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宗教是人類的第一需要[轉]

宗教是人類的第一需要 ——一封未寄出的信丹庭柯按語:這是一封寫給朋友而未寄出的信。或者說是一篇很粗淺的宗教信仰討論稿。我和我的朋友都是中共黨員——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人,黨要求它的黨員都是無神論者。然而,退休後,我在外力作用下,漸漸關注宗教。瀏覽了《古蘭經》,還看了點科普文章,驚奇發現,科學也認為有造物主存在,科學家也信仰宗教。經典使人知其然,科學使人知其所以然。異翩而同飛,殊途而同歸。擬與朋友探討。朋友說:「你想給我洗腦?我們只言共產,不談宗教。」隨即關上了探討之門。心中有話,不吐不快。於是,寫了此信。欲寄又止,擱置至今。現略加改動,冒然拋出。什麼是宗教什麼是宗教?顧名思義,宗者,本也,乃萬事萬物之本源。「開宗明義」、「萬變不離其宗」。這就是宗教之宗。教者,誨訓也,使知之。宗教,就是教人知道一切事物的本源。首先,使人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向何處去?知道人與自然界——自己的生存環境的關係,知道自己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這就是宗教,它是一切知識的核心,是人生的主軸、世界觀、生死觀。於人,它是根本教育,核心教育、總的教育、第一教育。它重於生命。生命只給你存在,而它給你存在價值和意義,使你明是非,知禍福。中國社科院博士、破格晉陞為研究員、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吳國盛在他編著的《大學科學讀本》的《科學的世界圖景·題說》的開頭就寫道:「我們是誰?來自何方?意欲何往?這是自古以來就困擾著人類的最原始最形而上學的問題。……今天,最權威的回答來自科學。這個事實表明了,科學絕不只是解決具體問題的方術,而首先是意識形態。科學的世界圖景,這個被公認為世界真相的東西,恰恰暴露了科學的形而上學的本質。」這就是科學的真正用途、價值和意義。薛定諤,這位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說:「我生於這樣一個環境中——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去向何方,也不清楚我是誰,這是我的情形,也是你的,你們每一位都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是這們的處境。並且永遠都將如此。這一現實不能給我任何答案。我們熱切地想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到何處去,但唯一可觀察的只有身處的這個環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如此急切地竭盡全力去尋找答案。這就是科學、學問和知識, 這就是人類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接受宗教,有兩本書是必讀的:一是經典之書。《古蘭經》啟示:「我(造物主)的指示將達至你們,那從我指示的人,在他們無懼無憂。」「不信並對我的表達說謊的人,均是永居火獄的。」(2:38、39)這指示就是人類的歷部經典。另一部是萬物之書。《古蘭經》啟示:「安拉(造物主)確在知識上環繞萬物。」(65:12)這就是萬物之書。這兩書,都是造物主的書,囊括了人類的全部知識。兩書之外,再無知識。凡真理都在兩書。經典使你知其然,萬物使你知其所以然。宗教作為書的核心,只在深處。現代哲學奠基人培根說:「膚淺的哲學使人遠離上帝;深刻的哲學使人回歸上帝」。科學家將萬物之書稱為自然之書,從中讀出了宗教,確立了信仰。伽利略說:「自然這本大書——中世紀的人從中覺察到了上帝的遺迹和上帝的映像,認識到了在那些美與光輝的可感像征中所表現出來的上帝的榮耀,它揭示了上帝創世的隱秘目的和意義——事實上,它是由圓、三角形和正方表等幾何符號寫成的,它們只不過告訴我們一些理性聯繫與秩序的奇妙事實。」玻義耳說:「自然之書當然『是一個經過周密計劃的奇蹟』。它的每一個部分都被上帝用全知之手速記了下來,並且與任一其他部分相關聯。但它不是用幾何符號,而是用微粒符號寫成的。」