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的困境與出路芻議

史學的困境與出路芻議吳擎華 《文史雜誌》 2007年第5期 一、傳統史學的困境    中國史學曾有一個輝煌燦爛的時代,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史學在中國曾是一門"顯學"。但在市場經濟的巨大浪潮衝擊下,傳統的史學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冷落,問津者日益減少。古代史家那種立言乃至立命的治史歷程,如今已難覓蹤影。原因很簡單,從事這一研究似乎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所以,傳統文化領域便與那些經濟效益不好的單位一樣,從業人員紛紛下海、跳槽。應該說,這種人才的流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大量的史學人才的流失所造成的"史學危機"卻頗令人痛心。   在中國古代,史學是每一個有志於治國理民的知識分子必須懂得的一門學科,是古代知識分子謀取職位的必備條件之一。上至皇帝,下至普通的知識分子,都必須懂得點歷史知識。唐代明君李世民曾說過"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其他的皇帝也有過類似的言論。皇帝都要學習歷史,在古代"作之君,作之師"的社會裡,政府官員與知識分子更要學習歷史了。古人重視歷史的學習是和中世紀社會特點分不開的。中世紀的中國社會是一個農業文明的社會,是一個"人治"的時代。"人治"靠經驗的積累,經驗靠直接實踐的總結和間接實踐的學習。史著是歷史過程的記錄,也是古人人生經驗的總結。治國理民要有經驗,做人要有經驗,二者都離不開史著的學習。   封建社會是如此,即便是20世紀早期,史學也還處於重要的地位。那時的大學,歷史系是文科乃至全校力量最強大的系之一。那時社會第一流的人才也有很多願意從事歷史研究,以史學作為終生的事業。如今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社會的歧視、高等院校的淡漠,導致許多中學生對歷史過早地失去了興趣。這使得許多高等院校的歷史本科專業招生都很困難。現今的學生似乎是"理科不行才讀文科,中文不行才讀歷史";即便歷史系本科,許多學生也非出於自願而讀歷史。很大一部分歷史系的學生,要麼是調劑,要麼是考分較低進不了其他院系,被迫選擇歷史。高校歷史系錄取分數線一降再降,是否預示著史學已是無可奈何花落去?   二、傳統史學的現代價值   近二十多年來,可以說是史學劇變的時代。雖說史學從其自身來說發展了,而從社會地位來說,則是江河日下。現代化是民族特色的現代化,搞現代文化建設離不開民族文化精華的發揚。傳統史學是中國文化的一塊基石,是其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如何從現代文化建設需要出發,詮釋、挖掘傳統史學中的優秀文化遺產,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   市場經濟時代在某種程度上說是"法治"時代。是否因為社會已經從"人治"過渡到了"法治"時代(或者說正在過渡中)就可以不需要歷史呢?回答顯然是否定的。雖然現在許多實用學科發展迅猛,使史學逐漸被邊緣化,但史學依然有其特定的功能與作用。   一般而言,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是"法治"。只有依法治國,才能搞好現代化建設。但這不是充分條件,現代化照樣需要"德治"。以"德"治國也是中央的治國方略,這就為史學提供了很好的用武之地。我們在淡化史學的政治功能的同時,一定要重視它的人文熏陶功能和教化作用。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紮根於五千年的歷史中,只有對自己的歷史有了很好的了解,才能真正領悟中華民族的美德。現代化應該是人的現代化,應該是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整個社會的全面的現代化。現代文化的建設,沒有史學是不行的。   傳統史學與現代文化建設的關係十分密切。其一,文化建設離不開對歷史進程、民族傳統的研究和認同,傳統史學是我們認識中國國情的起點。其二,文化建設離不開對制度文化的研究和借鑒,為此必須藉助於古代的志書、政書等歷史文獻。其三,文化建設離不開對善惡是非的判斷,也離不開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的評價,為此必須藉助各種類型的人物傳記。   搞現代化建設,也離不開歷史教育。歷史教育,說到底是一種國情教育,一種親情教育。我們搞現代化建設,必須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增強民族自信心;了解國家統一與歷史發展的關係,增強全國人民維護國家統一的意識與信念,積極推進國家統一大業;了解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增強民族和諧與歷史認同意識,提高維護多民族團結的自覺性;了解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改革進取的歷史,更自覺地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傳統,還要從五千年文明中汲取豐富的歷史智慧。歷史教育在以上幾個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歷史的"用"並不局限於政治一途,它還有多方面的作用。統治者以歷史為鑒可知得失,普通百姓也可以從歷史中汲取營養,以歷史指導人生。商品經濟打破了史學的"官用"局面,開闢了史學的"民用"新途。商品經濟越發達,"民用史學"也越發展,歷史知識越普及,人民群眾的素質就越高。現在利用歷史為經濟服務的現象到處都是。比如利用歷史文化名城、歷史名人直接服務於當地的旅遊業,可以直接帶來經濟收入的增長。但這一現象有時因對歷史缺乏了解,急功近利,導致開發不當,帶來了隱形的不可估量的損失。