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名印欣賞(八)近現代名家篆刻(2)
(2012-03-01 22:34:23原文地址:名印欣賞(八)近現代名家篆刻(2)作者:ytzyd名印欣賞(八)近現代名家篆刻(2)
楚生一字初生又字初升(來楚生)
來楚生之璽(來楚生)
趙石私印(趙古泥)此印為一方白文印,印文分為左右兩行,但並不是按照字數平均分配,而是根據筆畫的多少進行安排,右邊有六個字,這六個字的字形處理都比較扁平,但整體卻十分和諧自然,。此方印的章法取古璽左右逼邊的意趣,中間留紅顯得十分自然生動。此方印的左右兩邊各有沖刀,邊線內陷,造成一些筆劃與印邊相通,使得整方印古樸自然,富有變化。這是一方朱文印,朱文漢字借用古璽文字,此印章法奇特,讀起來讓人有閑散懷抱,心潮澎湃的感覺,印形成虛實與疏密的對比,線條粗獷厚重,顯得極古樸有力,在章法布局上文字任意安排,不作拘束,此印與「日庚都萃車馬」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一方白文印,印章的風格很古樸、蒼勁、自然。印文的線條很率意,沒有經過過多的修飾。此印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筆劃間的重合。「趙」字內部的筆劃間有連接,並且與「石」字也有連接。而「石」字的處理更為獨到,裡面的「口」字則沒有留紅,筆劃之間完全重合在一起,位置比較靠上,而下面則留有大量的紅色,一白一紅形成鮮明的對比。「私印」二字在線條上也以方折為主,結構上也並不講究絕對的對稱,體現了變化靈動之美。
墨戲(趙叔孺)
黃般若(鄧爾雅)
錢溥(趙古泥)此印為一方朱文印。印章的形狀是橢圓形,所以字的結體取勢也隨形而變。「墨」字的上半部分的處理就與印章的形狀相吻合,而下半部分的筆劃也隨著印面的加寬向兩邊伸展。「戲」字的線條粗細比較均勻,在造型上卻包含了方圓尖的變化。邊框的線條比印文要粗一些,比較均勻。邊款以楷書入印,章法上有行距而無字距,富於變化,整體的安排比較靠上,下半部分留有大量的空白。這是一方仿碑額朱文印,正如作者在邊款所述,此印用意在於仿照漢《張遷碑》碑額方拙古樸之趣味。通觀此印,線條均細,方圓結合,刀拙而貌古。「般」「若」兩字幾處橫畫收尾皆具隸書意味。印文「般」字右部弧線的運用極具特色,如團揉之銀絲,幽游盤曲,柔韌有力。在邊款的處理上,作者把印石當作信箋一樣,隨手揮翰,耐人尋味。此印為一方朱文印,印章的形狀為圓形,所以印文兩個字的結體取勢也隨形而定。印文的線條比較圓轉,粗細均勻,結構上比較縝密。兩個字各佔印面的一半。「錢」字左面偏旁的上部分巧妙的選用了菱形,避免了與左右兩面的筆劃的交叉,而右面的筆劃也與邊框相交。「溥」字的線條十分圓轉,左面偏旁的筆劃與邊框相交,結構安排上也疏密得當。邊框的線條也與正文的一致,在有些地方用刻刀敲擊出了殘破的感覺。邊款以單刀入印。
物外真游(喬大壯)
揮毫春在手(唐醉石)
東官鄧氏(鄧爾雅)此印是一方白文印,運用了田字界格,四個字各居一格,所以想用字與字之間的穿插來達到活潑印面的是比較困難的,只能在單字的構架上做文章。「真」字是最不容易得勢的,而作者縮其上下兩部分,使其與另外三字相合,達到較好的效果。「物」「外」「游」三字亦各具姿態,「物」「外」兩字都採取了左右部件的上下錯落,「游」字打破了其它字的平正而作了傾斜的處理,使得整個印章雖有界格但卻不失活潑。這是一方五字白文印,系浙派印風。印面上半部分「揮」「春」兩字趨扁,「豪」字結構拉長。「在」「手」兩字合併在一格之內,「手」字與「揮」字的左面部件作對角線呼應,「春」字的「日」部三條橫劃與「豪」字上部的四條橫劃也作對角線呼應。印文線條以方為主,方圓結合,追求殘破厚重之感。「輝」字右部中間兩橫畫作並筆處理,印面上部、下部以及右部作殘,很好的配合了印面主體殘破蒼渾的藝術氣息。「揮」字右部三處橫劃極盡變化之能事:上方兩橫顯露刀鋒,中間短橫的末尾為燕尾狀,下放小橫劃則圓起圓收。印中筆劃穩中寓變,「毫」字中間下部四條小短豎,形態各異,靈氣十足,極具動感,一破左右兩豎筆粗重凝滯之感。此方印章印面趨扁,印文因形布勢,橫向拉伸,「東」「鄧」兩字與「官」「氏」兩字之間的距離極小,而「東」字與「官」字、「鄧」字與「氏」字距離則比較大,從而使印面的中部留有一條寬暢的通道,這種處理方式在以往的印章中不多見。在印文細節的處理上,這方印章也很有特色:「官」字上部點話的處理是神來之筆,此點向右方傾倒,以避免與「陳」字的中間豎劃相衝突,同時,斜點又與「鄧」字遙相呼應,使印面頓生新奇和趣味;由於「鄧」字與「陳」字同處一行,且有相同的部首,所以作者安排兩個字共享一個部首,從而避免了筆劃的重複與繁雜。
趙友蘭(錢君匋)
新羅山館(錢君匋)
金鈍金讀碑記(趙古泥)這是一方三字朱文印,使小篆字形刻之,線條以曲為主,參之以直,字勢放開,印面飽滿,婉轉生姿,特別是「趙」字的右下部件與「蘭」字的「門」字的曲直對比則使印面不致單調,字與字之間的穿插與挪讓也是饒有趣味,比如「友」字的兩道下垂筆道的長短處理,方向各異,俯仰有致。此印為一方四字朱文印,印文大量運用了圓轉、流美的筆劃,中間又穿插了一些如「羅」字比較方折的筆劃。在結體上,印文比較均勻、整齊。字與字之間的筆劃注重呼應,如「新羅」「新山」「羅館」之間筆劃的連接。邊款刻滿兩個印面,採用行書入印。此印六個字豎排排列,線條的粗細不均、方圓結合。兩個「金」字處理很巧。在字形的選擇上有差異,第一個「金」字以尖細的筆劃為主,第二個「金」字則比較圓轉。「鈍」字左右兩邊均等,線條以圓轉為主。邊框處理也很特別,右上角和右邊框的線條幾乎缺失。轉載自《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推薦閱讀:
※淺談鄧石如的篆刻藝術
※篆刻史:東漢官印的「三金一銀」
※篆刻問答一百題,湯兆基,以問答形式回答了篆刻知識
※中國篆刻網|印壇點將——劉健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