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讀78 唐杜牧 送隱者一絕

古詩詞賞讀七十八 唐杜牧 送隱者一絕(2010-10-17 15:36:10)

轉載

標籤: 古詩詞賞讀七十八唐杜牧送隱者一絕文化 分類: 詩詞

古詩詞賞讀七十八 唐杜牧 送隱者一絕

無媒徑路草蕭蕭,

自古雲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髮,

貴人頭上不曾饒。

文意:

無人問津的小路上長滿了荒草,一片蕭索冷落。

自古以來,隱者所居雲深處的山林都遠離鬧市的喧囂。

世間只有白髮最公道,

即使是達官貴人的頭上也照長不誤,決不饒過。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晚唐傑出詩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進士,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諸家讓渠獨步。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

  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摭言·公薦》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當時,崔郾侍郎奉命到東都洛陽主持進士科考試,百官公卿都到城門外擺好酒席餞行,車輛之勝,官員之多,舉世罕見。此時吳武陵——他是柳宗元的老朋友——正任太學博士,也騎著一頭老毛驢過來湊熱鬧。崔郾正在酒席上喝得高興,聽說吳老這位有名的清流人士也過來了,非常吃驚,連忙離席前來迎接。

  吳老看見崔郾,把他拉到一邊,拍著崔郾的肩膀說:你擔負此任,乃是眾望所歸。我老了,不能為朝廷排憂解難了,不如為你推薦一個賢士。前些日子,我偶然發現一些太學生情緒激昂地討論一篇文章,走近一看,原來是這次要參加考試的杜牧所寫的《阿房宮賦》。這篇文章寫得真好,這個人也太有才了。崔侍郎你工作繁重,日理萬機,恐怕沒有閑暇去瀏覽這篇文章,不如讓我為你誦讀一下。說到這裡,吳老就字正腔圓地、搖頭晃腦地將《阿房宮賦》讀了起來。崔郾也是一個有品味的知識分子,聽後也稱讚不已。吳武陵乘熱打鐵,要求崔郾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將杜牧評為狀元。崔郾面露難色,推辭道:狀元已經被他人預定了。吳老窮追不捨,大聲說道:如果真得當不了狀元,就退一步,讓他以第五名進士及第。

  由吳老這樣的清流賞識推薦而進士及第,杜牧認為這是一種極大的榮耀。皇榜公布後,他曾賦詩一首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釀酒,卻將春色入關來。」放榜的時候,洛陽的花兒還未綻開。三十三名中舉的進士騎著高頭大馬得意洋洋地行在街上進,他們要去參加各種慶祝活動,出席各種酒會宴席,喝著秦地的美酒,心情舒暢,滿面春風,好像春色也被他們帶進了長安。如張籍《喜王起侍郎放榜》:

  東風節氣近清明,車馬爭來滿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萬里盡傳名。

  按照慣例,新科進士要到曲江游耍。「曲江水滿花千樹」,它是當時最熱鬧的場所,尤其在春天時候,通常是摩肩接踵。晚唐詩人姚合曾大發感慨,要想到曲江從容賞花,非得日薄西山的時候才行,不過到那時,花兒被看人了一天,精神業已萎靡不振,色彩暗淡:

  江頭數頃杏花開,車馬爭先盡此來。欲待無人連夜看,黃昏樹樹滿塵埃。

  這時的杜牧,顧盼生輝,一舉手,一投足,都才情萬種。他們一行三五人來到曲江寺院,碰見一位打坐的僧人,攀談起來。僧人便問杜牧姓名,杜牧得意地報上大名,心想「天下誰人不識我」,滿以為僧人會大吃一驚,露出追星族的狂熱。誰知這位僧人面色平靜,木然地追問杜牧現在從事什麼職業。這讓杜牧分外失落,同行的朋友趕緊把杜牧連中兩元的喜事拿出來誇耀,僧人依然不為所動。詩人很是惆悵,現場賦詩一首:

