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6招培養寶寶的人際社會智能!

智能是寶寶認識世界的方式,而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事物,所以人際交往智能是寶貝最複雜的智能之一,它包括寶貝對自己和他人各種的體察與判斷,例如情緒、願望、等等,並以此決定了寶寶與他人交往的方式。

在小邦看來,一個具有良好的人際社會智能的寶寶,往往較為關注別人,熱愛分享,並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能夠關注和體諒其他小朋友

當看到別的其他小朋友獨自一人或傷心流淚時,會將目光注視那些小朋友,有時還會掏出自己的手絹為其他小朋友擦去眼淚,並會安慰他們,讓他們別再哭,或邀請他們一起玩。

能夠主動與其他小朋友交往

在小區或公園或在幼兒園,會主動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還善於給其他小朋友分配任務,在活動中充當孩子王,表現出較高的組織和指揮團隊的才能。

能夠解決與其他小朋友的衝突

當與其他小朋友因爭執玩具或其他原因而發生不快事件後,往往能通過一定的策略,或向對方道歉,或讓其他小朋友認錯,來解決與同伴間的衝突。有良好的人際社會智能的寶寶,不是從不和其他小朋友發生衝突,而是能夠很快地化干戈為玉帛,因為同伴衝突,正是寶寶獲得發展人際社會智能的重要途徑。

能夠積極與其他小朋友合作

在集體活動中,有良好人際社會智能的寶寶往往勇於承擔責任,積極地與其他小朋友進行分工合作。在「過家家」或「解放軍奮戰抗洪」等角色遊戲中,經常會扮演照顧他人的角色,與其他小朋友有良好的分工合作。

  

當然,寶寶具有上述良好的人際社會智能,並非天然形成,也並非一蹴而就!其實,親子關係和寶寶自身的心理發展,都對寶寶形成良好的人際社會智能有著直接影響!
影響寶寶人際社會智能發展的因素

養育者的態度和育兒方式的影響

因為幼兒期是社會交往態度與社會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由於有的家長過分溺愛寶寶,怕寶寶出去玩受欺侮,把寶寶關在家庭的小圈子裡,讓寶寶長期圍繞著長輩過日子,這樣的寶寶就容易陷入孤獨和憂鬱之中。

寶寶自身心理發展過程的影響

「自我中心」是5歲前寶寶心理發展的特點。所謂「自我中心」,就是他們思考問題的出發點來自他們自身,很難站在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並很難理解別人的感受。由於這種自我中心的思維特點,而導致寶寶完全忽略了其他小朋友的感受,從而與同伴之間發生接連不斷的摩擦。這種現象,並不完全是寶寶自私或道德品質不高,主要是他們認知思維水平較低造成的。

  

幼兒期是社會交往態度與社會交往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爸媽應該創造溫馨的氣氛與各種條件,培養寶寶的人際智能。
培養寶寶人際交往的智能6法

多與人交往互動

人際交往智能只能在人際交往中鍛煉和發展,沒有其他替代方法,但是真正的人際交往必須產生互動言語和互動行為,否則,寶貝的人際交往智能就是「空中樓閣」,這種現象在現代單元高樓居住環境中並不少見,出現問題的關鍵原因是寶貝生活在人群中,卻沒有與人群發生互動,結果寶貝的人際交往智能像一粒在空中飛舞的種子,找不到發芽和成長的土壤。

爸爸是提升人際交往的重要人物

人際交往只有男女兩個不同的性別對象,寶貝需要認識男女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和交往方式,而且還要觀察年紀大的男女與年紀小的男女也是不同的,這樣他才能形成完整的社會性別意識。因此,爸爸要把寶貝看作自己人際關係網中的重要人物,把與寶貝的互動交流納入繁忙的生活日程安排之中,抽時間與寶貝一起運動、散步、說話、講故事、做遊戲等,充分發揮父親在寶貝早期教養中的重要意義。

