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促進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是一種社會關係,它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形成的教師與學生的關係。這一關係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師對學生髮展的教育、關心、愛護、指導和幫助等方面的關係;另一方面是指學生對教師的教育、關心、愛護、指導和幫助等方面所表現的接受、反感、恐懼、緊張、抑鬱、對抗等方面的關係。由此可見,師生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師生之間只有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才能達到和實現我們的教育目的。要處理好這種關係,作為老師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師德修養。也就是說要愛護和尊重每一位學生,嚴格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幫助每一個困難的學生樹立信心。避免使用過激的語言,多用一些鼓勵性和表揚性的話語。不能以貌或以成績取人,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多看一眼,要不厭其煩,讓他們感到你的真誠,使他們覺得你是真心的關心他們,從而改變他們的學習態度。讓學生真正感覺到教師不僅是一座知識的寶庫,更是高尚品格的代表,是值得信賴的朋友,也是終生敬重的楷模。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按照教師職業規範去行事,做到關心、愛護學生,尊重、理解學生,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決不能利用師生關係為個人謀私利。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部分教師在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師生關係較為緊張。有的學生因不喜歡某位教師而不喜歡他所教的課程,從而影響到學習成績的提高。 其次,要處理好師生關係,教師還要時刻規範自己的言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身教重於言教」,對學生身心最深刻的影響莫過於教師自身素質的完善和提高。強烈的刻苦鑽研精神,勤奮拼搏的意志力,嚴格的自律、科學的態度是一名教師必不可少的修養。  無論你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身為人師,自身的言行就與一個班集體的風氣密切相關。要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必須深入學生,融入班級中去。因此,教師應積极參加班級的各項活動,增加與學生們相處的機會。同時通過這些活動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教師的另一面,從而形成一種信任、平等、和諧、融洽的關係。  再次,要處理好師生關係,教師還必須轉變傳統觀念,完善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傳統的評價體系過分重視學生成績,致使不少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對後進生的教育,使他們不能得到應有的教育,進而出現厭學、逃學現象,導致師生關係非常緊張。要改變這一局面,需要建立一種科學的評價標準,實施多渠道素質教育,真正實現「轉化後進生」,最終做到「沒有後進生」。  最後,要處理好師生關係,教師必須從「主體思維」向「關係思維」轉變,即倡導以「對話」為內在精神,從非對話時代走向對話時代。如果說以前的知識教育、個性教育、融合教育都是主體思維產物的話,那麼對話教育倡導的則是一種超越主體的關係型思維方式。在這種思維方式下,教師、學生、知識,不再是一個個獨立、封閉的個體,他們在開放而又寬鬆的情境中進行著對話、溝通和交往,彼此發生著各種各樣的關係。「對話」精神的引入,使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接受教育。從學生那裡了解他們的思想、心理發展、知識結構等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接受教育的過程。作為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充分表達各自的意見,使教師和學生在「平等」交換意見的過程中達成融洽、和諧,從而有利於師生良好關係的形成。  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是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因為,師生關係的狀況,直接影響和決定著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而在師生關係的建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教師素質如何將直接決定師生關係的好壞。因此,教師在搞好教學的同時必須注意處理好師生關係

推薦閱讀:

博士生和導師的關係
情感聯結-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和諧師生關係還需和諧環境做依託

TAG:師生關係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