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一定是反著好萊塢,讓你不舒服的
剛結束的沙龍是人在戛納的Peter Cat發起的關於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和電影節的沙龍,Peter 特別生動而認真地描述了他的戛納見聞,他講了賈樟柯在戛納的放映事故、舒淇和張震接受採訪時好玩兒的細節,並且盛讚了侯導的《刺客聶隱娘》,也推薦了《卡羅爾》。看了他的回答,我們沒去戛納,就像去了一樣。
玲瓏發展太快,人手不夠,從實習生到總監我們都要,回復「招聘」接收具體信息。等你哦。
——以下是本次沙龍實錄——
1、@我的湖
戛納現場有什麼好玩兒的小故事小花絮嗎?
Peter Cat:舉凡是這樣國際大電影節,真的要說小故事、小花絮,恐怕幾天幾夜也說不完。不過我總體上屬於悶頭看片,看完片就寫文章的苦逼迷影碼字少年,所以既沒有去蹭紅毯,新聞發布會也只是選擇性看,所以八卦不多。
不過說來,這個問題首先想到就是賈科長媒體首映場的放映事故,由於這次科長片子野心勃勃,而且貌似高大上玩了很多影像語言,所以尤其是第二次放映事故,人物紅色印記殘存在銀幕上久久沒有散去,弄得很多記者和我一樣也不確定,到底是片子放映的問題,還是科長學戈達爾在玩了新的花樣。畢竟一場放映出現兩次事故,太罕見了。
《山河故人》劇組戛納紅毯照。來源:新華網
全場也是大聲給放映人員喝倒彩。而在戛納,媒體對一個電影的態度也比較直接。首先是每場放映前,都會推一個戛納開頭片花,頗有儀式感,提醒在場觀眾自己是世界上第一批看到這些大師之作的人。不過相比於戛納從海底一路爬天梯到空中,象徵電影藝術聖殿的開頭片花,個人覺得還是今年柏林電影節像煙花一樣散開組成柏林熊的片頭更具有震撼力,的確會讓迷影人有瞬間享有特權式的激動人心的自豪感。
在戛納放完這個官方片花,一般就會有導演的粉絲開始鼓掌,喊Bravo,基本可以從鼓掌大小,看出一個導演受歡迎程度和大家對電影期待程度。媒體場首映場一般大家還比較職業,但在影迷相對多稍晚一些場次,甚至會出現,每出一個製片、發行公司LOGO,大家就鼓掌的情況。影片結束之後,大家也會用掌聲和噓聲表達意見。比如大家可能都聽說了美國大導演格斯·范·桑特《青木原樹海》遭遇眾人噓聲。當然一般掌聲居多。聽說《瘋狂麥克斯4》和《頭腦特工隊》在影片放映過程中大家就鼓掌鼓瘋了。不過為了節省體力,我都沒去看這兩部。
本屆戛納電影節上,皮克斯出品的新片《頭腦特工隊》試映獲得了不少好評。
當然離場也是對影片表示不滿的方式,比如此前柏林電影節姜文《一步之遙》的確離場非常驚人,走了三、四成的確並不誇張。因為在電影節媒體場,雖然每場都會有人零星離場,但是大多數人都會堅持看完再評價。今年戛納雖然質量糟糕,但沒有離場率太離譜的電影,《聶隱娘》的確已經算離場比較多。但我覺得非常正常,一來侯導的確是今年入圍導演里電影節奏最慢的,其次對於西方人,這個電影的敘事的確太過於平淡,也太不容易看懂了。
如果非要說說其他八卦,我總共深入接觸劇組,只有前金棕櫚得主泰國導演阿彼察邦和《聶隱娘》劇組,前者這次新片《愛在孔敬》被降級到了一種關注單元,引起很大非議。但是選片人福茂還是很給面子,在媒體首映前,親自領著導演上台,影片放完了也是沒完沒了掌聲,到全部字幕推完還一直在鼓,感覺停不下來。導演本人的確非常nice。結束之後一直被媒體包圍了握手聊天簽名合影。基本就是他站在那裡,你上去找他就行。後來導演群訪結束,也和他說了一會兒。非常和善。記得幾年前在北京UCCA做他裝置展和電影回顧展,他也是一個人背著個小包就來了。《聶隱娘》劇組故事就多咯。放到後面提問再說吧。
泰國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2010年,他執導的《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摘得第63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來源:CFP
2、@張哲
作為凱特布萊切特的腦殘粉,悄悄提問本屆嘎納的冷門《卡羅爾》的評價和花絮,以及為什麼魯尼得了女主?
