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指導下的詩歌、文言文教學方法新探
摘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此方針指導下,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採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對詩歌、文言文進行教學,最終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創新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古典詩詞 文言文 自學探究
一、 實驗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不難看出,修訂後的《新課程標準》避免了以往過分強調思想性或文學性的傾向,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其中,有兩點最為突出: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語文教學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正是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我校自編第十三冊《語文》課本對本學期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1、加大指導團結合作、自主自學的力度。2、指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重視自主學習方法的培養。與第十一、十二冊相比,本冊把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基本習慣和初步能力放在了首位。
於是,在這種方針的指導下並結合本冊書的授課內容,我主要進行了以下實驗。
二、 實驗內容:
第一:古典詩詞賞讀基本能力培養
本冊第二單元是:「賞讀中華古詩詞」,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誦讀、品味古人詩詞,享受古詩詞語言的美妙,提高朗讀的興趣和朗讀的表現力。
眾所周知,詩歌是一種高度凝練的語言藝術,尤其是中國詩歌,更講究語言的含蓄內斂,作者的內心感情,往往隱藏於其精心選擇營造的意象之後。對於七年級學生而言,機械式的背誦不成問題,難就難在如何透過表象去把握詩人寄託於其中的感情,作為教師,應該傳授給學生一些具有相對普遍性的詩歌解讀方法,讓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為了達到這種目的,結合小學至六年級背誦過的八十首左右的詩歌,我首先從寫作內容出發,對中國古代詩歌的分類進行了講解。具體如下:
1、邊塞詩: A:戍邊報國 B:渴望安定 C:思念故鄉
2、山水田園:A:讚美河山 B:熱愛生活 C:閑適安逸 D:超脫避世
3、詠史詩: A:借古諷今 B:評價史實
4、羈旅贈答:A:互勉自慰 B:漂泊感傷 C:思念親人
5、寫景詠物: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以上分類雖然略有交叉,但大致看來,還是基本能夠反映我國詩歌內容上的特點的。類別梳理完後,我留了一個作業,讓大家預習本單元詩詞(假期中已經要求背誦),並依據剛剛學過的知識,從寫作內容角度對這些詩歌進行簡單分類。作業交上來後,我發現結果比我預料的要好,多數同學比較成功的完成了作業,他們把詩歌分成以下幾類:
1、邊塞詩: A:《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雁門太守行》、《從軍行七首(其四)》
2、山水田園詩:B:《過故人庄》、
C:《題破山寺後禪院》
D:《歸園田居》
3、詠史詩: A:《泊秦淮》
4、羈旅贈答: A:《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B:《黃鶴樓》
C:《渡荊門送別》、
5、寫景詠物: A:《錢塘湖春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B:《過零丁洋》、《望岳》、《登飛來峰》、《已亥雜詩》
類別既明,接下來就可以進行方法講解了。中國詩歌,自古有「賦、比、興」的說法:鍾嶸認為:「文已盡而意有餘,興也;因物喻志,比也;直書其事,寓言寫物,賦也。」(《詩品》李仲蒙認為:「敘物以言情謂之賦,情物盡者也;索物以托情謂之比,情附物者也;觸物以起情謂之興,物動情者也。」(胡寅《斐然集·與李叔易書》引)二人所言,不盡相同,但其中都涉及到了「物」在這三種手法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物」是什麼呢?在詩歌中,它又以什麼樣的方式出現呢?其實很簡單,「物」就是景,在詩歌中,體現為作者對於景物的選取與營造。但寫景並非是創作目的,而是以景襯情,以景顯情。所以,清初的王夫之曾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會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齋詩話》)
所以,要想讓學生學會鑒賞詩歌的方法,明白「景情」的關係應該是第一步。以《楓橋夜泊》為主要分析對象,並結合其他一些學生熟知的詩歌,我把「景情」二者的關係向學生進行了講解。在此基礎上,順勢推出詩歌賞析的綱領性方法——「披景以入情」,並要求每個學生熟記。
大的方向有了,接下來就涉及到細節問題了,對於變幻多姿的意象——景物,我們應該從哪些角度進行分析鑒賞呢?對此,我給學生設定了幾個賞析步驟,並隨時輔以相應的練習。具體如下:
1、看選景:先看詩人寫了哪些景物?
