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德玲:如能力許可 應一筆過儲蓄

1想到我們這一代人(六十及七十後)也實在太可憐,除了要為自己的退休打算外,還要照顧自己的父母(我們的父母輩,就算自己沒有能力安排退休,只要子女成材,也不用太擔心),更甚的是,可能還要照顧自己的子女,直到他們成家立室為止。所謂的立室,即要擁有自己的物業,因為現在樓價高企,如果父母不幫,大部分子女都不可能置業。有人指出,我們註定是最後一代孝順父母的人,也是第一代被子女拋棄的人。或許有點誇張,但不無道理!想到如我老了,結果是一個人生活,其實也是頗凄涼的呀!晚年生活 或難與兒孫同住但如果我有兒有女,又有孫兒,我認為,就算我老了,也不必刻意分開居住。如條件許可,晚年跟兒孫一起生活也不錯。我絕對同意,今時今日的社會環境,居住面積細小,實在不容易三代,甚至四代同堂!我認識的姊妹,有些更是不願意跟老人家生活的,但我自己則跟丈夫的媽媽居住,在我奶奶「隻眼開隻眼閉」的情況下,我們相處得挺不錯呢!總之,我的看法是,我們老了是要有心理準備不會跟兒孫生活,但如果有機會,而且相處得好,能夠一起生活,其實也是晚年生活的一份Bonus!2,我跟Patty談到,如果是供保險,應選偏長的年期,因買保險某程度是博賠的,如是,當然是希望以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賠償了(供款期攤長,每月或每年的保費會較少,即是博未供完就已有得賠)。但是否應選最長的年期,則可能因人而異,包括自己的年歲,以及供款能力。當Patty明白,保險顧問建議客人選擇偏長的年期,未必出於自己的私心後,她以為,如果是純粹的儲蓄計劃,沒有保險成分,也應選擇偏長的供款期。我告訴她,如果是儲蓄,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應盡量縮短供款期!「我用過去高息年代銀行頗流行的『零存整付』來解釋,妳就會明白。假設妳有個儲蓄計劃,妳每年儲起1萬元,合供儲10年,銀行給妳年息3厘。妳估妳的存款中,有多少金額是儲足10年,可以每年以3厘的複息滾存呢?」聽到我這樣問,Patty想一想,帶點猶豫的語調答我。「我估是第一年的那1萬元,是嗎?」可享受複息滾存的好處「對呀,因第二年存入的1萬元,只會滾存9年,而第三年存入的1萬元,只會滾存8年,最後一年存入的1萬元,更只會滾存1年。我再問妳另一個情況,妳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假如這個『零存整付』儲蓄計劃可以讓妳更靈活地存款,例如可讓妳縮短至5年,每年投入2萬元,即同樣投入10萬元,然後再滾存5年,即是儲蓄年期仍是10年。如果年息同樣是3厘,妳估分10年存款的計劃會賺得多,還是分5年存款的計劃賺得多呢?」同樣地,Patty想了一想,但這次她似乎信心大一點。「應該是分5年那個吧!」「為甚麼呢?」「嗯,因為最先的2萬元是滾存了10年,而之前那方案,只有第一個1萬才滾存到10年!」「對呀,即是滾存10年的金額有2萬元,而滾存9年的金額也有2萬元,而之前的方案,滾存10年的錢只有1萬,而滾存9年的錢也是得1萬,餘此類推。」長期儲蓄養成良好習慣「我大致明白了!」「嗯,我只要再推一個極端,相信妳的概念會更清晰。那就是,如妳手上已有10萬元,妳又能一次過付出,而銀行又可以同樣給妳3厘息,妳存10年,妳估哪個方案可賺錢呢?」這次幾乎未待我說完,Patty已衝口而出。「那當然是一筆過存10萬元啦,因為是整筆10萬元的錢都儲足10年嘛!」「那妳應該完全明白了吧!」「明白了,我們把儲蓄計劃攤長來儲,主要因我們沒有錢,不可以一筆過拿出來,是嗎?」「是的,但作為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安排一些長年期的儲蓄計劃,每年或每月儲起一筆錢,也是無可厚非的!」
推薦閱讀:

要提高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需要看什麼書或怎麼做?
構建安全清朗的網路環境——我國網路社會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不怕出問題,就怕沒能力解決問題》

TAG: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