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陰陽應象大論之五 陰勝與陽勝

每一物同時具有氣與味,在其存在過程中各個階段各個部分氣與味的薄厚也是有所變化的。氣與味還有顏色聲音以及其它許多性質,都與此藥物的生物化學性質有關,都能從各個角度特別影響人體相應的組織器官細胞,治療有關疾病。古哲儘管不明確藥物的生物化學性質,卻實實在在從經驗與分析將許多藥物的應用達到了恰到好處,卻實實在在將其生化性質應用到恰到好處。例如用艾蒿擰成繩子點燃後驅逐嗾蚊子,又用這種藥草治療瘧疾,就是既從經驗知道了艾蒿的作用,又推測瘧疾與蚊子有關,蚊子的毒物在人體內也一定害怕艾蒿的成份,古哲又總結出這種葯低溫下使用效果很好,這樣,現代人屠呦呦們才受此啟發,製成了新葯,救治了許多人。還獲得什麼大獎。還有獲得諾獎的外國人說胃癌與幽門桿菌有關,而中醫早就使用黃連瀉心湯一類方劑有效地在治胃病過程中實實在在的殺滅著這種病菌。 將各種氣與味不同的藥物組合在一起,就如同將老百姓訓練組成軍團作戰一樣,消滅疾病就成了如治國治軍一樣的大智慧。既要充分發揮每味葯的氣味特性,又要發揮其協同作用,一個名方就是一支克敵制勝的部隊,百戰不殆,從醫者能不由之享受治病救人的崇高榮譽與智慧的快樂嗎。 古哲在運用藥物氣與味治病時,關鍵是認識到了人體本來是陰陽合和的相對平衡狀態,是一個一生都保持著相對恆溫的狀態。當人感覺到身體發寒發熱的時候,實際上這種陰陽平衡狀態已經有所偏勝了。所以中醫診病十問,第一句就是問寒熱。準確了解身體的陰陽偏勝狀態。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黃帝講,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⑥,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⑦,濕勝則濡瀉⑧。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⑨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先翻譯一下,人體內陰陽相對平衡狀態破壞了,就會出現陰勝或陽勝的沒狀態,陰氣偏勝了、陽氣就會偏弱受到損傷。這時人就會感覺到寒冷。當陽氣偏勝了,陰氣就會偏弱受到抑制和損傷,人就會感覺到身體發熱發燒。陰氣過於旺盛,人先是感受到寒冷,寒冷得厲害了,陽氣就要進行反攻,反而由身體先是感受到寒冷而後發高燒。陽氣過於旺盛,人先是感受到溫熱,溫熱得厲害了,陰氣就要進行反攻,反而由身體先是感受到高燒而後感受到寒冷。寒冷的陰氣首先傷形,人體皮膚收縮起雞皮疙瘩之類。溫熱的陽氣首先傷氣,使人在激烈的體內氧化反應的過程中,感受到氧氣的不足,必須加強呼吸功能。陽氣傷的最明顯標誌是疼痛,是缺氧。陰氣傷最明顯的標誌是身體中發生腫脹現象。是陰氣建立了一個根據地,脫離全身總狀態。先腫後疼痛是先傷形而後傷氣,先疼後腫是先傷氣而後傷形。事實上二者既有先後又有交互現象。還與人體本能修復抗病作用交織在一起。 陰勝或陽勝,還可以細分為五勝。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⑦,濕勝則濡瀉⑧。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⑨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內外風結合春陽肝陽偏勝,身體就會出現如風吹草木動的病象,內外熱結合夏陽心陽偏勝,身體就會出現溫熱出汗現象,內外燥結合秋陰肺陰偏弱,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乾燥現象。內外寒冬陽腎陽不足,身體就會發動驅寒本能,加快心跳,使脈象外浮。長夏陰溫邪氣過於旺盛,人就會腹瀉排濕,這都是人的恢復陰陽平衡的本能。 五勝的原因是什麼呢?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第一是四時五行的外因,是生長化收藏導致寒暑燥濕風。第二是仍五臟化五氣的內因,是喜怒悲憂恐怕的不同情緒發作,導致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就是這些情緒喜怒之氣上行,由血脈影響到全身失態失形。 內外傷結合在一起的結果會怎麼樣呢?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一句話,生乃不固,生命就不會堅固了。內外陰邪重重進攻,必傷陽氣,內外陽邪重重進攻,必傷陰氣。時刻注意維護保持陰平陽密的狀態,保持身心持滿的狀態,內外邪引發的陰陽偏勝狀態都可以有效避免,將損害減小到最輕微的狀態。今天解釋的這一段經文,可以命名為陰勝陽勝論,始於陰陽平衡,結於陰陽平衡。概括總述了陰陽不平衡的各種原因和現象。
推薦閱讀:

別陰陽第五
第08章?三世陰陽根
精彩的「陰陽學說」與「五行空間」(中)
陰陽應象論五
過路陰陽風水學之「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TAG:陰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