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作揖禮考辨(上)
壹先表述個人觀點1.拱手而立,先舉手,自上而下的推手然後起身,這種作揖禮,也即是同袍現行的,是歷史上的主流模式,既有周漢的影子,也符合明清幼學禮儀教學體系(簡稱《童子禮》體系),在明代以及清代的部分地區與人群依舊在行。也更加適合現在穿著漢服禮服在正式場合行禮,是最為雅正的。2.垂手,先鞠躬,從下自上舉手到額,然後放下,這種「作揖」方式,是清代或者清末北方地區部分的民俗作揖方式,也在清代官場中流行。(簡稱「清末民俗作揖」),這種方式更像一種「先鞠躬,後拱手」,不符合《童子禮》體系。3.韓國拱手而立,鞠躬下手,然後自下圓抱而上,至口額。其自稱體系,與中國各種形式皆不同,只是在某些特定情況有所符合。有可能是來自宋代《訓蒙法》,又自己解讀《童子禮》或者受清俗影響。4.清代自下而上的作揖模式很有可能因為滿清的「易服」以及滿族禮儀影響,並且也影響到了宗教。現在同袍的行禮方式可以參考一下的教程:(1)文字版——經禮堂先生《常禮》(見本文附錄部分)(2)圖文版——【華夏正禮】【漢服滇韻】常用禮(見本篇結尾「閱讀原文」)(3)視頻版——沒見過這麼傳統的-《四月青年-國學論道之拱手禮》-周天晗演示。(優酷搜索視頻名稱可見)
貳周代作揖禮是講究的「推」《儀禮,鄉飲酒義》:「主人揖,先入;賓厭介,入門左;介厭眾賓。」鄭玄註:「賓之屬相厭,變於主人也。推手曰揖,引手曰厭。今文皆作揖。」。《說文·手部》:「揖,攘也」。在漢代人那裡,認為作揖是要把手推出去的。那麼推出去的起始動作是什麼呢?就是所謂的拱手,因為古人以拱手立為尊。《說文》「手著胷曰揖」。賈誼《容經》「平肩正背,臂如抱鼓。」,在《論語》有「子路拱而立」。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後世文獻僅供參考)「推手曰揖。凡拱其手使前曰揖,」所以在周代(漢代人那裡看待)作揖就是——拱手前推的。同時,一個恭敬的站立是要有「磬折」,即鞠躬的姿態的,《容經》「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作揖必輔以磬折,即鞠躬。《禮記·玉藻》:「進而揖之,退則揚之。」鄭玄註:「揖之謂小俯也。揚之謂小仰也。」在周代,作揖的種類很多,天揖、時揖、土揖(按動作),旅揖、特揖、旁三揖(按組合)。《周禮》曰:王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鄭玄曰:庶姓,無親者也。土揖,推手小下之也。異姓,昬姻也。時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舉之。
洛陽博物館戰國鉛跪俑信陽長台關2號墓春秋末戰國初木俑由此可以大概推測,知道周代作揖是拱手狀態——躬身推手——返回到拱手狀態。東島展示視頻
(1)天揖
(2)時揖
(3)土揖這時候作揖並不像後世那樣躬身那麼厲害,以及手往下走。所以有些類似與後世的拱手。故而宋代戴侗《六書故》解釋揖為「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禮也,」清閻若璩注釋《論語》「古之揖,今之拱手」,宋代詩人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指出:「古所謂揖,但舉手而已。」
叄漢代沒有那麼多作揖的分類,主要強調,手的自上而下動作。在漢晉時候已經有了關於肅拜的一種說法,就類似當時的「撎」,清《說文解字注》「跪而舉其首惟下其手是曰肅拜。漢人曰撎。」,而撎與揖在漢代類似。唐《經典釋文》「撎,於至反。卽今之揖」《周禮·大祝》,「辨九拜」,東漢鄭司農云:「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撎是也。」《左傳·成公十六年》曰:「為事之故,敢肅使者。」西晉杜預注釋到:肅,手至地,若今撎。 根據以上注釋,可以看到,漢晉時候作揖禮,被認為是周的肅拜,主要形態是手從上往下做動作,但是這其中並非提到是否鞠躬。所以有可能,鞠躬角度不會很大,但是手部已經開始強調一個從上往下的動作。《說文》版本很多。(1)唐李善注《文選·西征賦》中說「《說文》曰:撎,拜舉手下也。」;(2)漢典版本《說文》:舉手下手也,從手壹聲。(3)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撎,舉首下手也。六字各本作舉手下手也五字。左傳成十六年釋文引字林舉首下手。清段玉裁也提上了以上的幾種版本,最終定稿為「舉首下手」,意思是頭抬著,手(從拱手或者舉起的狀態)往下。因鄭注《少儀》曰:『肅拜,拜不低頭也。』但是段玉裁認為在周代「肅拜者,跪而舉首下手也。揖者,立而舉頭推手也,肅者,立而低頭下手,如今人之揖也。跪而舉頭下手為肅拜,下手如拱,並未分散。」唐賈公彥疏《周禮註疏》「凡揖皆推手,至於撎即引手,為異也。」去漢已遠,又因「鄭玄曰:推手曰揖,引手曰厭。今文皆作揖。」,故漢時,揖、撎已同。《賓退錄》(宋)趙與時「古人之坐者,兩膝著地,因反其跖而坐於其上。正如今之胡跪者,其為肅拜,則又拱兩手而下之至地也。其為頓首,則又以頭頓於手上也。其為稽首,則又卻其手而以頭著地。亦如今之禮拜者」