Peter Cat:《卡羅爾》和《聶隱娘》是這次戛納主競賽我最喜歡兩部電影,最後兩個片子在場刊也都平分秋色拿了最高分。但《聶隱娘》口碑,其實主要是在影評人那邊非常好,很多普通觀眾只覺得美,但卻理解不了故事,所以不喜歡,甚至討厭也是大有人在。而《卡羅爾》真的可以說是這次戛納零差評的電影,和周圍人交流,很多人可能沒有那麼感動,但基本也都認為是好電影。片子刻畫非常細膩,把凱特·布蘭切特和魯尼·瑪拉之間非常含蓄情感表達得極其準確和剋制。兩個女主角表演都堪稱完美,我幾乎現在就可以斷定,她們一定是明年奧斯卡演員獎大熱門。
電影《卡羅爾》主演除「女王」布蘭切特外,還有本次戛納最佳女主角魯妮·瑪拉。
如果說,單憑表演,兩個人拿戛納影后都不成問題。但最後評委會給獎,其實就是給小朋友發糖,要平衡很多因素,相比於凱特女王這樣拿獎拿到手要軟的老戲骨,魯尼還年輕,也更值得鼓勵,且在這個電影里,相比於女王,她的表演真的是棋逢對手,一點也不落下風。但只給這麼好一部電影半個影后獎,我個人還是為《卡羅爾》劇組委屈。
3、@?HEAT?
對於目前看不到影片的人來說,還真不知道問什麼,感覺怎麼問都不如親眼看來得直接 >。< 有武俠情結的人好想看 >。< 不過,還是好奇,影片哪個情節或者說哪個場景給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呢?
Peter Cat:喜歡部分實在太多了。不過有武俠情結,恐怕要失望哦。因為這個片子里沒有傳統意義上江湖,也沒有一般意義上的打抱不平。我個人印象最深刻鏡頭,其實是一個空鏡頭,前有大河橫卧,有一個孤島,天色蒙蒙亮,鳥群突然飛走。像極了倪瓚的畫,而真的有人把這種極為細緻的美學感受拍出來了!
4、@少年Patrick
台詞真的很少嗎?
Peter Cat:確實很少,而且半白半文,主角舒淇台詞不會超過個位數。老實話,在場絕大多數中國觀眾都是通過英文字幕才能略懂。不過國內公映時候會有中文字幕。
5、@琰炎火·C
1、編劇是怎麼把這1700字的故事拉長成為內容豐富的電影?尤其是對於歷史細節的補充。2.對於侯導的作品在國際市場好評如潮,國內歡迎度不高的看法?
Peter Cat:這個問題,我肯定答不了,要問侯導,要問編劇。現在網路上已經能找到詳細故事大綱,你自己可以找來看看。國內和國際問題,下面一個問題一併作答。
6、@王玲燕
新聞在報道侯孝賢導演獲獎時也會介紹劇情。《唐傳奇》原文就不長,所以新聞就能把故事說完。我身邊有人質疑:「這故事沒什麼意思呀!怎麼就獲獎了?」我說就憑畫面美吧,鏡頭技巧我們又不懂。可話說回來,電影不是畫展攝影展,侯導的電影卻一貫很美很無聊。那Peter Cat先生覺得《聶隱娘》有讓觀眾有心理反應的情節嗎?有時候電影節對某位導演的偏愛是不是皇帝的新衣?
