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定創:點評伯南克公開課並答網友問
點評伯南克公開課並答網友問
最近,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開設了一門選修課,共有四課:第1課、美聯儲的基本使命;第2課、二戰後的美聯儲;第3課、美聯儲應對金融危機;第4課、後危機時期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
一
美聯儲主席公開就美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公開講課,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我們知道,在格林斯潘當主席的時候,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高度保密的,為何伯南克要公開他的貨幣政策?這與美國次貸危機以來,伯南克使用QE1、QE2來挽救經濟的手段,實際上就是我在《貨幣迷局》《印錢消費》書中所論述的「印錢消費」的理論有關;而「印錢消費」政策的實施,現象與本質是完全相反的,表面看來它會引起通脹,而實質上是對中國財富的掠奪,但此種經濟關係又不能明說,而事實上伯南克實行這些政策時,一直遭受到國會中反對派的強大阻力。怎麼辦?就只好用抗擊金融危機的事實來說明。這個基本的事實是什麼?就是伯南克的美聯儲雖然實行了QE1、QE2,但通脹並沒有升高啊!美聯儲的職能:保持宏觀經濟穩定並促使經濟穩定增長任務完成得很好啊!由此,反對派還有何理由反對?國會應該開放14.5萬億國債的天花板,以繼續實行QE3。
中國讀者特別地對伯南克的公開課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不知道眾多關注伯南克公開課的中國讀者中,有多少人讀懂了我上面所說的這一層意思?或許還是不少的讀者更學到了美聯儲在歷史上是如何地用緊縮貨幣政策應對通脹的手段,來說明中國的貨幣發行太多,緊縮貨幣政策還遠不夠,應該進一步緊縮才行?
二
伯南克的第一課,主要講的是美聯儲的二大作用:保持宏觀經濟穩定並促使經濟穩定增長,保持金融穩定使金融系統能穩定的工作。美聯儲就是在為使金融系統穩定地工作的需要中產生的。其中講到金本製為何會產生金融危機,金本位製為何必然下課,這些方面的內容竟然與《貨幣迷局—當代信用貨幣論》第一章內容相類似,不過《貨幣迷局》中對此分析得更詳細,更從本質方面進行。但對金本製為何必然崩潰,伯南克的講課更風趣,通過大量的歷史知識引用更有實地感。
中國人喜歡崇洋媚外,聽了伯南克真洋鬼子的這一課後,恐怕就不再有人相信假洋鬼子的宋在《貨幣戰爭》中的關於美聯儲是私人銀行的鬼話,伯南克明確地告訴大家,美聯儲局產生於1913年美國的《聯邦儲備法》,它是政府機構,美聯儲局主席是由美國總統任命的。此對飽受《貨幣戰爭》忽悠的中國人來說,真是有些意義的。
第一課總體上來說,沒有更多需要評論的,因為這一課內容有很多是與《貨幣迷局》中的內容是一致的,或說是重疊的。例如,對歷史上商業銀行為何因為信用不足而產生危機(擠兌),金本位制的為何不可行,信用貨幣為何會產生等等,這對於學過《貨幣迷局》的讀者來說,是十分熟悉的話題,聽了伯南克的這一課十分有助於增加對當代信用貨幣理論的理解。
三點評伯南克第二課:二戰後的美聯儲
在學習第二課時請記住美聯儲的二個職責:保持金融穩定,保持宏觀經濟穩定並促使經濟穩定增長。因為這一課就是講授二戰後美聯儲是如何保持宏觀經濟穩定並促使經濟穩定增長的歷史。因為二戰中發行了大量的國債,二戰後,利息必須保持在低位,因為低利息,至1951年,就非常擔心通脹,為解決這個問題,因此,美聯儲局才開始允許獨立運行。