柯互雷說:「對於他(波義耳)而言,是微粒的構造而非數學的結構,才是存在物的內部實在,要解釋宇宙,我們只能起始於——或終止於——物質。但這種物質不是同質的笛卡兒的物質,而是已經被上帝用各種方式決定的微粒形成的物質。這才是運動構築起神聖奇蹟的含義。」牛頓說:「自然之書是用微粒符號和微粒語言寫成的。」這一點和玻義耳一樣。他又說:「然而,把它們結合在一起,並賦予整本書意義的句法卻純粹是數學的。」這一點又同伽利略和笛卡兒一樣。這就是科學家深讀萬物之書所形成的認識和得出的結論。進而形成了他們正確的宗教信仰。愛因斯坦說:「那些我們認為在科學上有偉大創造成就的人,全部浸染著真正的宗教信仰。」兩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兩種存在:一是造物主的存在,一是被造物的存在。造物主的存在,決定著被造物的存在;被造物的存在,證明著造物主的存在。有物在,造物主必在。我們無法否認被造物的存在。因為我們自身就是被造物。同樣,我們也無法否認造物主的存在。沒有造物主,何來被造物?「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兩本書的基本內容是兩個世界:今世與後世。後世是本宅,今世是旅店。後世永久,今世短暫。人的行為是其兩世唯一的財產。或禍或福,取決於行為的優劣,宗教則是行為準則。兩書內容的歸納,我以為,僅兩句話六個字:守住本,抓住善。這是宗教信仰的關鍵。《古蘭經》啟示:「的確,猶太人、基督徒和沙比安人,無論誰信仰安拉和末日,并力行公益,他們都有來自真主的報賞,在他們無懼無憂。」(2:62)一個人的一生,要時刻莫忘自己從哪裡來,向何處去;莫忘自己的生存環境有起源也有結局。時時事事提醒自己:「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總之,宗教就是使我們守住本,抓住善,知其來,知其去,力行公益,惠人利己。宇宙誕生、形成、現狀和結局今天這個世界原來沒有,後來才有,它從哪裡來?《古蘭經》啟示:「你們的主是真主,他在六日內創造了天地。……真的,創造和命令只歸他主持。」(7:54)「驚人的造化諸天和地的主,他判定一事的時候,僅對它說『有』!它立刻就有。」(2:117)「我(主)未曾造化諸天與地為嬉戲,我只因為真理而造化天地。但是他們(人類)的大半不知道。」(48:38)「試思,滿是軌道的天」(5:7)「是他創造了晝和夜,以及太陽和月亮,它們都浮游在軌道上。」(21:33)「他創造了相稱的七重天,你對主的創造看不出有不配合的地方,你再看,你能看出有紊亂之處嗎?」(67:3)對末日的啟示:「當太陽被折起(塌縮)時,當群星黑暗時,當群山移去時……當靈魂集合時……當天空被揭露(宇宙奧秘顯現,人不得不承認)時,當火獄燃起時,當天園接近時,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備下什麼了。」(81:1-14)這就是今世的結束,後世的到來。萬物對經典作了證明。《列子》上說:「有形生於無形。」「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天)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有生則復於無生,有形則復於無形。」這就是世界的出現與消失。現代科學亦表明今世原本沒有,後來才有。大約在137億年前,突然從什麼也沒有中冒出個奇點。它從哪裡來?不知道。沒有它來的空間道路。它是如何呆在那裡的?不知道。那裡沒有空間供它佔據。它的四周沒有四周。唯一的空間是它自身。它非常小。小到什麼程度?先看一個質子有多小:像「廣」字上頭點大的一滴墨水,就擁有5000億個質子,而那個奇點只有一個質子的十億分之一大小。它一出現就立刻爆炸。爆炸所產生的溫度高達一千億攝氏度(1011℃),並迅速膨脹——實際上是帶著自己四散逃跑。每10-79秒它的大小就翻一番。整個過程也許只持續不到10-30秒——也就是一百萬億億億分之一秒,宇宙從手都可以拿得住的東西,變成了至少10億億億倍大的東西。膨脹使我們的宇宙成為可能的脈動和旋轉。要是沒有這種脈動和旋轉,就不會有物質團塊,因此也就沒有星星,而只有飄浮的氣體和永恆的黑暗。根據粒子物理學家艾倫·古思的理論,在一千億億億億億分之一秒之後,產生了引力。又過了極其短暫的時刻,又產生了電磁以及強核力和弱核力——物理學的材料。之後,又很快出現了大批基本粒子——材料的材料。從無到有,突然有了大批光子、質子、電子、中子和許多別的東西。每種達1079~1089個之多。