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癌症的非醫藥治療

探討癌症的非醫藥治療筆者是一位有24年癌齡的小細胞肺癌康復者

癌症是困擾人類多年的慢性病。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特別是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後,這種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危及人類生命的最重大疾病。儘管現代醫學為控制癌症做出很大的努力,但仍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癌症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仍高居各種疾病之首,使人類醫學文明面臨嚴峻的挑戰。

筆者是一位有24年癌齡的小細胞肺癌康復者。在與癌症抗爭的過程中深切感受到,除了人們慣常接受的手術、放療、化療、靶向等醫藥治療外,非醫藥手段在控制癌症方面也顯現出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20多年與千餘名癌症病人的交流體驗,我認為諸如心理干預、體能鍛煉、營養調理等非醫藥手段配合醫藥治療確實能增加療效,甚至還可以起到醫藥治療起不到的作用。因此,我覺得有必要把這項凝聚無數癌症病人抗癌智慧結晶的成果以癌症非醫藥治療的名義,納入現代醫學體系。

一、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是現代心理學應用的範疇。在針對癌症方面主要採用認知行為療法。通過對病人不良認知、不良行為的糾正來實現非醫藥手段干預疾病的作用。在進入正論前,先介紹幾則真實的案例。

筆者是在1991年3月被河南省腫瘤醫院確診為左肺中心型小細胞未分化癌(住院號28326),伴有鎖骨上淋巴轉移。經過半年的治療(行左肺A干動脈成形術手術、兩個周期化療、一個周期放療)身體多處發現轉移(右肺、食道、左眼底)。當時醫生認為繼續治療沒有意義,隨即勸我們出院。在家中接受中醫治療的同時,我參照一些癌症康復者的做法,積極調整心態,刻苦鍛鍊氣功,並注意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堅持三年多的時間也就是到了1994年年底,我的身體恢復正常。從整體上總結我的情況,我認為自己在前期的治療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客觀上阻止了癌症肆虐的進程。至於後來為什麼病情會惡化,惡化以後我採取的應對手段是如何控制了它,都是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在後面所採取的一切手段都是滿足了自身康復需求的,都是符合心理和生理規律的。

1998年夏季,我的一位朋友的父親不幸罹患肺腺癌。子女們考慮患者年過七旬,體質又不是太好,不準備到醫院接受常規的手術、放、化療。他們徵求我的意見後,也借鑒我當年吃中藥,調心態、練氣功、生活規律、保障營養的一些方法,帶瘤生存8年。事後,我的朋友即他的女兒告訴我:他爸爸在前七年里始終按我的設計,早上到公園裡去鍛煉體能兩小時,回家吃過飯稍事休息吃中藥,然後做一些自己喜愛的事如轉轉街,和鄰居們打打牌,飲食和作息也很規律。到了第八年病情加劇,最後階段做了些免疫治療。儘管老人最終還是因癌症離世了,但他能夠帶瘤生存八年,而且大部分時間其生活質量良好,體現了積極的人生意義,也是值得讚譽和肯定的。

我在山東老家的親叔父是1991年11月罹患胃癌,經過當地醫院的治療(手術和化療)後,也是以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安度人生。如今年逾八旬依然身體康健。去年我回老家省親,他不僅能陪我到郊外祭祖,還能登梯上房為我採摘他親手種的石榴。臨行前,他拉著手風琴唱著歌為我送行,場景很是感人。看著他體力充沛,行動靈便,談笑風生樣子,很難把他和曾經做過胃癌手術的老人聯繫在一起。

2001年8月,陪伴我度過十年康復期的愛人,由於長時間的緊張操勞,不幸也罹患乳腺癌。好在有我先前抗癌經歷的示範,她在接受手術、放化療以後,也是積極調整心態,淡化好強、較真兒的性格,降低高企的生活目標,改變既往操勞、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積极參加休閑旅遊和舞蹈鍛煉,平時注重營養調理。如今又得了寶貝孫女,正在盡享天倫之樂。

