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房周有光:說紙

說紙

周有光

承受書寫的材料,殷商和西周用甲骨(龜甲和獸骨),東周、秦和西漢用簡牘(木簡、竹簡)和縑帛(絲綢);此外有:范鑄文字的鐘鼎、鑿刻文字的石碑,等等。東漢開始有「紙」。

《說文》:「紙,絮一苫也。」段玉裁認為「苫」應作「」。「絮一」就是:一帘子的絲絮。最早的「紙」是絲絮(下腳亂絲和破爛縑帛)做成的。這比縑帛便宜得多。

史載:「蔡倫造紙」。蔡倫(?- 121),東漢桂陽(湖南郴州)人,字敬仲,和帝時為中常侍(宦官)。他總結西漢以來用麻質造紙的經驗,改進造紙術,於元興元年( 105)奏報朝廷。安帝元初元年( 114)封龍亭侯。根據他的方法造出的紙,後來被稱為「蔡侯紙」。

《後漢書.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舊)魚網以為紙。」

他造的是植物纖維的紙,在造紙材料和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他把「樹皮、麻頭、破麻布、舊魚網」等含有植物纖維的廢品,搗爛、腐蝕、分解,造成紙張,叫做「打漿法」。「打漿法」是造紙的關鍵技術。從紙漿中提出純凈的纖維,去除雜質、加以漂白,就造成適合書寫和繪畫的潔白紙張。他主管宮中器物生產,既有改進造紙的要求,又有試驗生產的條件,終於造出輕軟價廉的「蔡侯紙」,對人類文化做出偉大貢獻。

西漢宣帝(在位:前 73-前 47)時候已經有早期的植物纖維紙,不過質地過於粗劣。出土的西漢麻紙證明,不能用於書寫。這比「蔡侯紙」早兩百年。蔡倫的成就,不僅有試驗生產的條件,還有歷史發展的背景,不是憑空陡然出現的。

「蔡侯紙」之後一百年,又有「左伯紙」,是東漢末年左伯(字子邑,東萊人)所造,進一步提高了造紙技術。《三輔快錄》:蔡邕作書,用張芝筆、左伯紙、章誕墨。

由於有了「打漿法」,造紙原料就能擴大,包括多種植物纖維:

1.麻料:早期的麻紙太粗糙,因為製造方法不行。蔡倫用舊魚網(麻料)造出好紙。

2.破布:蔡倫用的破布,是破碎的麻布;元代以後用破碎的棉布,造成高級棉紙。

3.藤角:藤條的下腳料腐爛以後,適於造紙,唐代開始使用。

4.竹頭:江南多竹,可造竹簡,更可造竹紙,最為價廉。

5.樹皮:有楮樹皮、檀樹皮、桑樹皮、黃檗樹皮等。這是來源廣闊的造紙原料。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錄造紙原料楮樹的栽種和培育。蔡倫用樹皮造紙,成為西洋後來用木料生產木漿的先河。

東晉以後,紙完全取代簡牘。東晉末年桓玄稱帝(公元 403年),下令說:古代沒有紙,所以用簡牘,今後凡是用簡牘的,都改用黃紙代替。兩晉、南北朝時期,經常用紙抄寫古籍。甘肅敦煌莫高窟發現北魏、隋、唐、北宋等時期用紙抄寫的經卷。

造紙術由洛陽一帶傳到江南,促進了江南的文化發展。宋趙希鵠《洞天清錄集》:「北紙用橫簾造,紙紋必橫;南紙用豎簾,紋必豎。若二王(羲之、獻之)真跡,多是會稽豎紋竹紙。」用「竹絲簾」撈漿成漿片,把漿片貼在牆上晒乾,就成紙張。這種手工造紙法,我在中學生時期還經常看見。

東晉葛洪用黃檗造紙防止蟲蛀。陳朝( 557- 589,南北朝)徐陵《玉台新詠序》提到「五色華箋、河北、膠東之紙。」這時候,既求耐久,又求美觀,造紙技術又前進了一步。

為了擴大生產,造紙原料因地制宜。在產藤的地方用「藤角」造紙,是新的發展。唐徐堅《初學記》中說,東晉范寧對下屬說,「土紙不可以作文書,皆令用藤角紙。」西晉張華《博物志》說,剡溪(浙江嵊縣)多古藤,可用來造紙。唐皮日休詩:「宣毫利若風,剡紙光與月。」

唐李肇《唐國史補》:「紙則有越之剡藤苔箋;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長麻、魚子、十色箋;揚之六合箋;韶之竹箋;蒲之白薄、重抄;臨川之滑薄。」紙的品種五光十色!