剎那間(也就三分鐘),我們有了一個無窮大的宇宙。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結果對我們來說是那麼完美。要是宇宙的形式稍稍的不同——只要引力稍稍強一點或弱一點,只要膨脹稍稍慢一點或快一點,那麼也就永遠不會有穩定的元素來製造你和我,製造我們腳底下的地面。只要引力稍稍強一點,宇宙本身會像個沒有支好的帳蓬那樣塌下來,也就沒有恰到好處的值來賦予自己必要的大小、密度和組成部分。然而,要是弱了一點,什麼東西也不會聚在一起,宇宙會永遠是單調、分散、虛空的。這裡說的宇宙令人難以置信,你卻不能不信,因為它有根有據:奇點是預料也是看見。1922年,蘇聯著名科學家弗利德曼預言:「我們不論在哪個方向上看,也不論在任何地方觀察,宇宙看起來都是一樣的。」他指出:「僅僅從這兩個觀念出發,我們就應該預料宇宙不是靜態的。」宇宙在膨脹,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艾德溫·哈勃為星系的距離以及觀測到的光譜分類,發現大部分星系是紅移的(光波越來越長)——幾乎都遠離我們而去!是年,他發表的結果,甚至星系紅移的大小也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和星系離開我們的距離成正比。換句話說,星系越遠,則離開我們運動得越快!這實際上是宇宙在膨脹。這種情形很像一個畫上好多斑點的氣球被漸漸吹脹。當氣球膨脹,任何兩個斑點之間的距離加大,但是,沒有一個斑點是膨脹的中心。任何兩個星系互相離開的速度和它們之間的距離成正比。弗利德曼的預言,正是哈勃所觀察到的結果。這個結果表明:宇宙原來沒有,後來才有;原來很小,越來越大。由無限小的奇點膨脹為無限大的宇宙。宇宙大爆炸是用儀器測到的。1965年在美國新澤西州霍爾姆德爾的貝爾實驗室,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兩位年輕射電天文學家,想要用一根大型通信天線,可是不斷受到一個本底的雜訊——一種連續不斷的蒸氣般噝噝聲的干擾,使得實驗無法進行下去。這雜訊,日日夜夜,一年四季,始終不停。他們想要跟蹤和除掉這個雜訊,絞盡腦汁、挖出心思,耗盡精力、想盡辦法,足足折騰了一年,一切努力都絲毫不起作用。他們不知道,就在50公里以外的普林斯頓大學一組由迪克為首的專家小組,正在研究20年前的伽莫夫的假說:要是你看到空間深處,你就會發現大爆炸殘留下來的某種宇宙背景輻射。他估計,那種輻射穿過茫茫的宇宙以後,便會以微波的形式抵達地球。他後來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甚至提出可以用一種儀器達到這個目的。不幸的是彭、威二人和迪克小組的任何一位專家都未看到這篇論文。彭、威二人找不到原因,便求助於迪克。向他描述了遇到的問題,希望他能給出一種解釋。迪克聽後,對同事們說:「哎呀,人家搶到我們前頭了!」不久,《天體物理學家》雜誌刊出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彭、威二人所寫,描述了噝噝聲的經歷。一篇為迪克小組所作,解釋了它的性質。儘管彭、威二人並不是在尋找宇宙的本底輻射,發現時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也沒有發表任何論文來描述或解釋它的性質,但他倆卻獲得了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而迪克小組的專家們只獲得了同情。伽莫夫就更別提了。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這就是真主定然。內中的玄機,只有真主才知道。這一證明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電視普及初期它已進入千家萬戶。現在仍就可見。你將自己的電視機打開,調到沒有任何信號的頻道上,出現鋸齒形的靜電中有大約1%是由這種古老的大爆炸殘留物造成的。你所需的信號倘若就在這個頻道上,你就無法收到,你也無法除掉這個干擾。過去你或有過這種煩惱。其實,這時你看到了宇宙的誕生。你該驚喜才對。今天看來,宇宙的結果是那麼完美,為恆星、星系和其他複雜體系的創建準備了條件。其後,漸漸有了日月星辰。我們的太陽大約是在50億年前形成的。地球和月球大約是在45億年前形成的。地球在先,月球稍後。對地球的形成。