我的老父親今年92歲。在2009年4月被確診為胃竇癌。當時情況十分危急,大量吐血,並不能進食。經和醫生商量,考慮老人的年齡體能等因素,決定不實施常規治療。幾天後,鄭州大學一附院消化內科下了病危通知,並將其轉到重症監護室。在這種情況下,我和家人們進行了認真的溝通和研究,根據老年人代謝慢的特點,制訂了通過止血和輸入營養為主,配合精神安慰和目標期待等方法,試圖延緩老人的生命。沒想到老人在重症監護室住了九天後竟奇蹟般的恢復過來。在隨後的半年裡,我給他進行了半年的中藥調理,並通過積極地心理暗示和精神鼓勵,配以營養和戶外吸氧等方式讓老人家帶瘤生存至今。

上面的這些真實案例告訴人們,在抗癌領域,心理干預手段可不是一紙空談和花架子,而是有其實際的應用價值。通過糾正不良生活方式,調整不良心態,重新規劃生活目標等心理干預手段配合臨床治療獲得的成功案例,不僅僅限於我的家族和朋友圈,外延至我工作的單位及癌症俱樂部和腫瘤康復協會,這樣的案例也比比皆是。篇幅所限就不一一介紹。

大量實踐證明,運用心理干預手段抗癌是符合科學道理的。我們有必要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認真研究、總結和推廣。使這一方法能給身處困境的癌症病人帶來希望和新的生機。

心理干預能對癌症病人的康復產生積極的作用,是由人的基本屬性所決定。

大家都知道人不僅是一個生物體,也是一個生靈體。換言之,人不僅是一個物質的生命,也是一個精神的生命。當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不能只盯著他的生物層面的變化而忽略他的精神層面的感受。這樣把整體割裂開來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僅是片面的,也是不尊重科學的。事實上每一個病人的精神狀態或強或弱都會對其生理狀態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同等病情,同等醫療條件下,癌症病人康復的好壞取決於病人的精神狀態。現代心理學的觀點認為:當人的精神處於亢奮狀態時,大腦就會產生一種叫內啡肽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幫助人們增加愉悅感、緩解緊張情緒的壓力、調節內分泌和機體免疫力,促進運動機能的改善,進而使人展現出健康快樂的狀態。癌症病人由於對疾病產生焦慮和恐懼,無形中關閉了自己心理閥門,使其身體內負性的東西憋在裡邊得不到釋放。這個時候就需要用恰當的心理干預方法,幫他打開心理閥門,調動起他的積極情緒,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最佳的康復效果。

在多年的康復實踐中,自己總結了一些較實用的心理干預技法供大家參考。

(一) 改邪歸正法

改邪歸正法也叫糾錯法。是現代心理學中較常見的心理調整技法(認知行為療法)。具體到癌症病人身上就是用科普知識幫助其正確認識癌症的成因及治療機理以及癌症治療的現狀,糾正錯誤認知,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心態。用正確的認知行為與癌症抗爭。這種方法容易理解,也好把握,只要你的認識發生改變,並願意接受並付諸實踐即可。不做舉例說明。

(二) 悔過自新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通過說理的方式啟發患者自覺地查找內心深處的錯誤東西。剖析它的危害並真誠悔改。一般針對那些在幼年成長曆程里遭受過負性事件刺激並不能自我解脫的患者。筆者在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的過程里接觸過很多這樣的案例。這些病人總是有種抱怨的情緒,並耿耿於懷。認為自己得癌症是和幼年在家庭遭受不公正的對待使然。採用這種方法,首先要站在患者的立場表示深度的理解和同情,然後再引導其換位思考,幫助他(她)逐漸從這種心理誤區走出來,化解抱怨情緒,培養理解和感恩的心理,讓他打開心結,走出負性情緒的困擾。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心理解脫方式。