只有真正了解歷史,才能很好地詮釋、挖掘歷史中的優秀文化。   除旅遊業以外,史學還可以和影視傳媒業相結合。通俗的史學讀物,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中國豐富的歷史文獻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改寫素材。改革開放以來,古典歷史劇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一旦播出,收視率極高。由此可以看出,傳統史學中所蘊藏的資源可以為現代文化建設服務。   但我們在看到通俗史學繁榮的同時,也應注意到學術史學的衰落。歷史類學術著作無人問津,歷史研究者的著作出版都成了問題,很少有出版社願意出純粹的學術著作。講求市場經濟效益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我想,假如史學的學術得不到繼承和發展,通俗史學的發展,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也只可能是曇花一現。這一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   司馬遷說"述往事,思來者",杜預說"彰顯考來",裴松之說"總括前蹤,貽誨來世",杜佑說"至於往昔是非,可為來今龜鏡",司馬光說"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他們都深刻道出了史學的現實價值。這說明中國傳統史學所凝聚起來的歷史智慧,絕不是光照過去的,也是照射現實和未來的。   三、傳統史學走出困境的途徑   史學之所以具有強勁的生命力,史學學術之所以能在古代長久的發展,與中國史學社會政治功能的發揮及其作用,是密切相關的。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史學的政治功能逐漸衰退,史學的研究環境寬鬆了許多。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史學研究者的社會地位低、社會待遇差。在社會物質財富極度膨脹的時期,史學研究者出現浮躁、急功近利的現象,出現了用以寫書、編書的時間比看書的時間還多的現象。史學人才素質的下降,導致史學成了"低智能"者的舞台。不論什麼人只要英語不那麼差,假如不能學別的專業,似乎都可以混張史學碩士證書乃至博士的文憑。現就傳統史學如何轉型,走出困境,談談想法。   史學的成功轉型和走出困境需要制度的保障和史學自身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而轉型。史學的發展需要制度的保障,這首先必須保證史學研究者的地位和待遇,使史學研究者擺脫"文化窮人"的尷尬局面。史學研究者連幾本書也買不起,更不用說養家糊口了,也就無法做到"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史學研究者的物質保障,才能從根本上穩定史學研究隊伍。其次,改善目前史學人才培養模式。確保史學人才的質量,傳統史學的素質論是可取的。史家的素質直接決定了史著質量的高低。所以中國歷代史學家十分講究史家的素養。《隋書·經籍志》史部後序稱"夫史官者,必求博聞強識、疏通知遠之士,使居其位"。劉知幾明確提出了"史學三長"說,所謂"三長"是指史才、史學、史識。到了清代,章學誠在劉氏的基礎上增加了"史德"一說,成為"四長"。可以看出,史學研究者應該具有極高的才學和天賦。我們今天的史學人才的培養,不應該用降低門檻來招攬生源,應該從根本上改善目前的人才培養制度,確保史學人才招生的質量和培養質量。再次,應該改善目前對史學人才的考核制度。準確地說,人文科學無法精確量化,而現在多數單位過於量化研究者的工作業績。出了多少本書,在什麼級別的出版社出的,在什麼樣的級別刊物發了多少篇論文等,每年都有一個具體的量化,從而導致研究者浮躁、急功近利現象的大量出現;以至那種心存十年磨一劍或數十年磨一劍者,沒有立足的舞台。他們為了生存,也不得不向制度屈服。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的決策者應該制定出合理的合乎學術發展客觀規律的考核制度,為史家、大師的產生提供合適的社會土壤。   在史學的政治功能不那麼彰顯時,史學研究者必須挖掘史學的人文功能和經濟功能。傳統史學是現代化文化建設的精神食糧。史學可以加強對人的熏陶教育功能,還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史學裡有大量豐富的人文資源,亟待史學研究者的挖掘。史學也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利用傳統史學創造經濟效益。比如發展人民大眾喜歡的通俗史學;因為它具有很大市場,深受大眾的喜愛。通俗史學讀物的創作不但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可以直接帶來經濟效益。史學裡含有大量的旅遊資源。當今旅遊成了人們熱衷的休閑方式,史學研究者可以利用歷史的資源來為旅遊服務,直接創造出大量的社會經濟效益。古代的手工藝在當今也能帶來大量的經濟收入。古代民間的各種藝術的挖掘,需要史學研究者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相應地也將帶來豐厚的經濟利潤。總之,史學裡有大量的資源可以為市場經濟服務。如果我們史學研究者能很好地加以利用,是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的。   作者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成都)
推薦閱讀:

司馬遷為何是中國第一史學家?看看他寫的漢武帝本紀就明白了
從發現問題到反思歷史 ——歷史學科批評性思維
上古薦書|斷裂與轉型:帝國之後的歐亞歷史與史學
《燕然山銘》漫筆之十:《燕然山銘》與漢代經學以及史學家班固
第285期·【史學研究】天道無德,人道自立 ——從《天演論》看天道信仰的神正論危機

TAG:出路 | 困境 | 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