中共紅旗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黨政幹部基礎科自學輔導教材」《哲學》第72頁上有這樣的描述:「現代自然科學說明,地球大約是在四、五十億前形成的。地球的早期是一個熾熱的球體(一盆滾燙的岩漿地球湯)。那時,只有機械運動和物理運動。隨著它的冷卻,才產生化學運動。長期的化學演化過程,經歷了從無機物發展到有機物,從簡單的有機物發展到複雜的有機物,最後,產生了原始的生命物質。」這就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的出現與形成過程。現在我們知道,我們的星系是用現代望遠鏡可以看到的幾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個。每個星系本身都包含有幾千億顆恆星,這很像個螺旋星系圖。我們生活在一個寬約為10萬光年(一光年為94605億公里)並慢慢旋轉著的星系中,在它的螺旋臂上的恆星繞著它的中心公轉一圈大約花幾億年。整個天體都在運動,宇宙在膨脹,星星在運行。衛星繞著行星運行,行星、彗星繞著恆星運行;恆星繞著星系的中心運行;星系繞著銀河的中心(銀心)運行;銀河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行;銀河系繞著星系團的中心運行,星系團繞著超星系團的中心運行……整個天體層層相接,環環相扣,各有其位,各行其道,各守其速,各就其任,既有區別,又有聯繫,渾然一體,井然有序。宇宙的結局,它可能永遠地膨脹下去,變得更冷、更空虛、更死寂;或者它可能重新收縮,將星系、恆星、原子和原子核重新粉碎成原來的組成粒子,化為奇點,進而消失。宇宙形成以來,一直在膨脹。時至今日,才膨脹了幾十億光年,我們可見的宇宙的直徑已有1.5億億億公里,要到更大的,看不到邊緣的光年數。根據里斯的說法,不是在1.5億億億公里後面加上10個0,也不是100個0,而是用幾百萬個0來表示。恆星之間的平均距離超過30萬億公里,四周都是虛空。上是無極藍天,下是無底深淵。我們就居住在這樣一顆飄浮的小行星上。在我們眼裡它很大很重,卻從未沉入無底深淵。在浩瀚的宇宙里,它小得不及一粒灰塵,但又從未被風吹出天外。這種設計和安排,很是玄妙了!宇宙間的一切,大自星球,小至原子;生命物,非生命物,都是微粒構成的。宇宙間的一切,既有個性,又有共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層層相接,環環相扣,渾然一體,井然有序,都是引力控制與支配的。微粒、引力為何物?它們沒有生命,沒有思維,沒有智慧,沒有意志,憑什麼創造並掌控世界?這是可以思議的嗎?還有,一個無限小的奇點,裡面為什麼能夠裝著一個無限大的宇宙?誰又能將這個無限大的宇宙再裝進那個無限小的奇點裡?真是太玄妙了!生物學家J·B·S霍爾丹有句名言,他說:「宇宙不僅比我們想像的要古怪,而且比我們可能想像的還要古怪。」古怪不古怪,只有主明白。愛因斯坦,這位在物理學多個領域均有重大貢獻,對宇宙學也有突出貢獻的大科學家,他說:「宇宙的一切都受著同一自然規律的支配,日月星辰的運行是多麼莊嚴,分子、原子的運動又是多麼的精微,這一切確是受著同樣的力學定理的支配,這裡難道沒有上帝嗎?」牛頓,這位站在世界巨人肩上的巨人,他說:「世界精妙的運行機制,似乎顯然要用一個有目的行為來解釋。」法國啟蒙思想家、作家、哲學家伏爾泰,他把整個世界視為一架大機器,他說:「鐘錶機械隱含著鐘錶匠的存在。」愛迪生,這位世界無與倫比的大發明家,他說:「從萬物表現的情況看來,宇宙實在是全能者意志的偉大成績,假若否認至上全能者的存在,我們就等於褻瀆自己的知識。」人類從哪裡來從《地質年代表》上看,人類的祖先誕生於2.5 百萬年前。時至今日,這就是我們的歷史。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會生活在今天這個世界?《古蘭經》啟示:「你們的主對眾天使說,我確要用泥土創造人,當我使其勻稱,並給他注入我的精神時,你們就應倒身向他下拜。」(38:71)「他把那個人的配偶造成了與他同類」(4:1)「我(主)說:『阿丹哪!你和你的妻居於樂園,並任意用其豐富的給養,但不要接近這棵樹,以免成為不義的人。」(2:35)但是魔鬼誘他倆失足了,出離了原有的地位。主說:「你們(他們和魔鬼乃至整個鎮尼)出去吧!你們彼此是仇敵。你們在地上有居所,並享受一個時期。」(2:36)「眾人哪!要敬畏你們的主,他由一人造化了你們。從同類上造化了他的配偶,並由他倆繁衍了許多男女。」