練一練:下列詩歌分別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分別有何特點?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
通過教師引導,同學們很快就可以找到,就本詩而言,分別寫了寺廟、太陽、小徑、禪房、花木等景物。至於其特點,就採用「摳字」的方式,注意每種景物的修飾語,然後思考作者為什麼會選取這個字?突出了景物什麼特點?對突出全文清幽的意境有何作用?以「花木深」中一字「深」為例,可知,此禪房所處之幽僻,為其幽僻,少有人來,方得花木茂盛如斯,而惟草木茂盛,人跡罕至,方顯房中人之情趣雅潔,故「深」字實是「字少意厚」,耐人咀嚼。
2、看角度:詩人是從哪些角度對景物進行觀察描寫的?
A:以感官分: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
B:以詩人觀察位置分:仰望、俯視、遠觀、近看等
C:動與靜
練一練: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詩人為了突出所寫之景,往往會調動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對景物進行描寫。以以此詩為例,有聲(聽覺)有色(視覺),有仰視有俯視,有遠觀有近看,其亂花淺草、早鶯新燕寫出了西湖多層次、多種類的美景,這就有力突出了西湖春景之美的主題。
3、整體與局部(看大小,知多少)
A:景物描可大處落筆,可小處勾勒;可由面到點,由點到面。
B:景物描寫可「以局部代整體」、「以少代多」,「以小見大」,「以微知著」。
練一練:說說你的觀點: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處處早鶯爭暖樹,家家新燕啄春泥
這兩句詩,有人認為不如改為「處處早鶯爭暖樹,家家新燕啄春泥。」殊不知,詩歌中正以「以小見大」「以微知著」取勝,因為寫的是早晨,故惟「幾處「,方顯其早,貼切主題,如改成處處則離題萬里,且無由得見詩人驚喜之意了。
4、看虛實:詩人所寫之景是虛景還是實景,是實錄寫真與奇誕誇幻
說一說:下面哪些是實寫,哪些是虛寫。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寫景,可用襯托對比。景有虛實,實景襯托固然精彩,而虛景則更添無限想像空間,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覺。韓愈此詩,前句為實,後句為虛,寫實為主,寫虛為輔,眾人皆知煙柳滿皇都之美,殊不知早春小雨之後,草色若有若無時更見風致,藉此襯托,則早春之美,固不待言矣。
5、看鍊字:尋找一首詩中以及某一句中關鍵的字眼。
說一說:下面哪兩個字用得好。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這兩句前為近景,後為遠景,景物描寫極富層次感。除此之外,上句「合」字寫出了綠樹環抱的樣子,顯得村莊自成一統,別有天地;下句「斜」字,寫出了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的樣子,讓村莊不顯得孤獨,並展示了一片開闊的遠景。
6、看修辭:修辭在於意象營造中的作用。
說說: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運用的修辭手法。並分析其妙處。
第一句採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互文有同句互文、異句互文,本句採用的是同句互文,更好的寫出了當時水邊夜色迷濛冷寂的氣氛。
經過以上講解與練習,多數學生已經初步了解了賞析詩歌的基本步驟,接下來,就要隨著課程的推進,進行具體的訓練了。為了易於操作,也為了對同類詩歌體裁鑒賞練習的集中,我在授課中打亂了課本原有的編排順序,而是按照寫景詠物類——山水田園類——羈旅贈答類——邊塞類——詠史類這樣一條線索進行的講解。在具體寫作中為了讓學生規範寫作,我設定了「總(先說詩體)——分(逐聯分析)——總(最後聯繫情感,小結全詩)的寫作模式。
