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幸福指數」熱身運動
工作第一、生活第二的人,是不是中國人的大多數?在這個忙碌成癮與競爭過度的社會,「幸福」成為人們渴望已久,而又苦苦追求不得的生活幻想——
國民「幸福指數」熱身運動
文/楊上喻
事實上,就在十六屆六中全會召開之前,有關國民「幸福」生活的字眼,就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亮點。在告別GDP崇拜的政績觀後,「幸福指數」 成為公眾考量政府成績的非常重要一環。
經驗告訴我們,大時代背景下的普通民眾的生活幸福與否,與時代發展的種種特徵契合,且能恰當地折射出一個社會的文明進程。而人們生活的幸福程度,能成為檢驗社會建設成果一把重要標尺;人們的幸福感受,也能成為一個社會冷暖的溫度計。
中國,你幸福嗎?
「如果你尋找幸福,就去丹麥吧。如果你想幫助最不幸福的人,那就去蒲隆地吧!」這是英國萊斯特大學心理學家懷特最近做出建議。而此前不久,他劃定出了「首份世界178個國家幸福地圖」。
懷特的幸福含義是指:你是否對你的生活大致滿意,是否對你的生活情況和生活滿意?他認為,影響幸福的主要因素包括健康、財富和受教育的程度。以此為標準的話,中國符合幸福的標準嗎?
在懷特的幸福地圖中,前三名分別是丹麥、瑞士、奧地利。中國排名第82,在全世界排名中處於中間稍微靠前的位置,幸福指數並不高。相鄰國家中,日本第90位,印度第125位,俄羅斯第167位。
《時尚健康》雜誌說,人口大國得分偏低的原因中國人自己太理解了。隨便就能說一大堆,諸如房價飛漲、空氣污染嚴重、很多人沒有信仰、傳統丟失、民族自豪感不再,男女比例不協調、人口老齡化加速,等等。同時,專家總結髮現,中國印度、印度、俄羅斯這些大國國民不幸福的最主要原因,還在於「集體認同感」非常低。
實際上,觀察一個國家的社會現狀,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去翻看這個國家的媒體在關心什麼。在「幸福」這個話題上,我們可以透過媒體熱點管窺一二。
2006年6月,《新周刊》雜誌推出專題《中國壓力報告》,稱壓力已成為一個時代的焦慮症。工作第一、生活第二的人,是這個時代的大多數。「有壓力覺得累,沒壓力覺得可怕」已經成為普遍的心理狀態。處於上行階段的社會積極分子,某種程度上也是病人。
「在突然湧現發展機遇的上行社會裡,人人力爭上遊,工作透支,競爭透支,情感透支,學業與就業難兩全,工作家庭難兩全,物質精神單豐收,顧此失彼,身心俱疲,現代化的進程沒有現代化的心理排泄渠道相匹配,造成全社會性的精神性疾病和心理失衡。」該雜誌這樣評論道。
「老牌資本主義國家300年的焦慮壓縮在我們這30年內承受!」這是《新周刊》拋下的一句重話,某種程度上,也道出了中國發展速度的尷尬。
伴隨著中國高速發展而來的,是生存壓力、工作壓力、心理壓力,由此導致一系列體質問題、心理問題、健身問題、減壓問題等等。年輕上班族工作忙、亂、累,中高層企業主管身體危機過早顯現,過勞、透支、疾病,成為國人生活與健康的重大威脅。
在這個忙碌成癮與競爭過度的社會,「幸福」成為人們渴望已久,而又苦苦追求不得的生活幻想。
「幸福指數」熱身
幸福學說理論認為,幸福是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從本質上說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為了方便,相關專家、學者,以及政府部門從統計學的角度,推出了「幸福指數」,它是衡量這種感受的主觀指標,簡單說來,就是幸福感。
「幸福指數」屬於一種綜合考量指標。不久的將來,在國家統計局的課題研究中,將有若干個指標,比如人們的收入、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人際關係、成就感,安全感和對工作的滿意度。根據這些問卷進行統計調查,從而綜合計算得出一個人、一個地區人民的幸福指數。
但是,看上去很乾巴巴的統計數據,到底怎樣才能反映出人們的幸福感呢?