甘肅博物館-漢代木俑上海博物館-漢代陶俑綜合上面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漢晉的作揖,基本是拱手——俯身,手從上往下——回到拱手狀態。 而頭部是否低頭是沒有明確說的,但是低頭肯定是更為禮貌的,故而有「足下」之類的尊稱。東島展示視頻
(4)推定漢代一般性作揖
肆漢代還出現一種「長揖」,是自上而下的《漢書·高帝紀上》:「 沛公 方踞牀,使兩女子洗。 酈生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 秦 ,不宜踞見長者。』」 唐顏師古 註:「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顧名思義,長揖,必然是要麼時間很長,要麼距離(手往下的)很長的作揖,其實兩者皆長,根據顏師古注釋,其動作應該是,拱手高舉,自上而下行禮。因為要做的很長,及下,而且普通漢代作揖一般也是有鞠躬動作的,那麼長揖禮的鞠躬動作必然也是有的。長揖禮,從漢代一直流行到清代,有時候作為十分尊重人的禮儀,有時候在應該跪拜的時候卻做長揖禮,以表現傲骨。明代《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一日,有真君弟子曾亨入於城市,見二少年,狀貌殊異,鞠躬長揖,向曾亨問曰:「公非許君高門乎?」從此明代小說也可以看到,起碼明代的長揖確實是要躬身的。東島展示視頻
(5)推定長揖一人以作揖快甚,屢得罪於人。或(有人)教之曰:「汝揖時口念正月二月至十二月,乃完一揖,則自遲矣。」一日,遇友於途,如其言作揖,又遲甚,及揖完,友已去矣。乃問傍(靠近,近旁)人曰:「是哪一月去的?」(選自明·浮白主人《笑林》)這個笑話可以看到,作揖時候如果慢一些,就看不到對方了,也就是主體動作放在身體往下彎上,而不是身體往上抬的過程中。在從漢至清文獻中很多「長揖」實例。這裡貼出兩個,不做過多討論《明史·列傳第一百十四》:「御史詣學宮,屬吏咸伏謁,瑞獨長揖」《後漢書·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於卓,唯勛長揖爭禮,見者皆為失色」《女聊齋志異》(清)賈茗-卷三:「某至,但長揖不跪。甲問:『汝居何官?』」同時文獻中還經常有「高揖」,在秦漢晉既有此名,可推策其實即「自上而極下」的「自上」,或者是類似「天揖」,表示十分的尊重,有時候也用在辭別中,因人已遠,故而高舉手晃動行禮使對方能看到。李白《古風》第十九「邀我登雲台,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南朝宋·謝靈運 《述祖德詩》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唐韓愈《通解》:「(許由)乃脫屣其九州,高揖而辭堯 。」這類高揖,也就類似與舉手向上長揖,所以在一些文獻中也提到「向上長揖」,並不是說,先鞠躬,手自下向上,而是就是類似與「高揖」清《淞濱瑣話》王韜仲弢甫:「著柳見羽士,向上長揖,謝拯救恩」清《錦香亭》李漁抄本:「他一毫不受。向上長揖,飄然而去」
伍清末有資料顯示,有從上而下的作揖禮。我們可以確定在漢晉時代,作揖禮是從上而下的,但是我們看清末的視頻,以及現在民俗的視頻,很多都是從下往上。清末作揖動圖
清末作揖動圖 -其中也有請安禮,這是十秒高潮版:
完整版在這裡,13分開始。其中展現了清末的滿族、漢族、女子等多種禮儀。
(建議您在wifi環境下觀看)
民間喪禮視頻(建議您在wifi環境下觀看)
具體來說是這樣的:垂手站立——鞠躬——起身抱拳——抱拳舉到口眼之處。這個在北方民俗很常見,以及道教之中也使用這種禮儀。這種禮儀已經不含有「推」的含義了,其主要動作在於 起身拱手。可以說這類作揖禮,更象是 「先鞠躬+後起身拱手加口眼」。而我們印象中的作揖是「先拱手到口眼+鞠躬+起身」《歷代社會風俗事物 》尚秉和(清末)卷二十四·跪拜(中華書局p284)提到「古之揖與今異,今揖舉手至額,自下而上。古揖則下手至地,自上而下,古之揖,今戲劇所行是也」由此可以看出清末作揖確實如同視頻當中一樣,是從下往上的。那麼問題就是 從上往下的作揖禮,怎麼在清末就成為了從下往上呢?其實這類作揖只是便宜行事之法,作為拱手的高級版本,在清代拱手、作揖、打拱等辭彙其實已經混用。我們看清代的拱手禮,與我們理解的拱手禮並無太大差別,而這種自下而上的作揖禮,正是鞠躬+拱手。拱手禮、以及這類作揖禮在清代官場上也一直在使用。為了方便期間,我們將這類作揖禮稱呼為「清末民俗作揖」。民國前7年(光緒30年,公元1904年)法國駐雲南省代表Auguste Francois 會晤雲貴總督丁振鐸片段。
(建議您在wifi環境下觀看)
清末作揖教程照片東島展示視頻
(6)清末作揖動態展示
(7)清末民俗誇張版很多民間多如此,民間動作多不一。(未完待續)
本文由原作者東島主人本文由原作者東島主人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推薦閱讀:
※儼然明清圖,恍若古人造!這是畫還是照片?
※文房雅玩—江南明清文人書房用品展(六)
※一隻雞引發的兵變和明清更迭
※明清真的能議和嗎?
※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TAG: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