實驗效果:
經過幾次訓練、修改,很多同學在面對一首陌生的詩歌時,不再是無話可說,相反,他們開始學會從各個角度對詩歌進行解讀。多數同學變得「出手不凡」,寫出了具有相當水平的詩歌鑒賞文字。
例文一:山水田園類
賞析《過故人庄》
——王旭陽
《過故人庄》是一首五言律詩。詩中,記敘了孟浩然應朋友之約去做客,受到了好友熱情款待的事情,詩句中透漏出對於鄉村生活的自然與和諧的喜愛與感嘆,更能體現出詩人與好友間深厚的情誼,語言簡單、清新且很樸實。首聯: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寫了朋友準備好了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去做客。寫出了鄉村生活的自然和朋友之間的情誼,開篇點題,簡單又很明了。頷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寫了詩人在去朋友家的路上村外所見,描繪出了一副優美而安靜的風景畫:近景描寫了村外有高大的綠樹環繞,遠景則是有蒼翠的青山陪襯,搭配和諧、美好。詩人用巧妙的「合、斜」二字寫出了綠樹和青山與眾不同的美麗,從詩人描寫出的優美的自然景觀,可以看出詩人期待這次做客和舒暢放鬆的心情和對山村景色的喜愛。頸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寫了詩人和朋友飲酒聊天的悠閑場面,點明了飲酒地點和談話內容。「開軒」巧妙的將視線擴大,不只局限在房間里,也將窗外的景物:打穀場一筆帶過,讓人回味無窮。這句也可以讓人感受到詩人和好朋友感情很深,雖然只是閑聊農事但詩人仍然很快樂,寫出了鄉村生活的悠哉和快樂,也體現了人情之美。從尾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可以看出,詩人受到了好朋友的盛情款待,十分快樂和朋友之間即將分開的不舍,還有詩人對於寧靜的鄉村生活的留戀,於是兩人約定在重陽日再相聚飲酒聊天。表達了詩人對於這個小村莊的喜愛之情和與朋友的友誼,毫不矯揉造作。整首詩給人以舒適溫馨、悠閑的感覺,語言平淡但回味無窮,間接的寫出了詩人生活中悠閑的生活美。
教師點評:總體掌握了教師講授的鑒賞方法,點評的比較全面,尤其是能讀出孟詩語言平淡但回味無窮的特點(前人評孟詩曰其能「寄至味於淡泊」),讓老師深感驚喜。
例文二:羈旅贈答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鑒賞
——孫雨熙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
首聯寫出詩人悲憤的心情。「巴山楚水」寫出作者被貶官所貶到的地方,凄涼地寫出詩人被流放到的地方的荒涼,同時也寫出詩人的難過的心情。詩人被流放的時間也是如此之長—–二十三年。這麼長的時間也為詩人心中那種凄慘,傷心之感增添了一筆不可磨滅的痕迹。讓我們更加能夠感受得到詩人難過的情感。頷聯寫到詩人想念自己的老朋友,表達出詩人孤獨的心境。這句中詩人運用到兩個典故「聞笛賦」和「爛柯人」。這兩個典故都是在描寫詩人自己;二十三年過去了,詩人好不容易回來了,思念自己的老朋友,但卻不敢聯繫他們,怕會連累他們。二十三年之後,世事全非,自己認識的人不在了,一切都改變了,都是那麼陌生。這裡也能體現出作者悲憤、沉鬱的心情。這麼凄慘、痛苦的遭遇,如果發生在我們身上,恐怕早已經把我們壓得透不過氣來了,但是這些,對於樂觀的劉禹錫來說,還算不了什麼。在頸聯的描寫中,他依舊保持樂觀的心態待人處事。「一艘船沉了,但還有更多的船會經過它旁邊;一棵病樹前,還會有無限的春天在它前面。」雖然自己老了,但還會有更多的新人接替自己。這句話將詩人樂觀的心態展現得淋漓盡致。尾聯寫到作者對自己的理想還抱有希望,雖然目前遭遇悲慘,但他依舊懷有信心。這句也能體現出詩人的樂觀心態。總體來看,詩人運用了「先抑後揚」的寫作手法。
