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孤城 - 古龍小說總論 - 熱血古龍
08-05
古人論姓有佳劣,佳者如華、如柳、如雲、如蘇、如喬,皆極風韻。我想,葉姓也可算是風韻之一了吧。 一直覺得「葉孤城」是古龍小說里最詩意的名字,能與這個名字平分秋色的大概只有一個「葉孤鴻」——「飄渺孤鴻影」,葉孤鴻的名字與葉孤城的名字一般精彩,但他給人的印象卻遠不如葉孤城來得深刻。 書中說葉孤城久居海外,極少踏足中原,但「孤城」二字卻總讓人想起那蒼涼蕭索的邊塞風光。盛唐的詩人們曾寫下這樣的句子——「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孤城」是宏偉的寂寞,是遼遠的相思,是秋的清愁,是海的懷念,假如有人問起我的憂傷,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白雲深處,孤城一片,那人就在虛無飄渺間,可望而不可及。 葉孤城人在天外,劍如飛仙,人亦如飛仙——他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傳奇。 在海上、在白雲城、在月白風清的晚上,他總是喜歡一個人迎風施展他的輕功,飛行在月下。每當這種時候,他總是覺得心情分外寧靜。 ——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便是神靈。 超越了世俗的名韁利鎖,愛恨情仇,只有古龍筆下才會有如此純粹的劍客。他們畢生追求的不是權力的巔峰而是劍道的極致。他們高高在上,目下無塵,只因心中有道。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一劍西來,天外飛仙。」 遙想清夜無塵,月華如水,葉孤城白衣勝雪,一人一劍,煢煢孑立於紫禁之巔,等待一場震古爍今的決戰……即使輝煌如這人世間最高的權力象徵,在他的眼中也只不過是一個搭建合宜的武台罷了。遺憾的是紫禁之巔的這場決戰摻雜了太多雜質,更遺憾的是兩個對手都沒有達到他們的最佳狀態,使得這場本可以證道的決戰失去了應有的光彩。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葉孤城捲入了千百年來最炙手可熱的皇權爭奪戰中,行刺不成反為對手的「心劍」所傷——劍直劍剛,心邪之人如何藏劍?面對皇帝的當頭棒喝,他再也不能秉持一貫孤潔的精神和意志,這是一個污點也是一個破綻,他再也無法做到專心致志地誠於劍。 而西門吹雪在愛上了孫秀青之後就再也不是從前那個無堅不摧、無隙可乘的「劍神」了,因為他已經有了人類的感情,再也使不出那種鋒銳無情的劍法。在陸小鳳那樣的行家看來,西門吹雪的劍就像是系住了一條看不見的線——他的妻子、他的家、他的感情,就是這條看不見的線。 無論是劍法,是棋琴,還是別的藝術,真正能達到絕頂巔峰的,一定是那些獻出自己全部生命的人。在他們的一生中,寂寞就是唯一的伴侶。因為「道」,是一定要在寂寞和困苦中才能解悟的。《三少爺的劍》中無論是燕十三還是謝曉峰都在竭力地屏棄塵世的牽絆,一心求道。無論是葉孤城的誠於劍還是西門吹雪的誠於人都遠未能做到這一點,因此不管我怎麼看,他們之間的這場決戰都是一場失敗的決戰,意猶未盡就已草草收了場。 而奇妙的是這場未竟的決戰竟然在《三少爺的劍》當中得到了圓滿。換而言之,葉孤城和西門吹雪之戰就象是前傳,燕十三和謝曉峰之戰則是後續(儘管在現實中,《三少爺的劍》寫於《決戰前後》之前),把他們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完整的求道故事。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象我這樣的人活在世上有多寂寞……」一直覺得這句話道出了葉孤城的心聲,可翻遍整本《決戰前後》卻找不著出處。原來,在此之前,《浣花洗劍錄》中的東海白衣人早已發出過這樣的感嘆。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與葉孤城同為謫仙人的大詩人李白早在千年以前就看透了天才在塵世的寂寞。「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只可惜這於葉孤城並不適用。 從東海白衣人到燕十三謝曉峰再到葉孤城和西門吹雪,跋涉在這條無上劍道上的人一個比一個寂寞,同樣的,金庸在寫《神鵰俠侶》的時候一定也感受到了這種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所以才會有劍魔獨孤求敗的橫空出世吧。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電影里東方不敗寂寞地沉吟道。 ——我以為此情此景永遠不會發生在葉孤城身上。 真正的梟雄應該象上官金虹一樣有著無可比擬的權力欲,可葉孤城有的只是滿腔的寂寞。