(4:1)「他由土造化你們,而後成為散布的人類。」(30:20)「我確把人類造成具有完美的形態。」(95:4)「他是初造而又再造的主,這是於他最容易的。」(30:27)「天地以他的命令而存在,而後他自地上一呼,你們立即出現」(30:25)「安拉——至上的造化者,很玄妙了。」(23:15)我們從經典啟示中可以悟出這樣幾點:1、人類都是造物主的被造物,這是根本;2、後世是人類的本宅,從那裡走出,又將回歸那裡;3、天園是純凈的,只有純凈者才符合居住條件。這是人與魔鬼離開那裡原因,也是重新回到那裡的要求。一言以蔽之,我們來自真主造化,出自後世天堂。萬物之書作了證明與詮釋。19世紀60年代,由法國巴黎科學院首任院長、化學家、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完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才徹底證明了生命不會自發地產生,而必須來自一個事先存在的細胞。所謂的生命物質,並沒有生命,不過是些塵土而己。只有將它們聚集在一起,裝入營養豐富的細胞里,它們才會奇蹟般地動起來。一個細胞一分為二,二分為四,以此類推,到47次加倍,便有了一億億個細胞。這是創造一個人的全部材料。這個理論被稱為「細胞學說」。它是整個生物學的基礎。所有生命體都是事先存在的那個細胞組織微粒構成的。法國另一位生物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1965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雅各布說:「生命始終是奧秘。」細胞由三部分組成。它有層外殼(細胞膜),由一種叫脂質的脂肪質構成,它同輕度機油大體相似,在分子層面上脂質簡直就像鋼鐵一樣堅硬。還有一個細胞核,這是細胞王國的王宮。裡面儲存著人的正常運轉所需的基因信息——DNA(脫氧核糖核酸),它就是住在王宮裡的細胞王國的國王。它有32億個密碼,有在1的後面加上30多億個0的組合,以形成指令。在核與膜之間,有一層繁忙的空間,叫細胞質。裡面有數百萬個物體——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溶酶體、內吞體、核糖體、配位體、過氧化物酶體、蛋白質,它們同數百萬個別的物體,就是這個王國的國人。它們在得到RNA(核糖核酸)翻譯並傳遞的DNA指令後,像射出子彈的速度那樣相互撞擊,為製造生命體並使其能夠存在而如此這般地緊張工作。一年四季,沒日沒夜,分秒不歇,直至這個生命體結束。其中像蛋白質,每秒鐘彼此撞擊10億次,要完成1000件任務。一個蛋白質分子不但要把氨基酸分子按照適當順序排列起來,其排列方式至少有10190種可能性,都必須準確到位;還要從事一件化學打折工作,把自己疊成特定的形狀。幾百萬幾百萬的物質都是這般複雜、奇特、高速、精確地工作。而它們哪個也沒有生命。然而,卻能創造出生命體。物理學家詹姆斯·特菲爾說:「細胞像個複雜的化學精鍊廠,因為在其內部進行著規模巨大的化學活動。」生物學家蓋伊·布朗說:「細胞像個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因為裡面擁擠不堪,忙忙碌碌,充滿互動,貌似紛繁混亂,卻有著自成一體的結構。」一個個生命就是這樣被造出來的。值得注意卻很少注意或者根本沒注意的是,你和我都是沒有生命的微粒——塵土所創造的。你若拿起一把鑷子把原子一個一個從你身上夾下來,你就變成了一大堆原子塵土。其中哪個原子也從來未有過生命。而將其裝入細胞,就為創造你,並保證你一生正常運轉。如上那般工作,分秒不歇。在你身上,這樣的細胞有一億億個。每一個細胞都是自然界的一個奇蹟。即使是最簡單的細胞,其構造的精巧程度也是人類的智慧所永遠無法企及的。就是製造一個基本的酵母細胞,你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和一架波音777噴氣式飛機一樣多。而且還必須在直徑僅有5微米的球體空間里將它們組裝起來。然後,你還得以某種方式驅使那個球體進行繁殖。即便如此,這與人體細胞比起來,無論其多樣性還是其複雜性,都簡直不值一提。這就是生命的由來。這一事實告訴我們:生命不能自發地產生,必說有一個創造者,他創造了細胞以及細胞里所有物質,並以此為材料創造了各種生命體。這就是宗教之教。正如《古蘭經》的啟示:人是真主造化,由後世來到了今世。人類向何處去《古蘭經》啟示:「今世與後世,都屬於安拉」(53:23)「你們只知道今生的表面,對後世茫然無所知。」