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敦煌帛畫

唐代,咸通五年(864年)絹本設色高140.7釐米 寬97.0釐米

現藏大英博物館

該繪畫被看作是斯坦因搜集的敦煌畫中年代最早的作品。此繪畫的主題證明觀音、文殊和普賢在敦煌都深受歡迎。菩薩的名字通過榜題中記錄的像名可以確認,如果沒有榜題,就無法識別上段的四身菩薩。例如,右邊第三尊像記爲「大悲十一面觀世音菩薩」,但卻與其他三身像一樣,寶冠上只有一個化佛。儘管這樣,這位菩薩似乎凝聚著一個供養人特殊的信仰之心,他在榜題的空白處寫了自己的名字。

上段的四觀音身上的袈裟和裝飾品,全都是迎合中國的喜好而改變了的印度風格。特別是布滿紅粉色縐褶、左右對稱直垂到腳的長裙,是其典型的例子。與此相對,下方文殊和普賢的衣裳完全是中國風格的。其他諸像,尤其是持三層傘蓋的脅侍菩薩,能清楚看到其面部和手的顔色下面有底稿的墨線。邊端稍顯膨脹的唇線以及眉、鼻等的線,都是在上完彩色後再用濃墨描繪成的,但這種線條幾乎無例外地沒有底稿線那樣的自然流利,只是爲重視強調輪廓而謹慎運用的手法。從兩肩垂下的黑髮也是後來用濃墨塗的,可見到輪廓的底稿線。

頭光的表現多少使用了基本的型式。上段諸像的頭光,是波浪虹狀紋和雙雲旋渦紋交替搭配。下段兩端的立像菩薩用著同樣的雙雲旋渦紋,內側菩薩的綠色頭光有重疊的花瓣,在文殊和普賢背光的中心部分也可見到同樣的紋樣。文殊和普賢的頭光也有雙雲旋渦紋,只有背光的外緣部分是別樣的,使用了像劍一樣帶尖的紋樣。此畫中保持了令人舒適的左右對稱的統一性,這些還涉及到上段,諸像的蓮華座,兩端的二身是仰瓣,中間二身的則是向下的重瓣等的表現中。頭光的花紋主要是由平穩的曲線和旋渦卷構成,與後世小菩薩的頭光都變成了幾何圖樣或尖銳花紋成對比。

畫面最下段為供養人像(參見Fig.73),右邊是一比丘和三俗世男子,左邊是二比丘尼和二婦人,中央有從右往左豎寫並有紀年的題記:一爲當今皇帝二爲本使□三爲先亡父母及合□□□無之災障□□咸通五年□

與上部畫面間有花紋帶隔離的題記和附有各自名字的供養人像,被繪在最下段的細帶狀的部位。Mary Fong(1972)試著將此畫與9世紀後半葉的敦煌第85窟(867年)及第107窟(872年)壁畫中的供養人像做了比較(博士論文)。Waley的敍述也涉及到這方面,注意到婦人們頭髮上只是插著一把梳子,沒有使用以後作品中常用的簪子。

歡迎關注東林佛藝微信

推薦閱讀:

敦煌寫本《觀心論》校勘
敦煌夢(三)
學術 | 敦煌文獻與世俗佛教

TAG:敦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