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口吃病的心理成因簡析

口吃病的心理成因簡析--黃悅治表情達意的口頭言語是人們之間互相溝通的主要方式。通暢的口頭表達能力是現代社會生活對人的基本要求。但是,據統計,在人群中卻有4-5%的口吃患者。他們在言語交際中發生困難,給生活、學習、工作帶來許多不便,造成心理壓力,極需得到關懷和有效的矯治。 口吃病是怎樣形成的呢?絕大多數的口吃病是受心理因素的影響而造成言語障礙症。口吃患者一般表現為言語失調的各種不同癥狀,例如,講話時連發音、中阻、難發、伴隨多餘動作、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搐。然而導致這些口吃癥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的作用。 兒童、少兒誘發口吃的因素,各有不同,但多數是模仿而形成的。如果在開始誘發口吃的時候,受到正確合理的引導,不去提醒「注意」口吃,口吃現象就會及時消失在萌芽階段。反之,如果受到父母、親人的指責、喝斥或一再提醒「注意」口吃或是受到旁人的嘲笑,有些口吃者便會產生說話前或說話中的緊張、恐懼、心慌意亂、情緒失控,引起呼吸紊亂、發音器官肌肉緊張,說話結結巴巴。如此多次反覆,造成惡性循環,導致言語功能失調。 多數口吃患者深有體會:口吃的出現或程度的輕重與情緒的變化有極大關係,心情好,口吃就輕些或少出現;心情不好,口吃就重些或多出現。這是因為在良好的心境狀態下,情緒活動比較容易受理智節制,有益於生理與心理的穩定和平衡,言語活動的協調;不良的心境,則相反,容易產生負效應。 有些口吃患者發展到「難於自拔」的程度,多數與性格上的某些弱點有密切關係。比如:自卑感,使他們在社交時,常以「低眼」看自己,「高眼」看別人。一方面瞧不起自己,同時也怕別人瞧不起自己,與職位比自己高的人交談,話未出口先戰戰竟竟,一開口說話,「聲音、氣息」就失調。自我意識過強,過分敏感,使他們對自己的言語「失誤」特別敏感,對別人的反應也特別留心和多疑,心境不平和,說話就容易口吃。羞怯感,成了他們社交的絆腳石,與人交往想掩蓋自己的口吃,羞怯,怕口吃被發現,結果心跳加快,臉紅耳赤,過度的羞怯反而導致心緒不寧,說話不流暢,又加強了羞怯感,妨礙與人正常交往。 一般而言,口吃病是心因性的言語障礙,「心病」需要「心藥」治。口吃病的矯治既是言語障礙的突破,更是心理障礙的突破,需要言語協調的訓練,更需要進行心理調適或治療,以達成標、本兼治。
推薦閱讀:

人人都需要滿足的7個慾望
4大心理讓男人總覺得別人老婆好
不婚族or不婚主義的心裡是怎樣形成的?
男性一輩子不談戀愛會怎樣?
你學心理學的,你知道我在想什麼嗎?

TAG:心理 | 口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