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英談中醫臨床用藥技巧

周仲英談中醫臨床用藥技巧清初醫學家喻嘉言說:「先議病,後議葯。」這就說明只有正確「辨證求因」,才能考慮怎樣用藥。現從臨證實踐需要,分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一)辨證選葯

總的要求是按病機而立法,依法而選方,按方而用藥。具體而言,還當掌握以下幾點:

1.熟悉常用治法和處方的代表葯

首先必須熟練掌握常用治法的代表葯,打好基本功,這樣就可在立法的原則下用藥。如屬按方選葯,還應掌握方中主要藥物的組成,才能把葯選在點子上。如桂枝湯中的桂枝與白芍,白虎湯中的石膏與知母,小柴胡湯中的柴、芩,大柴胡湯中的柴、芩加大黃,都是該方的主葯。當確定選用任何一方時,處方中必須具有其主葯的存在。

2.掌握臟腑用藥

按照藥物「歸經」的理論,針對臟腑病位選葯,元代名醫張潔古根據這種用藥法編寫成「臟腑用藥式」,對後世醫家有一定的影響。但必須注意,一葯未必僅歸一經,功用主治亦非一端,且可隨配伍而變異,因此切忌機械理解。茲舉例如下:

(1)心

1)益心氣:太子參、人蔘、茯苓、甘草。

2)溫心陽:肉桂、附子、乾薑。

 3)補心陰(血):當歸、白芍、丹參、麥冬、玉竹。

 4)安心神:棗仁、柏子仁、五味子、小麥、琥珀。

 5)清心熱(火):黃連、連翹、竹葉、蓮子芯。

 6)開心竅:菖蒲、鬱金、遠志、麝香。

 7)通心脈:丹參、川芎、紅花、桃仁、三七。

(2)小腸

1)溫小腸:烏葯、吳萸、小茴香、肉桂。

2)清小腸:木通、澤瀉、梔子、滑石、車前子、燈芯。

(3)肝

1)補肝血:當歸、杞子、首烏、雞血藤。

 2)養肝陰:生地、女貞子、山萸肉、龜板。

 3)理肝氣:香附、青皮、川楝子、白蒺藜。

 4)清肝熱:桑葉、菊花、夏枯草、龍膽草、決明子。

 5)溫肝寒:吳萸、小茴香、橘核、官桂。

 6)平肝潛陽:鉤藤、天麻、珍珠母、赭石、牡蠣。

(4)膽

1)清膽:龍膽草、茵陳、黃芩、梔子、青蒿。

 2)利膽:柴胡、廣鬱金、元明粉、金錢草、酢漿草、海金砂。

3)溫膽:吳萸、肉桂、小茴香。

(5)脾

1)補脾氣:黃芪、党參、白朮、山藥、甘草。

 2)溫脾陽:乾薑、益智仁、砂仁、肉果、附子。

 3)理脾氣:木香、陳皮、厚朴、大腹皮。

 4)化脾濕:藿香、佩蘭、蒼朮、厚朴、草果、蔻仁。

 5)升中氣:升麻、柴胡、葛根。

 6)養脾陰:花粉、石斛、麥冬、烏梅。

(6)胃

 1)溫胃寒:乾薑、肉桂、高良姜。

 2)清胃熱:石膏、知母、蘆根、黃連、黃芩。

 3)補胃氣:党參、黃芪、白朮、炙甘草。

 4)養胃陰:石斛、沙參、麥冬、花粉。

 5)消胃積:六曲、山楂、萊菔子。

 6)降胃氣:半夏、陳皮、砂仁、蔻仁、枳殼、厚朴。

(7)肺

 1)補肺氣:黃芪、党參、太子參、甘草。

 2)養肺陰:天冬、玉竹、北沙參、百合、阿膠。

 3)清肺熱:黃芩、蔞皮、桑皮、銀花、魚腥草、石膏、知母。

 4)溫肺寒:麻黃、細辛、紫菀、冬花。

 5)肅肺化痰:前胡、杏仁、百部、橘紅、法半夏。

 6)瀉肺平喘:葶藶子、桑白皮、冬瓜皮、蘇子、萊菔子。

 7)斂肺定喘:五味子、白果、訶黎勒、罌粟殼。

(8)大腸