元費著《蜀箋譜》雲,唐代盛行楮樹皮紙,稱為廣都紙。唐宋時期,蜀紙最有名。宋蘇易簡《文房四譜》:「蜀中多以麻為紙。」蘇東坡《東坡題跋》中說,「成都浣花溪水清滑異常,以漚麻楮作箋紙,潔白可愛。」居住成都的女詩人薛濤,用芙蓉花染成紅色的小彩箋,用以謄寫小詩,被譽為「薛濤箋」。

此外有浙江竹紙,九江雲藍紙,江西白藤紙,觀音紙,蘇州春膏紙,溫州蠲紙等。程粲《三柳軒雜識》:吳越錢氏時供此紙者蠲除賦稅故稱蠲紙。染色、印花,各有新意。

這時候發展了「砑花」技術,可加上山林、人物、鳥獸等花色。「砑花」方法:以石磨紙,使紙光滑,底版刻花,現出花紋。《文房四譜》:「逐幅於文版之上砑之,則隱起花木麟鸞,千狀萬態。」五代北宋的陶谷說:「砑紙版上乃沉香(木)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獅鳳、蟲魚、壽星、八仙、鐘鼎文,幅幅不同,文綉奇細,號砑光小本。」

明清時期,作用較大的紙是:竹紙、毛邊紙和宣紙。

「竹紙」。今天六七十歲的老年人,大都用過竹紙。在我是小學生的時候,竹紙是經常使用的廉價紙。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中有一章專門介紹竹紙的生產過程。

「毛邊紙」。晚明藏書家毛晉築「汲古閣」,大量印書,為了降低成本,選用特種印書紙,紙的邊緣處印「毛」字為記,人們稱它為「毛邊紙」。毛邊紙比較粗松,但是適合寫字,適合印書,價錢便宜,為青年學生所常用,也是大量印書所常用的紙。主要生產於江西、福建等省,直到「五四」時期,仍為大眾化的重要紙張。

「宣紙」。這是在造紙歷史中的特殊地位的紙。它的優點是「物美」,不是「價廉。」出產於安徽涇縣等地,集中在宣城銷售,因此稱為「宣紙」。潔白、細密、均勻、柔軟、經久不變色、潤濡性能好、耐搓折。

清末涇縣胡樸安《紙說》:「涇縣古稱宣州,產紙甲於全國,世謂之宣紙;宣城、寧國、涇縣、太平皆能製造,而涇縣所產尤工,今則宣紙惟產於涇縣,故又名涇縣紙。」

傳說,蔡倫的徒弟叫孔丹,東漢時候在安徽南部造紙為生,為了替蔡倫畫像需要白紙,在山中發現檀樹倒在山澗水溪,年長月久,浸泡腐爛,色澤發白。得此啟發,造出質地優良的白色宣紙。

宣紙原用青檀樹皮製造,只有涇縣以及附近的太平、宣城等地生長,屬於榆科落葉喬木,與楮樹、桑樹外貌相似,但是並非相同樹種。宣紙的生產過程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洗凈、漂白、打漿、水撈、加膠、貼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條操作要求,經過一年才能造成。唐代宣紙是貢品,受到書畫家的喜愛。唐以前,用絹畫畫,以後就用宣紙了。唐代宣紙有生紙、熟紙之分。經過加工,填粉、加蠟、施膠,沾墨而不暈,又稱「熟宣」(礬宣)。「生宣」適用於水墨寫意;「熟宣」適用於工筆畫。

現代畫家劉海粟贊宣紙:「紙壽千年,墨韻萬變;白如雲、柔如錦。」甚麼叫「墨韻」?「墨韻」是一種發墨現象:發墨處,豪放淋漓;濃墨處,發亮鮮艷;淡墨處,層次分明;積墨處,渾厚深沉。最近用科學方法鑒別「墨韻」,發明「觸點暈圈測試法」。宋蘇軾詩:「精皮玉版白如雲,紙壽千年舉世珍;朝夕臨池成好友,暈漫點染總迷人。」

