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NASA專家駁斥2012年世界末日論(圖)

美NASA專家駁斥2012年世界末日論(圖)

電影《2012》的宣傳海報,這部科幻電影的推出為2012地球毀滅論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古瑪雅文明的曆法表,結束於2012年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由於瑪雅古文明使用的日曆在2010年12月結束,再加上好萊塢災難巨片《2012》將在11月份公映的海報漫天張貼的推波助瀾,互聯網世界裡也推出了2012年地球將要滅亡的慫人理論。受這三個因素的影響,最近人們對於2012年的地球末日恐慌似乎有蔓延之勢。

  為此,美國宇航局天文學專家大衛·莫里森(David Morrison)博士專門開設了「詢問天文學家」欄目,以消除人們不必要的恐慌。莫里森說,開設「詢問天文學家」欄目後,每天都會收到上千封郵件詢問關於2012年世界末日的事情。

美國宇航局天文學家大衛·莫里森博士

  莫里森專門在《太平洋天文學會》上發表了一片文章,在文章中莫里森就大家關於2012年是地球末日的說法經常提到的20個問題做了回答。互聯網世界裡的2012年12月地球將要滅亡的理論似乎是從一本科幻小說里提取出來的。在這部科幻小說里,記述了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中的蘇美爾文明記載,一顆名為Nibiru的行星將在2012年12月撞擊地球,使地球走向毀滅。

  關於互聯網上的這個理論,莫里森博士表示Nibiru行星根本不存在。莫里森說:「大家要認識到 ,Nibiru只是存在於一部科幻小說裡面,在現實中根本就沒有存在的證據。其中犯的一個很明顯的錯誤就是,對於一個天文學家來說,重複聲明這顆行星正在接近我們地球的同時又在聲明看不到這顆行星,這樣的做法明顯很愚蠢。」

  莫里森還對互聯網上傳播著的關於政府機構極力掩蓋這顆Nibiru行星正在向地球逼近的消息感到好笑。莫里森說:「即使政府真的想掩蓋這顆行星存在,那這顆行星也不可能是Nibiru。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一顆行星正在向地球逼近的話,那這顆行星會被數千個天文學家和業餘天文愛好者觀測到。如果真的被觀測到的話,以現在的互聯網科技,早就傳遍世界了。我了解天文學家這個群體,即使真的有政府條約要求保守相應的秘密 ,處於對人類負責的態度,天文學家們也會將信息傳遞給大家。「

  莫里森還對瑪雅古文明使用的日曆在2010年12月結束這件事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莫里森說:「古曆法的研究對歷史學家來說可能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但是因為計算方法不同,這些古曆法不能和我們今天用於計算時間的曆法相互比對。或者說,我們不能拿古曆法中記載的時間和我們當前用的時間想混淆。最關鍵的地方在於,不管是古曆法還是現在的曆法,都不能推測未來,也不能告訴我們在將來的某個準確的時間內會發生什麼事情。比如說,不能告訴我們2012年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我每天關注到的僅僅是日曆牌上的頁數每天都在減少,一直到12月31日,今年的日曆牌將完全用完。但日曆用完並不意味著12月31日是世界的末日。這僅僅表示著又一個新年的開始而已。」

16世界大預言家諾查丹瑪斯

  另外莫里森提到,很多人寫郵件給他時提到,16世紀大預言家諾查丹瑪斯也曾經預言世界將在2012年毀滅。莫里森說,事實證明,諾查丹瑪斯就沒有預言正確過一件事情。

  莫里森還提到,有人還問及互聯網上的另一個謠言版本說,在我們銀行系中,當星體排成一條直線的時候,星際間的相互作用力會改變地球的重力場並讓地球反向旋轉,以至引起地球毀滅。對於這則謠言,莫里森說:「讓地球反向旋轉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地球歷史中沒有發生過,在未來也不可能發生。地球磁極確實會在40萬年發生一次顛倒事件,但證據表明,磁極顛倒對地球並不造成傷害。」

  將在11月份公映好萊塢災難巨片《2012》的宣傳也增加了人們的恐懼。莫里森稱,在宣傳《2012》時好萊塢電影公司用了在公眾中造勢的宣傳手法。莫里森說:「整部《2012》就是一個大騙局,裡面充斥著好萊塢對自己拍攝大型災難片先進技術的宣傳。我希望公眾不要將電影情節加到現實中來。」

  最後,莫里森承認,隨著大家對外太空的興趣日益濃厚,人們對未知的恐懼也會讓部分人染上「宇宙恐懼症」。莫里森說,他發現人們開始經常擔心太陽磁場、太陽風暴、宇宙黑洞等對地球未來產生的影響。

  莫里森說:「以前這些方面都是天文學家才感興趣的客體,但是現在許多年輕人卻張口閉口的就談論這些問題(而且大部分信息都是來自於互聯網,錯誤的或帶有誤導性的較多)。這些問題居然成了部分年輕人恐懼的來源。在加上一些科幻災難片的推波助瀾,如果不加以疏導,宇宙恐懼症或許真的會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推薦閱讀:

世界末日來了!1440X900
新華網評:「世界末日」,不攻自破的大謠言
瘮人!來看看世界末日震撼圖
美機場大停電一片漆黑 旅客:感覺是世界末日
為何有人相信世界末日?

TAG:世界 | 世界末日 | 專家 | 末日 | 2012年 | NASA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