(三) 讚譽激勵法

這種方法適應於那些比較容易情緒化的患者。有些癌症病人缺乏主見,凡事易受外界的影響,尤其是當他們發現找到了自己認為是可信賴的人或事以後,其服從性很強。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因勢利導,幫助他分析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強化他的優勢,對其實施讚譽和激勵。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再用科學的理念和方法加以武裝,使其步入康復的軌道。

(四) 願景引導法

這種方法在康復實踐當中也經常用到。我們都知道,人活著大多都是奔著某些願景和目標的。假如沒有人生目標,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意義。這種情況在年輕病人身上容易得到體現。因為他們身上有很多責任,也有很多生活目標。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必然要竭盡全力爭取康復。但我們的一些老年朋友在得了癌症以後,他的抗爭意願較之年輕人就會消極很多。他們覺得自己活的壽命也差不多了,家庭責任也都完成了,再努力再受罪也沒啥意義。倒不如早些離去給兒女們減少負擔。針對老年朋友,一定要給他們找到一個活下來的理由,讓他重燃生活樂趣。筆者的父親在86歲高齡罹患胃竇癌並能夠活到今天,就是在一種願景的支撐下完成的。我當時對他講:您86歲了,再等兩年就可以看到重孫子了,要是能爭取看不到又不去爭取是不是人生的遺憾啊!而且憑您的身體素質活到95歲是不成問題的(當然,我對他善意的隱瞞了病情)。如今,老爺子帶瘤生存已達92歲高齡,但生活質量不減,並且已經看到自己的重孫女。我知道他還有一個心愿就是想在明年再看到第二個重孫。願力產生的能量往往是不可思議的,千萬不可小覷。當然,願景引導法不僅僅適用於老年朋友,只要合理運用對任何年齡段的病人都有實際意義。

(五) 親情感召法

和上面介紹的願景引導法有相似之處。這在筆者的身上體現得更加充分。我當年被醫生告知活不過91年的11月 份。對一個剛剛33歲的青年人來說,上有老,下有小,有對事業的追求和親情的眷戀。。。。。。背負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當然,求生的慾望人人具足,無需討論。但怎麼能夠活下來?用什麼樣的辦法活下來?在那種時刻確實是一道難解的題。對我而言,當時最實際的就是活好當下,爭取未來。癌症病人在危急時刻,是為別人著想,還是為自己著想,這裡邊的差異是很大的。實踐證明,越為自己考慮生路越窄,越為別人考慮生路越寬。如果我當時撒手走了,誰能真正慰藉父母喪子之痛,愛人喪偶之痛?又有誰能真正承擔起對孩子的人格培養,成長教育等問題?一個真正負責任的男人,為了家族完整和骨肉親情,別說是吃多大的苦,遭多大的罪,即便是付出生命的代價又何足惜?當一個人真正能放下小我,融入大我的時刻,就會激發出體內不可思議的能量。而這種能量是幫助讓你走出困境的真正動因。

在康復實踐中還有更多行之有效的調整心理方法,諸如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對癌症病人的洗心革面法和脫胎換骨法。採用這種方法對接受方的文學功底、悟性等方面要求極高。需要有一個引導、學習、領悟提高的過程。將在以後作專題討論。也期待廣大同仁多多交流。

二、體能鍛煉

作為非醫藥治療手段,體能鍛煉也是十分重要的方法。現代醫學觀點認為:癌症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它的生成與人體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密切相關。當人的情緒悲觀和低落時,體內就會呈現缺氧狀態。而癌細胞屬於厭氧細胞,它在人體長時間缺氧的情況下容易快速生長繁殖。因此,要想抑制癌細胞的生存發展,除了必要的臨床治療干預外,也要提供能夠使癌症病人體內增氧的活動。