  家住城南杜曲旁,兩枝仙桂一時芳。老僧都未知名姓,始覺空門氣味長。

 杜牧最為膾炙人口的詩作,是詠史與七絕。杜牧的詠史,充滿著幽默與調侃,飽含借古鑒今之意。游經赤壁,他說,假如周瑜借不到東風,則將是「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反常人思維,給人以全新的視角。過華清宮,想起當年楊貴妃喜啖荔枝的情景,杜牧感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小中見大,雖未出現唐明皇半個字,卻點出當年安史之亂的個中原委。夜泊秦淮,歌舞昇平,可是,杜牧聽出來了,那是什麼樣的歌曲啊,分明是亡國之音,若照這樣下去,大唐亡國也指日可待了。杜牧詠史是表,諷今才為其里。

  而這首《送隱者一絕》表面是讚美白髮的公道,骨子裡是嘆生命的短暫虛浮,世上功名富貴在無情歲月地侵蝕下,全都不值一顧。

  詩人充分理解隱者的心境,他與隱者靈犀相通,命運與共,對人世、對社會有著相同的見解。他以為,世間只有白髮最公道,即使是達官貴人的頭上也照長不誤,決不饒過。不受財富擺布,不向權貴拜倒,不阿諛,不恂私,一切都公平合理,這就是人間的公道。言外之意:除了白髮,人世間再沒有公道可言。社會不公正,在詩人筆下得到深刻的揭露和無情的針砭。這是理性的批判,是對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有力鞭苔。

   首兩句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雲林遠市朝。從隱者的居所和處境著筆,稱揚隱者的德行。「無媒」語出《韓詩外傳》:「士不中道相見,女無媒而嫁者,君子不行也。」原意女子因無人為媒難以出嫁,這裡指士子因無人推薦、引見而無法用於世。正因為無汲引者問津,隱者門可羅雀,屋前小路長滿了荒草,一片蕭索冷落。「草蕭蕭」暗用漢代張仲蔚事。據《高士傳》載,張仲蔚「善屬文,好詩賦,閉門養性,不治榮名」。透過蕭蕭荒草,一個安於索居的隱者形象呼之欲出。

  「雲林」,高入雲中的山林,這裡指隱者隱之處。市朝,指交易買賣場所和官府治事所在。自古以來,隱者樂於潔身自好,有意避開這些爭權奪利的塵囂地,「退不丘壑,進不市朝,怡然自守,榮辱不及」(《周書·薛端傳》)。清心寡欲,恬淡自適,詩人對隱者的潔行高志,流溢出欽羨、稱頌之情。

  末兩句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 從白髮落墨,生髮健拔高昂的議論。「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白髮與憂愁有著不解之緣。隱者「無媒」,因而懷才不遇。社會的壓抑使他產生憂愁,難以驅逐的憂愁又使他早生華髮。他嘆息英雄無用武之地,痛恨扼殺人才的社會勢力,呼籲世間公道。詩人充分理解隱者的心境,他與隱者靈犀相通,命運與共,對人世、對社會有著相同的見解。他以為,世間只有白髮最公道,即使是達官貴人的頭上也照長不誤,決不饒過。不受財富擺布,不向權貴拜倒,不阿諛,不恂私,一切都公平合理,這就是人間的公道。詩中「唯」字,包含言外之意:除了白髮,人世間再沒有公道可言。社會不公正,在詩人筆下得到深刻的揭露和無情的針砭。這是理性的批判,是對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有力鞭苔。

  全詩隨情感的流動、意緒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節奏和語勢:前兩句如靜靜溪流平和舒緩,後兩句如滔滔江潮激蕩噴涌。批斥的鋒芒直指不公道的封建社會制度,議論警動,憎愛分明,痛快淋漓而又不乏機趣幽默。

無媒徑路草蕭蕭,

自古雲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髮,

貴人頭上不曾饒。

參考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308286.html?goodTagLemma

http://wenwen.soso.com/z/q182922673.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9559.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55fe30100fsld.html


推薦閱讀:

清明節的詩句古詩
蕭蕭北風勁 撫事煎百慮——古詩詞冬之意象五:北風(下)
孩子學古詩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 古詩賞析

TAG:詩詞 | 古詩詞 | 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