《刺客聶隱娘》改編自唐傳奇,原文僅區區1700來字,短小,凝練,奇絕。
Peter Cat:因為有幾位朋友都或多或少在質疑這個片子是不是「皇帝新衣」,或者說只是讓外國人嗨,中國人覺得一般。我覺得這裡面要澄清問題太多。就像侯導說的,看電影每個人自身背景和層次實在太不一樣,因此看到東西也差太多。
對於戛納這樣電影藝術奧運會,我一直有個觀點,就是外行看熱鬧(紅毯、明星、大片),內行看門道,甚至很多時候,我覺得內行這個門道,外行未必需要去懂。其實縱觀每年戛納金棕櫚或者其他得獎作品,對於一般大眾來說,絕大多數都讓人覺得很悶很無趣很看不懂。這太正常了。
每年戛納最熱鬧的地方總是紅毯。
因為電影這個東西很特別,一方面它是一個消費品,是讓大眾開心的,不需要有什麼高明東西在裡面,看完大家情感能釋放就好;但另一方面,像入圍戛納電影,則絕大多數都是著眼於用電影這種媒介,去反思社會、人性、宇宙,去塑造新的美學形式,甚至是去挑戰大眾既定的觀影習慣。因此,看這樣的電影,一定是反著好萊塢的,一定是讓你的觀影體驗不舒服,因為絕大多數人都太習慣看好萊塢了,太習慣那種劇情很波折的電影。可問題在於,為什麼電影劇情要波折,我們到底要從電影里期待什麼?難道只有好萊塢這樣一種拍電影方式嗎?難道故事有意思,畫面美就是評判電影的主要標準嗎?
戛納就是戛納,他著眼於的只是電影藝術。這和故事精彩的網路小說與伍爾夫、貝克特、福克納等等嚴肅文學是一樣,你很難說從後面那些作者作品裡讀到了怎樣有意思的故事,也很難說這些偉大作家的作品的閱讀體驗有多愉快。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泰國導演阿彼察邦。他的電影比侯導還要悶,可為什麼他是現在公認全世界最優秀的電影作者。因為,他用電影視聽語言把東南亞整個文化和奇特世界觀、宗教觀都包裹了進去。全世界電影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奇特的美學,也從來不知道電影還可以這樣拍,他拍電影的方式,對鏡頭和聲音方面奇特處理啟發了很多電影創作者,大家都覺得他拓展了電影發展可能性,所以就發金棕櫚給他,當時他才41歲,太年輕了。很多導演在這個年紀,才剛剛開始拍電影,更別說拿下金棕櫚這樣最高的榮譽。
回到侯導,也是同樣的,侯導電影都很無聊嗎?我覺得不見得,至少我個人覺得早年《風櫃來的人》、《童年往事》的情感真摯淳樸,最好刻畫一種華人世界共通的青春情懷和鄉土情節。後來從《悲情城市》開始,侯導就更關心台灣本土歷史,就用電影重新書寫這段台灣當代很多重要歷史片斷。再後來,侯導對於美學東西看得更重,於是很多人就覺得故事比較平淡,至於鏡頭語言,那顯然如果你看電影看得不多,或者總是在看商業片,也沒有讀過電影理論著作,甚至沒有去拍過電影,那當然是很難懂的。
《風櫃來的人》是侯孝賢2002年執導的作品,是一部敘述少年青澀成長的影片。
但戛納評委會看什麼,除了故事、人物之外,他們更在意就是這些東西,因為他們自己本身是電影工業從業者,他們太明白電影製作過程中,哪些地方是難做,哪些東西是有真正創造力的。其實於侯導而言,拿獎不拿獎真的關係不大,在今年戛納作者里,他是毋庸置疑最德高望重大師。早在十多年前,侯導已經是進入電影史教材的人物。像他固定長鏡頭內部層次豐富人物運動,都已經是在學院內部被反覆研究和分析。更不用提有那麼多電影大師敬重和讚揚侯孝賢電影,有那麼多後來者尊侯孝賢為電影老師。
這都是侯導自己說的,一個人孤獨探索道路上偶爾能撞見的同類。但事實上,比如尊他為父親的是枝裕和、賈木許、賈樟柯,他們自己的作品,反而很難像侯導一樣純粹。具體到《聶隱娘》,我覺得恰恰相反,不是評委受異域文化吸引而給獎,恰恰是因為有這個文化差異,它成為了一個障礙,評委沒辦法懂,因此沒辦法了解這個電影真正的好。畢竟講唐代韻致,唐代應該是怎樣的,中國人遠比科恩兄弟來得有發言權。所以無外乎,侯導拿獎之後也說了。他能拿獎說明這個評委會的水平已經相當不錯了。哈哈哈。
7、@楊楊
你本人喜歡侯孝賢嗎?最喜歡哪部?聶隱娘在他的所有片子里能排第幾?