 1)溫大腸:厚朴、木香、草豆蔻、肉豆蔻、蓽澄茄。

 2)澀大腸:訶子、石榴皮、烏梅、赤石脂、禹餘糧。

 3)清大腸:黃連、黃芩、馬齒莧、敗醬草、丹皮、紅藤。

 4)瀉大腸:大黃、芒硝、檳榔、枳實。

 5)潤腸燥:火麻仁、郁李仁、瓜蔞仁、肉蓯蓉。

 6)殺腸蟲:使君子、苦楝根皮、雷丸、檳榔、鶴虱、榧子。

(9)腎

 1)滋腎陰:熟地、山萸肉、女貞子、首烏、龜板。

 2)溫腎陽:附子、鹿茸、仙茅、仙靈脾、巴戟天。

 3)壯筋骨:杜仲、川斷、狗脊、懷牛膝。

 4)利腎水:赤苓、豬苓、澤瀉、車前子、防己、滑石。

(10)膀胱

 1) 固攝:益智仁、覆盆子、菟絲子、桑螵蛸、金櫻子、龍骨、白果、烏葯。

 2) 清利:黃柏、知母、茯苓、豬苓、澤瀉、萹蓄、瞿麥、金錢草、海金砂、土茯苓。

3.注意隨症用藥

俗話說:「頭痛用川芎,腰痛用杜仲」這是批評醫家不辨證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誤作法。但是,隨證用藥是在辨證的基礎上的變通處理,仍然具有辨證用藥的含意在內,試舉幾則隨症用藥的例子於後。

(1)頭痛

偏寒:吳萸、川芎、白芷;偏熱:菊花、桑葉;偏後腦:羌活、麻黃、葛根;偏前額:白芷、蔓荊子;偏兩側:川芎、白蒺藜;偏巔頂:藁本、吳萸;頑固性頭痛:白附子、僵蠶、全蠍。

(2)咳嗽

風寒:麻黃、蘇葉、杏仁;風熱:桑葉、菊花、桔梗;濕痰:姜半夏、陳皮、厚朴;陰虛:百合、麥冬、川貝;痰飲:乾薑、細辛、五味子;肺癰:蘆根、魚腥草、桔梗;久咳:百部、訶子。

(3)胃脘痛

寒痛:高良姜、吳萸、烏葯;熱痛:黃連、川楝子;虛痛:黃芪、党參、白朮、白芍;氣痛:沉香、砂仁、枳殼、香附;瘀痛:延胡索、五靈脂、三七;食痛:麥芽、谷芽、神曲;蟲痛:使君子、檳榔、烏梅。

(4)低燒(虛熱)

虛熱有汗:秦艽、地骨皮、知母;虛熱無汗:丹皮、青蒿、地骨皮;掌心熱:丹皮、山梔;掌心灼熱多汗:鱉甲、地骨皮、烏梅;潮熱骨蒸:銀柴胡、白薇、胡黃連。

4.結合辨病用藥

所謂「辨病用藥」,一般是指區別於辨證論治而按病用藥,含中醫及西醫的病,如治肝炎方葯、治氣管炎的經驗方葯等。也包括用現代藥理來解釋中藥作用的,如降轉氨酶、降血壓、降血糖等。若單求「辨病用藥」,是不妥當的,但是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結合辨病用藥,可以匡辨證用藥之不足。如用枳殼結合於補中益氣湯治療胃下垂;用「三金湯」(雞金、海金砂、金錢草)結合辨證用藥,治療膽結石和尿路結石等。

5.根據經驗用藥

所謂「經驗用藥」,是指中醫在不斷的臨床實踐中,具有獨特經驗之用藥。例如:大黃本為通便藥,與甘草同用則能利小便;用少量麻黃配伍大量熟地則能治下虛上盛之喘,開肺氣,而麻黃不汗,補腎元,而熟地不滯;茯苓得白朮則補脾。牛膝能引血下行,亦能引其他葯下行,故又稱本葯為「下部之使葯」,但也能因其性下行而引發遺精。它如:仙鶴草治盜汗,每次一兩,加紅棗五個煎服,近人實踐證明有效。

6.拓寬中藥新用途

中藥的基本特點是多組分的複合物,且其主要成分未必就是唯一的有效成分,但由於中藥具有多種組分,因而其功效也是多向性的,前人實踐的積累,雖已認識到每味葯的主要功效,但尚有未被發現的效用,須在臨床應用中探索,結合現代藥理研究手段和方法,尋求新的藥效。茲舉例如下:

