽訂的,是不平等條約,既然中英關係正常化了,那麼新中國政府不承認的條約還硬要拿著說事兒,對於剛剛建立的外交局面是十分不利的。

然而英國人又不得不面對香港問題,因為三條約之一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規定,英國強行租借新界地區的期限是99年,如果中英之間不在1997年之前就此問題談好,那麼新界地區肯定是要歸還中國的(英國人腸子都悔青了,不平等條約簽就簽了搞什麼期限)。而新界地區占整個香港地區面積的92%,如果新界地區交還給中國,那麼香港島和九龍地區在經濟、政治及日常管理方面完全無法正常運轉。

此外,港英政府在治理香港期間,對所出售的土地簽訂的契約一般是75年,但是隨著1997年的臨近,有誰會願意購買和開發新界地區只剩下一二十年使用權的土地呢?這些問題不早點解決,香港的經濟政治就無法穩定。所以現實情況又迫使英國不得不主動地和中國接觸,以試探中國對於解決香港問題的立場。

1979年3月,港督麥理浩訪問北京,直接面陳鄧小平,從香港新界地區的地契的期限問題入手來試探中國政府的態度。

出乎麥理浩的意料,鄧小平直截了當地談起了中國政府對於香港問題的態度:「我知道,人們開始擔心香港將來的前途和地位問題。對這個問題,我們有一貫的立場。你們在座的各位先生都很清楚。我們歷來認為,香港的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人們擔心,到1997年新界問題會出現。這個問題究竟應該怎麼辦,到1997年還有18年,18年時間並不長。我們可以到那時再根據具體情況來討論商談怎樣從政治上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前提是: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問題本身不能討論。」

針對新界地契期限的問題,麥理浩提出港英政府希望把土地租約截止1997年6月的有效期改為「只要新界仍由英國管治,租約將於1997年6月30日到期後依然有效」的字樣,認為這樣就能起到穩定香港人心的作用。

然而這明顯是一個圈套,因為只要中國政府同意了麥理浩的這一想法,那麼就會給所有人一種錯覺:1997年之後,香港還會繼續在英國統治之下。

鄧小平立刻指出「在土地租約問題上,不管用什麼措辭,必須避免提到『英國管治』的字眼。」港英當局的初次試探,並沒有達到他們預想的目的。

2

中英高層博弈

1981年2月之後,中國政府正式把解決香港問題提上了日程。鄧小平在一次小型會議上做出決策:香港問題的解決,一定要收回整個香港地區;不只是新界的租期到了要收回,不能續租,而且過去兩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及《北京條約》)所謂永久割讓的九龍、香港(島),也要同時收回。隨後,中央指示國務院港澳辦會同相關部門一起成立一個小組,專門研究香港問題,收集相關材料,提出相關方案供中央參考,由時任外交部西歐司顧問的魯平負責。

魯平

經過一年的調研和準備,魯平等人提出了解決香港問題的十二條方針,簡稱「十二條」,基本內容就是中國政府要在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的方針,香港現有的相關制度和相關地位基本保持不變。

然而對於中方精心準備的「十二條」方針,英方根本不放在心上。當時英國首相「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剛領導英國贏得了與阿根廷的馬島戰役,在英國國內和世界範圍內有著極高的聲譽,這也增強了她與中國交涉香港問題的決心和信心。

1982年9月24日撒切爾夫人訪華,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她,而香港問題是重要的談話內容。

撒切爾夫人一開始堅持「三個條約」有效論,堅持認為香港的繁榮穩定離不開英國,甚至頗帶警告意味地說:「如果中國收回香港,就會給香港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要想繼續維持香港的繁榮,就必須繼續由英國來管理它。」

撒切爾夫人的盛氣凌人激怒了鄧小平。針對撒切爾夫人的言論和挑釁,鄧小平堅定從容地闡明了中國政府對於香港問題的立場和原則。

針對主權問題,鄧小平指出:「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旋餘地。坦率地講,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同時明確的告訴撒切爾夫人,現在時機已經成熟了,1997年中國將收回包括香港島、九龍在內的香港。並且強調:「如果中國在1997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八年後還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

同時鄧小平也提出,為了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我們希望取得英國的合作,如果中英兩國抱著合作的態度來解決香港回歸,就能避免大的波動。但是「中國政府在做出這個決策的時候,各種可能都估計到了。

我們還考慮了我們不願意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在過渡時期內香港發生嚴重的波動,怎麼辦?那時,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收回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如果說宣布要收回香港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

鄧小平的這番話分量很重,因為在這不久前,中國剛剛出手教訓了不聽話的越南,也向世界展示出歷經文革十年浩劫,中國軍隊仍舊擁有強大的軍事能力。強硬的撒切爾夫人聽懂了鄧小平在主權問題上的堅定立場,更明白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比自己更為強硬的領袖。

就在那一天,全世界媒體都刊登了一張照片,「鐵娘子」撒切爾夫人神思飄忽,以至於在走下人民大會堂的台階時不慎摔了一跤。

3

漫長的談判

之後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將近一年時間沒有任何進展。然而中方的行動並未因為談判的僵持而停止。在此期間,中方啟動了收回香港的立法程序。1982年1月修改了憲法,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可設立特別行政區,並且著手完善關於解決香港問題的「十二條」基本政策方針。

英方眼看中國要單方面解決香港問題,終於沉不住氣,力圖阻止中國。撒切爾夫人於1983年3月致函,如果兩國能就香港的行政安排達成協議,既保證香港今後的繁榮穩定,又能為中國政府、英國議會和港人接受,我就向議會建議,使整個香港主權回歸中國。

鄧小平看出了英方在立場方面的鬆動。為了使談判能夠順利進行,他指示談判組適時給英國人遞個台階,並指出先談「1997年後」怎麼辦的問題,一方面避開主權問題的障礙,一方面「1997年後」的問題談好了,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問題也就沒什麼可談了。同時鄧小平還指示要為談判設定期限,不能無限制拖延下去,要讓英國知道,屆時如果還未談成,中方仍會單方面宣布解決香港問題的方案。

1983年7月,中英雙方進入實質性會談。英方先是試圖謀求對香港的治權,然後又試圖中英共管,最後不得已才承認中國對於香港的主權。鄧小平的三個政策沒有給英國以主權換治權的圖謀留下任何空間。到1983年12月,英方不得不在承認中國對香港主權,並在此條件下謀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1984年12月19日下午,中英雙方經過了22輪的艱苦談判之後,《中英聯合聲明》終於在北京簽署,香港開始了長達13年的過渡時期。雖然在過渡期內,英國方面和港英當局不斷給中方製造難題並給香港順利回歸製造障礙,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都無法阻礙歷史潮流的前進,都無法阻止中國中央政府和中國人民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的決心和信念。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倒計時歸零。在全世界億萬目光的矚目下,五星紅旗在香港會展中心冉冉升起、迎風飄展;而在維多利亞港灣,不列顛尼亞號游輪載著昔日的殖民者默默離去,黯然神傷。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也隨著香港回歸開始了新的篇章。

推薦閱讀:

聚光燈背後的T台
[轉載]2017年7月10日播出《藏在癌症背後的常見病》
我驚呆了!原來「抖腿黨」背後還藏著這樣的秘密......
石牌大捷的背後(36)
寶寶說謊背後的真相

TAG:香港 | 香港回歸 | 回歸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