Peter Cat:我個人是非常喜歡侯導的,也基本看過侯導全部作品。
《聶隱娘》由於是個古裝戲,要還原到一種只存在於我們想像中的古代世界,在某些方面是有點接近《海上花》,裡面有非常細緻的美學考究。總體上,我覺得可能不是侯導最好的電影,但一定是他自己作品裡也比較上乘的,比較特殊的,對於整個華語電影史就更加了。古代中國怎麼樣,恐怕日後都要去這個電影里找參考。但我想這個電影日後要在國內上映,口碑一定會兩極分化。正像侯導說了,他的電影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是需要一定修養的,對嚴肅電影和文學都有一定欣賞能力的觀眾。
《海上花》是1998年侯孝賢執導作品,改編自張愛玲曾將其「翻譯」成國語的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
我想把這個電影當成商業片或者武俠片來看,是一定會非常失望甚至生氣的。因為這個電影故事非常淡,也非常美。事實上,很多人都已經注意到侯導電影發展是不講究因果聯繫,而更像是中國詩歌,每一句每一句之間沒有什麼邏輯關係,但是並列放在一起,意境就會出來。這是一種迥異於好萊塢的敘事方法,在《聶隱娘》里體現非常明顯。此外,談到美這個話題,中國有那麼多大導演花了那麼多錢,拍了那麼多華麗的古裝電影。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就懂中國古代美學,就真的復原了中國古典意境。但在《聶隱娘》里我看到了,有好幾處場景,讓我想起了倪雲林山水畫,讓我看到了文人畫中的荒寒意境。
8、@趙發棵
問題略多:喜歡聶隱娘這部片子的觀眾多麼?他們評論這部電影的點具體都是什麼?一直關注彼得貓和Fd,彼得貓難道不是妹子嘛?那,侯導接受群訪的時候第一個提問的小哥是他嘛?
Peter Cat:華語媒體中喜歡非常多,當然也有很多看不懂。西方媒體,你看看場刊就知道,專業影評人是非常追捧和喜歡的,包括像法國解放報,都直接說,如果評委會不給金棕櫚,我們就用石頭和火棍伺候。但是一般記者和媒體,大多數看法就是很美,但是真的不懂。也有退場的,我前面就說了。畢竟戛納也是一個很雜地方。有最嚴肅的電影批評家,也有隻報道娛樂新聞和好萊塢電影的一般記者。
9、@酸葡桃
聶隱娘劇組訪談有什麼亮點?有什麼好玩兒事兒嗎?