(30:7)「人們說,當我死去,真的還會復生嗎?難道人們不記得以前當他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我創造了他嗎?我一定把他們和魔鬼集合起來。」(19:66-68)「他們不信,而追隨自己的私見。凡事是有一定的。」(54:3)「當事變發生的時候,沒有人否定它的發生。」(56:1、2)「不信的人將對他們的不信負責。做善事的人是為自己做準備。」(30:14)「人類唯獲得己所努力的,他們的努力不久就要看見了。」(53:39、40)「你們得困的時候要苦幹,並以你們的主為你們的唯一目的。」(94:7、8)「安拉是無求的,你們是有求的。」(17:16)「當那一日,號筒吹起,除去安拉意欲的人以外,所有在諸天的一人,所有在地的人,都昏暈過去。而後另吹一次,看哪!他們立即起來等候。」(39:6-8)「當冊籍展開的時候,當天空被揭露(宇宙奧秘顯現,不得不承認)的時候,當火獄燃起的時候,當天園接近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備下什麼了。」(81:10-14)「當那一日,各種人都轉來,將看見自己的行為,凡做一粒灰塵大的善事者將要看見它;凡做一粒灰塵大的惡事者將要看見它。」(99:6-8)「好人必在樂園,惡人必在火獄」(82:13、14)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要報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全都要報。死後復起就是全部要報的時候。一粒灰塵大的善惡不遺。我們再看萬物之書的證明與詮釋。古羅馬哲學家柏羅丁說:「或許在這個宇宙之前,就已經有了我們人類。但也許是另一種人類,甚至是某種神,純凈的靈魂和思想。它們同整個宇宙相聯繫,是這個可被認識的世界的一部分,不可分離或隔斷,與整個世界融為一體。」這印證了《古蘭經》二章30-40節的啟示。春秋道家、思想家列禦寇說:「生者,理之必終者也。終者不得不終,亦如生者不得不生。」「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精神離形,各歸其真。故謂之鬼。鬼,歸也。歸其真宅。」我們的靈魂來自天,我們的軀體取之地。人死,靈魂離開軀體,靈魂回到天上,軀體回到地下,各歸其真。唐代偉大詩人李白說:「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今世是旅館,天黑落腳,天明即去。後世才是人的本宅,溫馨而永久。春秋儒家創始人、世界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說:「死也者,德之徼也。古人謂死人為歸人,夫言死人為歸人,則生人為行人矣。行而不知歸,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之非焉。」「有人去鄉土,離六親,廢家業,游於四主而不歸者,何人哉?世必謂之為狂盪之人矣。又有人,鍾賢世,矜巧能,誇張於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世必以為智謀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與一,不與一。唯聖人知所與,知所去。」人死就是回家。人在今世,猶如離家在途,或無所事事,或貪慾無已,各取滿足,卻不去想為死後復生做點什麼,死時,他們將所追求的都留在身後了,兩手空空回到家(後世)。此後的日子是不好過的。這一點只有深知宗教的人看得清楚。春秋隱士、思想家林類說:「死之於生,一往一返,死之於是,安知不生於彼?故吾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營營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這就是對生與死、今世與後世的認識與態度。大哲學家康德說:「在今世我們很少見到善有善報的例證,行善者往往招來不幸和災害。因此,必須有一個來世,讓我們享受善的回報。來世的生活必須要靈魂是永生的,以接受這一報賞。人無法否認靈魂的永生。否則將導致道德觀的解體。我們已經說過,它是不可置疑的真理。」他認為:「靈魂永生是實踐性確認的第一原則。」他說:「我們業已肯定了靈魂的永生,公平賞罰的必然性,那麼我們必然要相信存在一個智慧、大能、公平、永恆的主宰。