漏蘆苦寒,主用於乳病及疔瘡腫毒,可治產後乳汁不下,善長於通絡活血、解毒消癰。我據此先後使用於骨巨細胞瘤、乳腺癌等多種腫瘤有熱毒徵象者,具有良好的解毒抗癌、散結消腫作用;鬼箭羽苦寒,功能破血通經,散瘀止痛,慣用於閉經、產後瘀滯腹痛及風濕痛等症。據此試用於癲狂、類風濕、慢性腎炎、狼瘡、糖尿病等,具有血瘀特徵者,頗能增效;澤漆苦微寒有小毒,功能瀉肺化痰、止咳降氣、利水消腫,現代多用於慢支咳喘、肺結核等病,筆者據其化痰利水、散結解毒之功,用於慢性咽炎、心源性咳喘、水腫、腫瘤等,確有良效;天仙藤味苦性溫,行氣活血、通絡利水,《婦人良方》載有天仙藤散治子腫,乃據此擴大應用於功能性水腫、特發性水腫、內分泌性水腫,因淋巴、血管迴流受阻所致的水腫等,並配雞血藤治療高血壓病的「氣血失調症」,頗有效驗,在使用中只要做到葯證相符,用量、療程得當,並未見發生馬兜鈴酸的腎毒性損傷;蘇木甘咸辛平,功能活血療傷,祛瘀通經,作者在《血證論》用參蘇飲治療敗血沖肺危症的啟發下,先後用治肺心、心衰數例,體會到具有益氣活血利水平喘的功效;狗舌草苦寒有小毒,功能清熱利水殺蟲,主治肺膿瘍、腎炎水腫、癤腫疥瘡,但近人罕有用之者,六十年代曾有人試用於白血病,我據其功效先後用治狼瘡及狼瘡腎,均有較好的效驗;十大功勞葉苦涼,功能清虛熱、滋肝腎、祛風濕,臨床主用於肺癆咳嗽、咯血、勞熱,筆者據其清虛熱的作用,始用於功能性低熱,進而治療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病毒性心肌炎的低燒、心律失常,其效均佳,而現代藥理發現有增強冠脈流量與強心作用;蒼耳草苦辛微寒有小毒,近人多用其子,但果實毒性較大,功能散風除濕,通竅止痛,慣用於鼻炎、風濕痹痛,善治癰瘡疥瘡,腫毒濕疹,故據此借用以治療風團痒疹、皮膚瘙癢,有較好的抗過敏作用,試用於過敏性腸炎、腸功能紊亂所致的腹瀉,亦甚有效驗;金毛狗脊辛苦溫,功能祛風濕、利關節、補肝腎、壯筋骨,慣用於風濕痹痛、腰脊酸疼、腿膝軟弱,對腎虛不固的尿頻、帶下淸稀者,有固澀作用,驗方言其能治扁平疣,但未見本草文獻記載。用法:日30g煎湯,濕敷30分鐘以上,日二次,經試用於臨床效驗甚佳,其後常配地膚子、馬齒莧各30g,內服與患處濕敷並用,以圖增效。老鸛草辛苦平,功能祛風除濕、舒經活絡、清熱解毒,慣用於風濕痹痛、筋骨酸疼、肌膚麻木、濕熱瀉痢及熱毒瘡腫。往昔曾治一急性腎盂腎炎患者,尿培養大腸桿菌持續陽性,遷延不愈,乃據《滇南本草》所載「利小便、瀉膀胱積熱」的作用,在原有處方中加用老鸛草15g,兩周後尿檢持續三次轉陰,此後常用於泌尿系感染「下焦濕熱證」,配入方中以增效,並借用其清熱利濕解毒及「活血」(《綱目拾遺》)的作用,用治慢性肝炎、肝纖維化的「濕熱瘀毒證」,以保肝、抗肝纖,亦有較好前景。

7.注意藥物的主次排列

用藥離不開「君臣佐使」的原則,在處方時應當注意到君葯、臣葯居前,佐使葯居後,這樣做有利於檢查自己的處方是否方證吻合。在抓君臣排列時,應緊緊扣住立法與選方。如選用桂枝湯,應桂、芍居前;選用麻黃湯,應麻、桂居前;選用五苓散,豬茯苓、澤瀉居前。若依法處方者,則以緊對立法之葯居首,如因於痰,以濕痰為主者,半夏、陳皮居前;風痰為主者,僵蠶、膽星居前;燥痰為主者,瓜蔞、貝母居前。有人說甘草調和諸葯,列為使葯居後,其實也不盡然,如脾氣虛弱選用四君子湯,甘草為使,應書於處方之末;若為心氣虛悸選用炙甘草湯時,則甘草是主葯,自應列為首位。

8.「引經」與「反佐」

所謂「引經」,古稱「引經報使葯」,認為某經有病當用歸某經的藥物作「嚮導」,如太陽頭痛用羌活,陽明頭痛用葛根等。目前稱為「藥引」的,約有兩種:其一,確能引導諸葯在某部病位發揮較大作用者,如上部病用桔梗,下部病用牛膝之類。其二,屬於習慣的自加中草藥。如姜三片、棗二枚、荷葉一角、車前草兩棵、鮮蘆根一尺等。把這些葯寫在方末,便於自加,並非皆有引經作用。

 「反佐」問題,這是用相反葯佐「正治」而成效,如胃熱嘔吐,投苦寒而格拒者,可用薑汁炒黃連;薑汁性溫,用於熱證,就是「反佐」。這樣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副作用。

