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人才的學習能力4

如何提高人才的學習能力時間:2011-04-27 10:08:29 來源: 學習型組織研修中心 作者:邱昭良 在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中,知識要經歷幾個轉換過程,在幾種狀態中轉變:第一步:條件反應;第二步:感性知識;第三步:理性知識。 4.經驗學習周期 Kolb以周期說明人類學習的過程(如圖5所示)。

此周期開始於我們對周圍環境的具體經驗(concrete experience),就像我們乘坐火車或者遭受失業的痛苦。Kolb之所以稱之為「具體經驗」主要是區別於我們通過讀書等獲得的第二手經驗,而重點指來自真實世界的體驗。Kolb認為,要從我們的經驗中學習,必須進入第二個步驟,即對所發生的事進行自覺的反思,這一步他稱之為「反思性觀察」 (reflective observation)。學習周期的第三步是對我們所經歷的事物有所認知,即發展意義結構,Kolb稱之為「抽象概念化」(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Kolb模型中的最後一步是「主動的實驗」(active experiementation),即測試這些我們已經建構完成的意義結構,從而使我們獲得新的經驗。 5. 個體學習的OADI循環 考夫曼(Kofman, 1992)認為,個體的學習過程可以描述為「見-解-思-行」的循環(簡稱OADI循環,如圖6所示)。

它包括以下四個階段:(1)見(Observe):指的是從特定經歷中取得素材。不僅指觀察,還包括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感覺、知覺等;(2)解(Assess):對得到的素材進行解釋、評估,加以理解;(3)思(Design):對得到的素材進行評估、解釋後加以總結,形成抽象的概念、理論或模式;(4)行(Implement):把理論付諸實踐,以檢驗概念或理論的真偽。 簡言之,這一循環是這樣運作的:個體通過對事物或經歷的觀察,加以消化吸收,形成結論或假說,這是從實踐上升到理論的第一次飛躍;然後,再把理論付諸實踐加以檢驗,是第二次飛躍,並從觀察結果或成效開始又一輪新的學習循環。 結合OADI循環與前文所述的概念學習與行為學習,筆者認為,行為學習與「見」和「行」相關。因為無論是觀察還是實施一項特定的活動,都是個體行為學習的來源。而概念學習則與「解」和「思」相連,都需要對事物進行深入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行為學習與概念學習並不必然地相繼發生。如果把二者對立或者割裂開來,會嚴重影響學習過程的正常進行。

6. 個體學習中的知識轉換 在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中,知識要經歷幾個轉換過程,在幾種狀態中轉變:第一步:條件反應;第二步:感性知識;第三步:理性知識。為了形象地闡述這個過程,讓我們考慮一個最普通的兒童。兒童對於世界上每一件事都充滿了好奇(正因為這點,兒童是世界上最好的學習者),尤其對於火。當他的好奇心促使他將手伸向火堆時,他的神經細胞會將灼痛感傳遞到他的大腦中,第一層次反應會自然做出反應,讓他把手縮回來。接著,他就會得到最感性的認知:火是熱的,碰上會疼。隨著年齡的長大,通過書本或其它途徑的學習,他又了解了火的其它屬性和用途,對火的認識也日益全面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最初的潛意識知識經過觸發和實踐轉換為感性知識,然後上升為理性知識。 7. 探索性學習的過程 著名學習方法專家施坦納博士在《10倍速學習法》一書中將探索性學習細分為八個分過程(確定目標、搜集信息、思考、計劃、行動、校正、觀察、反思),並用四個分循環構成的循環過程來表述,如圖7所示。

施坦納認為,循環從確定目標開始,箭頭表明分過程相互重疊、相互轉變,在無窮無盡的組合中相互配合。即使總過程是以順時針方向進行的,也會有逆運動和起伏波動。過程循環以觀察和反思結束。

更多 0
推薦閱讀:

神同在的能力(上)
?清華趙昱鯤老師 北大魏坤琳:在日常小事中培養孩子的大能力
禮拜五:《欠福音債的人傳揚大有能力的福音》 9.2

TAG:學習 | 學習能力 | 能力 | 人才 | 提高 | 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