現階段,適合於癌症病人的體能鍛煉方式很多,諸如散步、游泳、登山、打拳、氣功等,但從功效比上講,郭林新氣功應該作為首選。這是因為癌症也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很多癌症病人在患病和接受治療期間,身體承受很大的損耗,一般體質比較虛弱。而郭林氣功就是針對癌症病人的特殊狀況,採用意念、呼吸、式子、吐納等導引方式,以舒緩自然地心身狀態進行鍛煉。是一種低耗能高產出的活動方式。自上一世紀70年代走向社會以來,幫助了數以千萬計的癌症病人。有很多癌症病人在綜合治療(中西醫結合)和體能鍛煉的共同作用下,得以長時間高質量的存活。我們在此也要感恩這個氣功的發明者、實踐者和受益者郭林老師。正是她的愛心奉獻讓無數的癌症病人重獲新生。

目前,我國境內有一百多家癌症康復組織,他們常年專設癌症康復培訓機構。筆者建議,體能尚可的癌症病人應認真參與這種鍛煉方式,相信你們會深受裨益。友情提醒:郭林氣功是一項考驗人的毅力和意志的體能活動。如果不付出超常的努力,很難收到滿意的效果。這是筆者康復24年的切身感受。希望一切熱愛生命的人要倍加重視,倍加努力,倍加珍惜。希望堅持習練者們好運。當然,其他形式的體能鍛煉也都有益,在內容的選擇及鍛煉強度上可因人而異。但不管選擇什麼鍛煉都不能過渡勞累。郭林氣功的書籍社會上有賣,在此不做專門介紹。 三、營養調理

既然癌症是消耗性疾病,那麼對於癌症病人如何攝入營養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內容。總的原則,營養均衡。在不同的病期實施不同的調理。一般而言,在病人放化療期間,應以清淡食物為宜,低油,溫性,易消化吸收。如:盡量攝入植物性蛋白像山藥、豆腐(可以適當攝入些膠原蛋白如豬蹄、皮凍),以減少噁心嘔吐帶來的痛苦;大量補充維生素像柑橘、香蕉、獼猴桃等,但要達到常溫時食用;主食建議以穀米類為主如江米、大米、小米、玉米。同時可配些蓮子、枸杞、銀耳、薏米等。要煮爛。康復期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和嗜好適當補充雞鴨、魚、肉,但也要低油,不能太膩。可以常年食用紅、白蘿蔔、花菜、甘藍、芹菜、蘆筍、紅薯、南瓜、芋頭、山藥、海帶等菜蔬以及新鮮時令水果。總之,每餐不宜過飽,各種營養都要攝入,不要偏食。除服藥期間,建議養成喝茶的習慣,夏天喝清茶綠茶、冬天喝黑茶紅茶。以打造體內的弱鹼環境。

以上是我對癌症非醫藥治療的粗淺認識。如果我們的醫療衛生部門認為必要,可以組織編篡更多的內容為癌症病人的康復服務。在這裡我要重點申明,抗癌不要有門戶之見。尤其是我們的專業人員更不要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這類問題。宇宙之間又有誰敢妄稱他掌握了其中的永恆真理?我認為,無論是什麼人,無論他是否為專業人士,只要他對所追求的事業懷有一顆真誠的心,秉持一種科學求實的態度,其理論和方法在實踐中能夠行的通,都是值得我們尊重和接納的。探索科學真諦是全人類永恆的職責和事業。我們不能武斷的認為專業問題的解決一定要靠專業人士。海納百川,博採眾長,注重實效乃真正的科學之道。希望這篇短文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思考,拋磚引玉,以期催生出更多造福癌症病人的有效方法。


推薦閱讀:

針灸治療乳腺增生病120例—《中國醫藥導報》—2007年第22期—龍源期刊網
中醫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方法多
肉桂將成降糖新丁_醫藥資訊
白髮林奇: 調研紀要:疫苗行業是未來三年醫藥最大機會,緊抓智飛康泰沃森

TAG:癌症 | 醫藥 | 治療 | 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