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鯨魚與鯊魚

鯨魚與鯊魚

  文壇

  墨跡

  莫言

  2

  □(香港)彥火

  在泛政治化的今天,海外某些傳媒往往把諾貝爾文學獎與政治掛鉤。對這次莫言的獲獎也不例外,所以論者只關注獲獎者的政治立場,反而忽略了獲獎者的文學成就。

  瑞典學院曾一再表示,諾貝爾文學獎與政治無關。批評莫言的論者,一直漠視這一準則。

  以一九九九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為例,他父親是一位德國新教徒,格拉斯在納粹時期曾做過「空軍志願兒童軍」、「潛艇士兵」,是納粹「武裝親衛隊」的成員,一度被聯軍俘虜,最終送到美國做戰俘。

  當年格拉斯獲諾獎曾激起廣泛的抗議聲。

  瑞典學院不為所動,十八位諾貝爾文學獎終審院士,均認為格拉斯代表作《鐵皮鼓》(DieBlechtrommel)(《但澤三部曲》(DanzigTrilogy)的第一部作品),與另外兩部作品《貓與鼠》、長篇小說《狗年月》,是歐洲魔幻主義的代表作,「以嬉笑中蘊含悲劇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人類淡忘的歷史面目」。

  瑞典學院沒有因格拉斯的納粹背景而抹殺他的文學成就。

  相反地,莫言是一個頗自重、執著自己守則的作家。他獲獎後,應筆者的要求,寫了以下一段文字:

  「多年前,劉再復先生希望我做文學海洋的鯨魚。這形象化的比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複信給他:「在我周圍的文學海洋里,沒看到一條鯨魚,但卻游弋著成群的鯊魚。」我做不了鯨魚,但會力避自己成為鯊魚。鯊魚體態優雅,牙齒鋒利,善於進攻;鯨魚軀體笨重,和平安詳,按照自己的方向緩慢地前進,即便被鯊魚咬掉一塊肉也不停止前進,也不糾纏打鬥。雖然我永遠做不成鯨魚,但會牢記著鯨魚的精神。」(見《明報月刊》二0一二年十一月號)

  這一段話是針對劉再復的一封給他的信而發的。

  一九九五年,劉再復給莫言寫了一封簡訊,信中提到:「高爾基曾說托爾斯泰如果生活在大海里,一定是一條鯨魚。我希望你能成為文學滄海中的一條鯨魚。」莫言在上述援引的短文中,表示他為「力避自己成為鯊魚」的決心,並「牢記著鯨魚的精神」。

  劉再復於是後來又寫道:

  「莫言的寫作,莫如鯨魚躍海。把莫言喻為鯨魚,除了暗示他偉大之外,更重要的是說明他在進行 富有原創性的創作中,洋溢著大氣,滄海氣,天地之氣。這種酣暢淋漓的大氣概與大氣勢,一掃八股教條的酸氣與腐朽氣,更掃醉男怨女、蠅營狗苟的文人氣、痞子氣和小家子氣。近二十年,中國的文學書、文學作品出了不少,可惜精巧有餘,氣象不足。而文壇中則泥鰍與鯊魚太多而不見鯨魚。此次瑞典學院雖屬『錦上添花』,但畢竟把出現於中國海洋中的鯨魚推介給全世界,其功也不可沒。藉此機會,我又產生新的文學夢:希望莫言似的鯨魚能相隨出現並可自由躍海,讓中國能多出幾個大氣磅礴、給人神馳的天才。」(原題目為:《鯨魚躍海夢想與現實》,見《明報月刊》二0一三年一月號)

推薦閱讀:

海洋巨獸——鯨魚美圖
[90~110cm中童毛衣] 【與愛同在】【藍小落】小鯨魚-
大誤 · 逃出鯨魚的正確方式如下,別指望被排泄出來
如果吃魚能補腦,這些星座就得吃一條鯨魚

TAG:鯊魚 | 鯨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