按四川省統計局副局長、總統計師胡品生的說法,於一座城市的居民而言,在評價城市的建設成效時,不管是切實可見的修路造橋,還是不可見只可感的教育醫療、城市治安等,最終都要歸結到一個問題上:居民生活是不是變得更加幸福?正是從這個意義上,相比於其他各種統計數據,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指數能更鮮活地反映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發展的成就與不足。因此,幸福指數統計,可以看作是對社會和諧程度的綜合考量。
自2003年中國掀起告別GDP崇拜的風潮以來,中國政府與學者,在對官員政績的考量上開始了多元化的探討。而「幸福感」作為衡量地方社會和諧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也就擺上了很多地方政府官員的議事日程。
2005年初,深圳市提出了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的目標,並制定出該市的「和諧深圳評價體系」,囊括社會發展、社會公平、社會保障、社會關愛、社會安全、生態文明等6大指標。
2005年 4月,由上海市政治文明辦牽頭,聯合徐匯區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和實際工作者,著手研製上海「和諧社區指數」。2006年2月,上海市政治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牽頭制定研製的「和諧社區指數」,並在徐匯區康健、湖南、田林、徐家匯等社區測試,據稱,已成功。
2006年7月,北京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開展了一次題為「北京市國民幸福感」的調查。調查問卷包括以下內容:收入水平及其滿意度;健康狀況及其滿意度;社會秩序、社會公平;對家庭的認同、和睦程度以及人際關係及滿意度;工作狀況及職業滿意度;期望和信心;歸屬感和幸福的綜合評價。
2006年9月20日,中國城市論壇2006年北京峰會召開。由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發布的國內首部《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No.1》中,也出現了一個新的指標,即「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指數」。該報告顛覆了傳統的城市發展理念,展現了以生活質量為核心的和諧城市新格局,引起了城市學界極大的關注和反響。
「幸福指數」、「和諧指數」、「中國城市生活質量指數」等的新的社會和諧程度考量方式的不斷湧現,是地方政府以及公眾對中國中央政府執政口號的一種回應。儘管,這些統計方式可能還存在諸多不盡人意之處,但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已漸能讓人看到「幸福」考量的端倪與趨向。
社會保障的「幸福地基」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早已告別吃大鍋飯的時代,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經營與打拚中,有人上升為富人群體,有人從農村進入城市,變身為城市居民,同時,也有人長期處於貧困狀態。市場經濟本身並不反對階層分化,它遵循多勞多得的收入分配原則,收入多與少跟個體的知識與智慧匹配。
也就是說,改革開放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個決策本身並不存在問題,因為,只有多勞多得的收入分配形式,才能真正激發一個國家的人們創造力,也才能讓人民積極上進、安居樂業。相關研究也表明,人們的幸福感並不是隨著收入的增加而增強,人們需要的是公平,需要的是社會收入分配的正常調節。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意義也在於此。
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公報全面闡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與目標後,新華社對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的一個解讀是,中國將加大力度關注低收入人群和貧困者未來。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此前曾說,應該把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與建立長效機制結合起來。
社會保障,是人民群眾尤其是貧困階層的生活最後底線。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布的公告稱,接下來,中國將在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範圍,加強基金的征繳和管理,以及推進社會保障法制建設等方面做出深化改革部署。
參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多項公告發現,在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方面,農民工的工傷保險、農民工的大病醫療保險,以及農民工的養老保險等方面,將成為政府的關注焦點。在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方面,將在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探索建立農村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據稱,針對城鎮居民缺乏基本醫療保障的突出問題,在繼續鞏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同時,將逐步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障制度。在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方面,重點是進一步擴大做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試點範圍,為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建立正常的養老金調整機制,推進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此外,《社會保險法》、《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和《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也將成為相關部門的接下來的案頭的重要研究對象。
然而在一個缺乏公平、透明的社會,社會保障問題,最終是不是依然幾家歡樂幾家愁?
社改的溫度計
觀諸中國轉型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體制改革的曲線,社會改革層面尤其引為人矚目,而2003年則被認為是一個重大拐點。
三年前爆發的SARS危機,可以說是一個災難契機。之後,包括胡溫高層在內的中國社會各界,都不同程度地開始反思中國社會建設與發展舉措,告別單純的GDP政績觀的呼聲,也在這個時候被迅速放大。
此間,新華社主辦的《瞭望》周刊載文稱,GDP並不是一個衡量經濟福利狀況的完美指標,對美好生活作出貢獻的某些東西,並沒有包括在GDP之中。供奉神壇多年的GDP風向標,也在這個時候開始發生改變。
鑒於此,在中國體制改革的種種層面上,社會體制改革也為被學者和媒體作為社會和諧的觀察要點。
知名記者和時勢觀察家章敬平曾評論說,SARS不僅考驗了新一屆中國領導人經風雨的能力,但同時也警示政府:經濟改革所面臨的任務已不可能僅僅在經濟領域解決。
改革走向深水區的中國,貧富差距背景下的中國,民眾生活水準參差不齊。持續不斷的大學擴招令就業形勢空前嚴峻,連續幾年的下崗分流讓再就業成為難題,只見漲不見降的虛高房價使得人們「望房興嘆」,而昂貴的醫療費用,更是使得普通民眾看不起病,生命健康嚴重缺乏安全感。凡此種種,都構成了人民追求幸福的重重障礙。
伴隨著社會轉型的需要,中國民眾當然有理由要求政府,能夠為他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有效的公共管理和服務。當屆中央高層雖不曾以「幸福建設」為口號,但「和諧社會」理念的提出,至少從一個政治高度給社會體制改革提供了「幸福」的理論支撐。
但是,一個與經濟轉型、社會轉型相適應的,致力於提高人們「幸福指數」的現代政府,輪廓必須更加清晰。
推薦閱讀:
※國民大劇《白鹿原》9.2分,收視不該慘淡!
※韓武星:是什麼促使韓國民眾將選票投給了文在寅
※「去精取粗」:中國民間宗教的傳播法則
※各國民眾對中國的態度
※1029F王金平會脫黨 國民黨要角齊吁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