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點經濟學,不足以談人生
Camille Pissarro
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這是經濟學家陳志武一本書的書名。前幾年,陳志武先生來廈門演講,我老婆還去聽了。
60後的陳志武,算是中國人比較熟悉的經濟學家,簡歷很可觀:1983年,獲中南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國防科技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1990-1995年,任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助理教授;1995-1997年,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1997-1999年,任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金融學副教授。1999年,轉任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現任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2010年11月18日,被中國交通銀行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美國Value Engine 公司創辦人,美國Zebra對沖基金公司三大股東之一及首席投資經理。2014年,應聘入職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作為湖南茶陵的農家子弟,這個學霸的成長史,也說明學經濟學,可以改變命運。
經濟學不僅是學霸的事業,更是人人需要掌握的通識教育,慶幸的是,經濟學並不高深,想學的人,都可掌握。
回到開篇的問題,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陳志武解釋到:申請公司到得到營業執照,創業者的第一道關,2001年,有4位教授對85個國家完成這一審批的時間做了估算,加拿大需要2天,美國7天,中國111天。同樣的事,你時間成本多幾十倍,做了大量無用功,勤勞產生不了收益。
16年過去了,現在中國的審批速度是快了,但個人的經驗來看,2天想辦完,那是不可能的。不過中國還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如果中國人的勤奮、聰明,再配上最市場化的環境,不想成為第一都不行。
可惜的是,不理解市場,不懂經濟學常識,甚至以為蠻力可以改變市場規律,在現實層面上屢屢出現,中國人整體有比16年前更熱愛市場?我真的不太敢確定。
人是觀念的產物,觀念錯了,人就會做錯事。做錯事的人多了,所處的環境就會變糟,身處其中的每個人會受損。多數人有正確的經濟學常識,是強大的體現。你或許還記得3年前瑞士全民公投,否決了最低工資議案,月薪摺合人民幣2.82萬元。這就是經濟學常識的力量,多數瑞士人知道最低工資將打擊經濟,最後大家的收入都降低,尤其是低收入者。而同樣的議案在中國,會受到歡呼,因為多數人以為:提高最低工資,就等於我可以拿到更高的工資,對其中違背市場規律的邏輯鏈條不理解。這當然不怪他們,他們受的教育,從來沒人教過此類內容。
多年以前,和陳志武先生同在牛博網寫blog,對他的一篇文章印象深刻,大意是他已為自己的養老攢足了錢,鼓勵孩子不要有顧忌,自由追求人生。我很讚賞,以為這是一個好父親的高度和成就。
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富足從容的生活,也是一個經濟學家最好的證明。經濟學家不一定發財,我喜歡的米塞斯、羅斯巴德都沒發財,不影響他們仍是人類燈塔。但是,經濟學家發財,總像醫生健康一樣,能為自己加點印象分。
但是有人不開心,以為陳志武此文是對養兒防老的否認,因而會降低生育率。這氣憤,也來自沒有經濟學常識。
有經濟學常識的人,不會反感養兒防老,生育本來就有強烈的經濟動機,窮人無法積累資產,更有衝動積累孩子,自己老病之時,可動用的人力更多,即使孩子都窮,但他們至少不缺體力,可以照顧。現在不少人反感的「越窮越生」,其實沒必要。窮人多生,是其改善自身貧窮的起步,挺好。
有經濟學常識的人,更不會攻擊不需要養兒防老,這證明財富積累得夠多,養老的一切花費,都可自行購買,孩子在更高的基礎上起步。看看你身邊,那些富人,不基本是這狀態嗎?孩子不僅無需為父母養老消耗財富,他們還可繼承大筆遺產。這是三代出貴族之路,每一代的財富階梯都更高更長。值得羨慕,值得讚歎,是成功的標誌,何錯之有?
所以經濟越發達,生育率越低,因為養孩子無利可圖,回歸到單純的基因傳遞。
你看,不同的生育模式,並不需要彼此厭恨,也不衝突,如果知道一點經濟學,哪有架吵?
人做每一選擇,都有或明或暗的經濟動機,你分析工具里有經濟學常識,看得透,少許多誤解,也少許多憤怒,心態更平和,最直接的好處是,你省下了不少時間,這些時間,可能都能夠轉化成財富。
推薦閱讀:
※50句蘊含人生哲理的句子,含有人生哲理的短句子
※連人都沒生過,還談什麼人生
※柏翳風水堂:人生21條戒言
※我懷疑人生的時候,都不要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