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講座原稿
尋找愛的旅程
主持人:下面我們邀請到兒童及親子關係臨床心理專家伍芳女士,為我們揭開孩子成長的秘密。接觸過她的家長總是很開心的,其實最快樂的則是孩子,有請伍芳女士。
伍芳:謝謝大家!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充當著不同的角色,例如我是心理治療師,在座的朋友也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但我們今天相聚的只有一個共同的角色,就是為人父母。
主: 是啊!還有什麼工作比當個好媽媽更難,也更有成就感呢?
總說"一切為了孩子"。相信在座的父母最關心的就是,我們可以為孩子的成長做些什麼?
伍: 要知道我們能做什麼?首先從孩子要什麼開始。
每一個孩子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來尋找愛,連接愛的,會用他理解的方式表達愛。這一切自然是與我們當父母密切相關的。同意嗎?
主:伍老師,放心,我代表在座的父母回答:我有足夠的愛給我的孩子。
伍:我不懷疑大家都有愛孩子的心。
讓我們先了解孩子是如何連接和表達愛的。孩子是個天才,他是出色的觀察家,模仿家,感情家。說觀察家,是因為他們是靈敏的小雷達,能讀懂你的情緒,並能分辨真假。
主;哇,寶寶厲害,他還能分辨真假。
伍:假如說,你非常沮喪卻硬擠出笑容,自我安慰,找些事忽悠過去。也許你真的連自己都騙了,但孩子呢,他能夠直接就感應你的沮喪。比我們更了解我們內在的情緒。
有一次聖誕節聚會,其中有一位媽媽心情不好,但她為了女兒,裝作很快樂來參加聚會。由於她的掩飾,大家交流都沒覺察,而在場一個3歲的男孩看到這位女士,然後很坦誠地說:你很可怕。並把她反鎖在小房子里。
主;哦,真是靈敏的小雷達。那又如何說是模仿家呢?
伍:模仿家是因為他能完全連接到父母或照料他的親人的情緒,並複製和模仿,分享他們的快樂或分擔他們的悲傷。
主: 那麼感情家呢?
伍:寶寶確實是真正的感情家,是因為他非常愛你,不管你是對的還是錯的,他都會百分百接納,還通過複製情緒來連接你,表達這份愛。
因此,孩子情感的關鍵還是來自於我們。
主:骨肉相連,情感相通。
伍老師,我想問一下,那聰明的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具備這種能力呢?
伍: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在胎兒期已經能感應媽媽的情感,並且將這濃烈的情緒在出生後用他的方式表達。
主:哇,這豈不是非常有趣。
伍:是的,有這樣的個案,有位媽媽向我詢問她女兒從出生到現在四歲了經常流鼻涕,反覆感冒。這也許有外在的天氣,環境和體質等因素在影響,但如此的反覆發作,就得看是否與媽媽情緒有關了。我問這媽媽:你是否也有流涕的癥狀?她說她有慢性鼻炎,二十多年了。我再問:哪一年開始呢?她說:從她十五歲開始鼻炎到現在,吃藥理療一直都沒治好。我接著請她回憶一下:當年在她身上或家庭有重大事件發生嗎?這位母親愣了一下然後哀傷地說:她父親當年病世了。
主:誒? 這有關係嗎?
伍:我們看到,這位媽媽離別的情緒原來一直沒處理掉,還深埋在心裡。她自己以為忘了悲痛,其實非也,因為身體的癥狀說明她一直用鼻涕代替傷心的眼淚。女兒則通過經常流涕感冒來表達與媽媽一樣傷心的情感,為的是連接媽媽的愛。
主:那怎麼辦呢?