他已把所有的一切都獻給了劍,除此之外他什麼也沒有,沒有家沒有朋友沒有妻子沒有兒女什麼親人都沒有…… 那些天才們或者如天機老人一樣在被對手超越的恐懼中麻醉自己最終被對手擊敗,或者如三少爺一樣成為一個永遠沒有退路的江湖傳奇——他們都不是葉孤城,葉孤城雖也有著燕十三一樣獻身劍道的熱情卻還是無法毅然割斷與這個塵世的聯繫——即使是燕十三也不能,他的劍雖無情人卻有情。 可是葉孤城卻是為了什麼願意自貶紅塵,捲入這千百年來人世間最大的紛爭中去呢?這個塵世里還有什麼可以誘惑他,還有什麼是他想得到又得不到的呢?誰可以驅使他去做這種事?他又是為了什麼去做這種事? ——我不懂,我真的不懂。也許這種事,我本就不會懂。 我只懂得他象西門吹雪一樣,早已將整個生命都獻給了他手中的劍,他的人已與他的劍融為一體,正如他自己說的,他就是劍。他活在這個塵世的目的就是修鍊——不斷地修鍊,劍道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從江湖之遠到廟堂之高,從凌駕眾人之上的絕世劍客到圖謀不軌的超級刺客,這個距離有多遠?——卻耗盡了一個絕世劍客的生命。 在這個成王敗寇的遊戲里,王已非王,賊已非賊,王賊之間,強者為勝。葉孤城說過:手中的劍能傷人,心中的劍卻只能傷得自己——他自己何嘗又不是被心劍所傷? 他死的時候可有一絲的後悔?——為不能心無旁騖地追求劍道。 他是註定要死的,他象無花一樣孤潔,一樣驕傲,但他畢竟不是無花。他的孤潔,他的驕傲是和他的劍聯繫在一起的,劍在人在,劍亡人亡,劍已污,只有用對手或自己的血才能洗凈。 一直以來,葉孤城的生命就是劍,劍就是葉孤城的生命。他的生命充滿了戰爭,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戰爭。無論是哪種戰爭,目的通常只有一個——那就是勝。勝的意思,就是光榮,就是榮譽。 以前他之所以一直能忍受無邊的孤獨就是因為有這份尊榮和光彩作為補償。他畢竟是人而不是「神」,也有著人類的感情。他渴望勝,可是現在對他說來,勝已失去了意義,因為他敗固然是死,勝也是死。他的生與死之間已沒有距離。更何況,無論是勝是敗,他都無法挽回失去的榮譽。 這一切遠比死更讓他難以接受,所以,他寧願死。 ——既然要死,為什麼不死在西門吹雪的劍下? ——能死在西門吹雪的劍下,至少總比別的死法榮耀得多! 當他倒下去時,明月已消失,星光也已消失,但他的聲名,卻不會從此消失。 天邊的白雲見證了這場失敗的決戰,它將這被貶到人間的謫仙人帶回了天外,留給我們的是永遠的仰望。 而在這喧囂的塵世,葉孤城的故事仍在繼續,但是他早已不是原來的他。 早期的楚原電影《陸小鳳之決戰前後》雖然比較忠實原著,但那個葉孤城身上的煙火味太重,幾乎完全沒有原著的高貴、孤潔和驕傲。他不停地遊走,不停地解釋,不停地揮舞手中的劍,這個俗氣的葉孤城是完全無辜的,有情有義的,連他最後刺殺皇帝也被解釋為是迫不得已被人利用。 後來劉偉強導演、文雋編劇的電影《決戰紫禁城之巔》改動較大,那個葉孤城雖然多了幾分霸氣卻少了那份謫仙人的飄逸感——也許在他墮入凡塵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沉重的宿命。劉天王的演繹不是特別精彩卻出人意料地有幾分神似。披散的銀髮恰倒好處地彰顯了一代劍客尊貴的氣度,尤其是當他不言不語的時候,那種高處不勝寒的寂寞一點一點的沁染開來,似乎一早註定了他的悲劇結局。電影的結尾是戰敗的葉孤城一步一步掙扎著向九五至尊的龍椅走去,最終倒在了上面——這樣的結局適合任何一個功敗垂成的梟雄,卻不適合真正的葉孤城。 而兩位導演似乎都生怕葉孤城太過寂寞,前者把葉孤城打扮成一個多情的劍聖,為了替心愛的女人冷清秋治病不惜一切代價,後者則不由分說地派給了葉孤城一個忠心的仰慕者——飛鳳公主。趙薇飾演的飛鳳公主還沒脫去「小燕子」的窠臼,吵得人頭疼,只有在陪伴葉孤城的最後一刻她才變得可愛起來——「愛上一位絕世劍客,你必須跟他分享孤獨,同時還要接受隨時會失去他的煎熬……」 兩部電影里的葉孤城都已面目全非,或者是為了女人,或者是為了權勢,或者還為了別的什麼……也許這樣的葉孤城更容易被世人理解,但卻失去了他作為一個絕世劍客最本質的精神。 也許,葉孤城終究不屬於我們這個塵世,又有誰敢奢談真正地理解他呢? 一劍傾城,再劍傾國,寧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大凡純粹的東西總是難以持久,如流星,如蝴蝶,如劍,人亦如此。 當所有的傳奇都已一去不復返,徒留千載白雲空悠悠,萬丈紅塵中,遙望孤城,夢斷魂傷。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有獎尋人:你是《小說月報》的老讀者嗎?
※玫瑰騎士:你若安好,我便備胎到老
※《邪門歪道降妖記》之四:盲女嗅原形
※玉璧記(三)
※烏爾善是怎麼把小說變成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