Peter Cat:首先是大家人真的都太好了。完全沒有架子。侯導本來就是一個很土很直但道行很高的人,和他說話你就會覺得,很多問題都太傻,完全是我們庸人自擾問出來的,他自己根本不在乎。比如得獎的問題,別人看懂看不懂的問題。我個人聽他講了很多,覺得他身上有道家某種風骨,無論是拍戲還是回答問題,都是很講究自然而然,去掉刻意的東西,而讓事情按其本性自在呈現。因此舒淇張震都說了,拍這個片子,最大事情就是等。不是等演員情緒,而是等風來,等雲來,等鳥兒散去。
《刺客聶穎娘》劇組戛納合影。來源:新華網
此外,侯導真的蠻喜歡說話,每次回答問題都一個人說不停,而且說著說著就不知道偏到哪裡去了。印象特別深刻,發布會結束,大家都散去,有個中國媒體追著侯導問,結果侯導就一直隔著主席台和她講,他助理不停在邊上拉他,讓他走,他幾次要走,但還是回來繼續說,直到覺得自己說清楚,說爽了為止吧。
《刺客聶隱娘》主演張震。
然後舒淇真的就是一個超級性情,非常可愛的人,此外說話真的很有水平。大家可以自己去看新聞發布會視頻,她對電影解讀和拍戲感受,都金句頻出。群訪時候她描述和侯導一起拍一場戲的趣聞,也是繪聲繪色,一邊做動作,一邊講。因為,我新聞發布會問侯導一個劇本問題,最後因為法國主持人失誤和緊張,被漏掉了。也是舒淇特別打斷說我的問題還沒有回答。可能因此也被劇組記住了。那天群訪完了,大多數記者都撤了,張震就和我們閑聊,還特地和我說,對不起那天因為主持人失誤,沒有能回答我問題。然後,還問看了多少電影,覺得怎麼樣。其實我個人覺得,他非常會做人。因為那種場合,大家都是陌生人,也沒啥太多好聊的。他會主動打破尷尬,很平易近人和你隨便聊一聊,你會覺得自己很被尊重。
《刺客聶隱娘》主演舒淇。
舒淇和張震的各種八卦和故事,大家一定也知道。他們兩個人在現場的確是總是會有一些小互動和小默契,一般來說,舒淇比較活潑總是有點針對悶騷張震。比如記者問所有演員,那場戲印象最深刻,這麼多演員大家都猶豫,不知道誰先開始,舒淇就馬上蹦出男士優先,張震就很囧。然後張震講到比較玄乎的上輩子就是習武的,舒淇就在一旁嘀咕吐槽,又來了。搞得張震再次很囧。
我之前其實對舒淇沒太大感覺,不過這次徹底轉粉了。因為我有一個朋友特別喜歡舒淇,後來就專門要一個簽名,我就和她說,我朋友也是白羊座,特別喜歡你。舒淇就突然很嚴肅開玩笑說,誰說我是白羊座,我現在是天蠍座!後來據朋友分析,舒淇是月天蠍,看來她很為天蠍自豪。我也專門要了一個他和張震單獨在一起的聶隱娘宣傳冊簽名,她看看就開始嘀咕,你們不能這樣歧視侯導的!
總體上,做媒體的記者基本都不會要簽名,可能覺得如果做了這種事,日後再和他們打交道,就很難站在一個平等位置上。一直和我玩的比較好的台灣中視駐紐約大姐在向侯導求籤名時,不停在旁邊嘀咕,侯導我和你說,我做記者二十多年,這是我第一次要簽名!
10、@魚子
請問舒淇在這部劇里一共有幾個表情(據她說侯孝賢不讓她有表情)
Peter Cat:我沒法統計,因為片子處理非常含蓄和剋制,而且侯導幾乎不給特寫鏡頭,所以一切都是遠遠的看著。但你能感受到隱娘這個角色,雖然表面上似乎沒有什麼表情,但內心卻充滿了波瀾起伏。
11、@難難
戛納還有什麼讓你激動的片子可以推薦介紹兩三部嗎?
