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言即咒,文即符,萬物真名

原作者:哪吒

萬物皆有真名,被喚真名,或者被書真名,就有相應控制對方的力量,可行禁制驅策之道,當然也有招過來自己不濟反被驅策的。若無真名,假名亦可,真假皆與事物本體有多少的聯繫。語言就是咒文,音義皆具咒力。文字也是,漢語仿萬物之形,梵文仿雲氣之紋,皆可直接成符。

中國的漢字,大部分可以歸屬為象形文字,還有一部分來源於抽象的物象,所以是擬萬物而成形,這種擬像,就具有符圖的特徵。古籍載,倉頡造字,也有鬼哭。為什麼造字時候鬼會哭,不知道漢字的符圖拘禁作用,你就不知道鬼為啥哭。所以古人講敬惜字紙,就是說寫了漢字的紙,不能隨意丟棄,那裡面有力量在,對於鬼神有影響,就會影響常人的生活。漢代以前,中國的妖異是很多的,就像日本的平安時代之前。到了祖天師給鬼神人劃分地域界限後,鬼神才安頓下來,字紙慢慢被隨意丟棄而無顧忌。

除了倉頡,道教還有一位叫天真皇人的重要人物。是早於三皇之前就已成至道的一位上古仙人。曾授靈寶度人經於五帝。天真皇人仰觀天象,自雲氣變化中觀察到了紋路,並記載下來,成為雲篆。(《三皇經》云:皇文帝書,皆出自然虛無空中,結氣成字。《玄蘊咒》云:雲篆太虛,浩劫之初;乍遐乍邇,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餘;天真皇人,按筆乃書;以演洞章,次書靈符。)史上傳下的上古文字,除了雲篆,還有蝌蚪文,鳥篆,龍章鳳篆等等。很多道士入山精思,得到所謂的天書,大多使用的是這類上古文字,古奧難解,最後還得找精通此類上古文字的學士解讀,而此類學士,通常都被描述為上界的謫仙。有實修的道友,可能也會有類似經歷,在靜定中有一些古奧難解的文字出現,歷歷在目,下坐後描繪出來,有部分文字和已知的字形是基本相似的。在道教,雲篆、鳥篆、蝌蚪文等,通常被用來刻成符、令、印綬,具有劾召鬼神的力量,有些符文意義至今未能全部解讀。

《三皇文》,一名《三皇經》,亦稱《三皇內文》,為《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稱。是唐代以前道士的必讀書。內容記載鬼神譜系、修道要訣、驅除凶危的一些具體操作和符圖與存思法等。古本《三皇經》今已佚失。據葛洪記載,鮑靚於晉惠帝永康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鮑靚又師事左元放(左慈),受《三皇》、《五嶽》劾召之要,後又傳《三皇經》給葛洪。《三皇經》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之類,以及存思神仙真形之術。大禹鑄鼎象物。《左傳》宣公三年載: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大禹在治水過程中登山涉水,據說遇見種種奇怪之物,隨時讓人記下來。《列子·湯問篇》雲:「有鳥焉,其名為鵬,翼若垂天之雲,其體稱焉,世豈知有此物哉! 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伯益是秦族先祖,佐禹治水。《漢書·地理志下》稱「伯益知禽獸」。伯夷認出禽獸物怪,再由隨行的夷堅一一記下。這裡的記,不僅是文字記錄,應當還有圖像描繪。大禹鑄九鼎,上畫百物之象,目的是使人們能夠認識分辨出神鬼精怪,當人們進入川澤山林後不會受到魑魅魍魎的傷害,即所謂「「禁御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但認識魑魅魍魎何以就可以禁御之?這裡涉及到一個巫術觀念。葛洪《抱朴子內篇·登涉篇》雲:「其次則論《百鬼錄》,知天下鬼之名字,及《白澤圖》、《九鼎記》,則眾鬼自卻。」又雲:「及按鬼錄,召州社及山卿宅尉問之,則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來試人。」「鬼錄」大概也是指《百鬼錄》。另外《抱朴子·遐覽篇》中還著錄有《見鬼記》。干寶《搜神記》引有《夏鼎志》兩條,殆即《九鼎記》。《百鬼錄》、《見鬼記》、《白澤圖》、《九鼎記》都是記錄鬼怪的名號性狀,從敦煌遺書中的《白澤精怪圖》殘卷看,這些書還繪有圖像。另外,《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有大樹,有能語者」至「丑日稱書生者,牛也」一段文字,實取自《白澤精怪圖》。敦煌殘卷所角精怪絕大多數不見於類書等徵引。。《抱朴子·登涉篇》有一大段取自《白澤圖》,如說山中大樹能語,「其精名曰云陽,呼之則吉」,「山中寅日有自稱虞吏者,虎也」,如此甚多,最後說 「但知其物名,則不能為害也」。巫術和道教相信只要呼鬼怪名字,鬼怪便會避走,前文所引《抱朴子》「知天下鬼之名字……則眾鬼自卻」,「木石之怪,山川之精,不敢來試人」云云講的都是這個道理。《白澤精怪圖》亦云:「……此皆是其鬼名,故先呼其名,即使人不畏之,鬼亦不傷人者也。」《道藏》所收《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五也有類似說法:「其鬼眾多,其名不一,遊行天下,殺害良民,故立殺鬼制魔之法,有以治之。有知鬼名,終身不敢加害,三呼其名,其鬼自滅。」呼鬼怪名字而制之是一種名字巫術,在原始思維中,人或物的名字與其本身有密切聯繫,是自身極重要的部分,因此人對自己的名字有諸多禁忌,而巫術可以通過名字來加害於人。這一點,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都有明確的說明。而從巫術原理上說,名字巫術顯然屬於弗雷澤說的交感巫術中的接觸巫術——它是基於巫術思維中的接觸律或曰觸染律而產生,就是通過名字對與其密切相關的主體施加影響。禹鑄鼎象物使民禁御百物反映的正是這種巫術觀念,後世的《九鼎記》、《白澤圖》等巫書道書也是基於這種觀念而製作。而《九鼎記》或《夏鼎志》恰正是取鑄鼎象物之意,分明是藉助於禹的神力。《白澤圖》之得名來源於一個關於黃帝白澤神獸的傳說:白澤神獸能言,達萬物之情,知天下鬼神,黃帝令人圖寫白澤之辭, 「以戒於民,為時除害」。實際上這和禹鑄鼎象物屬於相同的巫術觀念。

推薦閱讀:

[轉載] 何以求得為官「安全感」?
32位/64位 Visio 2010(X86/X64)下載 [轉載]
【轉載】【邊框素材】兩邊帶邊的邊框4款
【轉載】側開扣棒針口袋背心
[轉載]釋氏要覽(三)

TAG: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