他創造了今世,並在來世履行公道。維持永恆者必然是永恆的,秉公判決者必然是公道的;報應善惡者必然是大能的。這個永恆、大能、智慧、公道的主宰,便是上帝。」他的這一論述,精闢而嚴密,猶如剝筍,層層深入,愈剝愈精,無懈可擊,不可不信。不可不思,不可不取。然而,有人麻木不仁,漠不關心,依歸不信。他們不問生死,卻又貪生怕死。「生者不能不生,死者不能不死,」「營營而求生者非惑乎?」蘇格拉底,這位西方哲學之父,人們至今認為是一切思想者的典範,他在法庭《申辯》的最後說:「我們離開這裡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去活,但是無人知道誰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如上所述,安知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是他創造了今世,並在來世履行公道。」生死大事,真得深思,知是而行。後世因我們回去而發生一定變化。過去,只有一處住所,裡面住著天使,鎮尼與人類,住所純凈,居住者亦純凈。後因鎮尼與人類失純凈而離開那裡。當我們再回到那裡時,針對我們的情況,又增設了火獄與階級。純凈者進天堂,各在自己生前善的大小多少的階級地位中享受幸福,無憂無懼,永久如是。不純凈者入火獄,亦在各自的階級地位受苦刑。刑滿出獄歸入天堂。唯魔鬼及其追隨者,永居火獄。這是真主定然,也是每個人的自我選擇。結束語綜上所有,就是宗教之教。經典之書使我們知其然,萬物之書使我們知其所以然。有大量的事情我們不知道,還有大量的事情現在或過去很長時間裡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其實並不知道。我們對宇宙的情況知道多少?說近點,我們對地球上的情況知多少?究竟有多少東西生活在我們這顆行星上,我們心裡無數——用生物學家愛德華·O·威爾遜的話說:「連個最接近的大概數都不知道。」據《經濟學家》雜誌的一篇報道說:「世界上多達97%的植物和動物物種尚待發現。」這就是我們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的認識。再說近點,你認識自己嗎?你是誰?從哪裡來?向何處去?如此直接的問題,又有多少人能夠說得清楚?我們豈敢驕傲而故步自封!我們確是無知的,必須努力學習。「由於學習的努力,可以由不知轉化為知,由知之不多轉化為知之甚多。」穆聖說:「人類的學習,是從搖籃到墳墓。」這既是生存的需要,更是死後復生的需要。人之一生就兩事——學習與實踐。知識的核心是宗教。「開宗明義。」要「萬變不離其宗」。「人被創造是為了思考,人的全部優點和全部功績全在於此。人的職責只在乎正確地思考。而正確思考的順序應從自我、自己的創造者和自己的目的開始。」凡事皆然。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說:「上帝把智慧賦予了我們,並使我們能夠支配我們所必需的一切。他賜給我們智慧的時候,彷彿對我們說,為了讓你們能夠逃避惡和享受生活的幸福,我在你們身上植入了我自己少許神聖的東西。我給了你們智慧。如果你們能把它應用於你們所遇到的一切事件,那麼在這個世界上,在通往我給你們指出的道路上,任何東西也不能成為你們的束縛和障礙。」讓我們藉助主所賜的智慧,走在通往主的道上,勇往直前!我們今世的努力,是朝著後世那個大目標的。忘記了那個大目標,我們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宗教信仰者,然而,放棄今世的努力,那他也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宗教信仰者。資料來源:1. 李靜遠、時子周《古蘭經》譯註;2. 溫伯格《宇宙的起源》、《宇宙的結局》;3. 霍金《膨脹的宇宙》;4. 伽莫夫《行星的誕生》;5. 巴羅《世界的結構》;6. 比爾·布萊森《萬物簡史》7. 李津《宇宙之謎金集》;8. 愛因斯坦《科學與宗教》;9. 海森伯《科學真理與宗教真理》;10.柯瓦雷《牛頓綜合的意義》;11.托爾斯泰《生活之路》;12.雅各布《生命始終是奧秘》等。
推薦閱讀:

左鵬:全面提高新形勢下宗教工作水平
何謂永生:宗教和哲學導論
我國宗教的基本情況
宗教文化藝術展之佛教

TAG:人類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