50年代與60年代美聯儲基本關注的是宏觀經濟穩定,貨幣政策相對簡單,採用的是「逆風而行的貨幣政策」,但這期間美國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65年至69年越戰,至1970年後,通脹漸走高,至70年代末時高達13%。為何寬鬆貨幣下政策直至70年代後才成為導致通脹的問題?伯南克在這個方面只是列舉了當時的一些理論解釋,如弗里德曼的理論解釋;通脹的外部原因列舉了二個方面:一個是因為越戰,政府赤字大量的增加,另一個是中東石油禁運而引發的原油價格大漲。他個人的理論解釋是,「對當時的低利率的貨幣政策過於樂觀」。
對伯南克這個沒有客觀原因,僅從心理層面所作的解釋,我認為很牽強,這種解釋等於沒有解釋。
其實,有關這個問題不僅是睿智的伯南克無法解釋,整個西方經濟學至今也扯不清楚,其原因就在於我在《印錢消費》一書中批評弗里德曼貨幣理論時所說的,西方經濟學的宏觀經濟理論、包括貨幣理論,在方法論上都是從總體上、總量上入手研究對象的,不能深入分析貨幣的運行過程。
對美國經濟為何至70年代後進入高通脹的原因,在我的《貨幣迷局》第八章第二節開始,是有過專門的分析的。此分析的理論框架來自第七章的投資貨幣與消費貨幣均衡理論。正是從投資貨幣與消費貨幣均衡理論,才推導出「印錢消費」理論與「貨幣放大」理論。
格林斯潘1987–2006年擔任美聯儲主席期間,美國經濟進入大穩定時期,美國的產出和通脹的波動性明顯較低。長期低下而穩定的通脹可使經濟更為穩定,這是伯南克所強調的一個重要的觀點。在格林斯潘期間,經濟穩定、金融穩定,由此也忽略了對金融穩定的關注,對房價上漲也缺少關注。次級房貸開始產生。
對次貸產生的原因,伯南克的解釋有二條:從主觀心理上,認為是人們過於自信,從客觀上是監管機構失職。
要注意到伯南克說到一個事實是,90年代IT股泡沫破滅,由股市下跌引起一次經濟的衰退。此在講課中並沒有詳解,此與伯南克的講課主旨有關,但此說明伯南克與格林斯潘一樣,是看到股市的漲跌對經濟的十分重要的影響。
伯南克認為美國房地產泡沫,低利率政策並不是主要推動作用,與新興國家的資金流入有關。
這一課由於主要是講歷史,講歷史就會涉及到對重大的經濟事件發生原因的理論解釋。前面點評中己經提到,這種解釋往往反映了理論界的現狀與最高水平。其實我們也能通過伯南克的此講課,看到西方貨幣理論的研究方法,其實是與弗里德曼的研究方法是同樣的,既站在央行的角度上,從總量上觀察、研究經濟,一個時期貨幣政策與通貨膨脹、經濟增量之間的關係。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量、通脹指標之間的關係對美國來說並不是沒有用的,實際證明,在格林斯潘時期,貨幣政策與通脹、經濟增長關係就被調節得很好,實現了長時間的低通脹環境下的高增長。但是,由於這種理論不懂得貨幣與經濟的實際運行的過程,很多問題都不能解釋,例如,同樣是寬鬆的貨幣政策,當前的利息水平已經低到不能再低了,為何50年代、60年代就能解決就業問題,經濟也處於高增長狀態?而現在卻無任如何都不能降低失業水平,至今仍高達8%?同時增速下降問題己經很難通過利率政策解決?
各色理論都有一個理論前提或者說環境前提。一般的情況下往往會產生忽略這個前提,說包括伯南克教授的這一堂課,除了可能存在的理論本身就有的缺陷外,一堂課也不可能面面具到。但關鍵是學生們往往忽略理論中隱藏的理論前提,或者說本堂課中的美國經濟中貨幣政策的大環境的這個環境前提。
中國的先人常用南桔北枳來形容環境的力量,但是,當今的中國的人卻有很多這樣的人,照抄照搬美國的貨幣政策手段,卻不知道中國經濟中的生產與消費環境、匯率環境、股市環境、分配環境等等與美國的巨大區別。更有甚者,有些學者每當照抄來的貨幣政策在中國的傳導作用與在美國不一致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削足適履,而不檢討貨幣政策本身是否合適。
在美國,伯南克或許是不需要什麼新的理論再去詳解經濟的運行過程,從他的講課中,我們可以看到,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歷史經驗十分豐富。他就像一個有著豐富經驗的調酒師一樣,在已知的幾瓶酒中調出幾種口味不同的酒,而不需要知道這些酒的成份。由於他的成功、由於他的睿智,由於中國人的崇洋媚外的習俗,此課在中國被高度關注,是否由此將會產生出更多的「咸了加水、淡了加鹽」式的經濟學家來?
