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男人節專題:明報今天發表方剛演講稿4

四,未來:經驗、困境與展望

在通過男性解放沙龍推進內地男性運動的過程中,我們在積累著經驗。

男性反傳統社會性別模式的過程中,必須主動地、積極地與女性主義者進行溝通。女性主義者與我們具有「血緣」關係,是我們可以爭取的最堅定的支持力量。

與傳媒的積極合作同樣重要,任何思想的推廣均須利用媒體。但是也應該注意,傳媒基於「搶眼球」的考慮,往往不能深入理解和傳達男性覺悟反父權的精神實質,而更多停留在彰顯「男人也可以哭」這類個人柔性表達上面,從而進一步造成公眾社會的誤讀與質疑。我們所能做的,只是鍥而不捨地繼續宣揚我們的思想,相信會一點點改變傳媒和公眾的認識。

男性運動,還必須同參與者的個人人生規劃緊密結合起來。參與者除了應該能夠從男性運動中看到推進理想社會的成就感,還應該得到個人的現實收穫。筆者自己便將學術研究方向同男性研究與運動結合。但是,從長遠的持續發展來看,男性運動需要專門的從業者,需要專職的社會工作者。而這,有賴於相關組織與機構的資金支持。

男性覺悟思想的推廣應該重視高校大學生這一群體。年輕的學子們對新思想新觀念更有熱情,居住更集中也方便參加活動,精力與時間也更充沛,自我反思與革新能力也更強。而且,他們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將他們作為新思想的首選推廣對象,事半功倍。

總體而言,中國內地男性覺悟仍處於呼籲與喚起階段,距離成為一種真正能夠影響到社會變革的思潮與運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中各方面阻力也非常大。

首先,西方男性研究與運動的繁榮,是建立在女性主義繁榮的基礎之上,而今日中國內地女性主義思想在學術界與主流社會中的普及仍然遠遠不夠。這些均使得男性運動缺少肥厚的、可以迅速「給養」的土壤。

其次,主流男性群體反思父權文化對自身壓迫的意識與能力嚴重不足,行動更是缺失。男性普遍呈現面對父權文化的壓迫不自察的態勢,自然無法對父權文化提出挑戰。

第三,男性研究與運動的「天然盟友」女性主義者中,相當多的人仍然對男性研究與運動持懷疑、警惕、觀望的態度,甚至有些人對男性參與社會性別平等建設都心存疑慮。這其實再現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男性運動在美國初始階段的情況,反應出女性主義內部原有的流派差異。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男性研究與運動內部亦有不同的觀點之爭,像美國那樣分裂為各種針鋒相對的流派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如何整合資源,統一思想,明確目標,共同前進,是擺在男性研究學者與社會活動家面前的共同問題。

針對這種局勢,筆者認為,推進中國內地的男性研究與運動,還應該強調下面這些方面:

首先,積極推動男性氣質的學術研究,用以指導男性運動。

其次,積極組建男性關懷組織,著力幫助男性中的弱勢群體,如失去工作的男性、婚姻失敗的男性、有殘疾的男性、與孩子溝通遇阻的男性,等等。

第三,積極通過媒體向公眾普及社會性別意識,逐步提高信息傳播的質量。

以上這些,也是包括筆者在內的男性解放學術沙龍成員將致力追求的。

我們知道,前面的路既艱辛曲折又很漫長,但是,有對人類更和諧兩性關係的嚮往做支撐,有理想主義作後盾,我們將義無反顧!

推薦閱讀:

[轉載]古典詩歌詩鑒賞專題
專題 | 俯首細看,個體視角的百年新衰
鄭雪斌醫師成藥專題講座一:小青龍顆粒
淺談專題集郵的編組
中國事物專題外郵發行簡史

TAG:香港 | 演講 | 演講稿 | 專題 | 發表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