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節令/風俗辭典|風俗,民俗,辭典
08-05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古代以七、八、九三個月為秋季,八月十五日正當秋季的中問,故稱中秋。南宋吳自牧《夢粱錄》日:「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俗以中秋月為團圓之象徵,並有親人團聚之習俗,故有「團圓節」之稱。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日女歸寧,是日返其夫家,日團圓節。」 中秋節之所以成為民間傳統佳節,與「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有密切關係。這一傳說最早見於戰國初期《歸藏》一書:「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葯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文選·祭顏光祿文》注引)稍後有漢朝劉安所輯《淮南子·覽冥篇》載:「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姮蛾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說:「嫦娥,羿妻也,竊西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並被罰做搗葯苦工。大約此說與月亮的美麗形象不一致,也不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故經民間加工演變,遂成現今的嫦娥奔月故事。明末小說《有夏志傳》中描寫嫦娥「性巧而貞靜好潔」,為了反抗無道的夏王太康,毅然拋棄薄情的丈夫,飛奔月宮,「在月岩構石為宮,旁有大婆娑樹,下有玉兔,遂為月宮之神。」 中秋風俗多與月亮有關。《晉書》載:「諭尚書鎮牛渚,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可見早在晉代即有泛江賞月之俗。《開元遺事》亦有「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的記載。據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清代顧祿《清嘉錄》還有婦女「盛裝出遊,互相往還,或隨喜尼庵,雞聲喔喔,猶婆娑月下,謂走月亮」的實錄。古代民間祭月、拜月的習俗,是從周天子每年秋分祭月的習慣中繼承下來的。《新編醉翁談錄》中記載宋代中秋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明代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官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古人認為月屬陰,故又有女先拜、男後拜或不拜之規矩。清代《燕京歲時記》即有「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之說。 中秋月餅,是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據傳說,月餅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義軍領袖張士誠利用中秋向親友贈送月餅的機會,在餅中暗夾起義通知,約齊各地義兵共同在中秋節舉事。從此,中秋節製作月餅,並用以饋贈親友,即成民俗。然而,在南宋吳自牧《夢粱錄》中,已有「月餅」一詞,不過當時中秋吃月餅之風尚不普及。至明代,月餅方成為中秋傳統的食品與禮品。《西湖遊覽志余》曰:「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燕京歲時記》載,清代「至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中秋之夜,闔家團圓,吃著香甜的月餅,欣賞著月光秋色,憧憬著幸福的明天。此時此刻,中秋之月彷彿更加美麗動人。(來源:中國風俗辭典)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我們一起共賞同一輪明月_2010中秋節日記
※今日聚焦:自豪!中秋節前,中國人乾的這件事,驚動了19國…
※中秋節民間神話傳說
※中秋節原本是女人節
※【轉】中秋節賞月 太陰星君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