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後路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

病情簡介:

  男性,40歲;

  左下肢麻木疼痛4月,加重2月;

  疼痛部位以左小腿及左足外側緣為主。

查體:

  左側屈髖、伸膝肌力4級,左足背伸肌力3級,左拇趾背伸肌力2級;雙側膝、踝反射正常,左下肢直腿抬高30度(+),加強實驗(+),雙側巴氏征(-)。VAS評分腰痛2分,腿痛7分。

術前影像:

診斷:

  腰椎間盤突出症(L4-5?L5-S1?)

鑒別診斷:

  局麻下行選擇性S1神經根阻滯術,VAS評分由7分降至2分,證實S1根為受壓神經根。

擬施手術:

  脊柱內鏡下經椎板間入路L5S1椎間盤摘除術

術後情況:

  術後患者左下肢疼痛明顯好轉,VAS評分由7分下降至2分,直腿抬高實驗(-),加強實驗(-)。

討論:

  對臨床表現與影像學不符合的椎間盤突出症,選擇性神經根阻滯術有助於確實病變節段;

  脊柱內鏡下椎間盤摘除術不影像脊柱穩定性,創傷小,恢復快,費用低;

  椎板間入路和椎間孔入路均是脊柱內鏡可選擇的手術入路。

術者:

  神經外科脊柱亞專業組 夏永智、晏怡、廖正步

科普知識

  「椎間孔鏡技術」通過椎間孔途徑進入,內窺鏡下直視操作,各相關解剖結構如椎間盤、纖維環、後縱韌帶、硬膜囊,神經根等均層次清楚地呈現於屏幕上,安全性高,手術徹底,是目前最微創、最安全、最經濟的技術;同時,該技術還在快速地發展中,目前已大量擴展應用於人工椎間盤和人工髓核置換、椎間孔鏡下的融合併配合經皮技術進行內固定、脊柱結核微創治療、以及頸椎椎間孔鏡微創治療等新領域,臨床療效和學術價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醫生專註於該技術的拓展。

椎間孔鏡手術具有開放手術不具備的優勢:

1.微創:避免傳統手術對椎管和神經的干擾,不破壞椎板、肌肉和韌帶,不影響脊柱穩定性;

2.適應症廣:能治療幾乎所有類型椎間盤突出;

3.美觀: 手術創口僅0.7-37.5px,符合美學觀點;

4.安全性高:局麻麻醉,術中能與病人互動,不傷及神經和血管,基本不出血;

5.恢復快:術後次日可下床活動,平均4周恢復正常工作;

6.費用低:無需內置物,減輕病人經濟負擔和醫保負擔。

推薦閱讀:

瑜伽動作治療感冒
[疾病預防]皮炎濕疹 如何治療皮炎濕疹好
[老中醫治療失眠症秘方]名老中醫王翹楚秘方——治療失眠 218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

TAG:分享 | 腰椎間盤突出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