伍:既然我們能夠看到,所以要解決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這位母親療愈她的悲傷,解決了心因。她的鼻炎就能自然而然康復。還有女兒,她也不需要再模仿,流涕感冒就會自然好了,也會更快樂。這就是疾病的心因。這以後有機會我們再專門探討這個心因的課題。
說回孩子,從胎兒期到3歲是非常重要的時期,也就是說如果他一直複製這些情緒,讓它們生根發芽,那麼將會主導和影響他的性格。
主:怪不得許多老人家講3歲定80。
我想在座的父母一定跟我一樣心急,想了解更多。
伍;兩到三歲,是孩子迎來的人生第一個反抗期。家長可能都有這個體驗。另外,也會出現如自豪感,自尊心,羞愧感,同情心等。是兒童心理發展上一個比較大的轉折階段。
主持人,你還記得孩子的天賦是什麼嗎?
主:記得,天才寶寶是出色的觀察家,模仿家,感情家。
伍:不錯,如果要用一樣生活用品來比喻,你會用什麼來形容孩子的特點和我們的關連呢?
主:(像在自言自語思考,恍然大悟拍下頭腦)我想到了,是——鏡子。
伍:對了,孩子的言行,情感都是父母及家庭成員的鏡子,在慢慢成長中還會受到周圍人群的影響。所以典故中「孟母三遷」講的就是這個原理。
那我想問主持人,你今天出門時照了鏡子嗎?
主:照了。
伍:那發現頭髮亂了,臉髒了,你怎麼做?
主:當然是撥正自己的頭髮啦,洗洗自己的臉了。誰都會啊。
伍:是啊,可惜看到孩子這面鏡子的時候,許多父母卻忘了,都在做擦鏡子的動作。
主:啊?
伍:有位在美國生活的媽媽,她有一段時間很擔心未來的生活,她的伴侶和周圍的親朋好友都無法理解她的擔心,所有的安慰和講道理都沒幫助,她非常小心,從不在四歲女兒面前表現。但有一天,女兒開始哭著問媽媽:「我將來不會寫作業怎麼辦?」「媽媽將來我不會選學校怎麼辦?」「將來我不會開車怎麼辦?」「媽媽將來沒有男朋友喜歡我怎麼辦?」
主:呀,女兒完全複製了媽媽的那種無端的擔憂。
真像是一面鏡子端在媽媽的面前。
伍:當時這媽媽不斷的回答女兒許多許多類似的問題,糾正她的看法,卻一點用都沒有,孩子還是不相信,而且非常傷心的思考著她的擔心。
主:嗯,媽媽在做擦鏡子的動作。
伍;還有一位母親訴說她的2歲寶貝兒子每每生氣就會用頭撞牆,她既心疼又生氣,又哄又逗還講道理都行不通。
你看孩子有狀況時,我們都在更正或糾正他,講道理…命令改正…懲罰…
這跟「擦鏡子」有分別嗎?我看到這種拚命擦鏡子的爸爸媽媽,就會很心疼,但也要逮住機會當頭一棒,讓他覺醒,知道要改變的是自己。
主:你這麼說我明白了。那我們如何修正自己呢?
伍:修正行為、修正情緒先要培養覺察自己。要向天才寶寶學習啊,覺察到自己在照鏡子,覺察到是自己內在的問題。要問自己「在生命中的,你愛自己嗎?你有多愛自己?」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 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哪怕是你自己的孩子,因為你有心無力。如果我們連自己都過不好,有莫名的憂鬱或煩躁,常常情緒失控,自認為為孩子做出犧牲就是愛。
很抱歉孩子學到的愛將是扭曲的。因此,我們的快樂、開放的身心,以及積極的行為舉止,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和健康成長的基礎。
主:這真是愛的課題。
伍:是的,我們做到愛自己,愛家人,孩子自然也找到愛,懂得愛,自然會綻放他的光芒。
主;所以當孩子在尋找愛的旅程中,期待天下的父母切記愛你自己內在,無條件的愛,我們的孩子就會快樂地成長。
非常感謝伍老師今天的分享,讓我們在座的父母受益良多,擦鏡子的比喻確實非常受啟發。
推薦閱讀:
※英國男子患性癮癖 與鎮上所有女子發生過性關係
※張明楷:侵占罪與盜竊罪的關係
※親密關係就像銀行賬戶 [圖/樂]
※「變天」的馬來半島與中馬關係發展
※敘利亞挨打和小國家強大有必然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