教師點評:這首點評是本次作業中表現並不突出的作品,之所以選它是因為其雖然在細節上不無可商榷之處,但根本框架,以及對作者思鄉情韻的把握卻比較準確,一首詩歌,其表達技巧鑒賞固然重要,但「神」,也就是作者表達出的感情才更應該為我們所把握。一般同學如能在這一方面有所感悟,則這首詩歌的學習任務也算是基本完成了。
由此可見,通過多次練習,同學們已經基本養成了從景物入手,分析詩人所言之志、所抒之情的習慣。當然,這種鑒賞還是比較膚淺的,至於結構、句式、平仄等問題,在以後的學習中還需要他們予以掌握。但是,「合抱之木,起於毫末」,只要方法得當,相信在以後的學習當中,同學們還將為我們奉獻出更好的鑒賞文章來。
第二: 文言文自學探究方法
本冊第四單元是文言文單元,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本單元所選文章都是一些寓意深刻、語言雋永、頗有情致的作品。然而,由於語言文字的障礙,多數同學都對文言文有些畏難情緒,那麼,作為教師,應該如何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如何讓大家紮實掌握本階段的教學內容就成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了。
在這種指導方針的指導下,我自己設計了一條「文言文自學探究」的路徑,具體如下:
第一步:「讀書須質疑」——文言文學習首先要積累常用多義實詞,這已經成為一條共識。但是,對於如何「明句詞」,不同的人有不同做法。結合我校校本教材的特點,學生已經在六年級接觸了相當數量的文言文,可以說,已經具有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虛詞墊底,所以,這個「自查字詞」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給他們自己完成。我是這樣做的:
提前把一篇即將學習的課文布置下去,要求頭一天進行預習,主要是依靠《古漢語字典》,把一些自己不能解決或者留有疑惑的字詞句寫在「課堂筆記本」上,等到課堂上解決。
第二步:「疑義相與析」——對於學生不懂的字詞,教師不要急著去解決,而是在課堂上發動學生互相提問,互相質疑。也就是說,你可以在全班任意挑選一人回答你的問題(注意是自己指定),如果你選定的人回答不上,那麼他就可以向全班求援了。
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基本解決文章當中的字詞疑問,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第三步:「奇文共欣賞」——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搜集閱讀資料,探究文章寫作手法、寓意的妙處。
古人文章言簡意賅,講究「咫尺之中,蘊萬里河山」。中間之起承轉合,銜接照應,情意抒發,如不細細加以品味,實在是難以把握。但是,如果這些知識由教師講解,學生往往會覺得枯燥乏味。基於此,我只推薦對解讀本文有幫助的文章(包括一些傳記資料、學者文章、批評鑒賞等等)並提示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帶領大家去閱讀。讓大家在老師提供資料的基礎上,分析比較,從而對文本解讀提出自己的見解。
事實證明,以上方法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一方面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同時也鍛煉了分析閱讀,乃至搜集資料的能力。下面就以《馬說》為例,談談學生對於資料的選擇和利用。
《馬說》自學探究活動
自學流程及提示問題:
一、藉助《古漢語字典》讀懂文義——要求字字句句落實
二、結合千里馬遭遇,思考文章表面寓意。
三、閱讀創作背景資料,談談韓愈創作這篇文章的本意究竟是什麼?
四、創作手法分析:文章是通過什麼手法來表現作者意圖的?