(二)用量與炮製

處方中藥物的用量及其炮製,既直接影響著療效,也涉及服藥的安全可靠。這裡主要談在實踐運用中的幾個具體問題。

1.關於用量

中藥多為天然藥材,其用量較大,其有效量的安全閾也較寬。但也不是絕對的,有些劇毒藥物如烏頭、巴豆之類稍稍過量,就易發生中毒事故。總的來說,加大用量,並不和提高療效成正比,如何權衡中藥之用量,可從下面四個方面著手。

(1)嚴格控制劇毒藥的用量

如川烏頭,有效量為3~6g,煎服如超過10g,就易發生中毒,如超過30g以上者,就易發生死亡事故,必須嚴格掌握。但若在煎煮的時間上延長,卻可以減低其毒性。

(2)按藥物作用的地位而定量

一般地說,君葯、臣藥用量偏重,佐葯、使葯偏輕。例如用桂枝湯時,桂枝為主,白芍為輔,桂枝用5g,白芍用10g,用小建中湯時,白芍為主,桂枝為輔,用桂枝3~4g,白芍15~20g。且桂、芍用量都超過常用量。再如治陽虛寒證病人,一般用四逆湯,附子為主(5~8g),乾薑為輔(2~5g)。若病情嚴重,陽脫脈伏者,當用通脈四逆湯,乾薑為主(8~10g),附子為輔(4~6g),余可類推。

(3)根據不同作用要求掌握用量

如柴胡作為和解退熱的用量宜偏大(12~15g),作為疏肝解郁宜偏輕(3~6g)。又如防風,作為疏風發表,可用一般量(5~10g),解砒毒當用最大量(30~45g)。

(4)注意藥物的體積掌握用量

同一藥量的藥材,體積差距很大。如磁石10g,只有三粒黃豆大小;若配10g玉蝴蝶或絲通草,可佔半藥罐。為了符合煎煮的要求,應掌握用量,適當考慮到藥材的體積。如礦石、貝殼類藥物,用量可偏大些,一般在30g左右。另外有些藥物體積雖大而用量又不能小者,可採用煎湯代水煎藥方法。如伏龍肝、夏枯草、葫蘆瓢、益母草等藥用大劑量時,就要先將藥物煎湯去渣取水再煎他葯。

2.關於炮製

中藥炮製直接關係到臨床療效,是我們處方時應該熟悉的。在這裡主要是談談有關的幾個具體問題:

(1)抓住必要的炮製

為了減少毒性,提高療效,必要的炮製是不可少的。如生半夏用生薑同煮,製成姜半夏,可以減少半夏的毒性;陳棕炭、血餘炭等用於止血,必須燒炭存性,否則就不易於煎煮和消化吸收。炒黃芩善於退熱,焦苡仁健脾止瀉,在處方時都必須註明。

(2)避免有害的炮製

過去有些炮製,為了追求美觀,反而失去藥效。如清水半夏片、花檳榔片、淡附片等,要把藥物水浸多天,把味浸淡,切出的飲片猶如爪甲,光澤透明,非常好看,實際上有效成分已大部消失。

(3)改革繁瑣的炮製

如蚌水炒天麻,很難肯定被炒的藥味有什麼新的特殊作用。

(三)必要的醫囑

這裡所講的「醫矚」,主要是指有關服藥要求的囑咐。

1.服藥的次數

急性病服湯藥須大量頻進,必要時每4~6小時一次;頻繁嘔吐,飲食難進者,應採用少量多次分服法,如大黃甘草湯治急性胃炎的嘔吐,開噤散治療噤口痢疾的水飲難入。若為慢性疾患,服藥每天一劑,或兩天一劑。

2.服藥的時間

一般日服二次者,多取早晨(空心)與晚上(臨卧)為宜。夏令服藥,最好頭一天晚上服「頭煎」,第二天早上服「二煎」,這樣可避免中午高溫時間湯藥發餿。對胃部有刺激性的藥物,如補血丸中有皂礬等葯,以飯後服藥較好。病在上焦者飯後服,在下焦者飯前服。

3.注意服藥後的調護

如服發表葯,服後宜溫覆以取汗,不可當風受涼。有些病在服藥時應囑咐注意病情變化,如服瀉下劑,必須遵守「得利止後服」的原則,不使過劑傷正;另外尚需交待所服藥物的有關「飲食宜忌」等問題。


推薦閱讀:

中醫臨床用藥之基本原理(二)五臟補瀉
風濕免疫性疾病臨床用藥 _風濕免疫性疾病_疾病治療
【學海無涯】寵物藥品與臨床用藥(上)
全科臨床用藥
糖尿病西醫臨床用藥大全

TAG:中醫 | 技巧 | 用藥 | 臨床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