南唐後主李煜贊宣紙:「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於一時。」宮中設專門機構監造宣紙,把精品藏於「澄心堂」。宋代的澄心堂紙,少數是南唐遺物,多數是宋時仿製。宋代聞名的紙還有:宣州的金龐榜、畫心、潞王、白鹿、捲簾等紙;歙州的碧雲春樹箋、龍鳳印邊三角內紙、印金團花紙、各色金花箋等;池州的細白池紙;休寧的玉版、觀音、堂札等紙,都很可愛。蘇易簡《文房四譜》中提到「黟縣多良紙,亦有凝霜、澄心之號。」紙張的加工技術,逐步提高。

明朝是宣紙鼎盛時期。清朝宣紙分為棉料、皮料、凈料三大類,並有單宣、夾汞宣、羅紋宣等二十多種。經過加工複製後,又有虎皮宣、玉版宣、泥金宣、蟬翼宣等多種名目,其中以汪六吉製造的「汪六吉紙」為最上。老汪六吉紙廠始於清代,二次戰後停產, 1985年重新建設,現稱「涇縣宴公堂宣紙廠」。汪六吉首創中國的「水印紙」。

宣紙歷千年而不變。「千年紙、五百年絹」,名不虛傳。今人趙朴初詩:「看挽銀河照硯池,宣城玉版啟遐思,澄心舊制知何似,贏得千秋絕妙詞。」

清末以來,洋紙競爭,紙業衰落。宣紙具有特色,勉強維持。今天中國和日本的書法家,不少人仍舊經常使用宣紙。

紙的用途不斷擴大。唐宋時代曾用紙作衣服、被褥、帳子、帽子、紙硯台、紙酒杯,甚至還有紙的盔甲、紙的棺材( 1973年新疆出土)。宋陸遊《謝朱元晦寄紙被》:「紙被圍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軟於綿。」宋代就有紙幣。活人用的紙幣、死人用的紙錢,一直用到今天。紙的用途多得無法列舉。紙和文化,紙和生活,在中國一早就結成了不解之緣。

東晉( 5世紀)以後造紙術從中國傳到朝鮮;隋末( 7世紀)由朝鮮傳入日本。他們利用本國材料製造新品種,在唐代輸入中國,例如朝鮮的高麗紙、蠻紙。

在西方,中國造紙術經西域傳到阿拉伯,再傳到北非和西班牙,最後傳到西歐。長期間,歐洲人以為植物纖維紙(所謂襤褸紙)是德國人或者義大利人所發明。現在由於文獻記載和考古出土的物證,承認紙是由中國人首先發明的。

公元 2世紀,正當蔡倫改進造紙術的時候,中國和西域之間的交通開通了。紙張沿「絲綢之路」出口到當時的西方。唐玄宗天寶十年( 751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率領軍隊攻打阿拉伯人的大食國;唐軍失敗,被俘的中國士兵,把造紙術傳授給阿拉伯人( 8世紀)。 11世紀,阿拉伯旅行家貝魯尼在他的著作《印度》一書中說,「中國的戰俘把造紙術輸入撒馬爾罕(中亞古名城, 14世紀鐵木爾帝國首都、現在烏茲別克共和國),此後,許多地方造起紙來。」撒馬爾罕建立起第一座中國以外的造紙廠。

隨後,傳到報達(巴格達,現在伊拉克),傳到達馬司庫斯(現在敘利亞),傳到開羅(埃及首都),傳到摩洛哥(北非西邊)。這許多地方當時都是阿拉伯人的世界。紙成為那時阿拉伯人的一項重要產品。

8世紀初,阿拉伯軍隊佔領西班牙,造紙術傳到西班牙,在西班牙建立起阿拉伯人經營的造紙廠。歐洲人得到外來的紙以前,用羊皮或者葦紙(以阿拉伯的水草莖作原料)。公元 10世紀末,歐洲大陸才開始有用紙的記錄。公元 13世紀後期,西班牙和義大利才有歐洲人自己經營的造紙廠。後來造紙術傳到法國( 1248),德國( 14世紀初),瑞士( 1380),英國和荷蘭( 1450),美國( 1690,不算哥倫布發現美洲前土人的造紙)。到 14世紀,紙的應用已經普及歐洲。

推薦閱讀:

周有光先生的治學之道——寫在《周有光文集》出版之際
周有光100歲做客現代文學館:我們的文字改革有勞有功
貫穿周有光一生的關鍵詞:啟蒙、人性和常識

TAG:周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