Peter Cat:今年戛納主競賽單元質量可能屬於史上最糟糕的那幾年之一。但凡問其他同行,有的來過十幾年,有的來過幾年。都說今年是最不好的。看電影要看到激動,總是很難的。但《卡羅爾》和《聶隱娘》確實讓我很激動,屬於那種會一直縈繞著你,讓你終生難忘的觀影體驗。其他好電影,還是有一些,畢竟是戛納。但我自己因為還要忙著寫文章,看的不是那麼多,我們深焦公眾號這兩天會推一個今年戛納最好的十個電影,你可以關注下。
12、@孫大巴
想問問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外媒評價那麼高,怎麼就沒聲兒了,你對《山河故人》怎麼評價?
Peter Cat:我也認為《山河故人》屬於太過於投機電影節電影。其實就是侯導說的那個問題,一個作者創作一個作品的時候,他到底考慮不考慮觀眾,如果考慮了觀眾,那麼是怎麼樣的觀眾。我覺得,賈樟柯太過於倚重西方觀眾和影評人了。
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刻畫了一個女人跨越數十年的愛與別離。
我說的投機或者討好,並不是說他在拍中國陰暗面或者底層現實不好。恰恰相反,對於當代中國社會底層記錄和刻畫,恐怕是現在賈樟柯僅有意義和價值。我更關心是,作為一個已經站在全世界藝術電影金字塔尖,擁有無尚資源的國際知名導演,他是如何用電影手法去處理這個中國社會現實。
但很遺憾的是,如果說他早期故鄉三部曲用最粗糲的影像和最感傷青春故事觸及了每一個小鎮青年的成長往事的話。那麼現在賈樟柯已經從根本上放棄這樣耐心的給你講故事的認真勁。他總是重複套用幾段體平行模式,然後把中國一些社會新聞拼貼進去,並且用一種時間和地理上的鄉愁去包裝。他當然是玩弄電影形式的高手,也很懂得如何煽情。
《天註定》是賈樟柯2013年的作品,關注點也放在社會問題,講述了四段普通人的故事。
所以我看《山河故人》還是有感動的,但你仔細去反思,你會發現,賈樟柯近年作品裡感動我的東西,其實是中國社會,是時間,而不是賈樟柯電影本身。這次《山河故人》對很多中國社會新聞的挪用,直白到讓我覺得尷尬,而影片第三部分更是為了傳達情懷,設置得太過於生硬和矯情。外國人看了,可能就像是看了一個中國社會這幾年藝術化新聞的集錦,容易覺得導演有社會關懷,拍得又很感人。但是對於中國人,你仔細去看賈樟柯電影里那些觀點,發現並沒有什麼高明之處,每個人其實都懂,而且思考的可能比他電影里呈現得更深刻。
13、@Ya叔
羨慕你能去戛納,參加這種國際電影節是什麼樣的體驗?讓你更愛電影嗎?
Peter Cat:因為我自己是非常愛藝術電影,所以戛納對我來說基本就是藝術電影聖殿,所以去戛納還是挺興奮和激動的。但是去了也就去了,畢竟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處理,也很快就習慣了,加上今年競賽單元片子不好,大家也都是一片吐槽。對我來說,最激動的時刻,還是看到好電影,比如《卡羅爾》和《聶隱娘》落幕的時候,真是情不自禁不停鼓掌,會非常開心,就想和朋友為一個好電影專門喝一杯或者吃頓飯慶祝一下。
卡羅爾劇組 來源:1905電影網
我自己是對明星不太感冒的,其實都是人,因為隔得遠,媒體才會塑造了很多神聖光環。但是見到真人,其實也都一樣。當然,能有機會和那些導演交流,了解他們拍電影的方法,還是挺高興的,就像是開小灶一樣。電影節還有一個魅力,大概在於把全世界愛電影的人都匯聚在一起。尤其是那些來戛納參加短片比賽的年輕人,他們聚在戛納巷子里喝酒聊電影聊未來,非常有趣,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大師會不會從中誕生。
——等風來,等雲來,等鳥兒散去——
推薦閱讀:
※阿 Q 為什麼舒服?
※嫁給一個高情商的人,到底有多舒服
※九種「舒服」的姿勢最傷身,別再學「葛優躺」了……
※女人有了它竟能舒服到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