五、撰寫研究結論,課堂展示彙報。評選「最佳研究者獎」
補充資料:《馬說》創作背景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稱郡望昌黎,出身於一個小官僚家庭。他的曾祖父韓泰,做過曹州司馬;祖,父韓睿素,做過朝散大夫、桂州都督府長史;父親韓仲卿,做過好些地方的縣令。韓愈有三個叔父,其中以韓雲卿為最能文章,做過監察御史。
韓愈三歲時父親去世,撫育他的是他的長兄韓會。柳宗元《先君石表陰先友記》說韓會」善清言,有文章,名最高」。
大曆十二年(777),韓會因受宰相元載被誅一案牽連,由起居舍人被貶為韶卅刺史;韓愈當時十歲,隨著也到了韶州(今廣東韶關)。兩三年後韓會去世,韓愈的嫂嫂鄭氏單獨負起了教養他的責任。鄭氏率全家回到故鄉;不久藩鎮李希烈、朱滔、王武俊謀叛,中原爆發戰爭,全家又避難到宣州(今安徽宣城)。在宣州的幾年,韓愈苦學,為他日後的文學活動作了充分的準備。
貞元二年(786),韓愈十九歲,離別家庭去長安參加進士科考試。從此時到貞元八年(792),韓愈一共考了四次,才得登第。嗣後韓愈又去應吏部的博學宏詞試,但三次都遭到失敗,因而也就沒有求得官職。韓愈這一段應舉求官的經歷是非常困苦的。當時,韓愈曾上書宰相,渴望得到重用,在《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中說:「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愈之待命,四十餘日矣。書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亦惟少垂察焉!瀆冒威尊,惶恐無已。愈再拜。」 經此挫折後,他不得不到汴州依附宣武節度使董晉。董死後又去依附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就是在這種遭遇下,他大約於貞元十一一十六年(795—800年)間寫出了《馬說》。
後來已經身處高位的他在《與李翱書》中沉痛地回憶說:」仆在京城八九年,無所取資,日求於人,以度時月。當時行之不覺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
在上述問題的指領下,結合老師補充的資料,學生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質疑、討論、辯駁活動。兩節課下來,幾乎所有同學都在教師設計的活動中完成了字詞掌握、文章背誦、意蘊理解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自始自終,學生們都是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可以說,他們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的。這不禁讓我感到由衷的高興。
實驗效果:
學生研究結論
——郭劭婕
這篇「說」帶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全文的中心。這個中心是從古代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中產生的,卻又表現了作者的獨特見解。
但本文絕對不是僅僅要為千里馬鳴不平,而是以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樂比喻聖明的君王,借千里馬的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意。這種說法在《後廿九日復上宰相書》中可以得到證實。文章說:「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愈之待命,四十餘日矣。書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亦惟少垂察焉!瀆冒威尊,惶恐無已。愈再拜。」從文章中我們可以讀出一代文豪韓愈早年鬱郁不得志的遭遇,這種遭遇和《馬說》當中被埋沒「祗辱干奴隸人之手」的千里馬的遭遇何其相似!
作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的領軍人物,作者的寫作手法也很值得我們學習。本文採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寫法。文章論述的是識別人才的問題,但通篇卻沒有一句話直接提到人才。他對當時社會中人才埋沒原因的揭示,是通過對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境遇的描述表現出來的。對封建社會中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人才埋沒的現象,則分別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和「祗辱干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
這種感概是如此之深,以至於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中不止一次表露出來。比如,他在《與李翱書》中曾沉痛地回憶說:「仆在京城八九年,無所取資,日求於人,以度時月。當時行之不覺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當痛之時不知何能自處也。」想一想,我真為作者早年悲慘的遭遇而心生感傷。
可以說,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全文圍繞著「不知馬」這個中心,反覆進行論述。文字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可見,通過正確的引導,學生完全有能力讀懂文章。在以後的學習中,我還分別在《黔之驢》、《陋室銘》、《愛蓮說》等篇目中實踐了這種方法,效果都還不錯。
本文小結:
通過以上實驗,我自己感覺我的語文教學起到了較大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師生角色有了轉變。
過去的教師既是導演也是演員,越俎代庖,包辦一切,老師講得眉飛色舞,學生聽得昏昏欲睡,而現在學生成了教學主體和學習主體,他們利用現在發達的信息資源,學會了自己搜集、比較、分析資料,品嘗到了自主學習、獲得結論帶來的巨大樂趣。
2、課堂教學形式有了轉變。
以前的課堂教學往往呈現單一化的特點——一言堂、滿堂問的現象比比皆是。現在,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課堂開始變得活躍生動,「模擬答辯」、「實話實說」、「激揚文字」等活動層出不窮,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3、學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原來的學生,在學習上往往是「被動接受,枯燥記憶,無奈考試」,根本談不上什麼自己見解。而今,學生們不再甘願充當教師傳聲筒的角色,而是敢於結合資料,提出新問題,新觀點。這無疑是一個可喜的進步。
總之,通過對《課程標準》的認真研讀,通過和同事們的切磋琢磨,通過對一些前輩們寶貴經驗的積極汲取,我或多或少有了一些個人經驗的積累,但是我深知,學無止境,希望能得到專家學者的批評指正,讓我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個台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