四
第三課主要是講美聯儲應對金融危機。在我看來,伯南克應對金融危機的舉措是十分正確的,而且也是十分成功的。他為世界各國應對金融危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這裡就用不著去做其他的評論。其實,伯南克教授所講述的這些內容對於《貨幣迷局》、《印錢消費》的讀者來說並不黙生。《貨幣迷局》第三章、《印錢消費》第五編中就有關於美國次貸危機過程的描述,不過伯南克教授風趣的課堂語言使得危機過程十分生動,也更詳細。
但伯南克的講課中也並非沒有缺陷,這主要還是在對危機的原因解釋方面。對原因的解釋需要理論支持,與西方經濟學理論的現狀有關,同時也體現理論方法上的問題。
在本講中,當回答解釋為何美國金融機構要推出那些次貸債券,並將不良資產打包成證券推銷,而且那麼多機構去購買的原因時,伯南克的解釋仍然是表面上的原因:投資者看好房產市場,金融市場對這些金融衍生品有需求等。如果繼續提問為何投資者會看好房地產市場,金融市場為何對如此高風險的金融產品也有需求時,則會無解。外部客觀上的原因只是缺乏監管。做出這種無解的解釋,這其實不是伯南克個人的錯誤,前面說了,伯南克代表著西方貨幣理論的最高成果,也就天生地帶有西方經濟學的觀察問題方法論上的不足。可以說,整個西方經濟學如果不從方法論上作根本的改變,可能就永遠也不能看到,次貸是當代經濟體中投資貨幣嚴重過剩的產物,這一本質原因。
五
劉賀問:「伯南克的至尊魔戒與棋局」這篇文章的觀點您贊同嗎?美國是否要QE3了?
蔡答:美國必然要QE3,這在去年我的《關於美國國債上限與「印錢消費」問題同大浪淘沙對話》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68&articleId=28297中就有過分析。
首要理解,《印錢消費》是一種規律,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上面的伯南克公開講課中己經說明了,美聯儲的職能包括保證經濟穩定增長。在當代經濟投資貨幣與消費貨幣的分配比例嚴重失衡的情況下,在投資貨幣嚴重過剩的情況下,要使經濟增長,只有「印錢消費」此一種手段,沒有別的辦法的。美聯儲有著「印錢消費」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美元是國儲備貨幣,可以通過印錢消費獲取他國的財富,何樂而不為?
所以說,美國必然會進行QE3,但是時機並不是時寒冰文中的這種說法,需要等中國的泡沫之類的,造成資產價格低下時,美國印錢來收購中國的產業之類的當然產業收購、金融企業收購也是一種手段,但是卻不會是美國QE3實行的條件與時機。
相反,由於QE3主要是收割中國的財富(當然也包括其他國家的),更應該是中國經濟強勁時,如果中國經濟泡沫破裂之時,QE3反而不能推出來,甚至美國經濟也會向下,這時怎能進行QE3?
中國被美國「印錢消費」的條件是:人民幣在均衡匯率之下,既人民幣的低匯率政策,中國的大量產能過剩。
因此,伯南克進行QE3的時機,決不能非等到中國泡沫危機時。伯南克QE3的時機依據主要還是通過觀察美元強弱,通過國債市場交易與利息的高低所反映的美元貨幣需求量來選擇。
當然,美國「印錢消費」的手段如果是使用增加國債,就有一個14.5萬億的國債天花板。但現在伯南克也有新手段,就是美聯儲直接印錢購買國債。所以,「印錢消費」從實現手段上來說,並不完全等於QE3,通過美聯儲印錢直接購國債既能有效地降低美元的利率,又能更方便地實現「印錢消費」。
推薦閱讀:
※公開課 | 數學特級教師唐盛昌:學好數學需要什麼樣的能力
※公開課九精
※徐珺澤:看見成長的自己,看見成長的孩子|公開課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公開課優秀教案
※第三期太極拳公開課——如何理解陳氏太極拳的發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