在與小夥伴的衝突中發展智能

媽媽都希望寶貝與小夥伴和平相處,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而且衝突是寶貝發展人際交往智能的重要時機。媽媽不要把衝突看成完全消極的現象,結果一出現問題就帶著寶貝迴避現場。實際上,寶貝在衝突中發現原來別的小朋友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一樣,因此,這些問題激活了寶貝的人際交往思維與技能,所以,媽媽帶領寶貝正視衝突,並積極地想辦法分析和解決衝突,是寶貝人際交往智能得到提升的「黃金時刻」。

做一些需要分享與合作才能玩起來的遊戲

寶貝是在實際情景和操作中學習交往技能,抽象的說教和空洞的灌輸不符合低齡寶貝的學習特點,所以家長創設一些必須分享與合作才能玩起來的遊戲,寶貝才能獲得真正的交往才幹。比如,捉老鼠遊戲,兩個人輪流當「鼠」和「貓」,「老鼠」在前面跑,「貓」在後面追,為了培養寶貝的角色意識,可以在「老鼠」的身後塞一隻「尾巴」,可以在「貓」的頭上戴只帽子當貓耳朵,增添遊戲的趣味性。

共同遊戲與獨自遊戲相結合

不僅分享與合作等共同遊戲鍛煉寶貝的人際交往智能,而且獨自遊戲也同樣能鍛煉寶貝。因為人際交往能力高的人通常會理解和尊重別人,不打擾別人的工作時間和私人空間,在適當的時候善於獨處,這一點小寶貝也能做到。平時寶貝自己開心玩的時候,媽媽可以遠遠地觀察著、欣賞著,當媽媽忙著的時候,可以安排寶貝自己玩一會兒,這樣的寶貝既能共處又能獨處,通情達理,合作性好,是較高人際交往智能的表現。

關愛寶寶的同時培養寶寶關愛他人

人際交往具有互惠性,單向的付出會造成另一方的依賴性,長久下去會導致他對人際行為的錯誤理解,甚至忽略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對於認識水平較低的小寶貝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媽媽不但要關懷和照顧寶貝,也要引導寶貝關懷和照顧媽媽,讓寶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去超市購物的時候,可以跟寶貝說媽媽累了,寶貝能不能幫助媽媽;如果寶貝只拿一袋麵包,也要及時地表揚寶貝會關愛他人了;這些引導都對培養寶貝人際交往的角色意識有積極的意義。

小朋友們在成長的環境中,多多少少會有點迷失,所以媽媽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媽媽們不僅要讓寶寶知道人際交往的重要性,更要從心裡學會關愛別人,用心去交往。
培養寶寶良好人際智能的途徑

要為他們創設積極的人際關係環境

積極的人際關係環境是指在家庭或周圍的鄰居間充滿溫馨快樂的氛圍,與寶寶的接觸中,養育者能用口頭語言、表情語言和肢體語言來鼓勵和支持寶寶。在這樣的人際關係環境中,寶寶會耳濡目染,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情感,長此以往,寶寶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和方式去對待別人,特別是小夥伴。

在生活中注意培養寶寶的社交禮儀

不管是在家中或是在小區,只要遇見其他人,都要提醒寶寶向別人問好,當寶寶接受了別人的服務或好意後,都要敦促寶寶表示感謝。讓這樣的問候和感恩成為寶寶的一種習慣,以後當寶寶長大成人,就會很自覺地打招呼和說謝謝,而這正是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

為寶寶與其他寶寶提供更多的接觸機會

只要有機會,就要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寶寶和周圍的同伴相處和一起遊戲,讓寶寶能夠深切地體驗到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根據寶寶的心理發展特點,利用周圍的環境和人際關係來為寶寶創設各種條件從而培養他們的人際社會智能。

推薦閱讀:

聊聊寶寶睡覺的那些事
寶寶嗆奶一般發生在哪個階段,醫生教你這樣做
五個月寶寶的輔食添加
毛線編織寶寶的連身衣 木木手工真人秀!有圖解哦
寶寶首選輔食不是蛋黃是米粉

TAG:社會 | 寶寶 |